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施永明默默回想着案件的内容,他也只知道李成当时的确有案子要办,而且比较紧急,但具体是什么案子,他不清楚。
但是,李成当时的上官应该没有和他勾结,所以,的确有一起案件,而且,办成之后功劳还不小。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李成应该就是靠着那个案件的功劳才来到兵马司,并一步步升为千户。
嗯,他得去找刑部谈一谈。
小皇帝都默许了他插手,自然也是允许他帮忙的。
他这个大理寺卿总不能一直被误会吧。
……
秦元禹没有思考太多有关齐况的事情,齐况也没有,他只是疑惑片刻后便不再去想,满脑子只有他的案子。
刘容丽去世,李成那边问不出线索,唯一还能够确认的只有一个人——柳如茵。
此刻,站在柳如茵的坟茔前,齐况面无表情,而跟在他身后的两个捕快却是有些惊诧了。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地腹诽,传言果然没错,这齐寺正心中只有案件的真相。
不是为了正义,也不是为了名声,就只是断案,仅此而已。
齐况扭过头,看向两捕快,轻声开口道:“挖吧。”
闻言,两捕快连忙拿起一旁的工具,一边挖还一边问道:“齐寺正,一会挖出来需要我们搬到哪里去吗?”
“是去找刘仵作还是?”
齐况目光直直地盯着坟茔,听到问话,没有分神,直接回道:“不用,我懂一点验尸的手段。”
在大理寺受了十一年冷遇,有些仵作和捕快常常因为他而消极怠工,所以为了更好地断案,他学了很多知识。
只要是于案件有帮助的知识,他就会去学。
而要破案,首先要判断柳如茵的死因。
当时说是投湖自杀,但他之前问过那些对柳如茵还有印象的人,他们的说辞内容并不一样,但核心是相同的——柳如茵此人看着沉默寡言,但其实性格非常坚韧,绝不可能轻生。
柳如茵身上总是带着旧伤,过往经历应该算不上好,甚至可以称得上坎坷,这或许可能成为她被判断为自杀的理由。但是,一个性格坚韧,熬过了那些坎坷过去的人,怎么可能突然自杀?
没有半点征兆。
而李成是柳如茵平淡生活里唯一的变量,这也是他一直觉得李成可疑的根本原因。
齐况一边默默思考,一边紧紧盯着面前的坟茔,坟茔的土没有任何奇怪的地方,应该不是下毒或者蛊虫之类的手段。
十一年过去,他并不确定柳如茵的尸体到底如何,只能尽可能多观察些其他的地方,希望能够找出一点线索。
但可惜的是,没有。
“齐寺正!”
坟茔已经被挖开,齐况冲着两捕快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遗憾,上前几步,坟茔里面摆着一个小棺材。
他冲着两捕快点点头,下一秒,棺材板被他们用力打开,里面的场景也映入他们眼帘。
齐况神情一滞,旁边两捕快更是直接惊叫出声,“空,空的?!”
棺材里面,居然什么都没有……
第30章 矛盾
那一日聚会过后, 李成便时不时来找秦元禹聊聊天,然后便邀请他一起去酒楼聚一聚。
秦元禹有时拒绝, 有时应允。
今日,又收到了李成的邀约,秦元禹沉默了一瞬,摇摇头,对着李成歉意地说道:“不好意思,千户,今日家中还有事……”
倒也不完全是推辞, 他的确有事。
那些奏折又要他自己来批了,先前还能推说不适应兵马司的工作, 还需要时间调整,现在他在兵马司也待了快一个月了,这个理由就不管用了。
而且他还把自家剑术老师晾在皇宫里那么久,只每日固定送些木料当赔罪……
想到这,秦元禹暗暗叹了口气,这种打好几份工的日子,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他已经开始想念那素未谋面的灵山了。
幸好,还有小昏给他的点数撑着, 每日都拒绝批阅奏折并来兵马司摸鱼,昏庸,这可真是太昏庸了。
……
回到宫殿, 秦元禹刚想要洗漱休息, 书案上被摆在正中央的几份奏折却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么早便送来了?只是,看起来不多啊。
秦元禹顺手拿起一张, 想要简单翻阅几下,片刻后, 他的神色渐渐变得怪异,又看了眼奏折上的名字,秦元禹心中越发古怪。
这是施永明递上来的。
里面不是什么时事案件,而是一起十一年前的□□调查案,而且是由刑部办理的。
施永明递上这个事情做什么?
