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谢惜朝的手艺,大半年前初识那会她就见识过,味道自然是极好的。据这小子说,是从前在冷宫里的生母想吃家乡菜,他才混在太监堆里学的。
他还说,生母冻死在一个冬日之后,偏僻萧瑟的废弃宫殿就只剩下了他和姐姐。
这个姐姐自然就是和西公主。
两人虽不是一母所出,却有一个一段相依为命的日子,一起被拜高踩低的宫人欺负,公主不是公主,皇子不是皇子。
谈起这个姐姐,谢惜朝眼睛里是少有的真挚与怀念,他说长姐出嫁时,借着父皇的愧疚处置了所有从前欺负过他们的宫人,却将唯一忠心的小宫女留给了他。
谢惜朝却没能护住那个小宫女,在一次为了替他在大雪天讨一碗热羹时,被贵妃身边的掌事女官下令杖杀。
身为皇子,却会厨艺、会浆洗衣物、会收拾屋子……
这些琐事无不证明了他曾受过的磋磨,却丝毫勾不起沈元惜的怜悯。
她偶尔会心疼他年幼丧母,父兄非人,却从不觉得他亲自做这些事辛苦。
这个女子,与从前任何怀揣着目的接近谢惜朝的女子不同,她们会惺惺作态的心疼他,妄图通过几分怜悯来换得谢惜朝另眼相看。
而沈元惜会说:“人生在世,哪有不辛苦的,多得是人仅仅为了一口残羹就已拼尽了全力,各人自有个人苦,没有那条律法规定普通人都做的事皇子就做不得。”
第53章
谢惜朝曾经甚至觉得, 这世上除了母亲和姐姐 ,没有任何人能得他几分真情。
直到遇到元惜。
她冷漠,但有情。她悲悯世人,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这样一个女子, 与他见过的任何人都不同。谢惜朝数次告诫自己, 不能沉溺于此, 可偏偏沈元惜的一举一动都在吸引着他深陷其中。
好在, 沈元惜是个君子,不屑于单方面算计他的感情谋求利益, 哪怕真的需要他做什么, 也会给出相应的报酬。
一碗素面吃得两个人思绪万千, 不知是不是即将见到故人的缘故, 谢惜朝没由来的心慌不已。
商队驻扎在石城休息了整整两日,接下来的路程尤为艰难。
石城到龟兹,之间隔着相当长一段距离, 路途中却不会再有城镇以供休憩, 只有前朝建设的废弃了不知多少年的驿站。
水粮是否充足?还有随时可能会冒出来谋财害命的沙匪, 危险无处不在。
沈元惜冷静的清点人数,确保所有人都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又在石城购置了许多储水的兽皮囊,才整装出发。
龟兹在石城西北很远的地方, 茫茫大漠是一望无际的黄沙, 极容易迷失方向。
目前大历所用的磁石司南在西北受沙暴影响, 几乎成了废铁,这也让西域著镇滋生出了一种新的职业, 沙漠向导。
为防止迷失在大漠中,沈元惜早在玉门关就已请了多位向导随队, 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出现一人判断失误全员葬身黄沙的惨案。
深入戈壁多时,沈元惜早已分不清东南西北,整个商队几十人就指望着向导领他们走出去。
仅靠着日出判断时间,晌午最热的时候在换成了骆驼拉着的车里避暑休息,黑夜里根据星象判断大致的方向赶路,不知不觉已经行了五日有余。
车夫与坐在车里的人更换着驾车,除了向导需要保存体力以辩方向,其余人不论在大历如何锦衣玉食,都得当一阵儿车夫。
当然,队伍里除了谢惜朝,没有其他娇贵的主儿,哪怕是身价富可敌国的沈元惜,也交替着赶了四五回骆驼。
她尚且如此,谢惜朝也没了任何怨言。
又行了不知多少日,沈元惜已经数不太清楚日生日落了几回,前方突然有人来报,侧方有一片城镇。
领队的如实汇报着,询问沈元惜要不要改变方向去休息一阵。
沈元惜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片建筑物,心下大喜,刚要通知变道,突然被同乘一辆车的谢惜朝按住了肩膀。
“怎么了?”沈元惜疑惑。
谢惜朝定定的看着那个方向出神,片刻才答她:“我没有看到什么城镇,是不是看错了?”
“怎么可能!是不是你眼神不好?”沈元惜又看了眼侧方那片城镇,却什么也没有再看到。
她揉了揉眼睛,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阵,依旧只有无尽的黄沙。
方才的城镇,去哪了?
