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 第6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找到自己的座位,顾玺将文具整齐地放在桌角,目光平静地看着前方。
  很快,清脆的零声响起,宣告着考试的开始。监考老师抱着一叠试卷走进来,神情严肃地分发着。
  一张印着“第xx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试题”字样的试卷放在了顾玺的面前。
  他拿起试卷,先大致浏览了一遍。题目确实有一定难度,内容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领域,很多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高中课本。正如方老师所说,相当于大学物理的入门水平。
  没有丝毫犹豫,顾玺拿起笔,开始答题。
  他的思路异常清晰,笔尖在试卷上流畅地滑动着,写下一个个严谨的推导过程和准确的答案。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周围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当他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检查完最后一个数据时,离考试结束还有不少时间。顾玺放下笔,静静等待交卷时间。
  一周后,预赛结果公布。校园广播兴奋的念出7名同学的名字,祝贺他们通过预赛。
  顾玺当时正帮方老师整理实验器材,听到自己名字时,只是挑了挑眉,理所当然,没通过才能让他惊讶。
  方老师推门进来,手里扬着打印纸:“听见了吧?通过预赛的同学这周集训,已经和你们班主任说过,这周不用去上课了。”
  又一周的准备后,明天就是复赛了。
  柏瑾之洗好碗出来,见顾玺挺悠闲的在看《诗词咏流传》,问他:“明天就复赛了,不用复习吗?”
  顾玺摇摇头:“没必要,不难。”
  在学校为了不搞特殊,顾玺已经陪着刷了一周的试题,快写吐了,在家里实在懒得再看了。
  复赛考场设在城郊的理工大学。黄色校车再次载着七名考生驶离永明高中,方老师坐在最前排,手里攥着一叠准考证。
  理工大学的考场大楼透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走廊里挂着历史名人的照片。顾玺路过时扫了一眼,发现其中一张黑白照片里的老者,正是他最近在研读的《电磁学》教材的作者。
  考场门口的电子屏滚动显示着“第xx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理论考试”。
  试卷发下来的瞬间,顾玺就明显看到与预赛的差异——选择题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辨析,而是给出了一个航天器在非均匀引力场中的运动模型,选项里塞满了微分方程的解。
  计算题的第一题便是关于刚体在复合场中的角动量守恒,题干里还藏着一个需要自行推导的修正项。
  热学题考的是斯特林循环的效率计算,但附加条件是“考虑气缸壁的热传导损耗”,这意味着需要在传统公式里加入一个额外的热传递微分方程。
  光学题则给出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双棱镜干涉装置,要求推导条纹间距与棱镜顶角的关系。
  最让他挑眉的是近代物理题,直接甩出了一个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的修正模型,需要用量子力学的概率密度概念重新解释实验数据。
  周围的考生们有的咬着笔杆,有的在草稿纸上疯狂涂画,监考老师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考场里显得格外清晰。
  顾玺却异常平静,他的思维像一台精准的计算机,将题目里的每个条件拆解、重组,那些在预赛中看似分离的知识点,此刻在复赛的试卷上织成了一张立体的网。
  他甚至在解电磁学题时,顺手在草稿纸边缘推导出了一个更简洁的积分路径,比标准答案的方法少用了三步。
  当顾玺放下笔,检查完最后一个物理量的单位时,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多小时。
  走出考场时,发现柏瑾之靠着车门等在校门口的树下。他看着顾玺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忍不住先开口:“怎么样?难不难?”
  顾玺上车,接过他递来的矿泉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比预赛难多了。”
  “啊?”柏瑾之心里一紧,“那你……”
  “但也就是大学物理的内容。”顾玺补充道,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没老师说的那么难。”
  柏瑾之看着他眼里闪烁的自信,放下心:“好吧,算我多问,早该知道你肯定没问题。”
  “只是理论考试而已。”顾玺往后一靠,闭上眼:“还有实验考试呢。”
  理论考试通过后才能参加实验考试,因此,要等到第二天批卷完成,才能继续考试。
  第二天清晨,理工大的公告栏前已经挤满了人。
  顾玺隔着老远就看到自己的名字排在第一位,后面标注着“理论考试通过,实验考试时间:14:00-16:00,地点:物理实验楼302室”。
  顾玺没细看具体分数,只记住了实验考试的时间和地点。
  下午两点,他准时来到理工大学物理实验楼。
  实验考场被分隔成多个独立的小房间,每个考生面前的实验台上摆放着器材:气垫导轨、光电门、直流电源、示波器……
  今天的题目是“设计实验测量变截面圆柱体的转动惯量,并分析空气阻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这是一道典型的设计性实验题,需要自行搭建实验方案,选择测量仪器,处理数据并评估误差。
  顾玺戴上手套,先是仔细检查了一遍器材,随即在草稿纸上画出实验原理图:利用气垫导轨减少摩擦,通过光电门测量角速度变化,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推导转动惯量的表达式。
  他的操作异常熟练,调平导轨、连接电路、设置示波器参数,每个步骤都精准到位,甚至在安装圆柱体时,还特意用水平仪校准了轴心。
  数据记录阶段,他没有急于测量,而是先做了三次预实验,观察数据的波动范围,确定最佳测量次数。
  处理数据时,他不仅计算了转动惯量的平均值,还运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并用误差传递公式估算了各测量量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权重。
  当他利落的完成实验报告,将器材归位时,监考老师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眼神里带着赞许。
  第79章
  a市物理学会的评审室里, 空调嗡嗡作响,却驱不散空气里纸张油墨与咖啡混合的味道。
  复赛答卷堆成的小山前,王教授用红笔在一份答题卡上打了个勾——第23题的附加问, 这名叫顾玺的考生,用流体力学的伯努利方程推导出了电磁感应的特殊情境解, 步骤跳脱却逻辑严丝合缝。
  “这个顾玺真厉害啊……”他的语气中满是赞赏。
  顾玺的答案显然已跳出课本的标准答案,完全以自己对物理的理解方式来解答, 却比标准答案更简洁,直指物理核心,令改卷的王教授频频赞赏。
  “王教授, 有那么好吗?”旁边一名教授好奇地凑过来看了几眼,忍不住抢过试卷:“让我来改吧!”
