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第223节
阿芝这次邀请了五位小伙伴来侯府做客, 都是和她分到一个班上的同窗,年龄相仿,最小的十岁, 最大的十四岁。
其中有三个小姑娘是来自官宦之家, 家中有父、兄在朝为官, 另外两个则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孩儿,是凭自己本事考进来的。
燕宜问过阿芝班上这两种不同出身的同学比例, 发现比去年她和沈令月去女学参观时高出了不少。
“女学今年似乎招收了更多普通百姓家的女孩儿。”她若有所思。
阿芝不明就里,点点头:“嗯,听说今年公主山长派去各地招生的女官姐姐们多了一倍,最远都去到了漠北和泉州呢。”
她隔壁班就有一个姑娘是从闽地来的, 一开始官话说的不熟练,博士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全班同学仿佛在听天书。
那姑娘也是个要强的,拉着舍友们苦练官话,在学舍里天天叽里呱啦, 不到两个月就已经有模有样, 除了皮肤还带着一点海风吹过的微黑, 光听口音还以为她是京城本地人呢。
沈令月往阿芝嘴里塞了块糖,笑道:“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能玩到一块儿去,否则公主也不会把你们分到一个班啊。”
一股浓郁甜香在唇齿间弥漫开来,阿芝眼睛一亮, 忍不住又嚼了两下,“二表嫂, 这是什么好吃的?”
“嘿嘿,这叫榛子太妃糖,我和你大表嫂院里的点茶姑娘研究了好久呢, 今天才做出来一批成品。”
沈令月最近没什么机会出门吃瓜,就憋在府里一门心思鼓捣吃的。
上次给太夫人过寿,她和燕宜集思广益弄出了本土版奶油蛋糕,连带着解锁了许多奶制品,什么黄油奶酪酸奶炼乳,通通端上侯府的餐桌。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炎夏,就连裴显都叫小厨房做了好几次水果什锦酸奶,偷偷躲在书房里大快朵颐,结果却忘了擦干净胡子,被孟婉茵抓了个正着。
听说最近他又迷上了奶茶,而且还是府里唯一一个要喝全糖的……
为了实现甜品自由,沈令月天天拉着点茶画饼,给她描述各种自己从前吃过的蛋糕饼干泡芙奶糖……
点茶是个心灵手巧的,哪怕沈令月根本不懂配方,全凭脑补想象,她一次次地试验,竟然也复刻出了七八成的样子。
就说今天这盘太妃糖吧,点茶亲自守在小炉子旁边熬糖浆,火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稍有不慎就会变得焦苦难以下咽,一整锅糖浆全部废掉。
这么难得的美味糖果,阿芝一听都舍不得吃了,含在嘴里一点点抿着,想把这份甜蜜留得更久一点。
不过……
“为什么叫太妃糖啊?”
阿芝眨眨眼睛,“难道这方子是宫里的某位太妃娘娘传出来的?”
沈令月被问住了。
……因为她去超市买现成的就叫太妃糖啊啊啊啊。
她赶紧求助燕宜。
“呃,其实这种糖果是从海外传回来的。”燕宜定了定神,倒是没有让面前两双求知若渴的眼神失望,“只不过当地的语言听起来恰好像太妃一般,就这么叫开了。”
“大表嫂好厉害,你懂的真多!”
阿芝简直要变成小迷妹了,眼睛亮亮的,还不忘端水,“还有二表嫂也很厉害,连海外的糖果都能做出来,那我们是不是全京城第一个吃到太妃糖的人呀?”
沈令月冲她眨眨眼:“说不定真的是哦。”
阿芝不好意思地对手指:“那我明天可以用这个糖招待她们吗?会不会很辛苦点茶姐姐?”
