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萧怀琰准备的龙袍他没穿,他早就不想坐在这个位置上了,如今晋国名存实亡,他就更没必要把自己当皇帝。
下方,宴会的气氛诡异至极。
萧怀琰与昭王萧连誉分坐左右下首首位,隔空相对。
萧怀琰面容冷峻,眸光沉静,如同渊渟岳峙,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凛然之气。
他姿态从容,甚至未曾佩剑,但只需坐在那里,便是全场无形的中心。
而他对面的萧连誉,脸上始终挂着看似温和的笑意。
晋国的文武百官被迫作陪,分列两侧,个个面色如土,如坐针毡。
昔日的高相如今须发皆白,低着头,仿佛要将自己缩进地缝里;御史大夫紧抿着唇,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眼中是压抑的悲愤;而坐在女眷席位上的郑月瑶,则死死攥着袖口,指甲几乎掐进肉里,目光时而担忧地望向龙椅,时而愤恨地瞪向辽人,尤其是那个笑得令人不适的昭王。
辽人士兵披甲持锐,如同雕塑般列立在殿柱旁、殿门处,无声地宣告着谁才是此地真正的主宰。
每一次甲片的轻微摩擦声,都让在场的晋臣心脏骤缩。
“听闻太子殿下入主京都以来,仁德宽厚,连这晋宫旧制都未曾大变,实在令王叔欣慰啊。”
萧连誉率先开口,举杯向萧怀琰示意,语气仿佛真是赞赏,但那“仁德宽厚”四字,却咬得格外意味深长,目光似有若无地瞟向龙椅。
萧怀琰端起酒杯,指尖莹白,动作优雅,并未与他碰杯,只淡淡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稳定人心为上,些微末节,何须挂齿。”
他四两拨千斤,将“未插旗”、“保留晋帝”这等惊世骇俗之事,轻飘飘地归为“末节”。
让萧连誉听的想掐死他。
他正准备要来,萧怀琰便寻个由头杀他麾下将领祭旗,这是挑衅。
狼崽子长大了,要吃人了。
“哦?末节?殿下这么说,便这么说吧。”萧连誉笑容不变,放下酒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可我怎还听说,我家侄儿,死了?”
此话一出,满场皆静。
晋臣们骇得头皮发麻,纷纷低头,恨不得自己当场失聪。
这昭王竟如此直接地在宴会上发难。
萧怀琰平静地看向萧连誉:“可惜了,听说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人啊,就是不能乱说话,否则哪一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皇叔说是吗?”
他反将一军,语气平淡,却字字如钉。
沈朝青听着他们斗法,手里剥着开心果,心思却完全不在宴席上。
昨日他埋伏在萧怀琰身边的探子来报,段逐风并未从大路直奔京师,而是走的水路,现已渡过了芗江,算算日子,该在今明两天抵达。
他只希望段逐风不要轻举妄动,等他联络,再行决断。
萧连誉哈哈一笑掩饰过去,“殿下不愧是英才,说的话真有哲理。”
随即话锋一转,再次看向沈朝青,笑容变得有些暧昧,“只是不知道,是得罪了什么人呢?我还听说,傅远,对陛下出言不逊了?莫非是……”
怎么扯他身上了。
沈朝青正慢条斯理的挑着鱼刺,一旁的小太监本想帮他,被他制止了,他喜欢自己动手吃东西。
闻言停筷,迷茫的抬头,“莫非是什么?”
萧连誉:“……”你说呢?
沈朝青莞尔一笑,继续挑刺,将白嫩的鱼肉放入口中道:“阶下之囚,生死荣辱,皆系于殿下之手。昭王若对此有何疑虑,直接问辽太子便是,何必来问我这身不由己之人?”