十一年前?
这个有些特殊的时间让秦元禹一下子便想到了齐况,而且这个调查案,还正好就是李成办的。
秦元禹心中疑惑,合上奏折,随手又拿起了一张,打开一看,齐况?!
秦元禹更惊讶了,齐况给他递什么奏折?
将上面的内容全部看完,秦元禹心中也是一惊,空的?
是被偷走了?还是那根本就不是柳如茵真正的坟茔?还是说……柳如茵根本就没死?
将这张奏折合上,秦元禹又将剩下的奏折全部打开,剩下的倒也还好,全是裴少贤递上来的折子,里面是向他汇报的一些近期的事情罢了。
罗玉散一案结束后,裴少贤便被调离了大理寺,品阶没变,只是被调到了督察院,也不知道他又脑补了些什么,每日都往自己这里汇报各大臣的动向。
将上面的消息都看了一遍,秦元禹还是按照往日的话来回复——八卦很好看,但不要再递了。
上面没什么重要的消息,每日的八卦倒是不少。
将这些奏折处理好,然后将施永明和齐况的两张奏折放到一起,秦元禹眉头微皱,思考了很久,试图想清背后的真相,终于,他放弃了。
他又不是侦探!
齐况自己要调查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头疼吧。
这样想着,他随手拿起一旁的朱笔,在齐况的奏折上,将施永明汇报上来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复制上去,最后还备注了消息来源。
落下最后一个字,秦元禹满意地点点头,又在施永明的奏折上画了一个圈,代表已阅后便将笔扔到了一旁。
施永明这人太爱脑补了,能少写点就少写点,否则还不知道被他猜到哪里去。
洗漱好后,躺在床上,秦元禹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事情,兵马司的事情他已经差不多熟悉了,这段时间,他也见识了不少东西,被那些老兵带着懂得了不少潜规则,也认识了一些三教九流的人。
也让他觉得这个他生活的京城真正开始鲜活起来,不只是皇宫内的争斗,也不只是大臣们的竞争,是更活跃,更广泛,更具体的京城。
因此,他更佩服大哥了。
后续的政策慢慢推行下来,早已经没有人支持罗玉散,那些武者也都纷纷找了大夫来看,京城里新的事物开始浮现,渐渐地也没有多少人再关注罗玉散这件事了。
影响默默消弭。
当初只是觉得政策完善,此刻却觉得颇为精妙,一环扣一环,每一步都精准把控住了大乾百姓的心理。
日常感慨一句怪物天才后,秦元禹开始思考另一件事,李成的事情,他要不要和三哥说一声?
念头刚刚浮起,秦元禹便瞬间打消了这个想法,三哥现在还在配合北桥那边,对玉罗教进行追击,这种小事就没必要影响他了。
一个千户罢了。
……
又是一次聚会邀约。
其实秦元禹回去之后还是有事情要做的,但是,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秦元禹心中一动,对着李成点点头,说道:“好。”
总得放松放松吧。
而且,李成此人虽然野心不小,但相对的,在他们面前也会更亲和,完全没有什么领导架子,还经常会传授给他们不少经验。
那些百户们虽然各有各的心思,但总体来说都是好人,懂得明哲保身的好人。
偶尔来一场聚会,还是挺放松心情的。
只是,这个想法在包间门被猛地推开时瞬间消散了。
“李成,李兄弟,怎么你们聚会不叫我啊?是不是和我生分了?”
门口,一个面容粗犷,身形颇为魁梧的男人,脸上还带着些许醉酒的潮红,颇有些怨念地开口道。
刚刚坐下的秦元禹:?
这是什么情况?
他下意识看向坐在首位的李成,却在他脸上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仇恨,只是那缕情绪很快便又消散了,重新变回最开始的好老人模样。
在秦元禹的注视下,李成态度自若地起身,走到男人身边,笑着说道:“吴指挥使,下官今日只是和下属们小聚一场,这种小聚会怎么配得上让您来呢?”
