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我……是……”
  孙春兰不给张五郎机会,顺势就往门口走,孙家小小正堂里的其他人,包括孙家人自己都不得不跟着孙春兰出了这正堂来。
  站在院子里孙春兰拿眼去看孙母,孙母愣了一下后才反应过来,赶紧回身儿去屋子里把张五郎带来的四样礼都给拎了出来。
  站在孙家门口的张五郎愣怔的看着手中的四样礼,心中不明白怎么就被孙家给送出了门来了。
  而本就等在各自的门口的街坊邻里,他们看着又拎着礼物被送出来的张五郎三人,就不禁撇了撇嘴:“嗐,俺就说嘛,春兰那小女娘这会子哪里会看得上这般的汉子?”
  “这货郎咋了?
  再说了,孙家妮儿那不是不能生么?
  多合适啊,人家自己个儿带了个小郎君,且那亲阿娘早就死了,好好养着,可不就是和亲生的没差。”
  这人听不得这话,转过脸就仰着头反驳:“周婆子,你可得了吧。
  你家翠娘能和人家春兰比么?
  别说人家现在在堂里做女医能月月领薪俸来,就是过去人家那也是识字会写能看的女娘。
  你家翠娘是会写字还是能给人瞧病啊?”
  街坊邻里的闲话这会子孙春兰是听不到得了,她重新坐回正堂里头,面对孙父孙母和孙阿翁、孙稳婆还有孙小弟看过来的担忧眼神,她发自内心的笑了。
  第820章 五年后(九)房承先
  腊月初八,小雪纷飞。
  今日李三娘那是过了五更天后也没有起身的,今天的日子特殊,李三娘她早就同太医署请了假,今日并不需要她去当值来。
  露珠儿已然十岁了,早就不和李三娘睡一张床了。
  毕竟是早就习惯了的作息,李三娘哪怕想要闭上眼睛再睡一会子也是睡不着了的。
  如此,李三娘也就顺势起来了,待她穿戴齐整,一打开门,就有一股子寒气从门外窜进屋子里头来。
  冰冷的空气呼吸到鼻腔之中,冷得直让人想要打哆嗦。
  天光还未大亮,李三娘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在这新家大大的院子里打拳的秋香,第二眼就是地面上那一层白。
  李三娘站在连廊下看了会子,等秋香打完了拳,她赶紧招呼秋香道:“我当初就说给你弄个室内的练功房来,没得在这飘雪的大早上受冻来。”
  秋香知道这是李三娘心疼她呢,她抬手擦了擦鬓角流下的汗珠子,转过头就对着李三娘讨好的笑。
  这么多年下来,秋香如何不知道李三娘的软肋来?
  面对秋香这般的笑,李三娘哪里忍心再去说她?
  “快去擦擦,莫要染了风寒。”
  “哎!”
  李三娘看着秋香去了厨房,这才回身去隔壁的屋子门前轻轻了敲了两下门,她轻柔的唤道:“阿娘的大宝贝,宝贝珠儿,醒了没有啊?
  得起了,今儿个外出赶路的时间还长呢。”
  露珠儿是个好性子的,李三娘不过喊了她一遍,她就应了声儿来。
  待得三人都收拾好,一人吃了一个煎鸡子并素馅的蒸饼来,老十也在外头敲响了房门来了。
  “三娘子,是我,我来了。”
  “哎,给,特意给你留的,路上吃吧。”
  老十也不推辞,接过三娘子递过来的油纸包就揣进了怀里头去。
  “阿娘,我想和十叔在车辕上看景儿来。”
  李三娘对于露珠儿的话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的,她并未以外头寒风凛冽而阻止她,反而是把提早就带出来的披风给她罩上身去了。
  轻轻马蹄哒哒的离开了巷子往街口走去,李三娘微微撩起窗帘,看着外头的街景。
  飘着小雪的天气,也没阻挡早起的长安人开启自己忙碌的一天。
  各个开早食铺子的门口都有一股股蒸腾的热气飘散开来,加了胡椒的羊肉汤饼在这般的早晨实在是火热的很。
  李三娘看着那周记羊汤铺子外头都排起了队来,就能知道这家的饭食是有多好吃了。
  于安化门排队等待出城的时候,李三娘特特请了老十去买了路边茶摊子上热乎乎的甜梨汤饮子来。
  “阿娘,咱们再买上一壶带着吧,房叔父该也是爱这甜汤的。”
  李三娘一乍头听到露珠儿说得话很是愣怔了两息才反应过来,“哎,你说的对。
  你房叔父吃了那般多的苦药汤子,可不就是想喝这甜汤来的么?”
