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综合症 第55节
顾玺眨眨眼,目光转向墙上的大屏幕,上面显示的是他们刚才做磁鞘层模拟的数据。
顾玺也不惊讶,他早就知道这边能同步韦乐言实验室的数据了。
“乐言,过来一下。”辛从南坐在办公桌后朝韦乐言招招手,待韦乐言走到跟前,辛从南温和地问:“无壁霍尔推进器既然已经攻克,怎么不先告诉老师?”
韦乐言张了张嘴,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试图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但阿斯伯格综合症使他的语言能力变得有些混乱,说出的话也变得断断续续:“顾玺教我……调整磁场梯度……约束等离子体……喜欢顾玺……送礼物顾玺不走……”
辛从南耐心地听着,多年的相处让他早已习惯了韦乐言的表达方式,能够从那些破碎的词语中捕捉到关键信息。
大意听明白乐言的意思是顾玺教了他,喜欢顾玺,想把无壁霍尔推进器的成品当礼物送给顾玺,也许他一高兴就不走了?
辛从南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好家伙,一句话里三个顾玺,这小子对顾玺的依赖还真是不一般。
他没有在韦乐言的表达方式上纠结,而是挥了挥手,让他先退到一边,然后将目光转向了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顾玺:“顾玺,你过来。”
顾玺从容地走到办公桌前,与辛从南对视。他的眼神平静而沉稳,没有丝毫的慌乱。
“你是怎么想到改进无壁霍尔推进器的?”辛从南的语气严肃,目光锐利如鹰:“这个改进点非常关键,甚至超出了目前很多主流研究的思路,你是怎么想到的?”
顾玺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他神色坦然地回答:“之前看过一些相关的技术论文,对现有的无壁霍尔推进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然后尝试从等离子约束的角度切入,做了一些模型推演,就想到了这个改进方向。”
顾玺可不是胡说,哪怕有前世记忆,他也不是什么技术都参与的,何况无壁霍尔推进器前世早就被祈天语研究出来了。
他是自己找了相关论文后,在脑中构建模型,攻克后,才指导祈天语的。
“哪些论文?”辛从南紧追不舍,想要验证顾玺的说法。
顾玺没有丝毫犹豫,张口就准确地报出了几篇霍尔推进器领域的sci论文名称、作者以及发表年份:
“《journal-of-propulsion-and-power》20xx年第3期的《无壁霍尔推进器磁鞘层稳定性研究》,《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20xx年第5期的专题综述《霍尔推进器无壁化技术进展》,还有aiaa去年发布的《先进推进技术白皮书》中关于无壁霍尔推进器的部分章节。”
他不仅报出了论文的基本信息,甚至还能准确地说出其中一些关键观点和存在的不足,语气流畅自然,仿佛这些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辛从南闻言,立刻在电脑上进行检索,调出了这几篇论文的摘要和关键内容。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和纸张的翻动声。
——办公室里的研究生们都竖着耳朵在偷听,电脑前的人赶紧偷偷检索论文。
韩漓和柏瑾之也停止了交谈,目光全都集中在顾玺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好奇。
“就凭看了这些论文,你就能想到旋转磁势垒的方法?”辛从南检索完论文,抬起头看向顾玺,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要知道,无壁霍尔推进器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很多科研团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眼前这个长得好看的未成年人,竟然声称只是通过看论文和自己思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基至只是个唱歌的?!
顾玺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却充满自信:“我在脑子里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反复进行了验证和推演。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只是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原理并不复杂……?!”
一时间,刘玉珍等研究生神色复杂。
辛从南沉吟片刻,从抽屉里拿出一支水性笔,迅速在墙上的白板上面,写下几个复杂的公式:“来,解释一下这个边界条件该怎么处理。”
顾玺接过辛从南递来的笔,毫不犹豫地在白板上写下了详细的推导过程。
他的笔尖在白板上划出流畅的轨迹,每一个步骤都清晰严谨,逻辑严密。
韩漓、柏瑾之、韦乐言、刘玉珍……等人不由自主走到了白板前,紧紧盯着上面的推导过程,眼睛里闪烁着或惊讶或佩服的光芒。
接下来,辛从南又接连抛出了几个非常专业和刁钻的问题,涉及轨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等多个领域。
顾玺一一从容应对,不仅给出了准确的答案,甚至还能指出其中一些问题描述中存在的细微纰漏。
随着问答的深入,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微妙。
辛从南的问题越来越深入和复杂,而顾玺的回答却始终游刃有余,展现出了远超他年龄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如何在推进器内部集成微型传感器阵列……”辛从南突然停下了考教。
顾玺的眼神始终专注而坚定,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没有疑问的必要了。
“你现在……是高中生?”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难以置信和震惊。
“是的,辛爷爷。”顾玺放下笔,礼貌地回答:“明年就上高二了。”
辛从南靠在椅背上,久久地凝视着顾玺,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欣赏,有难以言喻的激动,还有些遗憾。
这么好的苗子,竟然还在高中阶段,意味着他至少还要等两年才能进入大学。
哪怕自己愿破格录取研究生,也需要顾玺提供个人科研成果及工作业绩报告,这不是高中生能给得出的资料。
他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认真地问顾玺:“那你以后想上哪所大学?想学什么专业?”
