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山月 第19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右手不能用力,只能用左手来做,做完后额头出了一层细汗。
  “阿蘅,还喝水吗?”
  秋蘅闭着眼,没有回应。
  薛寒静静坐着,被恐惧席卷。
  就算是高门府邸,及时请来太医,发热都是让人不敢掉以轻心的事,是会要命的,何况在这里。
  清热解毒的草药山洞中就有,是白日秋蘅采来的,薛寒也认识。
  他还记得两个清热的药方,是当过太医的徐伯告诉他的,都是常见草药,就是为了在不便寻医问药时救急用。
  薛寒一番挑拣,用那煮过鱼汤的石锅开始熬药,期间把敷在秋蘅额头的帕子数次重新用冷水打湿,为她降温。
  “薛寒——”
  专注熬药的薛寒心头一颤,看向秋蘅。
  双颊通红的少女仍闭着眼,嘴唇翕动:“我热。”
  薛寒握握她的手:“药很快就熬好了,等喝了药就不热了。”
  “薛寒,你养父对你好不好?”
  薛寒愣了愣,细看秋蘅表情,却发现她并没有清醒。
  原来阿蘅在说梦话。
  那阿蘅听得见他的回答吗?
  薛寒不知道,但不忍心不回应:“养父对我还可以。”
  养父是宦官,性情难免有些难测,对他也是打压远比慈爱多。但薛寒不是生来锦衣玉食的,本就出生在穷苦人家,后来沦为乞儿,他再清楚不过穷人家的父母是什么样的。
  许多父母或是出于生活磋磨,或是见识局限,对子女打骂甚至不给饭吃都常见。养父让他衣食无忧,学到安身立命的本领,就算有私心利益,也不能说对他不好。
  “薛寒,要是我和你养父对立,你会站在哪一边?”
  薛寒呆了呆。
  “薛寒,你帮我,还是帮你养父……”秋蘅呓语,把压在心底的话问出来。
  薛寒沉默一瞬,试探问:“阿蘅,你要杀了我养父吗?”
  这话在阿蘅清醒时他不会问,却藏在心中许久了。
  当察觉到阿蘅弄死了韩悟,袁成海,方相,而养父突然打听起阿蘅,他就自然而然生出了这种猜测。
  薛寒看着昏睡的少女,既怕听到她的答案,又迫切想知道。
  “杀了薛全?不会——”
  听到这个回答薛寒下意识松口气,就听秋蘅接着道:“暂时不杀。”
  薛寒:“……”
  “那什么时候杀?”
  “不知道……再看看吧。”
  得到这样的答案,薛寒心情十分复杂。
  杀不杀还要临时决定吗?
  药好了。
  用不惯左手,薛寒费了不小工夫才把药汁舀到竹筒中,等到可以入口,呼唤秋蘅:“阿蘅,喝药了。”
  薛寒把秋蘅的头枕在他腿上,端着竹筒小心翼翼喂她。
  秋蘅动了动唇,如喂水那样喂进去一些,更多药汁却流出来。
  薛寒停下来。
  此时清水易得,汤药难得,这些药经不得浪费,阿蘅的热也要尽快退下来。
  稍稍犹豫后,薛寒抿了一口药,低下头去。
  ……
  药顺利喂完了,看着昏睡中的秋蘅,薛寒心中并无旖旎,只有担心。
  “阿蘅,你说过的,只有一个人走不出这片山脉,你不好起来,我们就只能一起死在这里了。阿蘅,我们还要一起回大夏,你不要忘了……”
  闭目昏睡的少女眼皮动了动,一滴泪从眼角滚落。
  西姜毁约的消息经过八百里加急,比赵副使一行人回京要快得多。
  靖平帝把急报重重摔在龙案上,怒气冲冲:“西姜欺人太甚!”
  有血性的大臣站出来:“陛下,西姜以容宁公主并非您亲生为由毁约,分明是早就想好的借口,他们一开始就存着只占便宜不出力的心思。臣认为,应当调遣驻军向西姜施压,方不堕我大夏之威……”
  立刻有人跳出来反对:“万万不可!我们之所以以厚礼请西姜出兵,就是因为东南民乱一直未平,北齐趁机生事,要是再与西姜对上,不但没得到助力,反而多一个敌人,那情况就不妙了啊!”
  “刘大人所言有理。两国来往不是邻舍吵架,一举一动牵扯万千,断不能意气用事……”
  等众臣纷纷表达了看法,靖平帝捏捏眉心:“众卿觉得再派贤能与西姜重新商谈更合适?”