沈元惜心下一惊,立时有了判断,这是碰上海市蜃楼了?
队伍里最年长的向导也急匆匆下车跑过来,气喘吁吁道:“不能过去,是蜃景!”
年长向导喘着粗气解释:“越是气虚的人越容易看到蜃景,走了这么多日,没几个不虚的人了,所以都能看到。”
“千万不能过去,别看那蜃景离得不远,永远也不会到的,走多久也一直是那么远。我年轻时领着的商队不听劝,过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了!”
经他这么一说,队伍里的人都清醒过来,有的人再往那个方向瞧过去,果然什么都没有。
但大部分人还是能看到那栩栩如生的小镇。
众人继续朝着一个方向赶路。
拉上车帘,沈元惜再看谢惜朝的眼神不禁带了些许敬佩。
“你真的没看到过那小镇?”
“没有。”谢惜朝不爽道:“我看起来像是气虚的样子吗?”
沈元惜上下打量了他一遍,连续赶路几日,少年虽整个人都粗糙了不少,但与队伍里其他人的面色焦黄有明显的差距。
烈日下晒了这么些十日,皮肤只是有些泛红,这只是暂时的,等回到大历养一段时日就又能白回来了。
寻常人晒黑了很难再白回来,而晒红了很快就能恢复。
想到这,沈元惜不免有些嫉妒,凭什么他晒不黑?
古代没有防晒霜,沈元惜这次出行甚至没有带镜子,但看了眼明显比胳膊黑了一个色号的手,沈元惜几乎已经猜到自己的脸现在是什么样子了。
人比人气死人。
看了眼靠在车避闭眼假寐的谢惜朝,沈元惜心里更加不忿,从腰间随身带着的荷包中倒出来一小把珍珠,弹弹珠似的弹进了谢惜朝鞋子里。
谢惜朝毫无察觉。
等到车夫换岗的时候,谢惜朝站起身,突然面色一僵。
沈元惜掩面偷笑,看着他脱掉靴子,从中倒出来几粒豌豆大的珍珠。
沈元惜乐不可支,谢惜朝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双指用力,珍珠立时碎成了屑,被他随手扬在黄沙之中。
看着谢惜朝面不改色的捏碎珍珠,虽然捏的是密度较低的淡水珠,沈元惜依旧大为震撼。
她从前一直以为徒手捏核桃是文学作品的夸张描写,或者捏的是纸皮核桃。
直到刚刚,谢惜朝徒手碎珍珠,刷新了她的认知。
“伸手。”沈元惜道。
谢惜朝不解,但还是照做。
沈元惜又往他手中放了一颗珍珠,这次是密度较大的海珠:“你再捏一次。”
“无聊。”
谢惜朝嘴上这么说着,再次用力。
这次虽然没有碎成屑那么夸张,但珍珠依旧裂成了数块渣滓。
谢惜朝将碎掉的珍珠放在沈元惜面前都矮方桌上,出去替了车夫继续赶骆驼。
这辆车内空间较小,因此那被替下来的车夫上了后一辆铺了软毯的车,谢惜朝一出去,狭小的空间只剩下沈元惜一人。
她捻起一粒珍珠碎渣,仔细观摩着一层一层紧密的珍珠质。
为了避免被打成造假份子,她在古代养殖的海水珍珠与现代常见的有些许不同,珠核更小,珍珠质更厚。
这么养出来的珍珠需要的生长时间更长,相对的表面光泽也越完美。
现代不是没有这么养珠的基地,但作为产出精品的基地毕竟是少数。
沈元惜借助系统催化珍珠成熟,一旦离开这金手指,养殖珍珠蚌的效率便大大降低,谢琅接手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真正成熟起来还要三五年光景。
为了避免系统被谢琅察觉到,沈元惜这半年来一直在闷声发大财,极力控制着大历境内流通的海水珍珠,趋于一个稳定的数量。
这样导致她手里积压了大量高品质珍珠,短时间内不能卖,还得藏得相当严实。
想到这,沈元惜不禁头疼。
此次西行,她便是带了整整两大木箱海水珍珠,其中以南洋金珠为主,加上少量的大溪地与澳白。
在古代,无论哪个国家的有钱人,都拒绝不了金色的珍珠,其中的高品质南洋金珠颜色更是比肩黄金,甚至在冶炼技术不成熟的古代,金珠的颜色比黄金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溪地与澳白更是完美的诠释了五彩斑斓的黑和五颜六色的白,这两种颜色几乎超出了古人的认知,初在大历贩售时,差点害得沈元惜被以倒卖贡品的罪名抓进诏狱。