他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将这颗好苗子收入自己的门下。
顾玺思考了片刻,目光扫过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辛从南的脸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憧憬:
“我还没有最终决定。科学的领域太广阔了,有很多有趣的方向。我想等我再长大一些,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领域之后,再看看自己对哪个学科最感兴趣。”
前世的研究已经结束了,有机会顾玺会把它们复制出来。重来一世,除了和朋友们的相识外,他会尝试走不同的科研道路。
辛从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个回答,比那些急功近利地报出某个顶尖大学名字的人,要成熟得多,也更符合一个真正学者的心态。
他思索了片刻,语气变得郑重起来:“顾玺,我有个建议。以你现在的能力和对无壁霍尔推进器项目的贡献,完全可以着手写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推荐,只要论文质量过硬,国内一所顶尖大学的保送资格,绝不是问题。”
——首先,先把他保送进自己的母校大学再说。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跳过高考,直接获得顶尖大学的保送资格,意味着一条捷径。
顾玺微微侧头,他看着辛从南,认真地思考着这个提议。
“谢谢辛爷爷……不,老师,我会考虑的。”
第72章
接下来的两天, 顾玺没有再参与实验工作,而是好好的陪伴韦乐言。他的背包里带着很多小乐器——长笛、口琴、甚至还有一把迷你尤克里里。
每当韦乐言显露出焦躁情绪时,顾玺就会适时地奏响一段旋律。那些音符像有魔力般, 总能令韦乐言很快平静下来。
离别的日子来得很快。第三天下午,接送的车辆已经在楼下等候。顾玺三人相继上车, 韦乐言站在门口依依不舍,要不是刘玉珍死死拉着他, 他就跟着上车了。
“乐言就麻烦你们了。”顾玺对他们摇摇手:“有事随时联系我。”
“不客气。”刘玉珍一边用力按着韦乐言,一边对顾玺道:“这几天谢谢你,路上小心。”
顾玺又转向辛从南:“辛老师, 我们先走了。”
特意来送行的辛从南点点头,叮嘱道:“回去之后, 尽快找时间把《无壁霍尔推进器》相关论文写出来, 我帮你看看。”
顾玺笑着点头:“好的,我一回去就整理资料, 会尽快把论文 draft 弄出来。”
对他而言, 撰写一篇sci论文不算难事。
“嗯。”南院士满意地点头:“学术上的事,不能只停留在脑子里,要落在纸面上,经得起推敲,才能推动进步。”
“我明白,辛老师。”汽车开始启动,顾玺对他们招手:“您多保重身体,我以后有时间再来看你们。”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暖黄色的灯光把屋子照得明亮温馨。顾玺刚把行李放在玄关,就听见韩漓低沉的声音传来:"顾玺, 过来。"
韩漓将一杯温牛奶放在顾玺身前的茶几上,顺势在沙发对面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凌厉的目光落在顾玺身上。
柏瑾之则靠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双手抱臂,脸上面无表情的审视着顾玺。
“顾玺……”韩漓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之前在那边不好问你,我们想知道,你那些理工知识……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
“书房里啊……”顾玺回答得很坦然:“书架上不都是我买的理工书吗?”
韩漓和柏瑾之对视一眼。
书房里那整整一面墙的书,从基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到深奥的《算法导论》《数据结构与分析》,甚至还有几本冷门的量子物理和人工智能前沿著作,他们是知道的。
“你……都看完了?”韩漓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那不是几本,是上百本,本本厚重,专业性极强。
顾玺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犹豫:“嗯,都看完了。有些地方不太懂,就查资料或者在网上找课程学,慢慢就理解了。”
他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柏瑾之皱眉,不太相信:“那些什么《量子场论导论》,《物理力学原理》,是自己看看就能学会的吗?”
