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萧连誉在一旁看似悠闲地陪着,实则心中急转,猜测着沈朝青的真正来意。
待到沈朝青放下筷子,用绢帕轻轻擦拭嘴角后,萧连誉才笑着开口:“陛下胃口似乎挺好。”
“将死之人,再不吃饭可就再也吃不着了。”沈朝青微微一笑,“不过,在死之前,有些事还是想做的。比如,看着萧怀琰……不好过。”
萧连誉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哦?陛下此话怎讲?”
沈朝青依旧笑道:“萧怀琰攻我国,囚我身,此仇不共戴天。我恨他入骨,想必殿下是知道的。”
萧连誉微笑点了点头,谨慎地没有接话。
沈朝青不是逆来顺受之人,在他来辽国的那一日,萧连誉便发现了不对劲。
果然,如今萧怀琰一走,沈朝青的狐狸尾巴便露出来了。
鞭打刺史之子,估计也是他局中一环。
沈朝青继续道:“他如今势大,又有北疆之功,登基似乎指日可待。殿下难道就甘心,永远屈居于一个毛头小子之下?等他坐稳了江山,殿下您这位皇叔……又会是何等下场?”
这话如同钢针,狠狠扎进了萧连誉最敏感的神经。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声音也沉了下来:“陛下到底想说什么?”
沈朝青微微向前倾身,那双空洞的眼睛黑漆漆的,像是漩涡,让人不敢直视。
“我想和殿下做一笔交易。我助殿下得到你想要的。而殿下,只需在我需要的时候,行个方便。”
第102章 你又在作什么妖?
萧连誉心跳加速,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如今自身难保,又如何能助本王?”
“就凭萧怀琰对我毫无防备。他视我如禁脔,却不知我这双‘瞎了’的眼睛,能看到多少他疏忽的东西。”
沈朝青那张苍白绝美的脸上露出一丝近乎妖异的笑容:“比如,他安插在殿下身边的钉子是谁?比如,他对北疆盟友的真实态度如何?再比如……他最大的弱点,究竟是什么?”
其实萧怀琰哪里是不防他,他防他跟防贼一样,连书房都不让他靠近。
可惜,小皇帝有剧本。
虽然剧情有了很奇怪的变动,但是萧怀琰大体的事业线还是那样,推也能推出来。
萧连誉的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他死死盯着沈朝青,试图分辨这番话的真假。
一个被仇恨吞噬,自知时日无多的人,确实有可能变得疯狂而危险。而沈朝青的智慧,他从不怀疑。
“空口无凭。”萧连誉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道。
沈朝青似乎早有预料。他示意林绶。林绶再次从袖中取出那个小锦囊,放在桌上。
“这里面,是一个名字。”沈朝青淡淡道,“是萧怀琰安插在殿下军中,职位不低的一个暗桩。殿下回去一查便知。这,算是我的诚意。”
萧连誉一把抓过锦囊,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攥住了通往权力巅峰的阶梯。他看着沈朝青,眼中闪烁着贪婪和警惕交织的光芒。
“陛下……想要本王如何‘行方便’?”
沈朝青重新靠回椅背,语气恢复了一开始的平淡:“现在还不急。只需殿下记住今日之约便可。必要时,我自会让人联系殿下。”
他站起身,林绶立刻上前搀扶。
“夜深了,不便多扰。”沈朝青微微颔首,便在林绶的引导下,转身离去。
萧连誉没有阻拦,他坐在原地,看着沈朝青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锦囊,脸上露出了一个复杂而兴奋的笑容。
好一个沈朝青!都这般境地了,还能搅动风云!萧怀琰,你引狼入室,恐怕要自食恶果了!
而走出昭王府的沈朝青,感受到夜风的寒意,轻轻咳嗽了两声。林绶担忧地为他拢紧斗篷。
“陛下,您真的相信昭王吗?”