也不是她虚荣啦,她就是想和自己的小姐妹们一起分享这份独一无二的甜蜜……
“没问题。”沈令月一口应下,“点茶已经掌握了熬糖浆的火候要领,以后家里人想吃这个糖随时都能做。”
燕宜又问她:“阿芝,你把那两位同窗的住址告诉我,明早我安排人雇了马车去接她们。”
那三位出身条件好的姑娘不用她操心,她们家里肯定有马车接送。
但出身普通家庭的两位女孩儿,既然是邀请她们来府上作客,总不好要人家自掏腰包雇马车出门。
至于为什么是去外面雇马车而不是用侯府自己的马车,也是考虑到这个年龄小姑娘的自尊心。侯府的马车都是有规制的,太过华丽,容易给对方家庭带来压力,也不免有炫耀之感,万一影响到阿芝和小伙伴的感情就不好了。
阿芝很聪明,听燕宜说完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又因为这份细心和体贴而越发欢喜。
她用力张开双臂,试着将二位表嫂全部抱住,“阿芝最最喜欢你们啦!”
……
第二天阿芝早早就醒了,给自己换了衣裳梳了头发,动作十分利落,都是在女学里练出来的。
她像个小陀螺似的在院子里到处转,反复检查今天招待小伙伴的各处细节是否准备妥当,力求完美。
裴玉珍被她弄出的动静吵醒,打着哈欠走出来,“大惊小怪的,不就是约几个小姑娘来家里玩儿吗?”
这里可是侯府,普通人一辈子也没机会踏进来看一眼,她们能上门做客就该烧高香了。
阿芝叹了口气,一脸无奈:“娘,你还不明白为什么你都没有几个好朋友吗?”
裴玉珍:……
“臭丫头,敢编排起你老娘了?”裴玉珍瞪圆了眼睛作势要打她,“谁说我没朋友?是那些人身份太低,跟我聊不到一块去!”
阿芝一溜烟躲到院子最远那头的枫树后面,探出小脑袋冲她做鬼脸:“二表嫂说过,我们要让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这样无论做什么都有人帮忙,日子才能过得顺畅。”
她也是去了云韶女学才慢慢明白,从前裴玉珍教她和大姐的很多道理根本就不对,全都是歪理。
她娘一边以自己出身侯府为傲,一边又嫌弃她们早逝的爹爹不争气,拖累了两个女儿的出身,害得大姐婚事艰难。
可她也不想想,分明是她自己眼高手低,平时又不爱和人交际走动,没几个说得上话的知心好友,遇到事情才临时抱佛脚,人家凭什么愿意帮你?
就连大姐从前也被娘教得糊里糊涂,拎不清轻重,差点破坏了大表哥和大表嫂这门天造地设的好姻缘。
幸好二位表嫂不计前嫌,还帮大姐找到了她的人生新方向,再也不必整日伤春悲秋,自怨自艾了。
……咳,虽然最近大姐写书写得不顺利,身上的怨气好像更重了。
阿芝脑子里闪过一堆念头,小大人似的摇头叹息。
这个家以后还得靠我啊。
她要努力读书,多交朋友,拿好成绩,只要年底大考能排进全女学前十名,就能得到公主山长亲自接见,还能和她单独面谈一刻钟,请公主为她的将来指点迷津呢。
……
上午,几个小姑娘陆陆续续来到侯府。
沈令月和燕宜为了给小表妹撑场面,特意陪她一起在大门口迎接。
雇来的马车上跳下来一个圆头圆脑的姑娘,身上穿着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浅黄色衣裙,手里还提着一个盖着蓝色碎花布的小竹篮。
她站在侯府门口向里望,哇了一声,“阿芝,你家可真大。”
“没有啦,咱们女学还是王府改建成的,比我舅舅家大多了。”
阿芝拉着小姑娘向二人介绍:“表嫂,这是和我一个班的黄巧妮,她人如其名,手特别巧,绣花和打络子都是我们班第一名呢。”
黄巧妮露出一个腼腆的笑,连连摆手:“我也就这点长处了,论起读书和弹琴画画,你们都比我厉害多了。”
“人各有所长嘛,巧妮你能被招进女学,就已经很厉害啦。”沈令月热情跟她打招呼,“我们是阿芝的嫂嫂,欢迎你来家里作客,快进来吧。”
黄巧妮连忙向二人问好,又递上她手里的小竹篮,不好意思的道:“这是我娘晒的柿子饼……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今年柿子真的很甜,二位嫂嫂不介意可以尝尝。”
昨天她回到家,一说今天要来侯府做客,全家人都跟着紧张起来,生怕她哪里做的不对,得罪了贵人。
她爹甚至还劝她:“要不你还是别去了,咱们这样的小老百姓,哪敢登贵人的门呢。”
黄巧妮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我和阿芝是同窗,是她主动邀请我去家里作客,我有什么好怕的?”
