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后来随着主人在地下室养伤,这些作物也渐渐没落化成肥料滋养了这片土地。
院子里移来的苹果树和橘子树去年刚要结果子就遭遇了轰炸,苹果树几乎死透了,焦黑的树干直接躺了下来。
橘子树还坚强地撑着半边身体,林希根据搜来的资料给树浇水施肥,期待它能起死回生。
林希抬头看着曾经给她安全感的“鸟笼”,栏杆已经严重变形垮了下来,像扭曲缠绕着房屋的藤蔓。
即便变形,栏杆还是牢牢护着林希的房子。
那栋房子表面覆盖着一层焦黑,连同外面的栏杆看起来像被烧毁的城堡,令人心生不适。
林希抬了抬双手,左手自然举起,右手上臂吊了吊自然下垂不听指挥的右手,无奈地叹了口气。
收拾房子和栏杆工程量巨大,就算林希行动自如且力大无穷也没法搬走这些栏杆,更别提她现在暂时是个残疾人。
林希只能安慰自己这样焦黑凄惨的外表也有好处:
将来再有“活人”路过云乡村看到这栋房子只会当这里被打劫过了,不会再觊觎里面的资源。
前庭的废料收拾利落后,林希撒下了种子。
春天可种的作物很多,菠菜、生菜、萝卜和玉米。
这些作物在前两年准备迎接末世的时候林希试验过种植,产量不高但能有收获。
庭院不大,种子也不会一股脑都撒满田地。
林希按着自己计划的阶梯播种法:每块田分成四格,隔七天播种一格,再隔七天播种一格。
那些蔬菜的成长周期大都是30天到40天,每一格蔬菜陆续成熟,就能保证后面蔬菜的持续供应。
但庭院里的土地太少了,没了那层玻璃阻隔,林希把目光落在栏杆外面的土地上。
那是村民们的田。
丧尸刚爆发时村民们在夜晚偷偷出来种田收菜维持生活,现在他们死绝了,整个云乡村就剩林希一人。
林希决定占用家附近的田地,扩大种植面积,把玉米和红薯这些需要大面积种植的主食类作物种在院子外。
反正现在村里没有丧尸,每天出门前用无人机巡逻一遍确保安全再去。
林希这么计划着,但一直没实施行动。
她对出院门很抗拒,想等右手恢复一些行动能力更强的时候出门。
对于一直不能动的右手,林希的心情在焦虑和期待之间反复横跳。
她没法去医院接受康复治疗,从地下室出来拿回手机后她上网查了很多关于枪伤和手臂受伤的保养方法,自己能操作的只是按摩和增加营养。
效果微乎其微。
网络医生不在线没法给林希提供帮助,就现有案例来说,大多数人小手臂受伤慢慢地恢复了正常,少部分人伤及经络行动不便,有颤抖的后遗症,更有严重的不能正常使用手臂。
林希期待自己是幸运的前者。
否则残疾会提升她的求生难度。
如果落下残疾,林希甚至会后悔当时剖子弹的刀扎向了手臂而不是直接重启人生。
第81章 唯一的朋友
2026年5月20日。
距离丧尸爆发过去了整整一年。
华国现有的幸存者大都去了地下城基地,网上活跃的网民渐渐多了。
林希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分享地下城的生活,里面有小一居室和宿舍两种住处。
家庭成员三口以上的或者对基地有特殊贡献的人员能拥有一间一居室居住权,大部分人则合住在四人一间的宿舍。
食物则是统一分发的压缩饼干或是速食。
在里面人们会被分配工作,据说有的人被分配去种田有的人被分配从事养殖工作,不久的将来基地将有绿色产物和新鲜肉类。
娱乐活动几乎没有,毕竟末世还没结束,基地存在的意义是保护难民和持续输出武力清剿丧尸收复城市。
基地内可以联网,但大部分人丢失了手机,每个月只能去一次机房上网。
有人调侃好像回到了2010年之前的大学生活,大家只有去微机房才能上网。
也有人诉说着基地生活的痛苦。
只是林希发现,网络人气恢复了一些,连带着网络管理员也恢复了。
很多不好的言论会被屏蔽,网上流传的都是关于基地的正面信息。
