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 第98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景淮还不乐意,“你去跟陛下汇报一声不就行了?”
  他还想赶紧回澹月轩好好睡一觉呢。
  庄子上的床铺太硬太窄,他都好几天没睡好了。
  裴景翊看着他,默默运气,在心里提醒这是他弟弟,亲弟弟。
  “爵位不要了,连弟妹出门应酬的体面也不要了?”
  裴景淮皱起眉头,“什么意思?”
  裴景翊瞥他一眼,意味深长道,“你再这样没个正形,无所事事混日子,以后弟妹出门做客,人家背地里会说她命真苦,嫁了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夫君……”
  裴景淮握紧拳头:“……我去!”
  不就是找老皇帝多刷脸,早日蹭个一官半职吗。
  别人笑话他无所谓,但不能笑话他媳妇儿。
  ……
  沈令月还不知道裴景淮突然决定“上进”了,她和燕宜先去了棠华苑。
  孟婉茵这几天失眠的症状又加重了,没想到只是派儿媳妇去小王庄看个鱼塘,竟然牵扯出这么大的案子来。
  她一边担心她们在庄子上过得好不好,会不会遇到危险,一边又暗暗庆幸,多亏沈令月聪明,及时察觉到水源有异常。
  不然这口黑锅不得让侯府背了?
  如今见二人平安归来,孟婉茵一手拉一个,左看右看,满意的不得了。
  “允昭和怀舟能娶到你们,裴家祖坟真是冒青烟了。”
  得知儿子儿媳回府,特意从前院赶来打听消息的裴显:……
  他清清嗓子,装作没听见进了门,和颜悦色地问二人:“这趟还顺利吧?”
  沈令月刺溜一下钻到燕宜身后,轻轻戳她后背。
  ——班主任点名回答问题了,你上。
  燕宜抿了下唇,有条不紊地一一回答起裴显的问话。
  得知裴景翊和裴景淮第一次夜探矿洞,并未找到幕后主使的相关信息,裴显目露沉思。
  但他只沉默了一会儿,便又恢复了和蔼长辈的模样,“你们为家里立功了,提前消弭了一场大祸,确实是我裴家之福。”
  他看向孟婉茵:“从我账上取二百两银子,给两个媳妇压压惊。”
  孟婉茵立刻道:“侯爷是要给她们一人二百两吗,那就是四百两了。”
  裴显:……
  他背过手,咳了两声,“嗯,那就四百两吧。”
  大不了这个月不出去和人吃酒了。
  沈令月躲在燕宜身后,嘴角都快要压不住了。
  谁会不喜欢钱多呢?婆婆好样的!
  ……
  皇宫。
  庆熙帝听完裴家兄弟的汇报,示意二人起身,赐座看茶。
  “幸好你们发现得及时,否则这毒瘤在朕眼皮底下还不知道要猖狂多久。”
  尤其是裴景翊还向庆熙帝详细说明了辰砂之毒对人体的危害,让他一阵后怕。
  那些道士炼丹,用的不就是雄黄辰砂之类的石头?
  “太祖曾留下遗训,萧家子孙后人谁敢迷信方士,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乱服丹药的,死了都不许葬进皇陵。”
  庆熙帝虽然知道自己年纪大了,越发有力不从心之感,但也从未想过要靠丹药续命。
  他偶尔也会召见天师府的道长们入宫清谈,但最多学一些道家养生之术,对丹药一向是敬而远之的。
  别的不说,他们天师府自己人还动不动炸丹炉呢,庆熙帝也信不过啊。
  裴景翊坐在下方,身姿依旧挺拔,他斟酌开口:“辰砂虽有毒,但只要利用得当,它也是一味安神定魂的良药,陛下无需忧心。只是需得提醒铁冶所官员,管理治下矿藏时,务必要注意开采安全。”
  庆熙帝点头,“你回去写个条陈,下次大朝会上拿出来,让各部都议一议。”
  各地私采矿者屡禁不绝,焉知那些人背后都是哪座靠山?
  这次正好敲山震虎,也该给下面的魑魅魍魉紧紧皮子了。
  庆熙帝和裴景翊有问有答,见他思路清晰,对答如流,心中对这个外甥越发赞赏。
  一转头就看见裴景淮坐在旁边,正鬼鬼祟祟把盘子里的点心往帕子里藏。
  庆熙帝咳了一声,“怀舟,你今早没吃饱?不够朕再让人给你上一盘?”
  裴景淮自以为做的隐蔽,没想到被抓了个正着,不好意思地摸了下耳朵,“回陛下,臣不饿,臣只是……觉得内子会喜欢这道点心,想带回去给她尝尝。”
  谁让沈令月平时在家总念叨,说不知道宫里的御膳都是何等美味。
  裴景淮刚才吃了一块松子酥,就想把剩下的几块给她带回去尝尝鲜。
  庆熙帝一愣,随即放声大笑,调侃道:“这娶了媳妇儿的人就是不一样,怀舟都知道疼人了。”
  裴景淮还想给自己找点借口,灵机一动:“陛下,这次多亏了臣的妻子机智聪敏,能从侯府田庄的鱼塘中发现异样,这才有了后续的追查。您是天子,富有四海,赏她一盒点心,不过分吧?”