她们在女学里都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菜,公主山长再三强调,不许任何人仗着家世背景随意欺负同学,一次警告,两次记过,第三次直接开除,永不再录取。
好不容易劝住了爹娘,他们又开始发愁上门做客带什么礼物。
她娘甚至一狠心开了自己压箱底的嫁妆,拿出一只银镯子,反复擦拭得光亮,要她带去侯府。
“……娘,我是去做客,又不是去上贡。”
黄巧妮在家里转了一圈,最后把她娘晒好的柿饼装了一篮子,“行了,就这个吧。”
她娘大惊失色:“这是咱们自家吃食,怎么好拿去送给贵人,人家才不稀罕呢。”
黄巧妮坦然道:“反正咱家是什么条件阿芝也清楚,她要是嫌弃我家里穷,那干嘛还要和我交朋友?”
话虽如此,但当黄巧妮站在侯府宽敞的庭院中,看着阿芝两位表嫂天仙似的容貌,通身气派的穿戴,还是不免带上几分忐忑和紧张。
然而下一秒,沈令月就毫不见外地掀开上面盖的帕子,拿起一枚柿饼咬了一大口,弯起眼睛,”好甜啊。”
又给燕宜拿了一块,“你也尝尝,比咱们在外面买的好吃多了。”
燕宜对黄巧妮笑了下,接过柿饼尝了尝,也点头赞许:“确实不错。”
沈令月把篮子递给身后的青蝉,“去找几个盘子分一分,给太夫人,母亲还有小姑她们都送去尝尝,这可是我们阿芝好朋友带来的礼物呢。”
转过头又对黄巧妮笑眯眯道:“你家还有多余的柿子吗,能不能卖给我一些?这个季节就要多吃柿子,烤着吃煮着吃做点心都好吃。”
黄巧妮愣了下,连忙用力点头:“有的,我家那颗柿子树今年结了好多……不用买,我明天就让我爹摘了给您送来!”
“不行,我可不能占你的便宜,否则阿芝要生我气了。”沈令月半真半假道,“我们公平交易,就按市面上的价格卖给我,就这么说定了哦。”
阿芝也跟着点头,“没错,巧妮你上次不是还说家里今年结了好多柿子,正愁卖不完吗?都卖给我表嫂吧,她可会研究好吃的东西了,等做出了新的柿子点心,我们一起吃。”
又凑近黄巧妮耳边说悄悄话:“……她们俩都有钱,让你爹每斤多喊个三五文都行。”
“哎哎,我可都听见了啊,怎么还拿我当冤大头呢?”
沈令月佯作不满地弹了下阿芝的额头,气氛一下子更加放松了。
说话间,另一位派车接来的小姑娘也到了,她叫陈小雅,今年十四岁,被特招进女学的原因是她身体素质够好,是武课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小雅射箭特别准,是我们班第一个能射中三十步靶子的,而且平均成绩都在八分以上。”
阿芝特别骄傲地向二人炫耀她的好朋友。
沈令月肃然起敬,“真人不露相啊。”
陈小雅看着瘦瘦高高的,没想到还是个体育特长生。
她向二人问过好,同样也拿出家里为她准备的礼物,是一套木雕的十二生肖小玩偶。
她爹是个木匠,平时就爱雕些小玩意儿哄家里的弟弟妹妹,这套生肖木雕原本是打算给邻居家的货郎寄卖的,一听说女儿要来侯府做客,连忙让她带了来。
阿芝高兴地收下这份礼物,“正好可以摆在我床头。”
又等了一会儿,另外两个小姑娘也坐着自家的马车过来了,一下车就和黄巧妮、陈小雅叽叽喳喳聊了起来,显然几个人关系都不错的样子。
一个小姑娘见阿芝频频向外面张望,不由问:“阿芝,怎么还不进去,你还在等谁?”
之前不是约好了,她们四个一起来阿芝舅舅家作客的吗?