  他已经多久没看到这么优秀的答卷了?
  “不行不行, 这是我的!”王教授抢回来。
  众考官都好奇地凑过来:“让我们也看看!”
  从9月20日复赛结束算起, 审批总共花了十七天。直到第十八个清晨,物理学会官网的“获奖公示”板块终于刷新。
  顾玺的名字以a市省赛第一名的姿态置顶。
  这天正好是周末, 顾玺在音乐室练琴, 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亮起,显示是方老师的来电。
  “顾玺!”电话那头方老师的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复赛成绩出来了,你拿了第一名!”
  顾玺闻言嘴角微微上扬。这个结果在他意料之中,但听到正式消息时,心里还是泛起一丝喜悦。
  “其他同学呢?”他轻声问道。
  “陈梦和唐亮都是第三名!也不错了!”方老师的声音里满是自豪,随后语气又低落下来:“可惜其他同学没拿到名次……”
  与方老师通话结束不到半小时,顾玺的手机再次响起,来电是个陌生电话。
  “你好,是顾玺同学吗?”一个热情得过分的中年男声从听筒里传来:“我是xx理工大学的招生办主任,恭喜你在物理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学校可以为你提供全额奖学金和保送名额……”
  顾玺皱了皱眉, 礼貌地打断对方:“谢谢,不好意思,我目前没有升学的打算。”
  挂断后不到五分钟,第二、第三……数个电话又相继打过来。
  “你好,顾玺同学,我是xx理工大学招生办,恭喜你获得省赛一等奖……”
  “顾玺同学,我们学校愿意提供每年八万的奖学金,只要你承诺报考……”
  “顾同学,我们有自主招生保送名额,物理专业直接录取……”
  来电一个接一个,带着职业性的热情与不容置疑的急切。
  顾玺这才想起,报名表上填写的联系方式那一栏,他当时留了常用的私人号码。
  这些招生电话来自天南海北,校名各异,但共同点是:都不在985、211的序列里,却都想用“高额奖学金”和“保送名额”忽悠他就读。
  对此顾玺自然全部婉拒:
  “谢谢,我暂时没有考虑。”
  “抱歉,我的目标院校不是贵校。”
  “请不要再打电话了,谢谢。”
  有一个招生老师特别执着,一天连打十几个电话,顾玺再三拒绝都没用,干脆将他拉黑。
  但对方似乎早有准备,换着号码轰炸,在电话里苦口婆心:“顾同学,我们知道你是竞赛尖子,但来我们学校,奖学金绝对到位……”
  顾玺直接挂断,将几个高频号码拖进黑名单。
  他参加物理竞赛不是为了保送名额或奖学金,而是为了能在决赛场见到宁一帆,这些学校不在他的规划版图里。
  周三下午放学,顾玺戴上鸭舌帽和口罩,背着双肩包走出永明高中的自动感应门时,发现校门口多出了几个拿着招生简章、眼神左顾右盼的陌生人。
  其中一个穿格子衬衫的中年男人快步迎上来,拦住了顾玺的去路。
  “同学,请问你认识顾玺吗?”男人问着。
  顾玺下意识想绕开,却听见旁边几个同学小声嘀咕:“又是来堵顾玺的?”
  “昨天就有好几个学校的人在这儿蹲点了……”
  他顿住脚步,抬眼看向男人:“我就是顾玺。”
  男人叫李宇,是cx理工大学招生办的骨干。他前几天打了不下十个电话,从最初的温和介绍到后来的急切劝说,甚至许诺“私下再谈奖金幅度”,都被顾玺用不同理由婉拒,最后一次通话还被直接拉黑。
  此刻他盯着眼前的少年,在对方承认自己是顾玺后,正要开口继续游说,却见他拉下口罩,露出一张俊美又熟悉的脸。
  “开什么玩笑......”李宇震惊地瞪大眼,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搜索。屏幕上立刻跳出顾玺的百科资料:歌手、词曲创作人......17岁,学历:永明高中。
  竟然真的是他?!
  那个暑假时霸屏他家电视,老婆孩子狂追的歌星?!
  他还以为恰巧同名,没想到真是本人。
  接下来的几天,类似的场景不断在永明高中校门口上演。
  各校招生办的老师们怀揣着优厚的条件前来,却在见到顾玺本尊时一个个目瞪口呆。
  “你、你真的是那个顾玺?”一位女老师结结巴巴地问,手里的宣传册差点掉在地上。
  顾玺礼貌地点头,接过她递来的资料:“谢谢贵校的厚爱,但我目前还没有上大学的计划。”
  “好、好的.....”女老师好奇地询问:“你不是歌星吗?怎么会去参加物理竞赛?”
  顾玺微微一笑,将资料还给她:“物理是我的爱好,音乐也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