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娱自乐,确实如同井底之蛙。
阿坤心里还有点虚,至少不再躲闪。
“再说吧,看看我能不能捏出个作品来。”
在海边吃了顿饭,回去后天色渐暗,车还没开进巷子里,迟迟就眼尖地看到街角端坐着一只毛色融于阴影的猫。
黑猫最大的优势就是行走在夜幕下像穿了夜行衣,整个都隐形,除了那双不熄的眼睛。
迟迟扒拉着车窗,不停地往后看,阿坤第一次见到她这副模样:“干嘛,看见朋友了?”
小猫点点头。
林伯提前停了车放她下去,迟迟小跑到黑猫面前,仰起头,蜜糖色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又圆又亮。
“你来了。”
对方看着她过来,尾巴尖也在身后极其细微地晃动了一下。
“上次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迟迟问,“我以为你回平溪了。”
对方没开口,只是低下头用鼻尖轻轻碰了碰小猫的耳朵。
迟迟痒得晃晃耳朵,也释然了,他们猫猫大侠行走江湖,从来都是想去哪去哪,对方肯定也是来无影去无踪。
“不过你来得正是时候。”迟迟轻快道,“我之前很忙,现在终于不忙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带你到处转转。”
“好。”
迟迟接过1221的导游旗帜,带着对方踏上旅程。
他们顺着山城蜿蜒的石阶上去,游客如织,迟迟熟门熟路地带着对方避开人流,在昇平戏院屋檐下看摩肩接踵的人群和一路亮起的红灯笼。
逛完山城,迟迟又带对方去猴硐猫村找同类。
这里到处都是猫,空气中都弥漫着猫族的气息,胖乎乎的橘猫霸占着椅子打瞌睡,身手矫健的狸花在废弃的矿车轨道上跑酷,还有怯生生的小奶猫。
“看!这里好多朋友。”
迟迟来过这里几次,跟几只本地猫猫都比较熟悉。
之前能跟迟迟打成一片的猫猫们见了新朋友却十分警惕,目光也带着审视和疏离,不愿意靠近半点。
“没想到你猫缘还挺差。”迟迟小小声道,“它们有点怕你。”
黑猫反应很平静,没有像其他猫那样弓起背,或者用眼神威胁“外乡人”,只是保持蹲坐,视线一直放在蜜糖色眼睛小猫身上。
努力了几次都没法让对方融入同族,迟迟也彻底放弃。
接下来几天又带对方去了安静的公园,走过瑞芳火车站,去了霞海城隍庙,看过往行色匆匆的人和游客。
旅程间隙,作坊也在飞速变化。
新的工作室更大更亮堂,巨大的落地窗让阳光毫无保留地照进来,前厅也改成了整洁的小门店,架子上渐渐摆上林伯做的茶壶碗碟陶瓶,还有阿坤自己满意的作品。
屋里院外都弥漫着木料、石灰、油漆的味道。
年关将近,空气中都带着喜庆的躁动,迟迟更期待的是之前跟林伯阿坤他们约好要去看的庙会。
这次不一样了,不止两人一猫,她身边还多了一只猫。
之前路过的城隍庙前张灯结彩,变成一条流光溢彩的长龙,两只猫到达现场就被震耳欲聋的喧闹包围。
四面八方都是食物的香气,还有各种游戏摊位的欢笑声。
对方显然不适应亲身加入这种热闹,对要不要跟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往前走有些迟疑。
迟迟用脑袋亲昵地顶了顶对方,给对方鼓了鼓劲儿:“走,我们找个高处看。”
“看那边!”
等到了墙头,迟迟望向正在朝这边接近的舞龙队伍,色彩鲜艳的龙头带着长长的龙身在人群分开的道路中央穿梭,锣鼓声震天响。
听着下方人们的叫好,还有人类幼崽兴奋的叫声,地面都传来欢快的震动。
迟迟耳朵高高竖起来,饱胀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怎么样?”迟迟问对方,“有意思吧。”
对方总是冷静的金眸里也映入人间烟火,和温暖的光晕,看着眼前属于人类的热闹:“你喜欢这些吗。”
“嗯!”
迟迟毫不犹豫道,她蹭了蹭对方:“我也喜欢跟你一起看这些。”
她喜欢跟对方一起窝在落叶堆里,喜欢跟对方分享同一片被阳光晒过的屋顶,一起穿行在陌生或熟悉的地方,身边总有沉默却可靠的陪伴。
这些细碎的时刻,都比单纯的观光更加充实。
一想到会离开这里,她私心里,希望时间过得再慢一点。
“如果我走了,你会想我吗?”