阿芝面露难色,“是吴琼……她那天听到我们商量聚会的事,就说能不能加上她一个,我就答应了。”
其中有三个小姑娘是来自官宦之家, 家中有父、兄在朝为官, 另外两个则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孩儿,是凭自己本事考进来的。
燕宜问过阿芝班上这两种不同出身的同学比例, 发现比去年她和沈令月去女学参观时高出了不少。
“女学今年似乎招收了更多普通百姓家的女孩儿。”她若有所思。
阿芝不明就里,点点头:“嗯,听说今年公主山长派去各地招生的女官姐姐们多了一倍,最远都去到了漠北和泉州呢。”
她隔壁班就有一个姑娘是从闽地来的, 一开始官话说的不熟练,博士叫她起来回答问题,全班同学仿佛在听天书。
那姑娘也是个要强的,拉着舍友们苦练官话,在学舍里天天叽里呱啦, 不到两个月就已经有模有样, 除了皮肤还带着一点海风吹过的微黑, 光听口音还以为她是京城本地人呢。
沈令月往阿芝嘴里塞了块糖,笑道:“交朋友最重要的是能玩到一块儿去,否则公主也不会把你们分到一个班啊。”
一股浓郁甜香在唇齿间弥漫开来,阿芝眼睛一亮, 忍不住又嚼了两下,“二表嫂, 这是什么好吃的?”
“嘿嘿,这叫榛子太妃糖,我和你大表嫂院里的点茶姑娘研究了好久呢, 今天才做出来一批成品。”
沈令月最近没什么机会出门吃瓜,就憋在府里一门心思鼓捣吃的。
上次给太夫人过寿,她和燕宜集思广益弄出了本土版奶油蛋糕,连带着解锁了许多奶制品,什么黄油奶酪酸奶炼乳,通通端上侯府的餐桌。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炎夏,就连裴显都叫小厨房做了好几次水果什锦酸奶,偷偷躲在书房里大快朵颐,结果却忘了擦干净胡子,被孟婉茵抓了个正着。
听说最近他又迷上了奶茶,而且还是府里唯一一个要喝全糖的……
为了实现甜品自由,沈令月天天拉着点茶画饼,给她描述各种自己从前吃过的蛋糕饼干泡芙奶糖……
点茶是个心灵手巧的,哪怕沈令月根本不懂配方,全凭脑补想象,她一次次地试验,竟然也复刻出了七八成的样子。
就说今天这盘太妃糖吧,点茶亲自守在小炉子旁边熬糖浆,火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稍有不慎就会变得焦苦难以下咽,一整锅糖浆全部废掉。
这么难得的美味糖果,阿芝一听都舍不得吃了,含在嘴里一点点抿着,想把这份甜蜜留得更久一点。
不过……
“为什么叫太妃糖啊?”
阿芝眨眨眼睛,“难道这方子是宫里的某位太妃娘娘传出来的?”
沈令月被问住了。
……因为她去超市买现成的就叫太妃糖啊啊啊啊。
她赶紧求助燕宜。
“呃,其实这种糖果是从海外传回来的。”燕宜定了定神,倒是没有让面前两双求知若渴的眼神失望,“只不过当地的语言听起来恰好像太妃一般,就这么叫开了。”
“大表嫂好厉害,你懂的真多!”
阿芝简直要变成小迷妹了,眼睛亮亮的,还不忘端水,“还有二表嫂也很厉害,连海外的糖果都能做出来,那我们是不是全京城第一个吃到太妃糖的人呀?”
沈令月冲她眨眨眼:“说不定真的是哦。”
阿芝不好意思地对手指:“那我明天可以用这个糖招待她们吗?会不会很辛苦点茶姐姐?”
也不是她虚荣啦,她就是想和自己的小姐妹们一起分享这份独一无二的甜蜜……
“没问题。”沈令月一口应下,“点茶已经掌握了熬糖浆的火候要领,以后家里人想吃这个糖随时都能做。”
燕宜又问她:“阿芝,你把那两位同窗的住址告诉我,明早我安排人雇了马车去接她们。”
那三位出身条件好的姑娘不用她操心,她们家里肯定有马车接送。
但出身普通家庭的两位女孩儿,既然是邀请她们来府上作客,总不好要人家自掏腰包雇马车出门。
至于为什么是去外面雇马车而不是用侯府自己的马车,也是考虑到这个年龄小姑娘的自尊心。侯府的马车都是有规制的,太过华丽,容易给对方家庭带来压力,也不免有炫耀之感,万一影响到阿芝和小伙伴的感情就不好了。
阿芝很聪明,听燕宜说完就明白了她的意思,又因为这份细心和体贴而越发欢喜。
她用力张开双臂,试着将二位表嫂全部抱住,“阿芝最最喜欢你们啦!”
