第32章
[中药副作用小,但见效慢,要坚持喝2-4周才会开始有效果,期间你要是没空的话,可以就近找有代煎服务的药店代煎,总之,一旦开始喝,就最好别间断。]
[对了,我给你开的方子里没有与蜂蜜相克的药材,你怕苦的话,药煎好放温后,可以加5-10毫升的蜂蜜进去。]
[用你昨天放生抽那个勺子,大概就是一勺。]
或许是夜深人静,人不太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余寻关心则乱,一时脑子发热,发出去许多不符合两人之间关系的话。
他盯着自己发的几乎占满整个聊天界面的消息,正心虚地想着要不要撤回两句,聊天框里弹出周敛的回复。
[好,你早点休息。]
不咸不淡的一句。
余寻动动腮帮子,回:[嗯,那我先睡了。]
次日一早,余寻起来先手写了一份煎药步骤和注意事项给周敛拍过去,随后赶到医院签到集合,跟医院的同事一起乘大巴去了满怡之家。
他们八点半准时抵达大学城附近的养老院,做准备工作时,其他科室的医生都是设个简易的诊桌,给老人们看看诊测测血压血糖之类的。而余寻那块还额外给他加了张医疗床,给有需要的老人们做针灸推拿。
原本计划要来的就是针灸科的医生。
到九点左右,参加活动的老人基本到齐,养老院代表致欢迎词,医院领导致辞过后,开始给在场的老人们发放无糖月饼、生活用品等慰问品。
余寻跟其他医护人员一起站在斜后方等待。
满怡之家他几乎每年都要来,这里有一位他的棋友。
余寻的目光在到场的几十位老人之间粗略扫了一遍,没找到他的棋友,却看见了周敛。
他穿着红色的志愿者背心,正抱着一箱月饼,穿梭在一排排座位之间派发。
余寻一瞬间有些恍惚。
他觉得周敛应该是跟着他过来的。
宣传科的人在拍照拍视频,余寻不方便过去问。
慰问品发放完毕后,他们这些医生紧接着就要上阵。老人家多多少少都有点腰椎颈椎、风湿病痛什么的,一上午下来,余寻屁股都没挨过板凳,自然也没空去找周敛。
健康咨询结束时,还差十几分钟十二点。
只有有需求的老人才留在室内做健康咨询,其他身体健朗的老人跟院内院外的志愿者在各处散心聊天。
做完健康服务,接下来的环节,除了合影外就没余寻什么事了,他跟临时助手打了声招呼,一个人四处逛了一圈,最后在活动中心的一间休息室里找到正跟他们宣传科同事拍祝福语的周敛。
他还穿着那件印着医院logo的志愿者服,背对着门,笔直地站在一堵照片墙下,对着镜头,波澜不惊地念道:“中秋佳节至,敬老情更真。愿各位长辈心头常暖,生活甜甜如月饼,身体安康似明月。祝您们中秋快乐,福寿绵长。”
屋内的另一人余寻也认识,左艺,比他晚两年进医院,在宣传科工作。
按余寻对她的了解,周敛录制的那条没什么情绪起伏的祝福语,八成不符合她的要求。
果然,周敛刚向前走了两步,她就挪开相机道:“等一下等一下,再来一遍吧,你调动一下情感,笑着念呗,然后最后一句的时候语调稍微高一点,就能打感叹号结尾的那种。”
“ok吗?”左艺露出一个期待别人能达到她标准的招牌式微笑。
周敛没说什么,重新退回照片墙下。
左艺调好设备之后,他又念了一遍祝福语,笑没笑余寻看不见,但语调跟刚才相比,基本没差。
余寻看见左艺放下相机,又摆出招牌微笑,似乎想让周敛再来一次,不过她抬头的时候瞥见了站在门口的他,于是一下子双眼放光,向余寻道:“余医生!你忙完了?快来帮我录几条素材,上次医师节合唱你放我鸽子,现在正好还回来!”
余寻走进去,跟转过身的周敛对视一眼,回左艺道:“嗯,刚从行政楼过来,你把文本发给我吧,我先背背。”
“好,现在就给你发。”余寻头一次答应得这么快,没有跟她说不太想录,让她先找别人,左艺喜笑颜开,立马转身从置物桌上找手机。
“你怎么来了?”余寻趁机问周敛。
“今天没事,不知道去哪儿,看到你们活动缺人,我就来了。”周敛道。
左艺摸到手机,一边复制文本发给余寻,一边好奇道:“咦,你们认识啊?”