他还说,生母冻死在一个冬日之后,偏僻萧瑟的废弃宫殿就只剩下了他和姐姐。
这个姐姐自然就是和西公主。
两人虽不是一母所出,却有一个一段相依为命的日子,一起被拜高踩低的宫人欺负,公主不是公主,皇子不是皇子。
谈起这个姐姐,谢惜朝眼睛里是少有的真挚与怀念,他说长姐出嫁时,借着父皇的愧疚处置了所有从前欺负过他们的宫人,却将唯一忠心的小宫女留给了他。
谢惜朝却没能护住那个小宫女,在一次为了替他在大雪天讨一碗热羹时,被贵妃身边的掌事女官下令杖杀。
身为皇子,却会厨艺、会浆洗衣物、会收拾屋子……
这些琐事无不证明了他曾受过的磋磨,却丝毫勾不起沈元惜的怜悯。
她偶尔会心疼他年幼丧母,父兄非人,却从不觉得他亲自做这些事辛苦。
这个女子,与从前任何怀揣着目的接近谢惜朝的女子不同,她们会惺惺作态的心疼他,妄图通过几分怜悯来换得谢惜朝另眼相看。
而沈元惜会说:“人生在世,哪有不辛苦的,多得是人仅仅为了一口残羹就已拼尽了全力,各人自有个人苦,没有那条律法规定普通人都做的事皇子就做不得。”
第53章
谢惜朝曾经甚至觉得, 这世上除了母亲和姐姐 ,没有任何人能得他几分真情。
直到遇到元惜。
她冷漠,但有情。她悲悯世人,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这样一个女子, 与他见过的任何人都不同。谢惜朝数次告诫自己, 不能沉溺于此, 可偏偏沈元惜的一举一动都在吸引着他深陷其中。
好在, 沈元惜是个君子,不屑于单方面算计他的感情谋求利益, 哪怕真的需要他做什么, 也会给出相应的报酬。
一碗素面吃得两个人思绪万千, 不知是不是即将见到故人的缘故, 谢惜朝没由来的心慌不已。
商队驻扎在石城休息了整整两日,接下来的路程尤为艰难。
石城到龟兹,之间隔着相当长一段距离, 路途中却不会再有城镇以供休憩, 只有前朝建设的废弃了不知多少年的驿站。
水粮是否充足?还有随时可能会冒出来谋财害命的沙匪, 危险无处不在。
沈元惜冷静的清点人数,确保所有人都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又在石城购置了许多储水的兽皮囊,才整装出发。
龟兹在石城西北很远的地方, 茫茫大漠是一望无际的黄沙, 极容易迷失方向。
目前大历所用的磁石司南在西北受沙暴影响, 几乎成了废铁,这也让西域著镇滋生出了一种新的职业, 沙漠向导。
为防止迷失在大漠中,沈元惜早在玉门关就已请了多位向导随队, 最大限度的避免了出现一人判断失误全员葬身黄沙的惨案。
深入戈壁多时,沈元惜早已分不清东南西北,整个商队几十人就指望着向导领他们走出去。
仅靠着日出判断时间,晌午最热的时候在换成了骆驼拉着的车里避暑休息,黑夜里根据星象判断大致的方向赶路,不知不觉已经行了五日有余。
车夫与坐在车里的人更换着驾车,除了向导需要保存体力以辩方向,其余人不论在大历如何锦衣玉食,都得当一阵儿车夫。
当然,队伍里除了谢惜朝,没有其他娇贵的主儿,哪怕是身价富可敌国的沈元惜,也交替着赶了四五回骆驼。
她尚且如此,谢惜朝也没了任何怨言。
又行了不知多少日,沈元惜已经数不太清楚日生日落了几回,前方突然有人来报,侧方有一片城镇。
领队的如实汇报着,询问沈元惜要不要改变方向去休息一阵。
沈元惜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一片建筑物,心下大喜,刚要通知变道,突然被同乘一辆车的谢惜朝按住了肩膀。
“怎么了?”沈元惜疑惑。
谢惜朝定定的看着那个方向出神,片刻才答她:“我没有看到什么城镇,是不是看错了?”
“怎么可能!是不是你眼神不好?”沈元惜又看了眼侧方那片城镇,却什么也没有再看到。
她揉了揉眼睛,又仔仔细细看了一阵,依旧只有无尽的黄沙。
方才的城镇,去哪了?
沈元惜心下一惊,立时有了判断,这是碰上海市蜃楼了?