他巧妙地将问题抛回给萧怀琰,语气平淡,甚至带着点自嘲,却偏偏将自己摘得干净,更隐隐点出自己受制于人的处境,反而衬得萧连誉的追问有些唐突。
萧怀琰接收到他的目光和话语,眸色深了深,心中那股因沈朝青主动“偏向”自己而升起的,扭曲的满足感几乎压过了被萧连誉挑衅的怒意。
他看向萧连誉,语气冷了些,“王叔的好奇心未免太重了。今日是为你接风,还是多尝尝这晋国御厨的手艺吧。”
他再次将话题拉开,维护之意,不言而喻。
萧连誉碰了两个软钉子,脸上笑容依旧,眼底却已结冰。
“殿下,尝尝这糖醋鱼,味道极鲜美。”一旁的小太监上前把挑好刺的鱼肉放在萧连誉面前的碗里。
萧连誉呵呵一笑,不再纠缠此事,转而说起一些辽国风物,仿佛刚才的针锋相对从未发生。
宴会就在这种表面推杯换盏、暗地里刀光剑影的诡异氛围中进行着。
晋臣们食不知味,胆战心惊。
郑月瑶看着龙椅上那抹单薄的身影,眼圈微红,又强行忍住。
陛下看似毫不在意,可是江山倾覆,名存实亡,怎么可能有君主能做到安然受之。
高敬枭始终未曾抬头,仿佛老僧入定。
就在酒过三巡,气氛似乎稍有“缓和”之际。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慌乱脚步声。
一名辽军传令兵不顾礼仪,满脸惊惶地直冲入殿,甚至来不及行礼,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极度紧张而嘶哑变调。
“报——!!!”
“殿下!昭王殿下!不、不好了!”
“城外……城外三十里!发现大队人马!打着、打着‘段’字旗和晋国旗号!是、是段逐风!段逐风他——率军回来了!!”
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寂的潭水,整个大殿瞬间炸开。
晋国旧臣们猛地抬起头。
萧连誉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打翻了面前酒杯,酒液淋漓。
而一直稳坐如山的萧怀琰,握着酒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眸中骤然掀起滔天巨浪,但仅仅一瞬,又被他强行压下,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幽寒。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如利箭般射向龙椅上的沈朝青。
你的人回来了,青青,开心否?
沈朝青在听到“段逐风”三个字时,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
他一直低垂的眼睫猛地抬起,看向殿外的方向。
第90章 放了他,我跟你回辽国
“好,好一个晋帝,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来人,给我拿下沈朝青,有他在手,我看段逐风那莽夫还敢不敢放肆。”
萧连誉当机立断,他身后的辽兵闻言立刻上前,甲胄铿锵。
“谁敢?”
一道冰冷的声音响起,瞬间冻结了那些辽兵的动作。
萧怀琰依旧端坐着,甚至没有起身。
他只是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没有我的命令,谁准你动我的人?”
他彻底不装了。
“你的人?”萧连誉气得几乎笑出来,指着沈朝青,“殿下,你睁大眼睛看看,他是晋帝,段逐风是他的臣子,他现在打回来了,你还护着他?你是不是被这妖孽迷了心智,你要为了他,葬送大好局势,与王叔刀兵相见吗?”
敌人当前,不是内乱的时候,这一点萧连誉还是懂得的。
面对萧连誉的严厉指责,萧怀琰面沉如水。
他不是被美色所迷,他是绝不能容忍任何人,包括萧连誉,在他面前动沈朝青一根手指。这种偏执的占有欲早已超越了对局势的算计。
然而,没等萧怀琰再次开口,一直安静坐在龙椅上的沈朝青却有了动作。
他仿佛完全没听到下方激烈的对峙,慢条斯理地将最后一块挑净刺的鱼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咽下。然后拿起雪白的绢帕,极其优雅地擦了擦嘴角和手指。
做完这一切,他才缓缓抬起眼,“不必吵了。”
他站起身,月白的衣袍如水般流泻而下。他一步步走下龙椅的台阶。
“我随你们去见他。”
他要在现场。
他必须保住段逐风。
拓跋兇是萧连誉至交,更是萧怀琰的亲舅舅,死于段逐风箭下,此二人对段逐风都恨之入骨。
萧怀琰态度暧昧不明,或许有招安之心,但萧连誉绝不会放过段逐风。
只有他亲自去,或许才能凭借昔日情分和如今这微妙的“人质”身份,为段逐风争得一线生机——比如,劝他暂时假意臣服于萧怀琰。
萧连誉没料到沈朝青如此干脆,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还是陛下识大体,但愿段逐风也像你这般明事理。”
他讽刺地瞥了一眼脸色难看的萧怀琰,“看来陛下的话,比太子殿下的军令更管用啊!哼。”
说罢,他拂袖转身,率先大步向殿外走去。沈朝青目光敏锐地注意到,萧连誉转身时,左腿似乎有极其细微的不协调,像是旧伤导致的微跛。
但他此刻心系段逐风,无暇细想。
萧怀琰看着沈朝青毫不犹豫走向殿外的背影,觉得自己像是被主人抛弃的野狗,只能巴巴的站在原地,看着主人的背影。
就这么急着去见段逐风?