顾玺的书房他也进过,一直以为书架上的理工科书籍是顾玺的收集癖,或为了装学霸用的,毕竟顾玺考试成绩一般般。
虽然最近成绩上升不少,但也不可能自己翻翻书就能学会吧?物理是那么简单的东西吗?
顾玺:“瑾之的黑客技术不就是自己学会的?韩哥的乐理知识不也是自己学会的吗?”他理所当然道:“这很难吗?”
客厅里瞬间陷入了沉默。
这么一说两人就能理解了。在别人看来,或许他们的能力也不可思议,但于他们而言,确实看一眼就会了。
“抱歉,我们不该质疑你。”韩漓和柏瑾之轮番道歉,韩漓再问:“那么顾玺,我们继续你和辛院士之前的话题——大学你想考什么专业?有没有心仪的学校?”
提到这个问题,他和柏瑾之神情严肃认真。
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顾玺的未来规划,也关系到他们作为家人和工作伙伴,该如何为他铺路。
顾玺放下水杯,眼神明亮而坚定:“专业……肯定是理工科。学校的话,还在考虑,有几个目标,但还没最终确定。”
“理工科?”韩漓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一丝了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所以……你不打算读音乐学院了?”
顾玺再次点头,动作干脆。
柏瑾之的目光锐利起来,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你当初跟我说,因为成绩不好,想走保送,考音乐学院……是骗我的?”
顾玺的身体明显僵住了。差点忘了,当初为了把柏瑾之骗出来,他假装成绩糟糕,编造了被音乐学院教授诱骗的戏码。
“瑾之,对不起!”顾玺道歉得干脆利落又真诚:“当初骗了你,我只是太想见到你了。”
柏瑾之看他认错得那么干脆,原本那点被“欺骗”的不爽瞬间烟消云散。
他无奈地“哼哼”几声,伸手揉了揉顾玺的头发,动作有些粗鲁,语气却软了下来:“行了行了,过去就不提了……而且,我也很高兴能认识你。”
韩漓一直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片刻后上前,轻轻拍了拍顾玺的肩膀:“顾玺,看着我。”
顾玺抬起头,对上韩漓关切的神色。
顾玺也不惊讶,他早就知道这边能同步韦乐言实验室的数据了。
“乐言,过来一下。”辛从南坐在办公桌后朝韦乐言招招手,待韦乐言走到跟前,辛从南温和地问:“无壁霍尔推进器既然已经攻克,怎么不先告诉老师?”
韦乐言张了张嘴,大脑开始飞速运转,试图将自己的想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但阿斯伯格综合症使他的语言能力变得有些混乱,说出的话也变得断断续续:“顾玺教我……调整磁场梯度……约束等离子体……喜欢顾玺……送礼物顾玺不走……”
辛从南耐心地听着,多年的相处让他早已习惯了韦乐言的表达方式,能够从那些破碎的词语中捕捉到关键信息。
大意听明白乐言的意思是顾玺教了他,喜欢顾玺,想把无壁霍尔推进器的成品当礼物送给顾玺,也许他一高兴就不走了?
辛从南忍不住在心里嘀咕:好家伙,一句话里三个顾玺,这小子对顾玺的依赖还真是不一般。
他没有在韦乐言的表达方式上纠结,而是挥了挥手,让他先退到一边,然后将目光转向了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顾玺:“顾玺,你过来。”
顾玺从容地走到办公桌前,与辛从南对视。他的眼神平静而沉稳,没有丝毫的慌乱。
“你是怎么想到改进无壁霍尔推进器的?”辛从南的语气严肃,目光锐利如鹰:“这个改进点非常关键,甚至超出了目前很多主流研究的思路,你是怎么想到的?”
顾玺早已料到会有此一问,他神色坦然地回答:“之前看过一些相关的技术论文,对现有的无壁霍尔推进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然后尝试从等离子约束的角度切入,做了一些模型推演,就想到了这个改进方向。”
顾玺可不是胡说,哪怕有前世记忆,他也不是什么技术都参与的,何况无壁霍尔推进器前世早就被祈天语研究出来了。
他是自己找了相关论文后,在脑中构建模型,攻克后,才指导祈天语的。
“哪些论文?”辛从南紧追不舍,想要验证顾玺的说法。
顾玺没有丝毫犹豫,张口就准确地报出了几篇霍尔推进器领域的sci论文名称、作者以及发表年份:
“《journal-of-propulsion-and-power》20xx年第3期的《无壁霍尔推进器磁鞘层稳定性研究》,《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20xx年第5期的专题综述《霍尔推进器无壁化技术进展》,还有aiaa去年发布的《先进推进技术白皮书》中关于无壁霍尔推进器的部分章节。”
他不仅报出了论文的基本信息,甚至还能准确地说出其中一些关键观点和存在的不足,语气流畅自然,仿佛这些内容早已烂熟于心。
辛从南闻言,立刻在电脑上进行检索,调出了这几篇论文的摘要和关键内容。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键盘的敲击声和纸张的翻动声。
——办公室里的研究生们都竖着耳朵在偷听,电脑前的人赶紧偷偷检索论文。
韩漓和柏瑾之也停止了交谈,目光全都集中在顾玺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好奇。
“就凭看了这些论文,你就能想到旋转磁势垒的方法?”辛从南检索完论文,抬起头看向顾玺,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置信。
要知道,无壁霍尔推进器是一个公认的难题,很多科研团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眼前这个长得好看的未成年人,竟然声称只是通过看论文和自己思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基至只是个唱歌的?!