  裴景翊起身向庆熙帝告罪,“陛下,怀舟言行无状,您千万别和他一般计较。”
  “哎,说了多少遍,自家人说话不必这么小心。”
  庆熙帝倒是来了兴趣,“你给朕细说说,你夫人是怎么发现异样的?”
  裴景翊汇报的都是一板一眼的正事,虽然切中要害,但总归少了点细节。
  他还记得裴景淮的妻子,沈杭家的闺女嘛,上次进宫谢恩,盯着高贵妃看痴了,把贵妃逗得花枝乱颤,回去了还在夸沈家丫头有眼光。
  裴景淮得了庆熙帝发话,立刻精神起来,眉飞色舞地夸了一通。
  庆熙帝听得入了神,“你们救了一只小狐狸,那狐狸还懂得报信救主?”
  “对啊,我们围脖儿可聪明了!”
  裴景淮脱口而出,又拍了下嘴。
  完了,怎么真叫成围脖儿了?
  庆熙帝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指着裴景淮哈哈大笑,“这名字……促狭。”
  裴景淮认命了,夸完沈令月和围脖儿,又不忘提起燕宜。
  “大嫂也很聪明,她读书多,什么都懂,教臣和哥哥用湿帕子捂住口鼻,避开毒烟,还认得那些矿石……”
  他的声音在裴景翊暗含警告的目光中越来越低,突然反应过来,连忙岔开话题,“都是臣平时读书少,没见识,差点把黄铁认成狗头金呢,哈哈,哈哈哈!”
  好在庆熙帝也没多想,京城里的大家闺秀哪个不是饱读诗书,各有所长,不然同安公主也办不起云韶女学来,怕是连教书的女博士都请不到几个。
  他听了半天,还是对那只叫围脖儿的小狐狸最感兴趣。
  “此狐聪颖,贵妃见了一定喜欢,改日让你们的媳妇儿带进宫来给她瞧瞧。”
  裴景翊委婉提醒:“陛下,这狐狸怕生,野性难驯,连臣都险些被它抓伤,只恐伤了贵妃娘娘。”
  庆熙帝只好暂时放弃了这个念头,又依裴景淮所请,赐了沈令月和燕宜一人一盒点心,并一盒珠花,算是对她们这次“立功”的奖赏。
  裴景淮抱着点心盒子高高兴兴出了宫,坐上马车才想起有件大事忘了办。
  “我也出了不少力,陛下怎么没说赏我啊?”
  裴景翊恨铁不成钢地扫他一眼,“你一开口都是弟妹如何聪慧如何心善有好报,陛下哪还记得你?”
  裴景淮撇撇嘴,不服气的道:“切,这点小功劳,我还不放在眼里呢。下次,下次我肯定搞个更大的,让陛下赏我赏的实至名归。”
  裴景翊闭上眼睛,捏了捏眉心。
  累了,带不动。
  ……
  裴景翊和裴景淮出宫后,庆熙帝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神色慢慢沉了下来。
  “杨寒呢,他回来了没有?”
  “回陛下,杨百户刚到不久,正在隔间候着呢。”
  “宣他进来。”
  杨百户很快进了殿。
  庆熙帝问:“此次行动伤亡如何?抓住了几个活口,审出幕后主使没有?”
  杨百户一一回禀,又道:“根据守卫的口供,他们只负责在山里监督那些矿工下井挖矿,又有几个技工师傅专门负责制造雷管。每个月会有一名中年男人进山,将制作好的雷管带走,并给他们送来下个月的口粮和原料。”
  “下次进山运雷管的日子是在什么时候?”
  “三天后。”
  庆熙帝点头,“那你们就再在山里等上三天,务必要抓住这个接头人,查清他的身份。”
  杨百户领命,正要退下,又被庆熙帝叫住。
  他眯起眼睛,语气微沉:“依你观察,昌宁侯府对山中有矿一事,之前真的毫不知情吗?”
  杨百户浑身一凛,连忙跪下:“陛下明鉴,臣……臣的确仔细观察过裴家两位公子的反应,但二人全程都没有任何异常表现,裴主事十分避嫌,丝毫没有插手搜查。裴二公子更是身先士卒冲在前面,救下了好几个锦衣卫的兄弟。依臣看来,他们俩与私矿绝无瓜葛。”
  庆熙帝松了口气,摆摆手让杨百户下去了。
  杨百户退出大殿,还没走多远,迎面就遇上了安王。
  他连忙躬身行礼。
  安王认出他身上的锦衣卫服饰,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矜持地摆摆手,便从他身旁走过。
  杨百户也不以为意,锦衣卫就是天子手里的一把刀,上至皇室宗亲,下至文武百官,对他们都是厌恶多过敬畏,避之不及。
  太监通传后,安王走进殿内,脸上挂着温和无害的笑容。
  “皇兄在为何事发愁?臣弟愿意为您分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