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 第8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天才扎堆出现。
  第111章
  虽然只是大一学生, 但宁一帆对参数变化的敏感度、曾庭轩对实验流程的把控、柏瑾之对仪器误差的洞察力,每一个人的表现都不输于实验室里的优秀研究生。
  参考他们接受教导的时间,可以说天赋比很多博士生还要出色。
  最让他意外的是韩漓。
  韩漓是国民级顶流巨星, 就算是李远山也听过他的歌。知道他是百分百外行。
  一开始韩漓确实只是站在旁边看,偶尔帮顾玺递一下实验记录本。
  可当顾玺一边讲解, 一边调试完蒙特卡洛模拟仪的参数,他已经可以顺利接手。
  “先输入屏蔽材料的密度, 再设置粒子入射角度,对吧?”
  韩漓抬头问顾玺,得到肯定的答复后, 他快速敲击键盘,将数值一一输入。
  屏幕上很快出现了粒子运动的模拟轨迹, 韩漓盯着曲线看了一会儿, 突然指着一个拐点对顾玺说:“这里的能量损失好像有点异常,是不是因为没有考虑材料的杂质含量?”
  顾玺眼中闪过惊喜:“对, 我昨天做实验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后来加入了杂质修正系数, 你可以试试在参数里加上这个值。”
  韩漓按照他说的操作,果然,原本有些偏移的曲线瞬间变得平滑。
  他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里满是专注,手指在操作面板上灵活地调整着,从参数设置到数据记录,动作越来越熟练,完全看不出是第一次接触这台仪器。
  不远处,研究生宋思惊讶的张大嘴,又一次举起了手机,偷偷拍下了韩漓操作设备的侧影——照片里, 俊美青年穿着简单的白衬衫,袖口挽到小臂,灯光落在他认真的眉眼上,身后的模拟仪屏幕泛着冷光,竟有种奇妙的反差。
  宋思忍不住配文发了条新动态:“震惊!韩漓也在做实验了!在顾玺指点下很快就上手了,操作超熟练,他也好厉害啊!”
  这条动态再次引爆热搜,评论区里彻底沸腾——
  “韩漓居然也会?!我之前只知道他唱歌好听,没想到物理也这么牛?”
  “这是什么神仙朋友圈啊?顾玺、韩漓,还有柏瑾之……果然天才只和天才做朋友呢?”
  “现在压力给到其他大一新生了……别人的大一进国家级实验室做实验,我的大一在宿舍赶作业。”
  而此时的李远山,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他看着顾玺、韩漓、宁一帆、曾庭轩、柏瑾之五人围在模拟仪旁,热烈地讨论着实验数据,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科学的热忱,眼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这哪里是参观啊……”李远山喃喃自语:“分明是把未来的核物理栋梁,都给我送到眼前来了。”
  李远山院士目光灼灼地扫过韩漓、柏瑾之、宁一帆和曾庭轩,那眼神,俨然像是在看四块尚未雕琢却已光华内蕴的璞玉,爱才之心溢于言表。
  他是真心实意地想把这四个一看就天赋异禀的年轻人都揽入门下。
  然而,柏瑾之双手插兜,潇洒地耸了耸肩,直言不讳:“李院士,多谢厚爱。不过我的兴趣在代码和网络世界里,核物理太高深,我怕是驾驭不了,今天纯属来开开眼界。”
  宁一帆和曾庭轩也纷纷礼貌而坚定地表达了类似的意愿,他们各有志趣所在,核物理并非他们的征途。
  李院士闻言,脸上不禁流露出浓浓的惋惜,仿佛眼睁睁看着几颗未来的科学之星从眼前溜走。
  唯有韩漓答应留在核技术研究所。
  倒不是有什么科研精神,韩漓只是说:“顾玺在哪,我就在哪。”
  但他天赋实在太好,李远山也不在意他有没有科研梦想,一同收为学生。
  鉴于韩漓对自己越来越粘人的行为,顾玺寻了个间隙,与韩漓单独谈话,认真地向他交底:“韩哥,我的计划是,一年内修完所有本科必修学分,然后直接进入核技术研究所读研。因此学业会非常紧张、甚至有些辛苦。”
  他以为会看到韩漓的犹豫,却只见对方唇角扬起一抹温柔的弧度,回答没有半分迟疑:“我跟你。”
  “真的很辛苦。”顾玺忍不住再次强调:“韩哥不必事事跟着我,可以放松的享受校园生活……”
  “不辛苦。”韩漓的神情变得无比认真:“以前一个人生活的时候,才叫苦。”
  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柔和:“认识你之后,再也没觉得苦过。”
  话语中的深情与依赖,让顾玺心头剧震,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冲击他的心防。
  动容之余,那个困扰顾玺两世的疑问再次浮上心头,他忍不住问了出来,带着纯粹的困惑:“韩哥,你……为什么一定要跟着我呢?”
  前世也是如此,那时他虽顶着科学家的光环,实则只是个被困在轮椅上、生活难以自理的残废。
  那样的他,除了头脑中的知识,几乎一无是处。
  而韩漓,彼时已是万众瞩目的巨星,却义无反顾地来到他身边,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
  顾玺一直想不明白,自己身上究竟有什么,值得韩漓如此付出?