“嗯,我们是高中同学。”余寻说。
“是吗。”左艺挑挑眉,开玩笑道:“那你肯定知道余医生喜欢什么样的,给我说说我好给他介绍。”
余寻收到要录的祝福语,快速默了两遍,转开话题:“我背好了,现在录么,主场那边应该快要开始下一个环节。”
“录录录。”左艺看一眼时间,指着书柜说:“你站那里录吧,换个背景。”
除去传统节日、医师节护士节等大大小小的节日祝福视频,还有疾病预防,急救宣传,健康科普等各种官方号视频要录,医院每个科室的专家、医生、护士每年或多活动都要出境那么一两次。其中外形条件较好的更是宣传科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余寻这些年出镜过不少,原本早就驾轻就熟,录一条祝福语基本都是一次过,但今天竟然录了三遍,才让左艺满意。
左艺急急忙忙离开后,休息室里就剩他跟周敛两个人,余寻莫名觉得有点尴尬。
“你下午还有事吗?”周敛向他走近两步,停在他对面问。
活动大概中午就会结束,余寻下午没事,但他没打算跟着医院的大巴一起回去。
“我有个朋友在这边,我准备等活动结束后去找他叙叙旧。”
余寻说的朋友就是他那位棋友,八十三岁高龄了,姓冯,余寻大学刚认识他时还叫他冯爷爷,后面相熟后改口称呼对方为冯老。
说起来下象棋原本不是余寻的爱好,他大一还是大二第一次来满怡之家,是参加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家到养老院之后,纷纷主动找老人们聊天合影。
同学们之间,有听老歌唱家一展歌喉,乱吹一通彩虹屁的,有跟老人家学太极、玩纸杯保龄球等各种小游戏的,一群年轻人的到来,让往日颇为安静的活动厅一下子充满欢声笑语。
但当时大家正是爱玩的年纪,跟老人们其实没什么共同话题,大多数人参加这个活动都是为了那两个学分,聊天合影也是来之前说好的任务,大家辗转来去都是挑选那些短时间内可以进行一场攀谈,然后合影结束聊天的对象。
当时冯老也穿戴整齐来了活动室,但他摆了一盘象棋,还不是残局。
下一局象棋至少要半个小时,而他们准备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大概也就一个小时左右,这意味只要在棋盘面前坐下,这一整场活动大概就只能定在那儿而不能去其他地方围观了。
余寻跟同学围坐在老歌唱家周围听她唱歌时,正好对着冯老的桌子。
他在远处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虽然时不时有同学路过时会向冯老问候两句,但两首歌的时间过去了,还是没人坐下陪他下那局棋。
老奶奶的歌声很美妙,听完的人纷纷鼓掌,余寻在一片掌声中看见冯老拄了拄拐杖,似乎是想离开。
余寻在他起身之前快步走过去,装作对象棋很感兴趣的样子,询问对方可不可以教他。
当时他也没想到,这一学竟然给自己学出个忘年交来。
第29章
冯老无儿无女,连亲戚也没有,他参加过几次各种团体机构来慰问他们的活动,认为基本都是来走个形式,渐渐地也就不再参加这类活动。
余寻倒是喜欢听老人家聊天,静下心观察的话,能从他们的处世之道中体悟出许多人生哲理。
因为每年都会来探望冯老,余寻连带着认识了不少有趣的老人。
他决定留下来的时候,突发奇想,如果周敛也跟这些乐天派的老人们多相处相处的话,说不定能帮他把郁结于心的事看淡一些。
于是他问周敛:“你要不要跟我一起留下来?我们晚点再回去。”
周敛本就是因为他在才来的,自然同意:“好。”
爱驻夕阳活动还要收尾,两人跟着大家一起吃完盒饭后,周敛身为志愿者,还要帮忙把医院带来的设备物料之类的搬回车上。余寻倒是没什么事了,帮着一起跑了两趟,然后跟负责人说明自己不随队回去。
医院的大巴车走后,余寻轻车熟路地带着周敛来到公寓区。
他们登记时,工作人员告诉余寻说四层的露天活动区正在进行秋日花园活动,冯老就在那里。