……
第二天阿芝早早就醒了,给自己换了衣裳梳了头发,动作十分利落,都是在女学里练出来的。
她像个小陀螺似的在院子里到处转,反复检查今天招待小伙伴的各处细节是否准备妥当,力求完美。
裴玉珍被她弄出的动静吵醒,打着哈欠走出来,“大惊小怪的,不就是约几个小姑娘来家里玩儿吗?”
这里可是侯府,普通人一辈子也没机会踏进来看一眼,她们能上门做客就该烧高香了。
阿芝叹了口气,一脸无奈:“娘,你还不明白为什么你都没有几个好朋友吗?”
裴玉珍:……
“臭丫头,敢编排起你老娘了?”裴玉珍瞪圆了眼睛作势要打她,“谁说我没朋友?是那些人身份太低,跟我聊不到一块去!”
阿芝一溜烟躲到院子最远那头的枫树后面,探出小脑袋冲她做鬼脸:“二表嫂说过,我们要让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这样无论做什么都有人帮忙,日子才能过得顺畅。”
她也是去了云韶女学才慢慢明白,从前裴玉珍教她和大姐的很多道理根本就不对,全都是歪理。
她娘一边以自己出身侯府为傲,一边又嫌弃她们早逝的爹爹不争气,拖累了两个女儿的出身,害得大姐婚事艰难。
可她也不想想,分明是她自己眼高手低,平时又不爱和人交际走动,没几个说得上话的知心好友,遇到事情才临时抱佛脚,人家凭什么愿意帮你?
就连大姐从前也被娘教得糊里糊涂,拎不清轻重,差点破坏了大表哥和大表嫂这门天造地设的好姻缘。
幸好二位表嫂不计前嫌,还帮大姐找到了她的人生新方向,再也不必整日伤春悲秋,自怨自艾了。
……咳,虽然最近大姐写书写得不顺利,身上的怨气好像更重了。
阿芝脑子里闪过一堆念头,小大人似的摇头叹息。
这个家以后还得靠我啊。
她要努力读书,多交朋友,拿好成绩,只要年底大考能排进全女学前十名,就能得到公主山长亲自接见,还能和她单独面谈一刻钟,请公主为她的将来指点迷津呢。
……
上午,几个小姑娘陆陆续续来到侯府。
沈令月和燕宜为了给小表妹撑场面,特意陪她一起在大门口迎接。
雇来的马车上跳下来一个圆头圆脑的姑娘,身上穿着浆洗得干干净净的浅黄色衣裙,手里还提着一个盖着蓝色碎花布的小竹篮。
她站在侯府门口向里望,哇了一声,“阿芝,你家可真大。”
“没有啦,咱们女学还是王府改建成的,比我舅舅家大多了。”
阿芝拉着小姑娘向二人介绍:“表嫂,这是和我一个班的黄巧妮,她人如其名,手特别巧,绣花和打络子都是我们班第一名呢。”
黄巧妮露出一个腼腆的笑,连连摆手:“我也就这点长处了,论起读书和弹琴画画,你们都比我厉害多了。”
“人各有所长嘛,巧妮你能被招进女学,就已经很厉害啦。”沈令月热情跟她打招呼,“我们是阿芝的嫂嫂,欢迎你来家里作客,快进来吧。”
黄巧妮连忙向二人问好,又递上她手里的小竹篮,不好意思的道:“这是我娘晒的柿子饼……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今年柿子真的很甜,二位嫂嫂不介意可以尝尝。”
昨天她回到家,一说今天要来侯府做客,全家人都跟着紧张起来,生怕她哪里做的不对,得罪了贵人。
她爹甚至还劝她:“要不你还是别去了,咱们这样的小老百姓,哪敢登贵人的门呢。”
黄巧妮苦口婆心地劝他们,“我和阿芝是同窗,是她主动邀请我去家里作客,我有什么好怕的?”
