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没有直接丢出去,而是被拉进实验室当研究对象。虽然免除不了感染成丧尸的命运,但感染过程用各种药剂试验的结果能为科研提供数据。
偶尔游荡到科研院附近的丧尸,只要没人在外晃荡吸引丧尸注意就没事,守军在尽量保存弹药的情况下会通过其他方式灭掉这些游荡丧尸。
自主翻墙的智慧丧尸至今没有出现。
虽然之前外出寻找物资有人折损,但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勇者冒险赶到科研院寻求庇护。
据说现在城里住宅区里几乎没有活人了,就算躲在家里恰好又有存货,也陆续因为没有水源服用天然水慢慢中毒感染成丧尸了。
家中有发电器和滤水器的人是少数,活人都想办法自己去临时避难所。
渐渐地,外出搜寻物资的进账也越来越少,眼看难民又要吃不上饭了。
林希除了参与科研,也被宋恒“委以重任”处理这些管理事务。
她清点了一遍现有物资,科研院之前一次性得到了一批物资,现在数着份量能撑到8月底。
但实验室和守军之外的人所拥有的物资加上绿化带里的产出,由于人口众多很难撑到8月底。
据陆未透露的情报和林希的经验,8月底会有一些大型避难所开放,那就是地下基地的前身。
地下城基地太大一下子没法建完,收容进去的难民分配到物资和住处的同时也要加入建设基地的工作。
到时这里的大批难民就有了新的去处。
只是现在有关部门为了防止暴乱,还没把这些消息公布,留守在各地的难民只能惶惑驻守在避难所,看不到希望,浑浑噩噩活一天算一天。
林希前几世没了解科研院的相关消息,但想来这些重点希望项目应该会转移进地下城基地,到时研究所需材料都能得到源源不断的供给。
现在实验室水电供应还可以,有些材料却是渐渐告竭。
在一次几乎无功而返的外出搜索物资行动后,林希把向昕叫回去密谈。
“接下来不要去找物资了。”
向昕:“那外面那些人怎么办?我听说他们现在也只是每天勉强有口吃的。”
林希:“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提前做防备了。”
向昕:“防备什么?”
林希:“召集那边说得上话的人讨论进入应急管理模式,每个人三五天吃一顿饭,保存食物。”
有林希的提前准备,向昕几乎没饿过肚子,乍一听这个方案她有些惊讶:“五天吃一顿,很难管住吧?”
林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勉强撑到8月底。”
向昕也在群里看到陆未发的信息,虽然知道这么做的原因但难免担忧:“五天吃一顿外面四百多人,那些食物恐怕也很难吃到8月底了。最近寻找物资没什么收获,有的人已经未雨绸缪,偷偷私藏外面找到的物资不上交留着自用了。”
他们外出寻找物资是以集体为单位,一起出车互相照应才能保证一定安全,所以物资一般都会集中起来分配。
现在东西少了,人难免有私心。
林希:“所以他们很可能要为食物起冲突了,我和钱队长商量过,接下来所有兵力看守范围缩小到实验楼,你也不要和他们打交道,侦查好实验楼一有情况告诉前队长或者我。”
在同一个场所避难,当丧尸形成不了威胁时,人们就会为了为数不多的资源大打出手。
现在的科研院情况与林希给d区城中村住宅装单元门何其相似,外面丧尸进不来,里面为了生存资源杀人吃人。
外面找不到物资,林希管不了几百号人的生死,只能尽量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
外面若是为了抢物资起冲突,林希一向不擅长处理这种事,到时守军可能会去干预。
但抢食物是生死大计,人家为了生存不一定理会守军,除非守军开枪震慑,但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守军职责是抵挡外来丧尸保护实验室。
到时打杀起来难免不波及实验楼这边,何况这里有物资他们是知道的。
林希带来的那卡车物资除了向昕这段时间使用了部分,还剩很多,这些东西是她提前准备的私有物资,迫不得已时可以拿出来维持实验室运转,但眼下肯定覆盖不了几百号人的口粮。
她是想拯救世界来着,但拯救世界靠这一车东西又不能普度众生,到时候引来更多麻烦就不好了。
向昕擅长侦查统筹全局,由她来观察情况与守军配合最为合适。