两人上了四层,园区里一片花繁锦茂。今天天气很好,阳光和煦又不晒人,有不少老人和社工一起在太阳底下移植花草,制作盆栽。
余寻在花园里没找到冯老,但偶遇了冯老的朋友刘奶奶,刘奶奶抱着一盆木槿花,说:“老冯回屋睡午觉去了,他最近精神不好,每天中午都要睡上两小时。”
[对了,我给你开的方子里没有与蜂蜜相克的药材,你怕苦的话,药煎好放温后,可以加5-10毫升的蜂蜜进去。]
[用你昨天放生抽那个勺子,大概就是一勺。]
或许是夜深人静,人不太容易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余寻关心则乱,一时脑子发热,发出去许多不符合两人之间关系的话。
他盯着自己发的几乎占满整个聊天界面的消息,正心虚地想着要不要撤回两句,聊天框里弹出周敛的回复。
[好,你早点休息。]
不咸不淡的一句。
余寻动动腮帮子,回:[嗯,那我先睡了。]
次日一早,余寻起来先手写了一份煎药步骤和注意事项给周敛拍过去,随后赶到医院签到集合,跟医院的同事一起乘大巴去了满怡之家。
他们八点半准时抵达大学城附近的养老院,做准备工作时,其他科室的医生都是设个简易的诊桌,给老人们看看诊测测血压血糖之类的。而余寻那块还额外给他加了张医疗床,给有需要的老人们做针灸推拿。
原本计划要来的就是针灸科的医生。
到九点左右,参加活动的老人基本到齐,养老院代表致欢迎词,医院领导致辞过后,开始给在场的老人们发放无糖月饼、生活用品等慰问品。
余寻跟其他医护人员一起站在斜后方等待。
满怡之家他几乎每年都要来,这里有一位他的棋友。
余寻的目光在到场的几十位老人之间粗略扫了一遍,没找到他的棋友,却看见了周敛。
他穿着红色的志愿者背心,正抱着一箱月饼,穿梭在一排排座位之间派发。
余寻一瞬间有些恍惚。
他觉得周敛应该是跟着他过来的。
宣传科的人在拍照拍视频,余寻不方便过去问。
慰问品发放完毕后,他们这些医生紧接着就要上阵。老人家多多少少都有点腰椎颈椎、风湿病痛什么的,一上午下来,余寻屁股都没挨过板凳,自然也没空去找周敛。
健康咨询结束时,还差十几分钟十二点。
只有有需求的老人才留在室内做健康咨询,其他身体健朗的老人跟院内院外的志愿者在各处散心聊天。
做完健康服务,接下来的环节,除了合影外就没余寻什么事了,他跟临时助手打了声招呼,一个人四处逛了一圈,最后在活动中心的一间休息室里找到正跟他们宣传科同事拍祝福语的周敛。
他还穿着那件印着医院logo的志愿者服,背对着门,笔直地站在一堵照片墙下,对着镜头,波澜不惊地念道:“中秋佳节至,敬老情更真。愿各位长辈心头常暖,生活甜甜如月饼,身体安康似明月。祝您们中秋快乐,福寿绵长。”
屋内的另一人余寻也认识,左艺,比他晚两年进医院,在宣传科工作。
按余寻对她的了解,周敛录制的那条没什么情绪起伏的祝福语,八成不符合她的要求。
果然,周敛刚向前走了两步,她就挪开相机道:“等一下等一下,再来一遍吧,你调动一下情感,笑着念呗,然后最后一句的时候语调稍微高一点,就能打感叹号结尾的那种。”
“ok吗?”左艺露出一个期待别人能达到她标准的招牌式微笑。
周敛没说什么,重新退回照片墙下。
左艺调好设备之后,他又念了一遍祝福语,笑没笑余寻看不见,但语调跟刚才相比,基本没差。
余寻看见左艺放下相机,又摆出招牌微笑,似乎想让周敛再来一次,不过她抬头的时候瞥见了站在门口的他,于是一下子双眼放光,向余寻道:“余医生!你忙完了?快来帮我录几条素材,上次医师节合唱你放我鸽子,现在正好还回来!”
余寻走进去,跟转过身的周敛对视一眼,回左艺道:“嗯,刚从行政楼过来,你把文本发给我吧,我先背背。”
“好,现在就给你发。”余寻头一次答应得这么快,没有跟她说不太想录,让她先找别人,左艺喜笑颜开,立马转身从置物桌上找手机。
“你怎么来了?”余寻趁机问周敛。
“今天没事,不知道去哪儿,看到你们活动缺人,我就来了。”周敛道。
左艺摸到手机,一边复制文本发给余寻,一边好奇道:“咦,你们认识啊?”