  转过头去,李三娘抬手擦了下眼角,回过头就冲着外头的老十道:“老十,劳烦你再去买一壶来,咱们带着去。”
  这几年长安城热闹非凡,哪怕是出了城在这官道上,于凛冽呼啸的寒风里也没阻挡住商队的脚步。
  李三娘他们所坐的马车紧跟着出城的车队往外走,迎面就是有着几十只骆驼载货的大商队。
  露珠儿披着披风坐在车辕上很是好奇的看着有着厚厚被毛的双峰骆驼,更有骆驼双峰之间坐着的西域胡人,不一样的面孔,卷曲的头发,颜色艳丽的服饰都让人觉得十分有意思。
  等走过了这等着入城的商队队伍后,露珠儿才凑近老十小声儿和他说:“十叔,他们可真味儿啊,怕不是在道上一直走着都没沐浴来的。”
  待得出了外三城官道上的人流车马就一下子少了不少下去,不过零星也总是会有三五辆马车同李三娘他们的马车擦肩而过的。
  又行了约莫一个时辰,天上的雪花从小雪纷飞变成大大的雪片子后,李三娘他们也终于到了今日的目的地。
  马车在一农户的院子门口停下,穿着蓑衣带着斗笠的多寿早就等在了此处,他身上已然有了一层白。
  “哪里还用提早等着?
  今日天冷,莫要冻着了。”
  多寿对着李三娘行了一礼后才笑着回话:“三娘子,不碍事,也没等多久。”
  秋香把一个提篮递了过去,多寿赶紧接了过去:“又偏了三娘子的东西了,多谢三娘子。”
  李三娘笑笑,就提着另一个篮子对多寿说:“走吧,去看看你家郞主。”
  李三娘右手提着篮子左手牵着露珠儿,秋香站在一旁给李三娘撑起了油纸伞,老十默默无言的跟在了众人身后。
  一路跟着多寿往山上走,又爬了一刻多钟的山才到了这半山腰来。
  在半山腰往东南方向拐进去后就到了地方。
  “三娘子,你们和郞主说说话吧,我去路口那里等着。”
  李三娘看着这干净的只有一片白雪的坟塚就知道多寿必定是隔三差五就上来打扫的。
  不知道是真的天地有灵还是巧合了,李三娘刚拿着香点上这下了一路的雪竟是就停了。
  “阿娘,是房叔父知道我们来看他了!”
  李三娘对着露珠儿笑了笑,没有多说些什么。
  李三娘带着露珠儿对着房承先的墓碑上了香,摆上了四样贡品,又添上了那壶这会子还带着温度的甜梨汤。
  露珠儿刚过七岁生辰的那一年,不过几日后房承先就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李三娘、李父乃至梁老医师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那一年的年头上房承先的状况就已然不是很好了。
  到了那一年年中的时候,他已然自己都起不来床了。
  李三娘他们讨论过是否要赌一把来以毒攻毒求那一线生机来,最后是房承先主动放弃了这个想法。
  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的房承先是这般同李三娘说得:“三娘子,莫要强求了,就这般吧。
  我这一生并不亏,有敬真,有你这般的至交好友,得幸遇到你和梁老医师、李医师这般医术高超的医师,帮我延寿这么多年。
  我知足了,真的知足了。
  三娘子,我累了,就这般吧。”
  第821章 五年后(十)徐敬真
  李三娘看着跪在布垫子上对着房承先的墓碑叽叽喳喳的露珠儿,听着她把自己这小半年来重要的事儿都一一对着房承先说。
  露珠儿不到三岁的时候李三娘就认识了房承先,现下露珠儿手腕上带着的那珍珠手串正是当年房承先送来的礼物。
  自从露珠儿上了五岁,李三娘就送她去了专门给小女娘开的女子书院上学去了。
  第一年上学读书的露珠儿,多是由李二兄接送的,毕竟包括李三娘自己在内,李家的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活计要做。
  李二兄不得空的时候,有几次就是请了来李家找梁老医师看诊的房承先帮着接送的。
  一来二去之下,房承先竟是和露珠儿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了。
  更别说房承先本就是个大方的,露珠儿每年的生辰他都会送上价值不菲的礼物不说,每年除夕房承先在李家过年的时候,也会给李家小辈送上压岁钱,在这其中,他总会背地里单独再给露珠儿一份来。
  用房承先哄露珠儿的话就是:“叔父与露珠儿天下第一好,好东西自然是要偏着珠儿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