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林希:“倒也不用。”
摄像头都没打开的陆未说话了:“在哪个医院?”
林希说了医院的名字。
陆未:“我最近正在首都执行任务,我去探望吧。”
向昕:“我妈说病人要吃清淡点,你要给三三准备点粥啊。”
第二天,陆未穿着便装带着非常难喝的粥来病房探望。
热气洋溢扑鼻,林希鼻子有点酸——
怎么会有人把粥弄得这么难吃!
她忽然想起,前世四人一起并肩的时候,团队里会做饭的始终只有她一个人。
那三个人,只能煮泡面吃速食。在末日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不会做饭的坏处还没那么明显。
但再难喝,礼貌还是要有的。
林希:“谢谢你。”
陆未坐在一旁,有些尴尬,离开的时候说了和梁辉一样的话:“好好休息,多喝热水。”
-
2022年1月12日。
林希在南华车站下车,一出车门阴冷潮湿的空气扑鼻而来。
她回了d区城中村的家,客厅里的东西没落灰,很有生气。
林希拖着疲惫的身体进了自己的房间,里面早有人给她铺好了床褥。
四件套清洗过被子也晒过,整个房间干干净净,做好了迎接主人的准备。
旅途劳顿,林希简单整理后在房间睡了过去,直到天黑才醒。
客厅里的外卖味已经渗入了房间,林希走出房门,看到正看着平板吃外卖的向昕。
和原来的时间线不同,这一世的向昕从大学开始就被林希鼓励着在网上养号当自由画师,毕业后已经有了留在南华的实力,她干脆留在了南华。
留在南华就要租房子居住,林希觉得自家很大,而且她和向昕前世曾经一起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比较熟悉,就邀请向昕来自家居住。
房租她本人觉得无所谓,但向昕非常有契约意识地自动按d区行情给林希汇钱。
家里有个人在总是不一样的。
就像现在,向昕自己吃香的喝辣的,一边招呼林希:“我也给你准备了晚饭。”
林希在餐桌旁坐下,对向昕的厨艺不抱期待。
果然,向昕把一个干净的小碗放在林希面前,打开手里的焖烧杯,倒出黄灿灿的小米粥。
粥米颗粒分明,一看就不是好吃的样子。
林希抓了抓头发:先吃了陆未送的难吃粥菜,出院后又吃了几天清淡饭菜,回家再次接受折磨。
“谁告诉你粥是用焖烧杯煮的……”
向昕嘻嘻一笑。
林希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不止是弥补之前住院的亏空,还有几年来紧绷的神经。
考研结果还没公布,短暂地喘口气后继续复习后续的复试内容。
-
2022年3月15日。
林希去往南华大学医学院参加面试。
看着曾经的母校,林希有些感慨,这里路过的人群中不乏一些熟悉的脸庞,也许就是林希曾经的同学,但以前交往不深,又隔了这么些年早已想不起来谁是谁了。
林希碰到了顾艺璇,这一世本没有交集的顾艺璇也不认识她,路人一般匆匆擦肩而过了。
南华生物科研院离这里近,因而南华大学的医学院水平极高。
有了充足的准备,林希的笔试和面试都过关了。
没能像高考那样有着超前的答案一骑绝尘,但林希靠自己的本事也通过了考试。
一切按着计划顺利进行,直到卡在了选导师这一关上。
林希再一次去往南华大学。
她选择的导师兼任南华生物科研院的知名院士张铮。
前世林希在鸿文医院大杀丧尸后被抓入看守所,陆未联系到了几位有权威且愿意帮助检测病毒的几位科研人员中就有他,后期丧尸大规模爆发时,据说南华生物科研院带头领队做病毒分析的也是他。
一般来说导师不会拒绝学生,但林希被拒绝的理由很简单。
张铮年纪约莫四十多岁,眼神斯文深邃,看起来很是面善,让人如沐春风。
但林希虽然过线,各项专业成绩都不算突出,张教授选择了更为优秀的学生。
她由文科生转型,把自己能在医学方面的潜力开发到了极致,但这本不是她擅长的领域,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更有天赋的人。
第137章 流年
“再来!”