  看到急报他当然生气,可冷静后只能把怒火压下。
  正如大多臣子所言,难不成还要与西姜打起来?那不是原本的麻烦没解决,又添了新麻烦。
  “陛下圣明。”
  几位不愿对西姜示弱的大臣本就寡不敌众,此时看出靖平帝的心思,不得不闭紧了嘴巴。
  之后就是商议再选何人前往西姜,商量了两日才选出人来。
  新选出的使者就不可能像护送容宁郡主时那般行进了,快马加鞭离开了京城。
  就在靖平帝时不时想到西姜而气闷,琢磨新派出的使臣到了何处时,又一道八百里加急的信件到了他手里。
  急到什么程度呢,枢密使带着急报直接夜叩宫门。
  靖平帝听了内侍禀报心突突直跳,见到人沉着脸问:“陶卿连夜入宫,所为何事?”
  陶枢密也算沉稳之人,此时却声音颤抖:“陛下,边关急报,容宁公主等人于大婚夜杀了西姜王,逃了回来!”
  靖平帝脑袋嗡地一声,眼前阵阵发黑。
  第231章 第二封急报
  他送去和亲的公主,杀了要娶和亲公主的一国之主!
  靖平帝第一反应不是痛快,而是惊怒。
  这样一来,两国岂不是结下了不死不休之仇?那别说得到西姜的援手,恐怕要把西姜推向北齐了。
  这个容宁,怎么有这么大的胆子,做这样的事时难道就不想想大夏,不想想皇室,不想想父母?
  还有福王,明知道自己女儿不是什么恭顺性子,非要把女儿推出来,这到底是为他分忧,还是给他添乱?
  等等,最匪夷所思的是容宁怎么杀得了西姜王?
  西姜王年纪比他还小一些,正是年富力强之时,就算是大婚夜也不可能被容宁一个小姑娘得手吧?
  难不成是西姜发生内乱,被有心人推到大夏头上?
  靖平帝短短时间想了无数,还是难以置信:“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会?”
  “急报是戍边将领传递,他们遇到了逃回来的容宁公主一行人……”
  靖平帝伸手:“朕看看。”
  陶枢密双手把急报奉上。
  靖平帝拿过来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再无侥幸:真是容宁他们杀了西姜王!
  “传朱相等人即刻入宫。”
  很快几处高官府邸的朱红大门被敲响,一个个重臣从温暖的被窝爬起来,行色匆匆赶往宫中。有人半路遇上,互相打听无果,等见到神色凝重的靖平帝,心中就更打鼓了。
  这是出了天大的事啊,难不成又有某处发生暴乱了?
  有经验的大臣都知道,倘若某地遭遇天灾,虽也是大事,却不可能让今上半夜传他们进宫议事,只有暴乱、造反这类事宜才会如此紧迫。
  等人都到齐了,几位大臣余光瞄着福王,暗暗纳罕:奇怪,夜间入宫议事怎么还有福王?
  莫名混入这种场合的福王心情沉重。
  他又不是傻子,在场的都是重臣,就他一个宗室,对他来说定然不是好事。
  难不成容宁和亲出了问题?到了西姜水土不服病了,或是收不住脾气与西姜王起了冲突?
  靖平帝深深看福王一眼,扔出一个炸雷:“刚刚接到急报,容宁公主等人在大婚夜杀了西姜王,逃回来了……”
  福王脸色瞬间惨白。
  数道视线齐刷刷看向福王,福王一下子就跪倒了:“臣弟教女无方,请陛下降罪。”
  靖平帝久久看着福王,叹口气:“朕是真的没想到,因为西姜毁约,容宁他们就负气杀了西姜王。薛全,你知不知道,薛寒还留下来断后……”
  这话的意思,就是薛寒也参与其中,而靖平帝用“负气杀人”这种说法,任人都能领会他心中的不满。
  请罪的又多了一个薛全。
  “现在不是请罪的时候,都说说吧,此事该如何应对?”靖平帝冷冷问。
  睡了一半就被叫起来,还是这么让人头疼的事,此时的靖平帝心情差极了。
  众人这一商议就到了天明,早朝上文臣武将都在,继续讨论这让人惊掉下巴的事。
  靖平帝头痛欲裂听着大臣们争论,最终定下三项事宜:一是传令驻守将领加强防备,以防西姜发难。二是等容宁郡主一行人回来仔细问询,看与急报上所说有无偏差。三是再派更有分量的使臣,火速赶往西姜善后,争取不要起战事。
  于是第二波使臣还在前往西姜的路上时,第三波使臣又匆匆出发了。
  福王回到福王府,去了福王妃屋中,呆坐着不语。
  自从女儿被送去和亲,福王妃心中对福王难免芥蒂,但福王往她这里来得比以前勤快,言语间多宽慰,那不满就少了许多。
  昨夜福王被急召入宫福王妃是知道的,一直担心到现在。见福王如此,福王妃问:“王爷遇到什么事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