得了新任务的向昕终于又找到了存在感,她抱着能看到科研院重点出入口监控的电子屏幕,一脸信念满满地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就像她前世多次为林希提供情报一样。
-
接下来一周内,果然如林希预料到的一般,实验室之外的人除了每天得到干净的水源外,渐渐地分不到食物了。
集体账上的食物包括绿化带里的产出总和加起来都没有多少。
林希事前交代向昕悄悄和那边的领导者提议食物集中起来管理,每五天发放一次尽可能保证大家能撑一段时间。
但问题发生时有人提议按人头平均分掉,大家自己保管自己省吃俭用。
在食物总量不多的情况下,大家都同意后者,把份量握在自己手里最好,谁知道管理食物的人会不会偷偷昧下。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部分人都预判到了食物耗尽的下场,提前偷、抢,甚至打架,只是在人多的情况下还有一些道德束缚,没人敢当众杀人抢劫。
第157章 难民民生问题
林希把自己的想法跟宋恒和守军队长钱泽涛说明后,科研院实验组开了个短会,两天之内紧急改变了布局。
这些一心投入实验研究的科研员哪怕末日爆发也享受着物资保障,不知道外面的潜在危机,只是听从安排。
他们陆续在接下来的两个夜晚悄悄把实验楼里空房间整理出来,现在除丧尸病毒研究外所有项目都停了,能空出的实验室很多。
接着他们把自己的随身物品从原宿舍楼搬进实验室,接下来无特殊情况他们将一直待在实验楼。
林希要做的就是把实验楼和外面的难民完全隔离开来。
科研院的人不懂这些,守军队长钱泽涛却有一定预判,知道林希所担忧的难民暴乱很有可能发生。
但他们是军人,对难民天生有一种保护心理,不能干脆放任不管。
钱泽涛把一半守军和武器调进了实验室,缩小保护范围,另留一部分仍旧看守整个科研院的重要卡口,并随时准备处理难民那边的纠纷。
几百号难民挤在科研院的其他楼里,已经为偷抢食物发生了好几次争执。
因为有科研院的土著和守军在,受害者往往会来举报投诉,但投诉追查下去,偷抢物资的人直接说物资已经被吃掉了,一脸“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无赖样。
和平时期,偷窃一包饼干和平时期也基本受点口头教育就行了。
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执法者,食物紧张的情况下一包饼干的价值也远超平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放任下去只会促进这种乱象产生。
林希又通过宋恒召集大家开了个短会,说明外面的情况。
科研项目一个月来没有进步,大家被困在实验室一直处于高压且枯燥的环境中,被拉出来为外面的难民开会各有各的心情。
有无所谓者:“我们已经搬进实验楼,由他们闹去,不去管他们不就行了?”
有不耐烦者:“这么麻烦早知道当初不该接收这么多人进来避难。”
也有帮忙说情者:“我家人也在那栋楼里,问我们实验楼这边食物多不多。我们能不能分一点给他们?”
这话一出,马上有人打断:“你把你自己的份量分给他们,我亲戚可不在这,别克扣我的。”
正在经历这种遭遇的丁妍女士忽然受到了大家的围观,她属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分到的物资会共享给家人,根本不够吃,这一个月以来已经形容枯槁,精神不济,虽说还属于实验室工作人员,但这种低能状态让人浑浑噩噩,对实验室根本提供不了什么效益。大家都没去说她而已。
也有同情者:“他们真的没有食物了,有人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如果我们食物存量多的话,分一些缓解一下吧,总不能看着他们真的饿死。”
“我们有多少存粮都不知道呢,谁知道下一次补给什么时候发,有关部门很久都没消息了,大家还是管好自己吧……”
林希听着大家的见解,知道实验室的人对末日人性变化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就和前几世的自己一样。
见她一直不说话,宋恒摸了摸头上又扩大一圈的地中海,满眼疲惫:“小林,你怎么看?”
