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话事人 第14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知道有人想算计自己,傻子才跟着对方算计走,当然是先找点理由,把对方陷害了再说。
  对付阴谋诡计最好的办法,就是解决企图耍弄阴谋诡计的人。
  此时在胥江对面,有一艘高大的楼船正停靠在岸边。
  楼船无论造价还是维护,都很昂贵,只有真正有钱人才养得起楼船。
  在这艘楼船的顶层甲板上,非常奢侈的用藤蔓人工搭建起了遮阳棚。
  有几个人正坐在遮阳棚里,一边品尝冰镇酸梅汤,一边观望着对面木渎镇大码头上的热闹。
  其中有两个人是林大官人认识的,一个是虎丘徐家的赘婿范允临,另一个是木渎镇四大家族之一沈家的主奉沈信。
  当中主座上的人约莫四十岁年纪,鬓发胡须都修理的十分齐整,非常有个性的身穿白袍,乃是这艘楼船的主人席思危,别人尊称一声大朝奉。
  西山席家有很多分支,此人就是一个分支的主导者,专门负责席家在苏州城商业版图和江湖事务。
  在整个洞庭商帮里,席思危大朝奉都是很有分量的角色。
  虎丘徐家和木渎沈家都以商业为主,与洞庭商帮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范允临和沈信认识席大朝奉并坐在这里并不奇怪。
  看着对岸的的木渎港分关开关仪式,席朝奉对左右笑道:
  “好生热闹的场景,如果那林泰来知道了,这一切都是为他人做嫁衣,不知作何感想?”
  两个帮闲陪着哄笑了几声,但范允临和沈信这两个与林泰来打过交道的人没说话。
  虽然他们都是被林泰来“压迫”过的人,对林泰来没什么好感,但也觉得席朝奉这话也太装了。
  席朝奉放下手里的玉杯,站起来走到船舷边上,继续眺望着对岸说:
  “近十年来,我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像我这样的人,如何才能在苏州本地扎下百年基业?
  你们都知道,在我大明,只有钱是没用的,富有如沈万三又能如何?
  我们这些经商致富的人,就像是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动荡,没有稳固的根基。
  我们西洞庭山本身就是人多地少,我们席家读书也不出色,我本人更是已经仕进无望!
  别说与官宦世家相比,就是与那些田连阡陌的大族相比,对官府的影响力也小得多。
  虽然也可以用银子去结交官员,但官员却又是最不靠谱的。
  十年来,我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能让自己拥有真正的根基。
  直到林泰来出现,他的所作所为让我眼前一亮啊。”
  有帮闲拍马说:“林泰来不过一个棍徒出身小人物,怎能比得上大朝奉。”
  席大朝奉又继续说:“你们不能不承认,这林泰来确实是一个人才。
  以木渎港税关为核心,以胥江为纽带,以各镇为支点,将基层各种权力互相融合,再将利益进行重组,形成一个能统治地方的牢固大网。
  如果这个集团能进一步稳固,并深深扎根于本地,外力就很难撼动了!
  这个林泰来模式是非常具有开创性的,完全不同于过往任何一种组织形式。”
  帮闲们面面相觑,没想东家对林泰来这个“对手”的评价如此之高。
  但东家可以赞扬对手,他们这些做帮闲的却不能跟着去褒美林泰来,一时之间竟然陷入了无话可说的境地。
  席大朝奉扶着雕栏,迷恋的望着木渎港,眼神逐渐变态,像是梦呓一样说:
  “我非常欣赏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本来应该属于我,并且由我来真正完成它!
  木渎港税关的主吏应该是我,垄断胥江上下游的人应该是我!
  挟制方圆二三十里钱粮征收的人应该是我,拥钱粮自重能倒逼官府的人也应该是我!
  包括今日这开关仪式,这一切统统都应该是我的!”
  其余众人:“……”
  没想到你一个商帮大佬,真就如此眼馋那林泰来的基业,居然在这里意淫上了。
  只有木渎沈家主奉沈信,隐隐然有些理解席大朝奉。
  一个商人再有钱又能如何,单纯有钱的话,越有钱越没有安全感。
  只有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扎根于地方的基业,才能产生一定安全感。
  范允临不得不出言提醒说:“那林泰来并不是好相与的。”
  言外之意就是,你席大朝奉虽然是洞庭商帮的大佬之一,但不要总是大白天说梦话。
  席思危转头看过来,淡淡的问道:“怎么不好相与?”
  范允临答道:“主要有两点,第一,他太能打,在江湖上威名很盛;
  第二,他与官府里不少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常言道,县官不如现管。”
  席大朝奉却“哈哈哈”大笑几声,轻蔑的说:“江南巡抚下半年要返回苏州城,你说林泰来认识的那些衙门官吏,比巡抚如何?
  林泰来再能打,打得过一千五百巡抚标营精锐?”
