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千禧:开局就劝爸妈买房 第7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建国和李春兰在苏晓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就给苏晓单独开了一张银行卡。
  苏晓的生活费不是按月给的,她们一次性在卡里放了五万块,给苏晓作为生活开支。
  一方面他们相信苏晓有管理这笔钱的能力,不会出现胡乱花钱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他们也希望女儿需要用钱的时候,能直接拿得出来,而不是想着怎么跟她们开口。
  毕竟他们也听身边人说过一些谁谁家,女儿上大学父母就给几百块。
  女儿想买套衣服都要批判一顿,结果转头女儿在外面找了个给钱大方的。
  他们家现在条件好了,万没有让女儿因为钱的事情窘迫的道理。
  等吃完刨冰,食堂里的人逐渐开始多了,一家人看这人流量,也不想跟大伙挤了。
  “要不咱们回家吃吧,这会正热,回家我弄点干挑,配上三鲜汤。”苏建国提议道
  “我同意。”苏晓马上举手表示同意,回家吹空调不好吗,食堂什么时候不能吃。
  女儿都同意了,李春兰哪里会有意见。
  等待苏晓吃上干挑,喝上三鲜汤,“呼!谁能有我舒服啊…家就在学校旁边。
  上午报到,中午还能回家吃饭,睡一觉下午再回学校都来得及。”
  “只要你想天天回来吃都行。”
  “爸,你这干挑做的一绝,这要是开家干挑店,那绝对火爆。”
  “还是算了,不能开,我怕生意太好,给我爸累着了。”
  苏建国叫苏晓这马屁拍的,嘴就没合拢过,恨不得再去多给苏晓做几碗不同浇头的干挑。
  李春兰看着苏晓给他爸哄的马上都找不到北了。
  “好了好了,嘴都快咧到后脑勺了,再夸你几句,你都能上天了。”李春兰打趣着。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画面很是温馨。
  下午四点多,暑热稍退,苏晓才慢悠悠地从家里出发,再次走向清华园。
  这次她没让父母送,李春兰和苏建国晚上还要赶动车回江市处理卖房的事情,也需要时间收拾一下行李。
  苏晓再次回到宿舍的时候,另外两个室友都到了,家长们也都回去了,屋里就剩下三个小姑娘。
  苏晓推门进去,三人正一起边吃着零食,边聊着天。
  见苏晓进来,三人同时转头,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她身上。
  苏晓一瞬间社恐发作,呆在原地。
  就在这短暂的安静即将变得尴尬时,三人里个子高挑、皮肤白皙的女孩,
  率先打破了沉默,她扬起一个爽朗的笑容,带着点东北腔:“哎呀,你就是苏晓吧?上午第一个来的?我们刚才还猜你呢!赶紧进来呀,我们在聊军训的事呢。”
  这一嗓子,瞬间打破了僵局,另外两个女孩也笑了起来,气氛立刻松弛下来。
  “对,是我。”苏晓也笑着走进来,顺手关上门,“你们动作也挺快呀,家长们都回去了?”
  “回去了回去了,再不走我妈能把我这衣柜再整理三遍!”另一个身材娇小的女孩说道。
  她长得娇小可爱,眼睛很大,看起来古灵精怪的。
  赵琳还是那副腼腆的样子,推了推眼镜,小声补充:“我爸妈也刚走没多久。”
  四个女孩开始了“室友”间的第一次正式交流。
  “苏晓,18岁,江市,化学工程。”
  “孙薇,19岁,哈尔滨,也是化工。”
  “陈欣,19岁,广州,经济管理学院。”
  “赵琳,18岁,西安,生物科学。”
  “哇,江市!我知道,出了名的宜居城市!”陈欣说道,“你们那的早茶是不是特别好吃?”
  苏晓笑着纠正:“早茶是广府的特色啦,我们江市小吃也很多,以后有机会请你们尝尝。”
  说完苏晓又补充道自己来上学,父母也跟着来了京市,家就在学校旁边,以后有机会带大家去我家玩。
  三人表示真的很羡慕,家离得这么近,不想他们回去一趟要好久。
  眼看说着说着大家都开始想家了,陈欣更是眼圈都要红了,孙薇赶紧转移话题。
  “哎妈呀,咱们宿舍就我和苏晓是化工的,以后上课可以一起了!”孙薇显得很高兴,拍了拍苏晓的肩膀,力道不小,带着东北人特有的实在。
  苏晓差点被拍一踉跄,“是呀,以后咱俩一起上课,一个班。”
  “你俩还有个伴呢,我跟赵琳我俩孤家寡人,很是孤独啊!”说着就要跟赵琳拥抱。
  赵琳性格腼腆,红着脸和陈欣抱了抱,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偶尔微笑着的插一句话。
  四个女孩聊着各自的家乡风物,聊着对大学的初印象,聊着对即将开始的军训的一点小担忧。
  宿舍里充满了青春的笑语声,初次见面的生疏,就在这轻松的氛围中迅速消融。
  苏晓看着眼前三位性格各异但都友善可爱的室友,终于是放下心来,这回不用担心跟室友处不来了。
  “等会晚上我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吧?我看食堂有麻辣香锅,你们想吃吗?都能吃辣吗?”孙薇主动提议道。
  “我可以。”
  “我也可以。”
  “我小小可以。”陈欣举了一半的手,“那个我广东人,吃辣一般般,等会微辣可以不?”