“哎哟救命,我不行了,让我歇一歇。”
贴满软包的练习室里,被惯在地上的向昕就地躺平。
林希抹了把汗,低头拽了拽她:“起来,你是要拯救世界的人。”
向昕大口喘着气:“不行不行,甲方精神折磨完,你又来物理折磨。我只是个小人物,你放过我吧……”
林希微微摇头。
谁不是小人物呀。
末日真正来临前,向昕觉得那会是个刺激的、不一样的世界,她没有代入感,只觉得像某个热血漫或游戏,对来来说那是件新鲜的充满挑战的世界。
但林希不行。
她为末日准备了太多年了,时间依然不够,来武术馆练拳的时间是她从科研院里挤出来的,不能浪费。
于是她去另一个房间,把梁辉叫出来挨打。
这小子总觉得林希拳脚再厉害也是个女孩子,弥补不了男女在力量上的差距。
前世四人小队梁辉会下意识把陆未和自己放在主要战力的位置,今生,梁辉对摩拳擦掌的林希放水。
然而林希两辈子末日下积累的格斗经验和技巧已经弥补了男女之间力量的落差。
“打住!”缠斗间被绊倒在地的时候,梁辉下意识举手护住了后脑。
梁辉和丧尸不同的是,丧尸在缠斗的时候会顺便抓人咬人,防不胜防。但和梁辉只是切磋,林希收了手。
梁辉:“总好奇陆哥怎么会有两个异性朋友,现在知道了。你和陆哥不会是打拳认识的吧?”
林希摇摇头:“是挨打认识的。”
梁辉:“你连他也打?”
林希:“……”
真相往往是不愿轻易说出口的。
切磋之后,林希和向昕简单地整理了形容离开武术馆。
前台还是那个前台,背后的荣誉墙上挂满历届比赛的奖牌与合影,却没有原本属于林希的那一份。
这一世她与武术馆的交集不多,只是在武术馆充了钱,借地方切磋练习功夫。也是在忙碌的学习间隙挤出时间锻炼身体。
张铮教授把她拒之门外后,林希去了另一位古板严苛的教授宋恒手下。
医学院的人都知道,南华生物科研院里两大派系宋恒和张铮关系不和。
两者区别是宋恒更倾向于科研,研究现有的生物、病毒,大部分学生会参加临床实习,能力突出者会被宋恒教授带进实验室参加现有的未向大众公开的病毒研究。
而张铮热衷于商业合作项目,比如研究新药物等等,经常出席宣讲会,和制造企业合作。因此在大众耳朵里,张铮的知名度要比宋恒高。
宋恒是位不苟言笑、头顶地中海的中年导师,一腔热爱和精力全都投入了与病毒的交道之中,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不多,但他没有敷衍了事,反而十分严苛。
他是个负责任的人,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教育效果需要很高的效率,所以跟他的学生压力要比跟张铮的学生压力大。
林希眼下能做的就是在宋恒面前好好表现,宋恒在生物研究院的声望虽然不如张铮,但他手底也有进科研院实验室的名额。
林希选择的方向是专业型硕士,需要去医院参加实习。
研三那年就是2025年,如果能找机会转到鸿文医院会离病毒更近一些。
为了一些特定目的,林希必须去当佼佼者,研究生三年时间并不轻松,甚至比高三、本科四年还要艰难。
越往上走,竞争对手越少,但竞争强度越激烈。
林希这一世重生选择学医以来几乎没有时间喘一口气,她强迫自己变成了曾经接触不到的精英,高效利用每一寸光阴每一个脑细胞。
感觉力不从心时,林希也会苦笑——
大概曾经浪费了太多时间,学习工作摸鱼划水,末世躺平那么多年,把闲暇时光全都用掉了,所以现在才那么辛苦。
辛苦之余也有其他小插曲。
除了林希,所有人都不知道未来的劫难,每个人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应年龄段的喜悦。
林希有位同学成岭,与她同届但不同导师,是张铮那边的学生,平时和林希有些公共课程是重合的。
上次实验数据交换交流时他们分到了同组,有些交集。
自那次交流之后,成岭开始频繁地给林希发消息,有时是问候,有时是专业方面的交流。
林希从来不是个擅长交流的人,以前默默无闻潜入人海,现在压力太大无心社交,身边依然没有发展起新的关系网。
摄像头都没打开的陆未说话了:“在哪个医院?”