有关部门持续号召散落的幸存者去基地。
林希和顾艺璇聊起这些情况,顾艺璇神秘兮兮地说:
“我妈建议你还是不要去了。”
林希:“我本来也没打算去。”
顾艺璇:“那就好,反正你家不缺吃穿。”
林希看了眼自己的右手,苦笑了一下岔开了话题。
两个月过去,右手依然毫无起色。
网上相关资料说这类受伤要做专业的康复训练,林希如果去基地也许能获得专业的治疗,但去基地的途中会有危险。
而且没法保证去了基地一定能就医,如果没法就医又不能轻易离开基地,她这样行动没那么便利的“半残人士”没法提供劳动,也不适应那种生活模式,不如待在家里。
林希又问了顾艺璇的情况,顾艺璇却模棱两可说不清楚,只说她们转移过,现在保证安全但不再透露更多。
对于这种态度,林希有些摸不着头脑。
和顾艺璇聊天是林希这几个月来唯一的社交,明明互相心存好意而且相隔千里万里没有任何利益瓜葛,但顾艺璇对自己的生活避之不谈。
甚至不怎么晒自己优越的生活了。
-
2026年6月7日。
无人机巡逻时终于发现了一点儿异常。
这几个月来林希每天雷打不动驱使无人机巡视一遍生存环境都没发现活人或丧尸,这天终于在村口捕捉到了丧尸的身影。
它不知从哪里游荡到过来,一瘸一拐地漫步在村口。
林希看见这一幕时没觉得惊恐,反而有些难以言说的兴奋。
自她从地下室出来,这是第一个出现在林希眼里还能活动的东西。
无人机远远地跟随着丧尸,直到无人机飞到了控制距离的边缘处,那头丧尸也游荡走了。
村里再次陷入死寂。
-
2026年6月20日。
云乡进入梅雨期,连日的雨天不仅灌坏了院子里的菜,还让林希进入停电的窘境。
光伏板被人破坏过,充电效率不及去年,这几天仅有的一点阳光没能及时充上电。
闷热的天气,林希停止了空调和一切娱乐活动,哪怕这样,第6天开始冷库依然断电了。
避免打开冷库也就没了荤菜,林希开了一锅自热火锅,坐在窗前慢慢吃。
-
2026年7月3日。
出梅后气温一下子飙升到了37度。
林希每天处理完农活就回家洗澡,躲在开了空调的休闲室,能做的事无非是看剧、看小说,看累了就把自己准备的拼图等diy玩具拿出来玩。
这个夏季很安静。
林希突然回神发现,这个夏季没有蝉鸣,也没有蚊子。
水循环受污染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生态系统被破坏,那些脆弱的小动物也没了。
-
2026年8月15日。
林希担惊受怕着离开了松垮的鸟笼,去以前张秀兰的田里收了一筐玉米。
这片玉米是她占了空田种的,由于她对出门抗拒,几乎不去施肥锄草,玉米野蛮生长,收成不算好,但也长出了不少。
死水一样的生活泛起了一点涟漪,林希兴致满满地煮了一锅玉米,香味溢满整个屋子。
她拍了张图发给顾艺璇。
顾艺璇说:真不错。
林希有一些惊讶。
她觉得顾艺璇应该说“玉米有什么好吃的,我现在在吃吧啦吧啦吧啦……”,然后po来一张精美图片才符合顾艺璇的风格。
林希把积攒了许久的精力发挥在玉米上,这几天她做了烤玉米、玉米烙,还费劲地舂了一点玉米粉。
震得她左手麻了半天。
废弃的玉米杆和玉米芯子没扔,林希把它们摊在空地上暴晒,晒干后收进了后院的小屋。
那里本来是鱼室,但林希从地下室出来后,五个月没被喂食的鱼早就烂掉了,腥臭腐臭混合在一起,林希戴上过滤面具才把鱼室清理干净。
现在这个房间用来囤晒干的玉米棒,之后可以当做燃料以备不时之需。
-
2026年9月25日。
又是一年中秋节。
院子里吊着半条命的橘子树竟然身残志坚地长出了些许果实,林希爬上梯子采了几个。
摸着很硬而且皮厚,看起来不像好吃的样子。
林希也不敢生吃水果和蔬菜,干脆从网上搜了教程把它做成了橘子派代替月饼。
这半年来她用左手越来越熟练,橘子派竟然做的出奇地精致。
林希找来了以前开网店时自己囤的漂亮盘子,配上叉子做了精致的摆盘拍下发给顾艺璇。