顾玺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却充满自信:“我在脑子里建立了数学模型,然后反复进行了验证和推演。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只是需要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原理并不复杂……?!”
一时间,刘玉珍等研究生神色复杂。
辛从南沉吟片刻,从抽屉里拿出一支水性笔,迅速在墙上的白板上面,写下几个复杂的公式:“来,解释一下这个边界条件该怎么处理。”
顾玺接过辛从南递来的笔,毫不犹豫地在白板上写下了详细的推导过程。
他的笔尖在白板上划出流畅的轨迹,每一个步骤都清晰严谨,逻辑严密。
韩漓、柏瑾之、韦乐言、刘玉珍……等人不由自主走到了白板前,紧紧盯着上面的推导过程,眼睛里闪烁着或惊讶或佩服的光芒。
接下来,辛从南又接连抛出了几个非常专业和刁钻的问题,涉及轨道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等多个领域。
顾玺一一从容应对,不仅给出了准确的答案,甚至还能指出其中一些问题描述中存在的细微纰漏。
随着问答的深入,办公室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微妙。
辛从南的问题越来越深入和复杂,而顾玺的回答却始终游刃有余,展现出了远超他年龄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如何在推进器内部集成微型传感器阵列……”辛从南突然停下了考教。
顾玺的眼神始终专注而坚定,仿佛蕴藏着无尽的智慧。
没有疑问的必要了。
“你现在……是高中生?”他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难以置信和震惊。
“是的,辛爷爷。”顾玺放下笔,礼貌地回答:“明年就上高二了。”
辛从南靠在椅背上,久久地凝视着顾玺,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惊讶,有欣赏,有难以言喻的激动,还有些遗憾。
这么好的苗子,竟然还在高中阶段,意味着他至少还要等两年才能进入大学。
哪怕自己愿破格录取研究生,也需要顾玺提供个人科研成果及工作业绩报告,这不是高中生能给得出的资料。
他深吸一口气,身体前倾,认真地问顾玺:“那你以后想上哪所大学?想学什么专业?”
他已经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将这颗好苗子收入自己的门下。
顾玺思考了片刻,目光扫过办公室里的每一个人,最后落在了辛从南的脸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憧憬:
“我还没有最终决定。科学的领域太广阔了,有很多有趣的方向。我想等我再长大一些,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领域之后,再看看自己对哪个学科最感兴趣。”
前世的研究已经结束了,有机会顾玺会把它们复制出来。重来一世,除了和朋友们的相识外,他会尝试走不同的科研道路。
辛从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个回答,比那些急功近利地报出某个顶尖大学名字的人,要成熟得多,也更符合一个真正学者的心态。
他思索了片刻,语气变得郑重起来:“顾玺,我有个建议。以你现在的能力和对无壁霍尔推进器项目的贡献,完全可以着手写一篇高质量的sci论文。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推荐,只要论文质量过硬,国内一所顶尖大学的保送资格,绝不是问题。”
——首先,先把他保送进自己的母校大学再说。
这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跳过高考,直接获得顶尖大学的保送资格,意味着一条捷径。
顾玺微微侧头,他看着辛从南,认真地思考着这个提议。
“谢谢辛爷爷……不,老师,我会考虑的。”
第72章
接下来的两天, 顾玺没有再参与实验工作,而是好好的陪伴韦乐言。他的背包里带着很多小乐器——长笛、口琴、甚至还有一把迷你尤克里里。
每当韦乐言显露出焦躁情绪时,顾玺就会适时地奏响一段旋律。那些音符像有魔力般, 总能令韦乐言很快平静下来。
离别的日子来得很快。第三天下午,接送的车辆已经在楼下等候。顾玺三人相继上车, 韦乐言站在门口依依不舍,要不是刘玉珍死死拉着他, 他就跟着上车了。