林希说了医院的名字。
陆未:“我最近正在首都执行任务,我去探望吧。”
向昕:“我妈说病人要吃清淡点,你要给三三准备点粥啊。”
第二天,陆未穿着便装带着非常难喝的粥来病房探望。
热气洋溢扑鼻,林希鼻子有点酸——
怎么会有人把粥弄得这么难吃!
她忽然想起,前世四人一起并肩的时候,团队里会做饭的始终只有她一个人。
那三个人,只能煮泡面吃速食。在末日物资匮乏的情况下不会做饭的坏处还没那么明显。
但再难喝,礼貌还是要有的。
林希:“谢谢你。”
陆未坐在一旁,有些尴尬,离开的时候说了和梁辉一样的话:“好好休息,多喝热水。”
-
2022年1月12日。
林希在南华车站下车,一出车门阴冷潮湿的空气扑鼻而来。
她回了d区城中村的家,客厅里的东西没落灰,很有生气。
林希拖着疲惫的身体进了自己的房间,里面早有人给她铺好了床褥。
四件套清洗过被子也晒过,整个房间干干净净,做好了迎接主人的准备。
旅途劳顿,林希简单整理后在房间睡了过去,直到天黑才醒。
客厅里的外卖味已经渗入了房间,林希走出房门,看到正看着平板吃外卖的向昕。
和原来的时间线不同,这一世的向昕从大学开始就被林希鼓励着在网上养号当自由画师,毕业后已经有了留在南华的实力,她干脆留在了南华。
留在南华就要租房子居住,林希觉得自家很大,而且她和向昕前世曾经一起住过很长一段时间,比较熟悉,就邀请向昕来自家居住。
房租她本人觉得无所谓,但向昕非常有契约意识地自动按d区行情给林希汇钱。
家里有个人在总是不一样的。
就像现在,向昕自己吃香的喝辣的,一边招呼林希:“我也给你准备了晚饭。”
林希在餐桌旁坐下,对向昕的厨艺不抱期待。
果然,向昕把一个干净的小碗放在林希面前,打开手里的焖烧杯,倒出黄灿灿的小米粥。
粥米颗粒分明,一看就不是好吃的样子。
林希抓了抓头发:先吃了陆未送的难吃粥菜,出院后又吃了几天清淡饭菜,回家再次接受折磨。
“谁告诉你粥是用焖烧杯煮的……”
向昕嘻嘻一笑。
林希在家休养了一段时间,不止是弥补之前住院的亏空,还有几年来紧绷的神经。
考研结果还没公布,短暂地喘口气后继续复习后续的复试内容。
-
2022年3月15日。
林希去往南华大学医学院参加面试。
看着曾经的母校,林希有些感慨,这里路过的人群中不乏一些熟悉的脸庞,也许就是林希曾经的同学,但以前交往不深,又隔了这么些年早已想不起来谁是谁了。
林希碰到了顾艺璇,这一世本没有交集的顾艺璇也不认识她,路人一般匆匆擦肩而过了。
南华生物科研院离这里近,因而南华大学的医学院水平极高。
有了充足的准备,林希的笔试和面试都过关了。
没能像高考那样有着超前的答案一骑绝尘,但林希靠自己的本事也通过了考试。
一切按着计划顺利进行,直到卡在了选导师这一关上。
林希再一次去往南华大学。
她选择的导师兼任南华生物科研院的知名院士张铮。
前世林希在鸿文医院大杀丧尸后被抓入看守所,陆未联系到了几位有权威且愿意帮助检测病毒的几位科研人员中就有他,后期丧尸大规模爆发时,据说南华生物科研院带头领队做病毒分析的也是他。
一般来说导师不会拒绝学生,但林希被拒绝的理由很简单。
张铮年纪约莫四十多岁,眼神斯文深邃,看起来很是面善,让人如沐春风。
但林希虽然过线,各项专业成绩都不算突出,张教授选择了更为优秀的学生。
她由文科生转型,把自己能在医学方面的潜力开发到了极致,但这本不是她擅长的领域,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更有天赋的人。
第137章 流年
“再来!”