下方,宴会的气氛诡异至极。
萧怀琰与昭王萧连誉分坐左右下首首位,隔空相对。
萧怀琰面容冷峻,眸光沉静,如同渊渟岳峙,自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凛然之气。
他姿态从容,甚至未曾佩剑,但只需坐在那里,便是全场无形的中心。
而他对面的萧连誉,脸上始终挂着看似温和的笑意。
晋国的文武百官被迫作陪,分列两侧,个个面色如土,如坐针毡。
昔日的高相如今须发皆白,低着头,仿佛要将自己缩进地缝里;御史大夫紧抿着唇,花白的胡子微微颤抖,眼中是压抑的悲愤;而坐在女眷席位上的郑月瑶,则死死攥着袖口,指甲几乎掐进肉里,目光时而担忧地望向龙椅,时而愤恨地瞪向辽人,尤其是那个笑得令人不适的昭王。
辽人士兵披甲持锐,如同雕塑般列立在殿柱旁、殿门处,无声地宣告着谁才是此地真正的主宰。
每一次甲片的轻微摩擦声,都让在场的晋臣心脏骤缩。
“听闻太子殿下入主京都以来,仁德宽厚,连这晋宫旧制都未曾大变,实在令王叔欣慰啊。”
萧连誉率先开口,举杯向萧怀琰示意,语气仿佛真是赞赏,但那“仁德宽厚”四字,却咬得格外意味深长,目光似有若无地瞟向龙椅。
萧怀琰端起酒杯,指尖莹白,动作优雅,并未与他碰杯,只淡淡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稳定人心为上,些微末节,何须挂齿。”
他四两拨千斤,将“未插旗”、“保留晋帝”这等惊世骇俗之事,轻飘飘地归为“末节”。
让萧连誉听的想掐死他。
他正准备要来,萧怀琰便寻个由头杀他麾下将领祭旗,这是挑衅。
狼崽子长大了,要吃人了。
“哦?末节?殿下这么说,便这么说吧。”萧连誉笑容不变,放下酒杯,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可我怎还听说,我家侄儿,死了?”
此话一出,满场皆静。
晋臣们骇得头皮发麻,纷纷低头,恨不得自己当场失聪。
这昭王竟如此直接地在宴会上发难。
萧怀琰平静地看向萧连誉:“可惜了,听说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人啊,就是不能乱说话,否则哪一日,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皇叔说是吗?”
他反将一军,语气平淡,却字字如钉。
沈朝青听着他们斗法,手里剥着开心果,心思却完全不在宴席上。
昨日他埋伏在萧怀琰身边的探子来报,段逐风并未从大路直奔京师,而是走的水路,现已渡过了芗江,算算日子,该在今明两天抵达。
他只希望段逐风不要轻举妄动,等他联络,再行决断。
萧连誉哈哈一笑掩饰过去,“殿下不愧是英才,说的话真有哲理。”
随即话锋一转,再次看向沈朝青,笑容变得有些暧昧,“只是不知道,是得罪了什么人呢?我还听说,傅远,对陛下出言不逊了?莫非是……”
怎么扯他身上了。
沈朝青正慢条斯理的挑着鱼刺,一旁的小太监本想帮他,被他制止了,他喜欢自己动手吃东西。
闻言停筷,迷茫的抬头,“莫非是什么?”
萧连誉:“……”你说呢?
沈朝青莞尔一笑,继续挑刺,将白嫩的鱼肉放入口中道:“阶下之囚,生死荣辱,皆系于殿下之手。昭王若对此有何疑虑,直接问辽太子便是,何必来问我这身不由己之人?”