沈朝青空洞的眼中掠过一丝讥诮:“相信?这世上,我谁都不信。”
他顿了顿,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
不能死在辽国,死在这异国他乡,真到了那个时候,沈朝青想死在江南。
那里地方好,暖和,适合长眠。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发现自己竟开始习惯萧怀琰的存在。
习惯那人笨拙又强势的照顾,习惯那渡入体内、暂时驱散寒意的内力,甚至习惯了他偶尔流露出的、近乎幼稚的占有欲。
这种逐渐滋生的依赖,比寒毒更让他恐惧。他必须离开,在彻底沉沦之前。
可是,如何离开?他目不能视,身体每况愈下,周甲将萧怀琰的话奉为圣旨,对他寸步不离,他去找昭王都是费了好些功夫才把周甲支开一会儿。
沈朝青需要外援,需要混乱,需要一场足以让萧怀琰无暇他顾的风波。
……
与此同时,关押段逐风的别院。
赵雪衣端着食盒,推开了沉重的房门。室内光线昏暗,段逐风靠坐在墙角,胡子拉碴,眼神黯淡,比之前更加颓废。食盒放在一旁,原封不动。
“听说你绝食,非要见我。”赵雪衣将新的食盒放在他面前,声音平静,“现在我来了,能吃饭了吧?”
段逐风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复杂,有恨,有怨,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
“见你?我只是想问问,陛下,他在辽宫可还安好?”
赵雪衣在他对面席地而坐:“陛下目前在棠梨宫静养,太子殿下待他尚可。”
“尚可?”段逐风嗤笑一声,充满了讽刺,“囚禁、折辱,这叫尚可?赵雪衣,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赵雪衣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打开食盒,“与其跟我发脾气,你还不如多吃点东西,保存体力。”
段逐风冷笑一声,拿出一壶酒,一饮而尽,又斟满,倒了好几杯。
赵雪衣看的蹙起了眉头,按住了他的手臂,“你又在作什么妖?别喝了。”
“这不让干,那不让干。”段逐风甩开赵雪衣的手,来了脾气,“你到底想管多少?!”
赵雪衣沉默了。
段逐风冷笑一声,抢过他手里的酒罇,放在唇边。
下一秒,一只白皙的手抢过了他的酒罇。
段逐风猛地抬眼。只见赵雪衣将那酒一饮而尽。
两人就这样默不作声地一杯接一杯喝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酒气,还有一种无形的、压抑的情绪在流动。
酒壶渐渐见底,段逐风的话也多了起来,不再是激烈的控诉,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悲哀,说起昔日在晋国与赵雪衣把酒言欢的日子,说起对沈朝青的担忧,说起家国破灭的痛苦。
赵雪衣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听着,偶尔附和一两句,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挣扎。他或许欺骗了段逐风,但那段友情,并非全然虚假。
“够了。”赵雪衣放下酒杯,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他撑着地想站起来,却发现浑身软绵绵的使不上力。
他猛地抬头,看向角落里那柱似乎与平日无异的安神香,又看了看桌上的空酒壶,瞬间明白了什么。
“你……”他看向段逐风,眼中满是震惊和痛心。
段逐风缓缓站起身,走到墙边,从隐藏的缝隙里抽出一把磨得锋利的短刀,正是当初萧怀琰扔给赵雪衣的那一把。
他一步步走向无法动弹的赵雪衣,刀刃横在了他的脖颈上,冰凉的触感让赵雪衣打了个寒颤。
“对不住,雪衣。”段逐风的声音低沉而决绝,“但我必须走。”他挟持着赵雪衣,一步步向门口挪去。
门外守卫的士兵听到动静,立刻围了上来,刀剑出鞘,寒光闪闪。
“放我段家军残部出城!”段逐风厉声喝道,刀锋紧贴赵雪衣的皮肤,划出一道细细的血线,“否则,我要了他的命!”
士兵们面面相觑,有些骚动,但并未让开道路。
他们都是萧怀琰的亲兵,军令如山。
赵雪衣虽然浑身无力,但神智尚清。他看着眼前明晃晃的刀剑和段逐风决绝的眼神,心中一片冰凉。
他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毅然,他用尽力气大声喊道:“不必管我!严守城门!绝不能让段家军出城!这是军令!”
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士兵耳中。
段逐风没想到赵雪衣会如此,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愤怒和受伤。
“赵雪衣!你!”他气得手臂发抖,刀刃又深入了几分,鲜血顺着赵雪衣的脖颈流下。
“放人!”段逐风几乎是咆哮着,状若疯癫。
然而,回应他的,是士兵们更加坚定的步伐和收缩的包围圈。
萧怀琰的军队,果然如铁桶一般。
第103章 在一切无法挽回之前离开
段逐风看着眼前寸步不让的士兵,又看了看被他挟持、却一脸视死如归的赵雪衣,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绝望。
待到沈朝青放下筷子,用绢帕轻轻擦拭嘴角后,萧连誉才笑着开口:“陛下胃口似乎挺好。”
“将死之人,再不吃饭可就再也吃不着了。”沈朝青微微一笑,“不过,在死之前,有些事还是想做的。比如,看着萧怀琰……不好过。”
萧连誉眼中精光一闪,身体微微前倾:“哦?陛下此话怎讲?”
