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211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六姑娘,人到了。”
  被小厮领进来的年轻人冲秋蘅抱拳:“小人伍轻舟,见过随云县主。”
  秋蘅看着即将成为自己车夫的青年。
  二十来岁的年纪,高而不壮,肩宽腿长,眼神与声音一样平静。
  “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轻舟?”
  “是。”
  “叫我六姑娘就好,以后要麻烦你了。”
  “六姑娘客气,是小人的份内事。”
  秋蘅吩咐人带伍轻舟去安顿,送薛寒出门。
  “就送到这吧,外头冷。”薛寒停下,“我看那新来的车夫很年轻,驾车经验不一定足,要是用不顺手——”
  “应该不会,凌大哥考虑事情向来细心。”
  薛寒:“……”
  “那我走了,初六见。”
  “初六见。”
  秋蘅目送薛寒走远,转身去了千松堂。
  “康郡王世子送了个护卫给你?”老夫人表情古怪。
  两家因为秋蘅的关系已互送过年礼,没想到康郡王世子又送了个人来。
  头一次听说送大活人当年礼的。
  “凌大哥说那护卫身手很好,以后出门让他当车夫,安全上有保障。”
  老夫人对凌云的体贴颇感动,但想想谁家老老实实的姑娘出门需要提防人袭击啊,登时心塞:“那护卫的支出你自己管。”
  反正这丫头有钱。
  “那孙女回冷香居了。”
  老夫人摆了摆手。
  转日初五,迎财神,吃饺子。
  冷香居众人吃的是芳洲包的饺子,秋蘅特意装了一大海碗,拿去给伍轻舟。
  伍轻舟不料秋蘅会过来,拘束打了声招呼:“六姑娘。”
  秋蘅笑问:“伍哥还习惯吗?”
  伍轻舟一惊,忙道:“六姑娘这样称呼,折煞小人了。”
  “我之前惯用的车夫,也叫他张伯,一个称呼不必纠结。现在还是过年期间,伍哥要不先回去和家人团聚几日再来?”
  “不用了。”伍轻舟沉默了一下,“小人父母早已过世,只有兄嫂侄儿不在京中。”
  “那住在伯府有什么需要就和我说,或是找我的乳母王妈妈也行,她管着冷香居的事。”秋蘅把食盒放下,“今日破五,芳洲包了饺子,比大厨房的饺子好吃,伍哥也尝尝。”
  “多谢六姑娘。”
  秋蘅走后,伍轻舟打开食盒,看着大海碗中胖嘟嘟的饺子眼神有了波澜。
  他娘包的饺子也这么胖。
  从熟悉的郡王府到陌生的伯府,那点小小的忐忑在看到这碗饺子后莫名被安抚了。
  伍轻舟拿起筷子夹了一个饺子吃下,眼睛不由瞪圆。
  这饺子为什么这么好吃!
  一个,两个……一大碗饺子风卷残云吃完,性情内敛的伍轻舟摸了摸肚子,只有一个念头:要是天天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饺子,他要给六姑娘当一辈子车夫。
  第255章 寻师
  初六上午,秋蘅被请去了千松堂。
  “祖母找我?”
  老夫人拍拍手下的帖子:“薛寒约你游市,帖子送到了我这里。”
  破五迎了财神,到正月初六这日街上店铺大多就开市了,许多人会去闲逛购物。
  秋蘅猜测老夫人暗暗怀疑他们初四那日约好了,面露不解:“约我游市,帖子写给了祖母吗?直接写给我多方便。”
  老夫人气得嘴角一抽:“你当都是你,没规没矩的,人家薛寒是个老实孩子。”
  “那孙女出去啦?”
  老夫人有些纠结。
  同意吧,担心又出幺蛾子。拦着不让吧,这好像是薛寒第一次正式约六丫头出去。
  第一次拒绝了,可能就没有第二次了……
  本来老夫人看重名声,但一趟西姜之行,全京城都认定秋蘅和薛寒是一对了,要是最后没成亲才是没了名声可言。
  “康郡王世子送来的那个护卫给你驾车?”
  秋蘅笑道:“薛寒约我游市,走着去就行了,不用乘车。”
  不坐车好啊,那就不会惊马了。
  老夫人稍微放心:“那去吧,早点回来。”
  秋蘅带上芳洲和伍轻舟,与薛寒在约好的地方碰面。
  薛寒是一个人来的,走向秋蘅时扫了一眼跟在她身后的二人。
  “他们同去吗?”
  “他们不去,带着人我祖母放心些。”
  秋蘅转身对芳洲道:“我和薛寒去办事,你们随便逛逛,等到了傍晚要是我们还没回,就回去和老夫人说我和薛寒逛了夜市再回。”
  一旁薛寒听得神色凝重。
  第一次约出来,逛了夜市才回去,以后再见面老夫人不会拿拐杖抽他吗?
  芳洲对秋蘅的交代完全没有质疑,并贴心问:“那要是到了夜市歇市的时候还没回呢?”
  “你就再去一趟老夫人那儿,和千松堂的大丫鬟说我玩得太晚累了,直接回冷香居歇着了,明早再去给老夫人请安。”
  薛寒不止神色沉重,心情也沉重了。
  玩得太晚,累了……
  芳洲继续问:“那要是彻夜未归,没办法去给老夫人请安呢?”
  姑娘从伯府翻墙出去不知多少回,各种情况都要想好才不慌。
  薛寒实在听不下去了,正色对芳洲道:“今日肯定回来。”
  天塌了也不能夜不归宿。
  秋蘅却不敢这么肯定,略一琢磨道:“那你就说我病了。”
  芳洲一口应下,冲伍轻舟扬唇一笑:“伍哥,我们去逛逛食肆吧。”
  伍轻舟迟疑看向秋蘅。
  他的责任,是保护好六姑娘。
  “别担心,有薛大人在。”
  伍轻舟看薛寒一眼,拱手:“是。”
  与芳洲二人分开后,秋蘅和薛寒租了辆马车出城。
  “公子怎么不进车厢陪娘子坐着,外头可冷。”赶车的车夫话有些多。
  薛寒丝毫不觉聒噪,随口道:“坐外面认认路。”
  出城后马车行了一个多时辰,在山脚下停了。
  薛寒伸手扶秋蘅下车。
  “二位真不用小人在这里等吗?”得到了比租金多不少的赏钱,车夫不死心问。
  “不用了,我们去探亲,说不好什么时候回。”
  放眼望去,山脚有民宅错落,车夫对这说法毫不怀疑,赶着车走了。
  山峰覆雪,树木枯寂,渐渐路不好走,但对轻功不错的二人来说并不费力。
  “这样建在深山的野观,你们竟能找出来。”遥遥望见道观轮廓,秋蘅感叹。
  这种野观,是没有在官府登记在册的。
  “皇城司经常出城办事,有时就会有所发现。”
  说话间,到了道观门前。
  说是道观,看起来小而破旧,斑驳的木门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薛寒叩了叩门。
  好一会儿门才开了,门内是一位清瘦的年轻道士:“二位施主有事吗?”
  薛寒向年轻道士行了一礼:“我们想拜访长清道长,还望道长通报一声。”
  年轻道士微微变了脸色:“你们要见我师父?”
  “是。”
  “不知二位因何拜访家师?”
  秋蘅开口:“我以前住在南方,机缘得过长清道长教导。道长离开时曾说会来京城,我进京后留意道长消息,偶然听闻贵观有位长清道长——”
  没等秋蘅说完,年轻道士就要把门关上,被薛寒拦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