他巧妙地将问题抛回给萧怀琰,语气平淡,甚至带着点自嘲,却偏偏将自己摘得干净,更隐隐点出自己受制于人的处境,反而衬得萧连誉的追问有些唐突。
萧怀琰接收到他的目光和话语,眸色深了深,心中那股因沈朝青主动“偏向”自己而升起的,扭曲的满足感几乎压过了被萧连誉挑衅的怒意。
他看向萧连誉,语气冷了些,“王叔的好奇心未免太重了。今日是为你接风,还是多尝尝这晋国御厨的手艺吧。”
他再次将话题拉开,维护之意,不言而喻。
萧连誉碰了两个软钉子,脸上笑容依旧,眼底却已结冰。
“殿下,尝尝这糖醋鱼,味道极鲜美。”一旁的小太监上前把挑好刺的鱼肉放在萧连誉面前的碗里。
萧连誉呵呵一笑,不再纠缠此事,转而说起一些辽国风物,仿佛刚才的针锋相对从未发生。
宴会就在这种表面推杯换盏、暗地里刀光剑影的诡异氛围中进行着。
晋臣们食不知味,胆战心惊。
郑月瑶看着龙椅上那抹单薄的身影,眼圈微红,又强行忍住。
陛下看似毫不在意,可是江山倾覆,名存实亡,怎么可能有君主能做到安然受之。
高敬枭始终未曾抬头,仿佛老僧入定。
就在酒过三巡,气氛似乎稍有“缓和”之际。
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慌乱脚步声。
一名辽军传令兵不顾礼仪,满脸惊惶地直冲入殿,甚至来不及行礼,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极度紧张而嘶哑变调。
“报——!!!”
“殿下!昭王殿下!不、不好了!”
“城外……城外三十里!发现大队人马!打着、打着‘段’字旗和晋国旗号!是、是段逐风!段逐风他——率军回来了!!”
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死寂的潭水,整个大殿瞬间炸开。
晋国旧臣们猛地抬起头。
萧连誉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打翻了面前酒杯,酒液淋漓。
而一直稳坐如山的萧怀琰,握着酒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眸中骤然掀起滔天巨浪,但仅仅一瞬,又被他强行压下,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幽寒。
他的目光,第一时间,如利箭般射向龙椅上的沈朝青。
你的人回来了,青青,开心否?
沈朝青在听到“段逐风”三个字时,身体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
他一直低垂的眼睫猛地抬起,看向殿外的方向。
第90章 放了他,我跟你回辽国
“好,好一个晋帝,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来人,给我拿下沈朝青,有他在手,我看段逐风那莽夫还敢不敢放肆。”
萧连誉当机立断,他身后的辽兵闻言立刻上前,甲胄铿锵。
“谁敢?”
一道冰冷的声音响起,瞬间冻结了那些辽兵的动作。
萧怀琰依旧端坐着,甚至没有起身。
他只是缓缓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没有我的命令,谁准你动我的人?”
他彻底不装了。
“你的人?”萧连誉气得几乎笑出来,指着沈朝青,“殿下,你睁大眼睛看看,他是晋帝,段逐风是他的臣子,他现在打回来了,你还护着他?你是不是被这妖孽迷了心智,你要为了他,葬送大好局势,与王叔刀兵相见吗?”
敌人当前,不是内乱的时候,这一点萧连誉还是懂得的。
面对萧连誉的严厉指责,萧怀琰面沉如水。
他不是被美色所迷,他是绝不能容忍任何人,包括萧连誉,在他面前动沈朝青一根手指。这种偏执的占有欲早已超越了对局势的算计。
然而,没等萧怀琰再次开口,一直安静坐在龙椅上的沈朝青却有了动作。
他仿佛完全没听到下方激烈的对峙,慢条斯理地将最后一块挑净刺的鱼肉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咽下。然后拿起雪白的绢帕,极其优雅地擦了擦嘴角和手指。
做完这一切,他才缓缓抬起眼,“不必吵了。”
他站起身,月白的衣袍如水般流泻而下。他一步步走下龙椅的台阶。
“我随你们去见他。”
他要在现场。
他必须保住段逐风。
拓跋兇是萧连誉至交,更是萧怀琰的亲舅舅,死于段逐风箭下,此二人对段逐风都恨之入骨。
萧怀琰态度暧昧不明,或许有招安之心,但萧连誉绝不会放过段逐风。
只有他亲自去,或许才能凭借昔日情分和如今这微妙的“人质”身份,为段逐风争得一线生机——比如,劝他暂时假意臣服于萧怀琰。
萧连誉没料到沈朝青如此干脆,愣了一下,随即笑道:“还是陛下识大体,但愿段逐风也像你这般明事理。”
他讽刺地瞥了一眼脸色难看的萧怀琰,“看来陛下的话,比太子殿下的军令更管用啊!哼。”
说罢,他拂袖转身,率先大步向殿外走去。沈朝青目光敏锐地注意到,萧连誉转身时,左腿似乎有极其细微的不协调,像是旧伤导致的微跛。
但他此刻心系段逐风,无暇细想。
萧怀琰看着沈朝青毫不犹豫走向殿外的背影,觉得自己像是被主人抛弃的野狗,只能巴巴的站在原地,看着主人的背影。
就这么急着去见段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