沈朝青依旧笑道:“萧怀琰攻我国,囚我身,此仇不共戴天。我恨他入骨,想必殿下是知道的。”
萧连誉微笑点了点头,谨慎地没有接话。
沈朝青不是逆来顺受之人,在他来辽国的那一日,萧连誉便发现了不对劲。
果然,如今萧怀琰一走,沈朝青的狐狸尾巴便露出来了。
鞭打刺史之子,估计也是他局中一环。
沈朝青继续道:“他如今势大,又有北疆之功,登基似乎指日可待。殿下难道就甘心,永远屈居于一个毛头小子之下?等他坐稳了江山,殿下您这位皇叔……又会是何等下场?”
这话如同钢针,狠狠扎进了萧连誉最敏感的神经。他脸上的笑容淡了些,声音也沉了下来:“陛下到底想说什么?”
沈朝青微微向前倾身,那双空洞的眼睛黑漆漆的,像是漩涡,让人不敢直视。
“我想和殿下做一笔交易。我助殿下得到你想要的。而殿下,只需在我需要的时候,行个方便。”
第102章 你又在作什么妖?
萧连誉心跳加速,面上却不动声色:“陛下如今自身难保,又如何能助本王?”
“就凭萧怀琰对我毫无防备。他视我如禁脔,却不知我这双‘瞎了’的眼睛,能看到多少他疏忽的东西。”
沈朝青那张苍白绝美的脸上露出一丝近乎妖异的笑容:“比如,他安插在殿下身边的钉子是谁?比如,他对北疆盟友的真实态度如何?再比如……他最大的弱点,究竟是什么?”
其实萧怀琰哪里是不防他,他防他跟防贼一样,连书房都不让他靠近。
可惜,小皇帝有剧本。
虽然剧情有了很奇怪的变动,但是萧怀琰大体的事业线还是那样,推也能推出来。
萧连誉的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他死死盯着沈朝青,试图分辨这番话的真假。
一个被仇恨吞噬,自知时日无多的人,确实有可能变得疯狂而危险。而沈朝青的智慧,他从不怀疑。
“空口无凭。”萧连誉强压下心中的激动,沉声道。
沈朝青似乎早有预料。他示意林绶。林绶再次从袖中取出那个小锦囊,放在桌上。
“这里面,是一个名字。”沈朝青淡淡道,“是萧怀琰安插在殿下军中,职位不低的一个暗桩。殿下回去一查便知。这,算是我的诚意。”
萧连誉一把抓过锦囊,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攥住了通往权力巅峰的阶梯。他看着沈朝青,眼中闪烁着贪婪和警惕交织的光芒。
“陛下……想要本王如何‘行方便’?”
沈朝青重新靠回椅背,语气恢复了一开始的平淡:“现在还不急。只需殿下记住今日之约便可。必要时,我自会让人联系殿下。”
他站起身,林绶立刻上前搀扶。
“夜深了,不便多扰。”沈朝青微微颔首,便在林绶的引导下,转身离去。
萧连誉没有阻拦,他坐在原地,看着沈朝青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锦囊,脸上露出了一个复杂而兴奋的笑容。
好一个沈朝青!都这般境地了,还能搅动风云!萧怀琰,你引狼入室,恐怕要自食恶果了!
而走出昭王府的沈朝青,感受到夜风的寒意,轻轻咳嗽了两声。林绶担忧地为他拢紧斗篷。
“陛下,您真的相信昭王吗?”