林希等的就是宋恒的首肯,一经发问站起身来。
大家都习惯了这位年轻师妹在管理方面展现出的才能,见她起身也都纷纷安静下来。
偶尔游荡到科研院附近的丧尸,只要没人在外晃荡吸引丧尸注意就没事,守军在尽量保存弹药的情况下会通过其他方式灭掉这些游荡丧尸。
自主翻墙的智慧丧尸至今没有出现。
虽然之前外出寻找物资有人折损,但陆陆续续又有一些勇者冒险赶到科研院寻求庇护。
据说现在城里住宅区里几乎没有活人了,就算躲在家里恰好又有存货,也陆续因为没有水源服用天然水慢慢中毒感染成丧尸了。
家中有发电器和滤水器的人是少数,活人都想办法自己去临时避难所。
渐渐地,外出搜寻物资的进账也越来越少,眼看难民又要吃不上饭了。
林希除了参与科研,也被宋恒“委以重任”处理这些管理事务。
她清点了一遍现有物资,科研院之前一次性得到了一批物资,现在数着份量能撑到8月底。
但实验室和守军之外的人所拥有的物资加上绿化带里的产出,由于人口众多很难撑到8月底。
据陆未透露的情报和林希的经验,8月底会有一些大型避难所开放,那就是地下基地的前身。
地下城基地太大一下子没法建完,收容进去的难民分配到物资和住处的同时也要加入建设基地的工作。
到时这里的大批难民就有了新的去处。
只是现在有关部门为了防止暴乱,还没把这些消息公布,留守在各地的难民只能惶惑驻守在避难所,看不到希望,浑浑噩噩活一天算一天。
林希前几世没了解科研院的相关消息,但想来这些重点希望项目应该会转移进地下城基地,到时研究所需材料都能得到源源不断的供给。
现在实验室水电供应还可以,有些材料却是渐渐告竭。
在一次几乎无功而返的外出搜索物资行动后,林希把向昕叫回去密谈。
“接下来不要去找物资了。”
向昕:“那外面那些人怎么办?我听说他们现在也只是每天勉强有口吃的。”
林希:“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提前做防备了。”
向昕:“防备什么?”
林希:“召集那边说得上话的人讨论进入应急管理模式,每个人三五天吃一顿饭,保存食物。”
有林希的提前准备,向昕几乎没饿过肚子,乍一听这个方案她有些惊讶:“五天吃一顿,很难管住吧?”
林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勉强撑到8月底。”
向昕也在群里看到陆未发的信息,虽然知道这么做的原因但难免担忧:“五天吃一顿外面四百多人,那些食物恐怕也很难吃到8月底了。最近寻找物资没什么收获,有的人已经未雨绸缪,偷偷私藏外面找到的物资不上交留着自用了。”
他们外出寻找物资是以集体为单位,一起出车互相照应才能保证一定安全,所以物资一般都会集中起来分配。
现在东西少了,人难免有私心。
林希:“所以他们很可能要为食物起冲突了,我和钱队长商量过,接下来所有兵力看守范围缩小到实验楼,你也不要和他们打交道,侦查好实验楼一有情况告诉前队长或者我。”
在同一个场所避难,当丧尸形成不了威胁时,人们就会为了为数不多的资源大打出手。
现在的科研院情况与林希给d区城中村住宅装单元门何其相似,外面丧尸进不来,里面为了生存资源杀人吃人。
外面找不到物资,林希管不了几百号人的生死,只能尽量保证实验室正常运行。
外面若是为了抢物资起冲突,林希一向不擅长处理这种事,到时守军可能会去干预。
但抢食物是生死大计,人家为了生存不一定理会守军,除非守军开枪震慑,但这是不太可能的事,守军职责是抵挡外来丧尸保护实验室。
到时打杀起来难免不波及实验楼这边,何况这里有物资他们是知道的。
林希带来的那卡车物资除了向昕这段时间使用了部分,还剩很多,这些东西是她提前准备的私有物资,迫不得已时可以拿出来维持实验室运转,但眼下肯定覆盖不了几百号人的口粮。
她是想拯救世界来着,但拯救世界靠这一车东西又不能普度众生,到时候引来更多麻烦就不好了。
向昕擅长侦查统筹全局,由她来观察情况与守军配合最为合适。
得了新任务的向昕终于又找到了存在感,她抱着能看到科研院重点出入口监控的电子屏幕,一脸信念满满地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就像她前世多次为林希提供情报一样。