她们在女学里都穿一样的衣裳,吃一样的饭菜,公主山长再三强调,不许任何人仗着家世背景随意欺负同学,一次警告,两次记过,第三次直接开除,永不再录取。
好不容易劝住了爹娘,他们又开始发愁上门做客带什么礼物。
她娘甚至一狠心开了自己压箱底的嫁妆,拿出一只银镯子,反复擦拭得光亮,要她带去侯府。
“……娘,我是去做客,又不是去上贡。”
黄巧妮在家里转了一圈,最后把她娘晒好的柿饼装了一篮子,“行了,就这个吧。”
她娘大惊失色:“这是咱们自家吃食,怎么好拿去送给贵人,人家才不稀罕呢。”
黄巧妮坦然道:“反正咱家是什么条件阿芝也清楚,她要是嫌弃我家里穷,那干嘛还要和我交朋友?”
话虽如此,但当黄巧妮站在侯府宽敞的庭院中,看着阿芝两位表嫂天仙似的容貌,通身气派的穿戴,还是不免带上几分忐忑和紧张。
然而下一秒,沈令月就毫不见外地掀开上面盖的帕子,拿起一枚柿饼咬了一大口,弯起眼睛,”好甜啊。”
又给燕宜拿了一块,“你也尝尝,比咱们在外面买的好吃多了。”
燕宜对黄巧妮笑了下,接过柿饼尝了尝,也点头赞许:“确实不错。”
沈令月把篮子递给身后的青蝉,“去找几个盘子分一分,给太夫人,母亲还有小姑她们都送去尝尝,这可是我们阿芝好朋友带来的礼物呢。”
转过头又对黄巧妮笑眯眯道:“你家还有多余的柿子吗,能不能卖给我一些?这个季节就要多吃柿子,烤着吃煮着吃做点心都好吃。”
黄巧妮愣了下,连忙用力点头:“有的,我家那颗柿子树今年结了好多……不用买,我明天就让我爹摘了给您送来!”
“不行,我可不能占你的便宜,否则阿芝要生我气了。”沈令月半真半假道,“我们公平交易,就按市面上的价格卖给我,就这么说定了哦。”
阿芝也跟着点头,“没错,巧妮你上次不是还说家里今年结了好多柿子,正愁卖不完吗?都卖给我表嫂吧,她可会研究好吃的东西了,等做出了新的柿子点心,我们一起吃。”
又凑近黄巧妮耳边说悄悄话:“……她们俩都有钱,让你爹每斤多喊个三五文都行。”
“哎哎,我可都听见了啊,怎么还拿我当冤大头呢?”
沈令月佯作不满地弹了下阿芝的额头,气氛一下子更加放松了。
说话间,另一位派车接来的小姑娘也到了,她叫陈小雅,今年十四岁,被特招进女学的原因是她身体素质够好,是武课上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小雅射箭特别准,是我们班第一个能射中三十步靶子的,而且平均成绩都在八分以上。”
阿芝特别骄傲地向二人炫耀她的好朋友。
沈令月肃然起敬,“真人不露相啊。”
陈小雅看着瘦瘦高高的,没想到还是个体育特长生。
她向二人问过好,同样也拿出家里为她准备的礼物,是一套木雕的十二生肖小玩偶。
她爹是个木匠,平时就爱雕些小玩意儿哄家里的弟弟妹妹,这套生肖木雕原本是打算给邻居家的货郎寄卖的,一听说女儿要来侯府做客,连忙让她带了来。
阿芝高兴地收下这份礼物,“正好可以摆在我床头。”
又等了一会儿,另外两个小姑娘也坐着自家的马车过来了,一下车就和黄巧妮、陈小雅叽叽喳喳聊了起来,显然几个人关系都不错的样子。
一个小姑娘见阿芝频频向外面张望,不由问:“阿芝,怎么还不进去,你还在等谁?”
之前不是约好了,她们四个一起来阿芝舅舅家作客的吗?
阿芝面露难色,“是吴琼……她那天听到我们商量聚会的事,就说能不能加上她一个,我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