“我会去找你。”
*
林伯和阿坤在开春搬回了原来的院子里,莺歌陶艺展上,阿坤的作品《裂生》获得了三等奖,跟其他手工艺品一起展出。
作品是一个盘子。
阿坤把他在八斗子看到的海烧了进去。
釉面呈现出深邃变幻的蓝绿色调,浓缩了那片幽静的海面,在那之上还加入了冰裂纹路,裂纹深处还隐隐透出些金色的光泽。
像阳光穿透海水,精心修补了被渔船货轮撕开的海面。
“大海的色调加碎片式的纹理,像海面被打碎又重组。”
“金色用的好,不是破碎,是破碎后的重聚和希望,挺有意思……”
阿坤就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假装看其他展品,实则耳朵竖得老高,将称赞和点评都停了进去。
林伯见状给了开始翘尾巴的少年一掌,故作严肃:“别骄傲,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明明他自己眼底的骄傲也不少。
新作坊和店面彻底安顿下来后,林伯觉得是时候把手艺更多的教给年轻人,于是开始招收学徒。
工作间里,老人戴着老花镜,指导约莫十来岁的小学徒捏陶,孩子紧张得手心冒汗,轮盘上的泥巴总是不听使唤,歪七扭八。
“手腕沉下来,”林伯的声音不高不低,手把手带着对方感受泥土,“你慌它也慌,沉下心来,感受它的形状。”
小学徒深吸一口气,试着放松下来,顺着林伯的力道,不听话的泥巴果然被驯服,渐渐有了雏形。
阿坤在做一件更大胆的事。
迟迟跟着对方来到曾经上过课的青少年教育中心,他主动找到这里的工作人员,提出想让犯错的少年们去作坊参加他们开设的手工陶艺课。
课不是林伯上,而是他来上。
迟迟看着对方被林伯赶鸭子上架,上课前还在镜子前练习了好几遍开场白,结果一到地方看见七八个少年坐在那里,一紧张就全忘了。
那些青年少年们眼睛里带着曾经跟他一样的戒备、躁动不安、无所谓、还有一丝好奇。
“今天我们不做复杂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泥巴,放在掌心揉搓。
“你们随便捏,把泥巴当成发泄,捏你们想捏的,或者随便感受也行。”
其余人面面相觑,动作迟疑地开始动手。
柔软的触感让他们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很快有人就开始捏出自己想要的形状,更好胜的已经学着阿坤的样子想要捏个陶碗。
初次上手,他们手里的泥巴当然不太容易遂他们的心愿。
一个男孩刚要捏成容器的形状,碗口边缘就开始歪斜,裂开一道口子。
他烦躁地啧了一声,把整个泥团往轮盘上摔了摔。
“歪了不要紧。”阿坤走过去,重复着曾经有人对他说过的话,“敢不敢把它们重新揉起来,再捏成别的形状?”
等阿坤上完课,就进到里间帮林伯带小学徒。
小孩手一抖,原本完好的瓶子脖颈就塌了下去,挫败感涌上来,嘴一撇眼泪就掉进泥巴里。
“我又弄坏了。”
“这有什么好哭的。”没等林伯开口,阿坤道,“我当初比你学得还慢。”
他拉过一把凳子,坐在对方身边,把泥巴捏了捏重新放回中心,教对方感受旋转的节奏:“我们重头开始。”
林伯看着阿坤耐心指导的侧影,恍然间看到了当初自己和对方的影子。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迟迟看到光芒从他们身上涌现,汇聚成跳舞的小流星,来到自己身边。
光球跟碎片们飞来飞去一起玩了一会儿,把它们的光芒吸收进来。
迟迟看到1221身上散发出更耀眼的光线:“你好像更亮了。”
1221体贴地把自己的亮度收敛,调整到让小猫感到舒适不刺眼的亮度:“是呀,等集齐之后我们就能兑现愿望了,你想好许什么愿望了吗?”
这个问题再次出现。
迟迟脑子里瞬间闪过很多画面,总是在树荫下轮椅上的剪影,黑缎似的毛和金瞳,画面太多,碎片似的抓不住。
“如果是你的话,”迟迟问1221,“你想许什么愿望?”