  难道仅仅是因为“科学家”这个头衔,让韩漓产生了某种不切实际的崇拜或滤镜吗?
  对于顾玺的疑问,韩漓没有回答。
  他只是深深地、深深地看着顾玺。他的目光中有温柔,有坚定,有难以磨灭的眷恋,还有一丝藏得很深的、顾玺无法读懂的感情。
  最终,所有的情绪都化作一个极致温柔的浅笑与叹息。
  第112章
  顾玺按照自己设定的计划稳步前行。
  一年内完成本科所有学业, 这绝不是一个轻松的目标。
  即便他是重生者,拥有超越常人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也需要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韩漓紧紧追着顾玺的学业, 一开始确实有些吃力,顾玺的学习节奏和知识消化速度远超常人。
  但他从未抱怨, 只是默默地将更多的休息时间也投入到学习中,紧跟着顾玺的脚步。
  渐渐地, 两人形成了极高的默契,一个眼神便能知晓对方在哪个知识点上需要探讨。
  他们几乎形影不离,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也正是在这段紧张而充实的时期, 顾玺的身体开始发出警报。
  第一次发病,来得毫无征兆。
  那是一个傍晚, 他们刚从图书馆出来, 沿着林荫道走回宿舍。
  顾玺说着话,突然膝盖一软, 整个人毫无预警地向前栽去。
  幸好韩漓一直走在他身侧, 眼疾手快地一把将他捞住。
  “怎么了?绊到了?”韩漓紧张地问,低头查看地面,却并无任何障碍物。
  顾玺借着韩漓的力道站稳,脸上掠过一丝极快的不自然,随即恢复平静:“没事,可能有点低血糖。”
  韩漓信了,之后更是细心照料他的饮食。
  可类似的情况接二连三地发生,有时是走着走着突然失衡,有时是上下楼梯时腿部使不上力
  。次数越来越频繁,韩漓的心也越沉越深。
  他不再相信顾玺“没事”、“不小心”的解释,几乎是强硬地将他带去了全国最好的医院, 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
  然而,结果令人沮丧。
  一系列先进的检查做下来,医生的结论是:“一切指标显示正常,我们找不到器质性病变。”
  这个结果,在顾玺的预料之中。
  他并非不关心自己的身体,而是前世,他已经历过太多次这样的希望与失望。
  全球最顶尖的医疗团队都束手无策,最终只能模糊地将其归因于某种未知的、与神经系统相关的罕见情况。
  不久后,顾玺的腿部力量彻底消失,他无法再行走了。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韩漓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快递——一辆设计精良、科技感十足的自动轮椅。
  送货单上,寄件人赫然写着顾玺的名字,而定制日期,远在第一次摔倒之前。
  韩漓推着轮椅来到顾玺床边,他的声音因压抑着巨大的情绪而有些沙哑:“你……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顾玺靠在床头,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清澈平静。他点了点头,没有回避:“嗯。”
  “是什么病?”韩漓追问,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顾玺沉默了一下,轻声说:“韩哥,你有没有听过一种病,叫‘学者综合症’(savant syndrome)?”
  韩漓立刻拿出手机,飞快地搜索。
  当网页上跳出相关信息,显示这种病症全球仅存三十多例,病因成谜,无法治愈,且伴随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时,韩漓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
  他猛地抬手捂住了眼睛,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宽阔的肩膀微微塌陷,流露出无法掩饰的巨大痛苦。
  韩漓不甘心,动用人脉,请来了国内神经科领域泰山北斗级别的专家。
  老教授仔细研究了顾玺的所有检查和症状,最终得出了与顾玺所言一致的诊断。
  “医生,能治好吗?无论花多少钱,用什么方法!”韩漓怀着一丝微弱的希望问道。
  老教授缓缓地摇了摇头,眼神充满怜悯:“很遗憾,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我们对此无能为力。这是一种基因层面的未解之谜。”
  韩漓沉默了很长时间,仿佛在消化这个残酷的宣判。
  他再次开口,声音干涩:“只是……不能走吗?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老教授叹了口气:“暂时无法确定。但根据有限的病例记载,‘学者综合症’的后遗症,通常表现为大脑认知能力以某种形式急剧提升,甚至达到天才级别。”
  “但同时,身体的控制权会逐渐丧失,各个机能都可能出现不可逆的失控。目前,只是运动神经……”
  后面的话,韩漓已经听不清了。
  他谢过医生,步履有些踉跄地走出诊室,在走廊尽头找到一个无人的角落,背靠着冰冷的墙壁,终于无法再抑制内心的悲痛。
  滚烫的泪水无声地滑落,这个一向沉稳强大的男人,此刻像一头受伤的野兽,独自吞咽着无边的心碎与绝望。
  直到胸腔里的窒息感稍稍缓解,韩漓才用袖子抹去脸上的泪痕,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翻涌的情绪。
  他不能把崩溃的一面带给顾玺。
  顾玺依旧安静地靠在床头,窗外的天光落在他过于苍白的脸上,竟有一种易碎的透明感。
  他看着韩漓走进来,虽然极力掩饰,但那微红的眼眶和身上尚未散尽的悲伤气息,还是没能逃过顾玺的眼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