  “可以啊,那我们等会就点微辣吃。”剩下三人都表示可以。
  等到四人在食堂吃上微辣的麻辣香锅,看着对面孙欣被辣的鼻涕一把,眼泪一把。
  第129章 魔鬼军训
  看着陈欣被辣得鼻尖冒汗,眼眶泛红,不停地吸着气,还倔强地不肯放下筷子,另外三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欣欣,要不你去买瓶冰饮料缓缓?”苏晓忍着笑建议道,她看陈欣那样子实在有点“惨不忍睹”。
  孙薇更是直接,把自己那瓶还没开封的冰镇矿泉水推了过去。
  “快,喝点冰水压压!我说微辣,没想到这京市的微辣也这么带劲啊!” 她自己是面不改色,吃得津津有味。
  赵琳也细心地递过去一张纸巾,小声说:“擦擦汗。”
  陈欣接过水,咕咚咕咚灌了好几大口,又用纸巾擦了擦眼角生理性溢出的泪水,
  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带着点委屈的腔调:“哎呀嘛呀……这哪里是微辣,这分明是欺负我们广东人!” 她的话又把大家逗笑了。
  “看来以后咱们点餐,得给欣欣单独要个‘广东微微辣’才行。”苏晓打趣道。
  “这个可以有!”陈欣用力点头,引得大家又是一阵笑。
  虽然被辣得够呛,但陈欣显然很享受这种集体氛围,稍微缓过来一点。
  又小心翼翼地尝试起来,只是这次学乖了,每次只夹一小点,配上大口米饭。
  四个女孩一边吃,一边继续聊天,话题从食堂口味发散开去。
  孙薇说起哈尔滨的锅包肉、红肠,描述得绘声绘色,让没去过的三人心生向往;
  陈欣则分享了广州琳琅满目的早茶点心,光是听她说虾饺、烧麦、凤爪的名字,就让人食欲大增;
  赵琳虽然话不多,但也说起西安的羊肉泡馍、肉夹馍,语气里带着家乡的自豪;
  苏晓也介绍了江市的特色小面和卤味,还特意提到她爸爸手艺很好,以后有机会请她们到家里尝尝。
  通过这顿饭,彼此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她们发现,虽然来自天南海北,饮食习惯各有不同。
  但年轻人之间那种快速建立友谊的奇妙化学反应正在悄然发生。
  吃完饭,四人一起把餐盘送到回收处,并肩走在华灯初上的校园里。
  晚风拂面,带着初秋的凉意,吹散了食堂里的喧嚣和烟火气。
  “明天就要开始入学教育了吧?然后就是军训……”孙薇看着路上张贴的各种通知,说道。
  “嗯,听说军训挺严格的,太阳也毒。”赵琳有些担忧地摸了摸自己的脸。
  “不怕!咱们买好防晒霜,互相提醒着涂!”陈欣虽然怕辣,但对防晒很有心得,“我带了超级防晒的,明天分给你们用!”
  “太好了!我就指望你了欣欣!”孙薇一把搂住陈欣的肩膀。
  苏晓也笑着说:“我也带了,不过多备着点总没错。”
  晚上躺在各自床上,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精神却因为新环境和新朋友而有些兴奋。
  黑暗中,不知道是谁先起了个头,聊起了高中生活,聊起了对大学课程的想象,聊起了对未来的一些模糊憧憬……低语声和轻笑声在夜色中流淌,直到夜深才渐渐平息。
  苏晓在临睡前,收到李春兰发来的短信,说他们已经安全坐上回江市的动车,让她早点休息,别熬夜。
  苏晓看着手机上妈妈发来的简短信息,回复了一句“知道了妈,你们也注意休息,到了报个平安”,便放下了手机。
  宿舍里已经安静下来,只能听到窗外隐约的虫鸣和室友们均匀的呼吸声。
  第二天,大学生活的序幕正式拉开。
  上午是院系的入学教育,在宽敞的阶梯教室里,化工系的领导和辅导员向新生们介绍了。
  学校的历史、院系的概况、专业设置、学分制度以及一些重要的校规校纪。
  苏晓和孙薇坐在一起,认真地听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
  周围是同样年轻而充满朝气的面孔,让苏晓真切地感受到了顶尖学府汇聚英才的氛围。
  下午则是全校的新生大会,在综合体育馆举行。
  场面更加宏大,校领导、院士代表、优秀学生代表轮流发言,激昂的话语、殷切的期望,
  让在场的每一位新生都心潮澎湃,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一丝肩负重任的使命感。
  入学教育结束后,真正的挑战——军训,便如期而至。
  领完军训服,宿舍里一片忙乱,肥大的作训服、硬邦邦的胶鞋、不太合适的帽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