“我当然是许愿希望你永远快乐啦!”1221快乐地落在小猫头顶上。
小猫用脑袋跟暖融融的光球贴贴。
“但是我没办法许愿,愿望是给你的,只能你来许。”1221道,“我能感觉到,碎片快要被收集完成,你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阿坤心里还有点虚,至少不再躲闪。
“再说吧,看看我能不能捏出个作品来。”
在海边吃了顿饭,回去后天色渐暗,车还没开进巷子里,迟迟就眼尖地看到街角端坐着一只毛色融于阴影的猫。
黑猫最大的优势就是行走在夜幕下像穿了夜行衣,整个都隐形,除了那双不熄的眼睛。
迟迟扒拉着车窗,不停地往后看,阿坤第一次见到她这副模样:“干嘛,看见朋友了?”
小猫点点头。
林伯提前停了车放她下去,迟迟小跑到黑猫面前,仰起头,蜜糖色的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中显得又圆又亮。
“你来了。”
对方看着她过来,尾巴尖也在身后极其细微地晃动了一下。
“上次你怎么不说一声就走了?”迟迟问,“我以为你回平溪了。”
对方没开口,只是低下头用鼻尖轻轻碰了碰小猫的耳朵。
迟迟痒得晃晃耳朵,也释然了,他们猫猫大侠行走江湖,从来都是想去哪去哪,对方肯定也是来无影去无踪。
“不过你来得正是时候。”迟迟轻快道,“我之前很忙,现在终于不忙了,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可以带你到处转转。”
“好。”
迟迟接过1221的导游旗帜,带着对方踏上旅程。
他们顺着山城蜿蜒的石阶上去,游客如织,迟迟熟门熟路地带着对方避开人流,在昇平戏院屋檐下看摩肩接踵的人群和一路亮起的红灯笼。
逛完山城,迟迟又带对方去猴硐猫村找同类。
这里到处都是猫,空气中都弥漫着猫族的气息,胖乎乎的橘猫霸占着椅子打瞌睡,身手矫健的狸花在废弃的矿车轨道上跑酷,还有怯生生的小奶猫。
“看!这里好多朋友。”
迟迟来过这里几次,跟几只本地猫猫都比较熟悉。
之前能跟迟迟打成一片的猫猫们见了新朋友却十分警惕,目光也带着审视和疏离,不愿意靠近半点。
“没想到你猫缘还挺差。”迟迟小小声道,“它们有点怕你。”
黑猫反应很平静,没有像其他猫那样弓起背,或者用眼神威胁“外乡人”,只是保持蹲坐,视线一直放在蜜糖色眼睛小猫身上。
努力了几次都没法让对方融入同族,迟迟也彻底放弃。
接下来几天又带对方去了安静的公园,走过瑞芳火车站,去了霞海城隍庙,看过往行色匆匆的人和游客。
旅程间隙,作坊也在飞速变化。
新的工作室更大更亮堂,巨大的落地窗让阳光毫无保留地照进来,前厅也改成了整洁的小门店,架子上渐渐摆上林伯做的茶壶碗碟陶瓶,还有阿坤自己满意的作品。
屋里院外都弥漫着木料、石灰、油漆的味道。
年关将近,空气中都带着喜庆的躁动,迟迟更期待的是之前跟林伯阿坤他们约好要去看的庙会。
这次不一样了,不止两人一猫,她身边还多了一只猫。
之前路过的城隍庙前张灯结彩,变成一条流光溢彩的长龙,两只猫到达现场就被震耳欲聋的喧闹包围。
四面八方都是食物的香气,还有各种游戏摊位的欢笑声。
对方显然不适应亲身加入这种热闹,对要不要跟着摩肩接踵的人群往前走有些迟疑。
迟迟用脑袋亲昵地顶了顶对方,给对方鼓了鼓劲儿:“走,我们找个高处看。”
“看那边!”
等到了墙头,迟迟望向正在朝这边接近的舞龙队伍,色彩鲜艳的龙头带着长长的龙身在人群分开的道路中央穿梭,锣鼓声震天响。
听着下方人们的叫好,还有人类幼崽兴奋的叫声,地面都传来欢快的震动。
迟迟耳朵高高竖起来,饱胀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怎么样?”迟迟问对方,“有意思吧。”
对方总是冷静的金眸里也映入人间烟火,和温暖的光晕,看着眼前属于人类的热闹:“你喜欢这些吗。”
“嗯!”
迟迟毫不犹豫道,她蹭了蹭对方:“我也喜欢跟你一起看这些。”
她喜欢跟对方一起窝在落叶堆里,喜欢跟对方分享同一片被阳光晒过的屋顶,一起穿行在陌生或熟悉的地方,身边总有沉默却可靠的陪伴。
这些细碎的时刻,都比单纯的观光更加充实。
一想到会离开这里,她私心里,希望时间过得再慢一点。
“如果我走了,你会想我吗?”