“哎哟救命,我不行了,让我歇一歇。”
贴满软包的练习室里,被惯在地上的向昕就地躺平。
林希抹了把汗,低头拽了拽她:“起来,你是要拯救世界的人。”
向昕大口喘着气:“不行不行,甲方精神折磨完,你又来物理折磨。我只是个小人物,你放过我吧……”
林希微微摇头。
谁不是小人物呀。
末日真正来临前,向昕觉得那会是个刺激的、不一样的世界,她没有代入感,只觉得像某个热血漫或游戏,对来来说那是件新鲜的充满挑战的世界。
但林希不行。
她为末日准备了太多年了,时间依然不够,来武术馆练拳的时间是她从科研院里挤出来的,不能浪费。
于是她去另一个房间,把梁辉叫出来挨打。
这小子总觉得林希拳脚再厉害也是个女孩子,弥补不了男女在力量上的差距。
前世四人小队梁辉会下意识把陆未和自己放在主要战力的位置,今生,梁辉对摩拳擦掌的林希放水。
然而林希两辈子末日下积累的格斗经验和技巧已经弥补了男女之间力量的落差。
“打住!”缠斗间被绊倒在地的时候,梁辉下意识举手护住了后脑。
梁辉和丧尸不同的是,丧尸在缠斗的时候会顺便抓人咬人,防不胜防。但和梁辉只是切磋,林希收了手。
梁辉:“总好奇陆哥怎么会有两个异性朋友,现在知道了。你和陆哥不会是打拳认识的吧?”
林希摇摇头:“是挨打认识的。”
梁辉:“你连他也打?”
林希:“……”
真相往往是不愿轻易说出口的。
切磋之后,林希和向昕简单地整理了形容离开武术馆。
前台还是那个前台,背后的荣誉墙上挂满历届比赛的奖牌与合影,却没有原本属于林希的那一份。
这一世她与武术馆的交集不多,只是在武术馆充了钱,借地方切磋练习功夫。也是在忙碌的学习间隙挤出时间锻炼身体。
张铮教授把她拒之门外后,林希去了另一位古板严苛的教授宋恒手下。
医学院的人都知道,南华生物科研院里两大派系宋恒和张铮关系不和。
两者区别是宋恒更倾向于科研,研究现有的生物、病毒,大部分学生会参加临床实习,能力突出者会被宋恒教授带进实验室参加现有的未向大众公开的病毒研究。
而张铮热衷于商业合作项目,比如研究新药物等等,经常出席宣讲会,和制造企业合作。因此在大众耳朵里,张铮的知名度要比宋恒高。
宋恒是位不苟言笑、头顶地中海的中年导师,一腔热爱和精力全都投入了与病毒的交道之中,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不多,但他没有敷衍了事,反而十分严苛。
他是个负责任的人,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教育效果需要很高的效率,所以跟他的学生压力要比跟张铮的学生压力大。
林希眼下能做的就是在宋恒面前好好表现,宋恒在生物研究院的声望虽然不如张铮,但他手底也有进科研院实验室的名额。
林希选择的方向是专业型硕士,需要去医院参加实习。
研三那年就是2025年,如果能找机会转到鸿文医院会离病毒更近一些。
为了一些特定目的,林希必须去当佼佼者,研究生三年时间并不轻松,甚至比高三、本科四年还要艰难。
越往上走,竞争对手越少,但竞争强度越激烈。
林希这一世重生选择学医以来几乎没有时间喘一口气,她强迫自己变成了曾经接触不到的精英,高效利用每一寸光阴每一个脑细胞。
感觉力不从心时,林希也会苦笑——
大概曾经浪费了太多时间,学习工作摸鱼划水,末世躺平那么多年,把闲暇时光全都用掉了,所以现在才那么辛苦。
辛苦之余也有其他小插曲。
除了林希,所有人都不知道未来的劫难,每个人按部就班地过着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应年龄段的喜悦。
林希有位同学成岭,与她同届但不同导师,是张铮那边的学生,平时和林希有些公共课程是重合的。
上次实验数据交换交流时他们分到了同组,有些交集。
自那次交流之后,成岭开始频繁地给林希发消息,有时是问候,有时是专业方面的交流。
林希从来不是个擅长交流的人,以前默默无闻潜入人海,现在压力太大无心社交,身边依然没有发展起新的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