话语里带着谄媚,语气却颇为平静,仿佛根本不在意般。
吴畅没注意这一点,他已经有些醉了,这才不管不顾地冲到李成的聚会这边,想要问个清楚,见李成给了理由,才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你跟我生分了呢。”
但是,李成当时的上官应该没有和他勾结,所以,的确有一起案件,而且,办成之后功劳还不小。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李成应该就是靠着那个案件的功劳才来到兵马司,并一步步升为千户。
嗯,他得去找刑部谈一谈。
小皇帝都默许了他插手,自然也是允许他帮忙的。
他这个大理寺卿总不能一直被误会吧。
……
秦元禹没有思考太多有关齐况的事情,齐况也没有,他只是疑惑片刻后便不再去想,满脑子只有他的案子。
刘容丽去世,李成那边问不出线索,唯一还能够确认的只有一个人——柳如茵。
此刻,站在柳如茵的坟茔前,齐况面无表情,而跟在他身后的两个捕快却是有些惊诧了。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不约而同地腹诽,传言果然没错,这齐寺正心中只有案件的真相。
不是为了正义,也不是为了名声,就只是断案,仅此而已。
齐况扭过头,看向两捕快,轻声开口道:“挖吧。”
闻言,两捕快连忙拿起一旁的工具,一边挖还一边问道:“齐寺正,一会挖出来需要我们搬到哪里去吗?”
“是去找刘仵作还是?”
齐况目光直直地盯着坟茔,听到问话,没有分神,直接回道:“不用,我懂一点验尸的手段。”
在大理寺受了十一年冷遇,有些仵作和捕快常常因为他而消极怠工,所以为了更好地断案,他学了很多知识。
只要是于案件有帮助的知识,他就会去学。
而要破案,首先要判断柳如茵的死因。
当时说是投湖自杀,但他之前问过那些对柳如茵还有印象的人,他们的说辞内容并不一样,但核心是相同的——柳如茵此人看着沉默寡言,但其实性格非常坚韧,绝不可能轻生。
柳如茵身上总是带着旧伤,过往经历应该算不上好,甚至可以称得上坎坷,这或许可能成为她被判断为自杀的理由。但是,一个性格坚韧,熬过了那些坎坷过去的人,怎么可能突然自杀?
没有半点征兆。
而李成是柳如茵平淡生活里唯一的变量,这也是他一直觉得李成可疑的根本原因。
齐况一边默默思考,一边紧紧盯着面前的坟茔,坟茔的土没有任何奇怪的地方,应该不是下毒或者蛊虫之类的手段。
十一年过去,他并不确定柳如茵的尸体到底如何,只能尽可能多观察些其他的地方,希望能够找出一点线索。
但可惜的是,没有。
“齐寺正!”
坟茔已经被挖开,齐况冲着两捕快点点头,眼中闪过一抹遗憾,上前几步,坟茔里面摆着一个小棺材。
他冲着两捕快点点头,下一秒,棺材板被他们用力打开,里面的场景也映入他们眼帘。
齐况神情一滞,旁边两捕快更是直接惊叫出声,“空,空的?!”
棺材里面,居然什么都没有……
第30章 矛盾
那一日聚会过后, 李成便时不时来找秦元禹聊聊天,然后便邀请他一起去酒楼聚一聚。
秦元禹有时拒绝, 有时应允。
今日,又收到了李成的邀约,秦元禹沉默了一瞬,摇摇头,对着李成歉意地说道:“不好意思,千户,今日家中还有事……”
倒也不完全是推辞, 他的确有事。
那些奏折又要他自己来批了,先前还能推说不适应兵马司的工作, 还需要时间调整,现在他在兵马司也待了快一个月了,这个理由就不管用了。
而且他还把自家剑术老师晾在皇宫里那么久,只每日固定送些木料当赔罪……
想到这,秦元禹暗暗叹了口气,这种打好几份工的日子,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他已经开始想念那素未谋面的灵山了。
幸好,还有小昏给他的点数撑着, 每日都拒绝批阅奏折并来兵马司摸鱼,昏庸,这可真是太昏庸了。
……
回到宫殿, 秦元禹刚想要洗漱休息, 书案上被摆在正中央的几份奏折却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么早便送来了?只是,看起来不多啊。
秦元禹顺手拿起一张, 想要简单翻阅几下,片刻后, 他的神色渐渐变得怪异,又看了眼奏折上的名字,秦元禹心中越发古怪。
这是施永明递上来的。
里面不是什么时事案件,而是一起十一年前的□□调查案,而且是由刑部办理的。
施永明递上这个事情做什么?