“乐言就麻烦你们了。”顾玺对他们摇摇手:“有事随时联系我。”
“不客气。”刘玉珍一边用力按着韦乐言,一边对顾玺道:“这几天谢谢你,路上小心。”
顾玺又转向辛从南:“辛老师, 我们先走了。”
特意来送行的辛从南点点头,叮嘱道:“回去之后, 尽快找时间把《无壁霍尔推进器》相关论文写出来, 我帮你看看。”
顾玺笑着点头:“好的,我一回去就整理资料, 会尽快把论文 draft 弄出来。”
对他而言, 撰写一篇sci论文不算难事。
“嗯。”南院士满意地点头:“学术上的事,不能只停留在脑子里,要落在纸面上,经得起推敲,才能推动进步。”
“我明白,辛老师。”汽车开始启动,顾玺对他们招手:“您多保重身体,我以后有时间再来看你们。”
“去吧,路上注意安全。”
回到家时已是深夜,暖黄色的灯光把屋子照得明亮温馨。顾玺刚把行李放在玄关,就听见韩漓低沉的声音传来:"顾玺, 过来。"
韩漓将一杯温牛奶放在顾玺身前的茶几上,顺势在沙发对面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凌厉的目光落在顾玺身上。
柏瑾之则靠在一旁的单人沙发上,双手抱臂,脸上面无表情的审视着顾玺。
“顾玺……”韩漓率先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之前在那边不好问你,我们想知道,你那些理工知识……是什么时候开始学的?”
“书房里啊……”顾玺回答得很坦然:“书架上不都是我买的理工书吗?”
韩漓和柏瑾之对视一眼。
书房里那整整一面墙的书,从基础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到深奥的《算法导论》《数据结构与分析》,甚至还有几本冷门的量子物理和人工智能前沿著作,他们是知道的。
“你……都看完了?”韩漓的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那不是几本,是上百本,本本厚重,专业性极强。
顾玺点了点头,没有丝毫犹豫:“嗯,都看完了。有些地方不太懂,就查资料或者在网上找课程学,慢慢就理解了。”
他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柏瑾之皱眉,不太相信:“那些什么《量子场论导论》,《物理力学原理》,是自己看看就能学会的吗?”
顾玺的书房他也进过,一直以为书架上的理工科书籍是顾玺的收集癖,或为了装学霸用的,毕竟顾玺考试成绩一般般。
虽然最近成绩上升不少,但也不可能自己翻翻书就能学会吧?物理是那么简单的东西吗?
顾玺:“瑾之的黑客技术不就是自己学会的?韩哥的乐理知识不也是自己学会的吗?”他理所当然道:“这很难吗?”
客厅里瞬间陷入了沉默。
这么一说两人就能理解了。在别人看来,或许他们的能力也不可思议,但于他们而言,确实看一眼就会了。
“抱歉,我们不该质疑你。”韩漓和柏瑾之轮番道歉,韩漓再问:“那么顾玺,我们继续你和辛院士之前的话题——大学你想考什么专业?有没有心仪的学校?”
提到这个问题,他和柏瑾之神情严肃认真。
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顾玺的未来规划,也关系到他们作为家人和工作伙伴,该如何为他铺路。
顾玺放下水杯,眼神明亮而坚定:“专业……肯定是理工科。学校的话,还在考虑,有几个目标,但还没最终确定。”
“理工科?”韩漓挑了挑眉,语气里带着一丝了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所以……你不打算读音乐学院了?”
顾玺再次点头,动作干脆。
柏瑾之的目光锐利起来,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所以,你当初跟我说,因为成绩不好,想走保送,考音乐学院……是骗我的?”
顾玺的身体明显僵住了。差点忘了,当初为了把柏瑾之骗出来,他假装成绩糟糕,编造了被音乐学院教授诱骗的戏码。
“瑾之,对不起!”顾玺道歉得干脆利落又真诚:“当初骗了你,我只是太想见到你了。”
柏瑾之看他认错得那么干脆,原本那点被“欺骗”的不爽瞬间烟消云散。
他无奈地“哼哼”几声,伸手揉了揉顾玺的头发,动作有些粗鲁,语气却软了下来:“行了行了,过去就不提了……而且,我也很高兴能认识你。”
韩漓一直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片刻后上前,轻轻拍了拍顾玺的肩膀:“顾玺,看着我。”
顾玺抬起头,对上韩漓关切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