“嗯,我们是高中同学。”余寻说。
“是吗。”左艺挑挑眉,开玩笑道:“那你肯定知道余医生喜欢什么样的,给我说说我好给他介绍。”
余寻收到要录的祝福语,快速默了两遍,转开话题:“我背好了,现在录么,主场那边应该快要开始下一个环节。”
“录录录。”左艺看一眼时间,指着书柜说:“你站那里录吧,换个背景。”
除去传统节日、医师节护士节等大大小小的节日祝福视频,还有疾病预防,急救宣传,健康科普等各种官方号视频要录,医院每个科室的专家、医生、护士每年或多活动都要出境那么一两次。其中外形条件较好的更是宣传科众人眼中的香饽饽。
余寻这些年出镜过不少,原本早就驾轻就熟,录一条祝福语基本都是一次过,但今天竟然录了三遍,才让左艺满意。
左艺急急忙忙离开后,休息室里就剩他跟周敛两个人,余寻莫名觉得有点尴尬。
“你下午还有事吗?”周敛向他走近两步,停在他对面问。
活动大概中午就会结束,余寻下午没事,但他没打算跟着医院的大巴一起回去。
“我有个朋友在这边,我准备等活动结束后去找他叙叙旧。”
余寻说的朋友就是他那位棋友,八十三岁高龄了,姓冯,余寻大学刚认识他时还叫他冯爷爷,后面相熟后改口称呼对方为冯老。
说起来下象棋原本不是余寻的爱好,他大一还是大二第一次来满怡之家,是参加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家到养老院之后,纷纷主动找老人们聊天合影。
同学们之间,有听老歌唱家一展歌喉,乱吹一通彩虹屁的,有跟老人家学太极、玩纸杯保龄球等各种小游戏的,一群年轻人的到来,让往日颇为安静的活动厅一下子充满欢声笑语。
但当时大家正是爱玩的年纪,跟老人们其实没什么共同话题,大多数人参加这个活动都是为了那两个学分,聊天合影也是来之前说好的任务,大家辗转来去都是挑选那些短时间内可以进行一场攀谈,然后合影结束聊天的对象。
当时冯老也穿戴整齐来了活动室,但他摆了一盘象棋,还不是残局。
下一局象棋至少要半个小时,而他们准备在这里逗留的时间大概也就一个小时左右,这意味只要在棋盘面前坐下,这一整场活动大概就只能定在那儿而不能去其他地方围观了。
余寻跟同学围坐在老歌唱家周围听她唱歌时,正好对着冯老的桌子。
他在远处观察了一会儿,发现虽然时不时有同学路过时会向冯老问候两句,但两首歌的时间过去了,还是没人坐下陪他下那局棋。
老奶奶的歌声很美妙,听完的人纷纷鼓掌,余寻在一片掌声中看见冯老拄了拄拐杖,似乎是想离开。
余寻在他起身之前快步走过去,装作对象棋很感兴趣的样子,询问对方可不可以教他。
当时他也没想到,这一学竟然给自己学出个忘年交来。
第29章
冯老无儿无女,连亲戚也没有,他参加过几次各种团体机构来慰问他们的活动,认为基本都是来走个形式,渐渐地也就不再参加这类活动。
余寻倒是喜欢听老人家聊天,静下心观察的话,能从他们的处世之道中体悟出许多人生哲理。
因为每年都会来探望冯老,余寻连带着认识了不少有趣的老人。
他决定留下来的时候,突发奇想,如果周敛也跟这些乐天派的老人们多相处相处的话,说不定能帮他把郁结于心的事看淡一些。
于是他问周敛:“你要不要跟我一起留下来?我们晚点再回去。”
周敛本就是因为他在才来的,自然同意:“好。”
爱驻夕阳活动还要收尾,两人跟着大家一起吃完盒饭后,周敛身为志愿者,还要帮忙把医院带来的设备物料之类的搬回车上。余寻倒是没什么事了,帮着一起跑了两趟,然后跟负责人说明自己不随队回去。
医院的大巴车走后,余寻轻车熟路地带着周敛来到公寓区。
他们登记时,工作人员告诉余寻说四层的露天活动区正在进行秋日花园活动,冯老就在那里。
两人上了四层,园区里一片花繁锦茂。今天天气很好,阳光和煦又不晒人,有不少老人和社工一起在太阳底下移植花草,制作盆栽。
余寻在花园里没找到冯老,但偶遇了冯老的朋友刘奶奶,刘奶奶抱着一盆木槿花,说:“老冯回屋睡午觉去了,他最近精神不好,每天中午都要睡上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