十一年前?
这个有些特殊的时间让秦元禹一下子便想到了齐况,而且这个调查案,还正好就是李成办的。
秦元禹心中疑惑,合上奏折,随手又拿起了一张,打开一看,齐况?!
秦元禹更惊讶了,齐况给他递什么奏折?
将上面的内容全部看完,秦元禹心中也是一惊,空的?
是被偷走了?还是那根本就不是柳如茵真正的坟茔?还是说……柳如茵根本就没死?
将这张奏折合上,秦元禹又将剩下的奏折全部打开,剩下的倒也还好,全是裴少贤递上来的折子,里面是向他汇报的一些近期的事情罢了。
罗玉散一案结束后,裴少贤便被调离了大理寺,品阶没变,只是被调到了督察院,也不知道他又脑补了些什么,每日都往自己这里汇报各大臣的动向。
将上面的消息都看了一遍,秦元禹还是按照往日的话来回复——八卦很好看,但不要再递了。
上面没什么重要的消息,每日的八卦倒是不少。
将这些奏折处理好,然后将施永明和齐况的两张奏折放到一起,秦元禹眉头微皱,思考了很久,试图想清背后的真相,终于,他放弃了。
他又不是侦探!
齐况自己要调查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头疼吧。
这样想着,他随手拿起一旁的朱笔,在齐况的奏折上,将施永明汇报上来的内容一字一句地复制上去,最后还备注了消息来源。
落下最后一个字,秦元禹满意地点点头,又在施永明的奏折上画了一个圈,代表已阅后便将笔扔到了一旁。
施永明这人太爱脑补了,能少写点就少写点,否则还不知道被他猜到哪里去。
洗漱好后,躺在床上,秦元禹开始思考接下来的事情,兵马司的事情他已经差不多熟悉了,这段时间,他也见识了不少东西,被那些老兵带着懂得了不少潜规则,也认识了一些三教九流的人。
也让他觉得这个他生活的京城真正开始鲜活起来,不只是皇宫内的争斗,也不只是大臣们的竞争,是更活跃,更广泛,更具体的京城。
因此,他更佩服大哥了。
后续的政策慢慢推行下来,早已经没有人支持罗玉散,那些武者也都纷纷找了大夫来看,京城里新的事物开始浮现,渐渐地也没有多少人再关注罗玉散这件事了。
影响默默消弭。
当初只是觉得政策完善,此刻却觉得颇为精妙,一环扣一环,每一步都精准把控住了大乾百姓的心理。
日常感慨一句怪物天才后,秦元禹开始思考另一件事,李成的事情,他要不要和三哥说一声?
念头刚刚浮起,秦元禹便瞬间打消了这个想法,三哥现在还在配合北桥那边,对玉罗教进行追击,这种小事就没必要影响他了。
一个千户罢了。
……
又是一次聚会邀约。
其实秦元禹回去之后还是有事情要做的,但是,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忙……秦元禹心中一动,对着李成点点头,说道:“好。”
总得放松放松吧。
而且,李成此人虽然野心不小,但相对的,在他们面前也会更亲和,完全没有什么领导架子,还经常会传授给他们不少经验。
那些百户们虽然各有各的心思,但总体来说都是好人,懂得明哲保身的好人。
偶尔来一场聚会,还是挺放松心情的。
只是,这个想法在包间门被猛地推开时瞬间消散了。
“李成,李兄弟,怎么你们聚会不叫我啊?是不是和我生分了?”
门口,一个面容粗犷,身形颇为魁梧的男人,脸上还带着些许醉酒的潮红,颇有些怨念地开口道。
刚刚坐下的秦元禹:?
这是什么情况?
他下意识看向坐在首位的李成,却在他脸上敏锐地捕捉到一丝仇恨,只是那缕情绪很快便又消散了,重新变回最开始的好老人模样。
在秦元禹的注视下,李成态度自若地起身,走到男人身边,笑着说道:“吴指挥使,下官今日只是和下属们小聚一场,这种小聚会怎么配得上让您来呢?”
话语里带着谄媚,语气却颇为平静,仿佛根本不在意般。
吴畅没注意这一点,他已经有些醉了,这才不管不顾地冲到李成的聚会这边,想要问个清楚,见李成给了理由,才点点头,说道:“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你跟我生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