“我会去找你。”
*
林伯和阿坤在开春搬回了原来的院子里,莺歌陶艺展上,阿坤的作品《裂生》获得了三等奖,跟其他手工艺品一起展出。
作品是一个盘子。
阿坤把他在八斗子看到的海烧了进去。
釉面呈现出深邃变幻的蓝绿色调,浓缩了那片幽静的海面,在那之上还加入了冰裂纹路,裂纹深处还隐隐透出些金色的光泽。
像阳光穿透海水,精心修补了被渔船货轮撕开的海面。
“大海的色调加碎片式的纹理,像海面被打碎又重组。”
“金色用的好,不是破碎,是破碎后的重聚和希望,挺有意思……”
阿坤就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假装看其他展品,实则耳朵竖得老高,将称赞和点评都停了进去。
林伯见状给了开始翘尾巴的少年一掌,故作严肃:“别骄傲,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明明他自己眼底的骄傲也不少。
新作坊和店面彻底安顿下来后,林伯觉得是时候把手艺更多的教给年轻人,于是开始招收学徒。
工作间里,老人戴着老花镜,指导约莫十来岁的小学徒捏陶,孩子紧张得手心冒汗,轮盘上的泥巴总是不听使唤,歪七扭八。
“手腕沉下来,”林伯的声音不高不低,手把手带着对方感受泥土,“你慌它也慌,沉下心来,感受它的形状。”
小学徒深吸一口气,试着放松下来,顺着林伯的力道,不听话的泥巴果然被驯服,渐渐有了雏形。
阿坤在做一件更大胆的事。
迟迟跟着对方来到曾经上过课的青少年教育中心,他主动找到这里的工作人员,提出想让犯错的少年们去作坊参加他们开设的手工陶艺课。
课不是林伯上,而是他来上。
迟迟看着对方被林伯赶鸭子上架,上课前还在镜子前练习了好几遍开场白,结果一到地方看见七八个少年坐在那里,一紧张就全忘了。
那些青年少年们眼睛里带着曾经跟他一样的戒备、躁动不安、无所谓、还有一丝好奇。
“今天我们不做复杂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泥巴,放在掌心揉搓。
“你们随便捏,把泥巴当成发泄,捏你们想捏的,或者随便感受也行。”
其余人面面相觑,动作迟疑地开始动手。
柔软的触感让他们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很快有人就开始捏出自己想要的形状,更好胜的已经学着阿坤的样子想要捏个陶碗。
初次上手,他们手里的泥巴当然不太容易遂他们的心愿。
一个男孩刚要捏成容器的形状,碗口边缘就开始歪斜,裂开一道口子。
他烦躁地啧了一声,把整个泥团往轮盘上摔了摔。
“歪了不要紧。”阿坤走过去,重复着曾经有人对他说过的话,“敢不敢把它们重新揉起来,再捏成别的形状?”
等阿坤上完课,就进到里间帮林伯带小学徒。
小孩手一抖,原本完好的瓶子脖颈就塌了下去,挫败感涌上来,嘴一撇眼泪就掉进泥巴里。
“我又弄坏了。”
“这有什么好哭的。”没等林伯开口,阿坤道,“我当初比你学得还慢。”
他拉过一把凳子,坐在对方身边,把泥巴捏了捏重新放回中心,教对方感受旋转的节奏:“我们重头开始。”
林伯看着阿坤耐心指导的侧影,恍然间看到了当初自己和对方的影子。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迟迟看到光芒从他们身上涌现,汇聚成跳舞的小流星,来到自己身边。
光球跟碎片们飞来飞去一起玩了一会儿,把它们的光芒吸收进来。
迟迟看到1221身上散发出更耀眼的光线:“你好像更亮了。”
1221体贴地把自己的亮度收敛,调整到让小猫感到舒适不刺眼的亮度:“是呀,等集齐之后我们就能兑现愿望了,你想好许什么愿望了吗?”
这个问题再次出现。
迟迟脑子里瞬间闪过很多画面,总是在树荫下轮椅上的剪影,黑缎似的毛和金瞳,画面太多,碎片似的抓不住。
“如果是你的话,”迟迟问1221,“你想许什么愿望?”
“我当然是许愿希望你永远快乐啦!”1221快乐地落在小猫头顶上。
小猫用脑袋跟暖融融的光球贴贴。
“但是我没办法许愿,愿望是给你的,只能你来许。”1221道,“我能感觉到,碎片快要被收集完成,你要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