  范允临问道:“巡抚与大朝奉你”
  席思危半遮半掩的答道:“我只能告诉你,巡抚会帮助我的,你觉得,我还是说梦话吗?”
  范允临还能说什么,在江南地区除去南京,巡抚就是最大的官员了。
  席大朝奉忽而又说:“和义堂的范娘子是你族人?听说她十分精明强干,是一位贤内助。
  我自从丧妻后,旷居久矣,始终未能再寻找到良配。
  这范娘子十分适合我,可否结为秦晋之好?”
  范允临:“……”
  这个求亲毫无预兆,让范允临猝不及防的没反应过来。
  席大朝奉又补充了一句说:“在下应该不至于辱没了范娘子,还望你为我牵线。”
  众人齐齐无语,你席大朝奉,还真打算将林泰来的所有基业全盘接收?
  又到月底了,求月票啊!
  (本章完)
  ------------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不知情就算了!
  席思危大朝奉敢在这里“痴人说梦”,不仅仅是成功交通巡抚,当然自身也是有资本的。
  洞庭商帮不仅限于苏州,营业范围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大量海外业务,不然为何能在当今与徽商齐名。
  只拿算得上洞庭商帮本土的苏州城来说,在上塘、山塘、南濠街、东西中市、平江路、卧龙街等商业街区,洞庭商就拥有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
  席家是洞庭商帮的巨头家族之一,而席思危又是席家内部的重量级人物之一。
  不是每个商人,都会被人尊称为大朝奉的,席思危就有资格被人尊称为大朝奉。
  今天范允临和沈信能被请到楼船上,还能听到席大朝奉的“痴人说梦”,那就说明这两人已经是可以初步交心的合作者了。
  不然的话,席思危也不会如此不知轻重,把心里想法对外人随便说出来。
  能选中这两个人,席大朝奉当然也是有自己考量的。
  范允临所入赘的徐家,与申首辅有特殊关系,范允临本人与申二公子关系也较为密切。
  而申二公子又是林泰来的最大“招牌”,拉拢了范允临,便可以尽力抵消掉申二公子这个“招牌”。
  至于沈信则是木渎镇地头蛇沈家的主奉,拉拢沈家有助于夺取木渎港控制权。
  但是席大朝奉想向和义堂范娘子求亲这个事,还是超出了范允临的意料。
  不过范允临稍加思索后也就明白了,估计席大朝奉看上了范娘子的社团管理能力、江湖经验、以及和义堂在本地的基本盘。
  然后想借着“联姻”,来快速组建社团势力班底,复制林泰来模式。
  于是范允临对席思危答道:“我只能帮你传话,但是做不了主。
  因为这位同族堂妹自己很有主见,不会完全听从我的话,而我也没有什么资格管她。”
  席思危自信的说:“我可以给她名分,给她钱财,席家就是她最好的归宿。
  你也要劝劝她,以她出身和寡妇身份,也找不到更好的夫君。
  总是胜过不明不白的跟着林泰来厮混,只要是个聪明人,就会知道怎么选择。”
  范允临又很理智的回应说:“大朝奉所言极是,但现在去劝她,是否太早了?而且还可能会打草惊蛇。”
  范允临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就是,现在范娘子还是林泰来的人,去“策反”她,很容易惊动林泰来。
  第二个意思就是,你席大朝奉总要先展示一下肌肉,给别人信心,证明伱有干翻林泰来的实力,然后才好去说服范娘子。
  席思危点了点头说:“那就等着看吧,巡抚三日后就要抵达苏州了,我先去迎接了巡抚!”
  等巡抚抵达苏州城的那一刻,所有的计划都会全面展开!
  谈完了后,范允临和沈信就告辞了,下船各自回家。
  在回去的路上,读过书的范允临心里暗暗感慨,也不知道自己这次选择是对是错。
  席大朝奉这样的人真就是纯商人思维,讲究的就是一个贪得无厌、掠夺成性。
  看到别人有好东西,毫无道理的就认为应该占为己有,连个借口都懒得找。
  大概在这种人眼里,一切事情都像是做生意那样,打垮对手并夺取市场都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不需要什么理由。
  那林泰来搞扩张时,还知道先找个名头,“为国收税”、“奉正讨逆”、“被迫反击”等冠冕堂皇口号喊得震天响。
  而这席大朝奉的底线,比林泰来还要低,觉得什么东西好就要掠夺到手,这东西天然就应该属于自己。
  此时林泰来已经站在码头上,检阅着准备出击胥口镇的队伍。
  这次共抽调了二十名巡检司弓手、二十名税关河快、六十名社团伙计,共计一百的大军。
  胥口镇距离木渎镇很近,还不到十里地,一个进攻就应该能拿下。
  忽然高长江跑了过来,尽职尽责的说:“作为社团名义上的军师,我必须要禀报,对岸停靠了一艘大型楼船,我觉得有点可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