队伍里最年长的向导也急匆匆下车跑过来,气喘吁吁道:“不能过去,是蜃景!”
年长向导喘着粗气解释:“越是气虚的人越容易看到蜃景,走了这么多日,没几个不虚的人了,所以都能看到。”
“千万不能过去,别看那蜃景离得不远,永远也不会到的,走多久也一直是那么远。我年轻时领着的商队不听劝,过去了就再也没回来了!”
经他这么一说,队伍里的人都清醒过来,有的人再往那个方向瞧过去,果然什么都没有。
但大部分人还是能看到那栩栩如生的小镇。
众人继续朝着一个方向赶路。
拉上车帘,沈元惜再看谢惜朝的眼神不禁带了些许敬佩。
“你真的没看到过那小镇?”
“没有。”谢惜朝不爽道:“我看起来像是气虚的样子吗?”
沈元惜上下打量了他一遍,连续赶路几日,少年虽整个人都粗糙了不少,但与队伍里其他人的面色焦黄有明显的差距。
烈日下晒了这么些十日,皮肤只是有些泛红,这只是暂时的,等回到大历养一段时日就又能白回来了。
寻常人晒黑了很难再白回来,而晒红了很快就能恢复。
想到这,沈元惜不免有些嫉妒,凭什么他晒不黑?
古代没有防晒霜,沈元惜这次出行甚至没有带镜子,但看了眼明显比胳膊黑了一个色号的手,沈元惜几乎已经猜到自己的脸现在是什么样子了。
人比人气死人。
看了眼靠在车避闭眼假寐的谢惜朝,沈元惜心里更加不忿,从腰间随身带着的荷包中倒出来一小把珍珠,弹弹珠似的弹进了谢惜朝鞋子里。
谢惜朝毫无察觉。
等到车夫换岗的时候,谢惜朝站起身,突然面色一僵。
沈元惜掩面偷笑,看着他脱掉靴子,从中倒出来几粒豌豆大的珍珠。
沈元惜乐不可支,谢惜朝瞥了她一眼,没有说话,双指用力,珍珠立时碎成了屑,被他随手扬在黄沙之中。
看着谢惜朝面不改色的捏碎珍珠,虽然捏的是密度较低的淡水珠,沈元惜依旧大为震撼。
她从前一直以为徒手捏核桃是文学作品的夸张描写,或者捏的是纸皮核桃。
直到刚刚,谢惜朝徒手碎珍珠,刷新了她的认知。
“伸手。”沈元惜道。
谢惜朝不解,但还是照做。
沈元惜又往他手中放了一颗珍珠,这次是密度较大的海珠:“你再捏一次。”
“无聊。”
谢惜朝嘴上这么说着,再次用力。
这次虽然没有碎成屑那么夸张,但珍珠依旧裂成了数块渣滓。
谢惜朝将碎掉的珍珠放在沈元惜面前都矮方桌上,出去替了车夫继续赶骆驼。
这辆车内空间较小,因此那被替下来的车夫上了后一辆铺了软毯的车,谢惜朝一出去,狭小的空间只剩下沈元惜一人。
她捻起一粒珍珠碎渣,仔细观摩着一层一层紧密的珍珠质。
为了避免被打成造假份子,她在古代养殖的海水珍珠与现代常见的有些许不同,珠核更小,珍珠质更厚。
这么养出来的珍珠需要的生长时间更长,相对的表面光泽也越完美。
现代不是没有这么养珠的基地,但作为产出精品的基地毕竟是少数。
沈元惜借助系统催化珍珠成熟,一旦离开这金手指,养殖珍珠蚌的效率便大大降低,谢琅接手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真正成熟起来还要三五年光景。
为了避免系统被谢琅察觉到,沈元惜这半年来一直在闷声发大财,极力控制着大历境内流通的海水珍珠,趋于一个稳定的数量。
这样导致她手里积压了大量高品质珍珠,短时间内不能卖,还得藏得相当严实。
想到这,沈元惜不禁头疼。
此次西行,她便是带了整整两大木箱海水珍珠,其中以南洋金珠为主,加上少量的大溪地与澳白。
在古代,无论哪个国家的有钱人,都拒绝不了金色的珍珠,其中的高品质南洋金珠颜色更是比肩黄金,甚至在冶炼技术不成熟的古代,金珠的颜色比黄金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溪地与澳白更是完美的诠释了五彩斑斓的黑和五颜六色的白,这两种颜色几乎超出了古人的认知,初在大历贩售时,差点害得沈元惜被以倒卖贡品的罪名抓进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