院子里移来的苹果树和橘子树去年刚要结果子就遭遇了轰炸,苹果树几乎死透了,焦黑的树干直接躺了下来。
橘子树还坚强地撑着半边身体,林希根据搜来的资料给树浇水施肥,期待它能起死回生。
林希抬头看着曾经给她安全感的“鸟笼”,栏杆已经严重变形垮了下来,像扭曲缠绕着房屋的藤蔓。
即便变形,栏杆还是牢牢护着林希的房子。
那栋房子表面覆盖着一层焦黑,连同外面的栏杆看起来像被烧毁的城堡,令人心生不适。
林希抬了抬双手,左手自然举起,右手上臂吊了吊自然下垂不听指挥的右手,无奈地叹了口气。
收拾房子和栏杆工程量巨大,就算林希行动自如且力大无穷也没法搬走这些栏杆,更别提她现在暂时是个残疾人。
林希只能安慰自己这样焦黑凄惨的外表也有好处:
将来再有“活人”路过云乡村看到这栋房子只会当这里被打劫过了,不会再觊觎里面的资源。
前庭的废料收拾利落后,林希撒下了种子。
春天可种的作物很多,菠菜、生菜、萝卜和玉米。
这些作物在前两年准备迎接末世的时候林希试验过种植,产量不高但能有收获。
庭院不大,种子也不会一股脑都撒满田地。
林希按着自己计划的阶梯播种法:每块田分成四格,隔七天播种一格,再隔七天播种一格。
那些蔬菜的成长周期大都是30天到40天,每一格蔬菜陆续成熟,就能保证后面蔬菜的持续供应。
但庭院里的土地太少了,没了那层玻璃阻隔,林希把目光落在栏杆外面的土地上。
那是村民们的田。
丧尸刚爆发时村民们在夜晚偷偷出来种田收菜维持生活,现在他们死绝了,整个云乡村就剩林希一人。
林希决定占用家附近的田地,扩大种植面积,把玉米和红薯这些需要大面积种植的主食类作物种在院子外。
反正现在村里没有丧尸,每天出门前用无人机巡逻一遍确保安全再去。
林希这么计划着,但一直没实施行动。
她对出院门很抗拒,想等右手恢复一些行动能力更强的时候出门。
对于一直不能动的右手,林希的心情在焦虑和期待之间反复横跳。
她没法去医院接受康复治疗,从地下室出来拿回手机后她上网查了很多关于枪伤和手臂受伤的保养方法,自己能操作的只是按摩和增加营养。
效果微乎其微。
网络医生不在线没法给林希提供帮助,就现有案例来说,大多数人小手臂受伤慢慢地恢复了正常,少部分人伤及经络行动不便,有颤抖的后遗症,更有严重的不能正常使用手臂。
林希期待自己是幸运的前者。
否则残疾会提升她的求生难度。
如果落下残疾,林希甚至会后悔当时剖子弹的刀扎向了手臂而不是直接重启人生。
第81章 唯一的朋友
2026年5月20日。
距离丧尸爆发过去了整整一年。
华国现有的幸存者大都去了地下城基地,网上活跃的网民渐渐多了。
林希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分享地下城的生活,里面有小一居室和宿舍两种住处。
家庭成员三口以上的或者对基地有特殊贡献的人员能拥有一间一居室居住权,大部分人则合住在四人一间的宿舍。
食物则是统一分发的压缩饼干或是速食。
在里面人们会被分配工作,据说有的人被分配去种田有的人被分配从事养殖工作,不久的将来基地将有绿色产物和新鲜肉类。
娱乐活动几乎没有,毕竟末世还没结束,基地存在的意义是保护难民和持续输出武力清剿丧尸收复城市。
基地内可以联网,但大部分人丢失了手机,每个月只能去一次机房上网。
有人调侃好像回到了2010年之前的大学生活,大家只有去微机房才能上网。
也有人诉说着基地生活的痛苦。
只是林希发现,网络人气恢复了一些,连带着网络管理员也恢复了。
很多不好的言论会被屏蔽,网上流传的都是关于基地的正面信息。
有关部门持续号召散落的幸存者去基地。
林希和顾艺璇聊起这些情况,顾艺璇神秘兮兮地说:
“我妈建议你还是不要去了。”
林希:“我本来也没打算去。”