-
接下来一周内,果然如林希预料到的一般,实验室之外的人除了每天得到干净的水源外,渐渐地分不到食物了。
集体账上的食物包括绿化带里的产出总和加起来都没有多少。
林希事前交代向昕悄悄和那边的领导者提议食物集中起来管理,每五天发放一次尽可能保证大家能撑一段时间。
但问题发生时有人提议按人头平均分掉,大家自己保管自己省吃俭用。
在食物总量不多的情况下,大家都同意后者,把份量握在自己手里最好,谁知道管理食物的人会不会偷偷昧下。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大部分人都预判到了食物耗尽的下场,提前偷、抢,甚至打架,只是在人多的情况下还有一些道德束缚,没人敢当众杀人抢劫。
第157章 难民民生问题
林希把自己的想法跟宋恒和守军队长钱泽涛说明后,科研院实验组开了个短会,两天之内紧急改变了布局。
这些一心投入实验研究的科研员哪怕末日爆发也享受着物资保障,不知道外面的潜在危机,只是听从安排。
他们陆续在接下来的两个夜晚悄悄把实验楼里空房间整理出来,现在除丧尸病毒研究外所有项目都停了,能空出的实验室很多。
接着他们把自己的随身物品从原宿舍楼搬进实验室,接下来无特殊情况他们将一直待在实验楼。
林希要做的就是把实验楼和外面的难民完全隔离开来。
科研院的人不懂这些,守军队长钱泽涛却有一定预判,知道林希所担忧的难民暴乱很有可能发生。
但他们是军人,对难民天生有一种保护心理,不能干脆放任不管。
钱泽涛把一半守军和武器调进了实验室,缩小保护范围,另留一部分仍旧看守整个科研院的重要卡口,并随时准备处理难民那边的纠纷。
几百号难民挤在科研院的其他楼里,已经为偷抢食物发生了好几次争执。
因为有科研院的土著和守军在,受害者往往会来举报投诉,但投诉追查下去,偷抢物资的人直接说物资已经被吃掉了,一脸“你能拿我怎么样”的无赖样。
和平时期,偷窃一包饼干和平时期也基本受点口头教育就行了。
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执法者,食物紧张的情况下一包饼干的价值也远超平时,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放任下去只会促进这种乱象产生。
林希又通过宋恒召集大家开了个短会,说明外面的情况。
科研项目一个月来没有进步,大家被困在实验室一直处于高压且枯燥的环境中,被拉出来为外面的难民开会各有各的心情。
有无所谓者:“我们已经搬进实验楼,由他们闹去,不去管他们不就行了?”
有不耐烦者:“这么麻烦早知道当初不该接收这么多人进来避难。”
也有帮忙说情者:“我家人也在那栋楼里,问我们实验楼这边食物多不多。我们能不能分一点给他们?”
这话一出,马上有人打断:“你把你自己的份量分给他们,我亲戚可不在这,别克扣我的。”
正在经历这种遭遇的丁妍女士忽然受到了大家的围观,她属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分到的物资会共享给家人,根本不够吃,这一个月以来已经形容枯槁,精神不济,虽说还属于实验室工作人员,但这种低能状态让人浑浑噩噩,对实验室根本提供不了什么效益。大家都没去说她而已。
也有同情者:“他们真的没有食物了,有人已经三天没吃饭了。如果我们食物存量多的话,分一些缓解一下吧,总不能看着他们真的饿死。”
“我们有多少存粮都不知道呢,谁知道下一次补给什么时候发,有关部门很久都没消息了,大家还是管好自己吧……”
林希听着大家的见解,知道实验室的人对末日人性变化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就和前几世的自己一样。
见她一直不说话,宋恒摸了摸头上又扩大一圈的地中海,满眼疲惫:“小林,你怎么看?”
林希等的就是宋恒的首肯,一经发问站起身来。
大家都习惯了这位年轻师妹在管理方面展现出的才能,见她起身也都纷纷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