沈朝青空洞的眼中掠过一丝讥诮:“相信?这世上,我谁都不信。”
他顿了顿,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不过是……互相利用罢了。”
不能死在辽国,死在这异国他乡,真到了那个时候,沈朝青想死在江南。
那里地方好,暖和,适合长眠。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发现自己竟开始习惯萧怀琰的存在。
习惯那人笨拙又强势的照顾,习惯那渡入体内、暂时驱散寒意的内力,甚至习惯了他偶尔流露出的、近乎幼稚的占有欲。
这种逐渐滋生的依赖,比寒毒更让他恐惧。他必须离开,在彻底沉沦之前。
可是,如何离开?他目不能视,身体每况愈下,周甲将萧怀琰的话奉为圣旨,对他寸步不离,他去找昭王都是费了好些功夫才把周甲支开一会儿。
沈朝青需要外援,需要混乱,需要一场足以让萧怀琰无暇他顾的风波。
……
与此同时,关押段逐风的别院。
赵雪衣端着食盒,推开了沉重的房门。室内光线昏暗,段逐风靠坐在墙角,胡子拉碴,眼神黯淡,比之前更加颓废。食盒放在一旁,原封不动。
“听说你绝食,非要见我。”赵雪衣将新的食盒放在他面前,声音平静,“现在我来了,能吃饭了吧?”
段逐风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复杂,有恨,有怨,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疲惫。
“见你?我只是想问问,陛下,他在辽宫可还安好?”
赵雪衣在他对面席地而坐:“陛下目前在棠梨宫静养,太子殿下待他尚可。”
“尚可?”段逐风嗤笑一声,充满了讽刺,“囚禁、折辱,这叫尚可?赵雪衣,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赵雪衣没有回答,只是默默打开食盒,“与其跟我发脾气,你还不如多吃点东西,保存体力。”
段逐风冷笑一声,拿出一壶酒,一饮而尽,又斟满,倒了好几杯。
赵雪衣看的蹙起了眉头,按住了他的手臂,“你又在作什么妖?别喝了。”
“这不让干,那不让干。”段逐风甩开赵雪衣的手,来了脾气,“你到底想管多少?!”
赵雪衣沉默了。
段逐风冷笑一声,抢过他手里的酒罇,放在唇边。
下一秒,一只白皙的手抢过了他的酒罇。
段逐风猛地抬眼。只见赵雪衣将那酒一饮而尽。
两人就这样默不作声地一杯接一杯喝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酒气,还有一种无形的、压抑的情绪在流动。
酒壶渐渐见底,段逐风的话也多了起来,不再是激烈的控诉,而是带着一种深沉的悲哀,说起昔日在晋国与赵雪衣把酒言欢的日子,说起对沈朝青的担忧,说起家国破灭的痛苦。
赵雪衣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听着,偶尔附和一两句,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挣扎。他或许欺骗了段逐风,但那段友情,并非全然虚假。
“够了。”赵雪衣放下酒杯,感觉一阵头晕目眩,他撑着地想站起来,却发现浑身软绵绵的使不上力。
他猛地抬头,看向角落里那柱似乎与平日无异的安神香,又看了看桌上的空酒壶,瞬间明白了什么。
“你……”他看向段逐风,眼中满是震惊和痛心。
段逐风缓缓站起身,走到墙边,从隐藏的缝隙里抽出一把磨得锋利的短刀,正是当初萧怀琰扔给赵雪衣的那一把。
他一步步走向无法动弹的赵雪衣,刀刃横在了他的脖颈上,冰凉的触感让赵雪衣打了个寒颤。
“对不住,雪衣。”段逐风的声音低沉而决绝,“但我必须走。”他挟持着赵雪衣,一步步向门口挪去。
门外守卫的士兵听到动静,立刻围了上来,刀剑出鞘,寒光闪闪。
“放我段家军残部出城!”段逐风厉声喝道,刀锋紧贴赵雪衣的皮肤,划出一道细细的血线,“否则,我要了他的命!”
士兵们面面相觑,有些骚动,但并未让开道路。
他们都是萧怀琰的亲兵,军令如山。
赵雪衣虽然浑身无力,但神智尚清。他看着眼前明晃晃的刀剑和段逐风决绝的眼神,心中一片冰凉。
他闭上眼,再睁开时,眼中已是一片毅然,他用尽力气大声喊道:“不必管我!严守城门!绝不能让段家军出城!这是军令!”
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士兵耳中。
段逐风没想到赵雪衣会如此,他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愤怒和受伤。
“赵雪衣!你!”他气得手臂发抖,刀刃又深入了几分,鲜血顺着赵雪衣的脖颈流下。
“放人!”段逐风几乎是咆哮着,状若疯癫。
然而,回应他的,是士兵们更加坚定的步伐和收缩的包围圈。
萧怀琰的军队,果然如铁桶一般。
第103章 在一切无法挽回之前离开
段逐风看着眼前寸步不让的士兵,又看了看被他挟持、却一脸视死如归的赵雪衣,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