顾艺璇:“那就好,反正你家不缺吃穿。”
林希看了眼自己的右手,苦笑了一下岔开了话题。
两个月过去,右手依然毫无起色。
网上相关资料说这类受伤要做专业的康复训练,林希如果去基地也许能获得专业的治疗,但去基地的途中会有危险。
而且没法保证去了基地一定能就医,如果没法就医又不能轻易离开基地,她这样行动没那么便利的“半残人士”没法提供劳动,也不适应那种生活模式,不如待在家里。
林希又问了顾艺璇的情况,顾艺璇却模棱两可说不清楚,只说她们转移过,现在保证安全但不再透露更多。
对于这种态度,林希有些摸不着头脑。
和顾艺璇聊天是林希这几个月来唯一的社交,明明互相心存好意而且相隔千里万里没有任何利益瓜葛,但顾艺璇对自己的生活避之不谈。
甚至不怎么晒自己优越的生活了。
-
2026年6月7日。
无人机巡逻时终于发现了一点儿异常。
这几个月来林希每天雷打不动驱使无人机巡视一遍生存环境都没发现活人或丧尸,这天终于在村口捕捉到了丧尸的身影。
它不知从哪里游荡到过来,一瘸一拐地漫步在村口。
林希看见这一幕时没觉得惊恐,反而有些难以言说的兴奋。
自她从地下室出来,这是第一个出现在林希眼里还能活动的东西。
无人机远远地跟随着丧尸,直到无人机飞到了控制距离的边缘处,那头丧尸也游荡走了。
村里再次陷入死寂。
-
2026年6月20日。
云乡进入梅雨期,连日的雨天不仅灌坏了院子里的菜,还让林希进入停电的窘境。
光伏板被人破坏过,充电效率不及去年,这几天仅有的一点阳光没能及时充上电。
闷热的天气,林希停止了空调和一切娱乐活动,哪怕这样,第6天开始冷库依然断电了。
避免打开冷库也就没了荤菜,林希开了一锅自热火锅,坐在窗前慢慢吃。
-
2026年7月3日。
出梅后气温一下子飙升到了37度。
林希每天处理完农活就回家洗澡,躲在开了空调的休闲室,能做的事无非是看剧、看小说,看累了就把自己准备的拼图等diy玩具拿出来玩。
这个夏季很安静。
林希突然回神发现,这个夏季没有蝉鸣,也没有蚊子。
水循环受污染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生态系统被破坏,那些脆弱的小动物也没了。
-
2026年8月15日。
林希担惊受怕着离开了松垮的鸟笼,去以前张秀兰的田里收了一筐玉米。
这片玉米是她占了空田种的,由于她对出门抗拒,几乎不去施肥锄草,玉米野蛮生长,收成不算好,但也长出了不少。
死水一样的生活泛起了一点涟漪,林希兴致满满地煮了一锅玉米,香味溢满整个屋子。
她拍了张图发给顾艺璇。
顾艺璇说:真不错。
林希有一些惊讶。
她觉得顾艺璇应该说“玉米有什么好吃的,我现在在吃吧啦吧啦吧啦……”,然后po来一张精美图片才符合顾艺璇的风格。
林希把积攒了许久的精力发挥在玉米上,这几天她做了烤玉米、玉米烙,还费劲地舂了一点玉米粉。
震得她左手麻了半天。
废弃的玉米杆和玉米芯子没扔,林希把它们摊在空地上暴晒,晒干后收进了后院的小屋。
那里本来是鱼室,但林希从地下室出来后,五个月没被喂食的鱼早就烂掉了,腥臭腐臭混合在一起,林希戴上过滤面具才把鱼室清理干净。
现在这个房间用来囤晒干的玉米棒,之后可以当做燃料以备不时之需。
-
2026年9月25日。
又是一年中秋节。
院子里吊着半条命的橘子树竟然身残志坚地长出了些许果实,林希爬上梯子采了几个。
摸着很硬而且皮厚,看起来不像好吃的样子。
林希也不敢生吃水果和蔬菜,干脆从网上搜了教程把它做成了橘子派代替月饼。
这半年来她用左手越来越熟练,橘子派竟然做的出奇地精致。
林希找来了以前开网店时自己囤的漂亮盘子,配上叉子做了精致的摆盘拍下发给顾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