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55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几年的直播生涯,老公粉都变成了家人粉,他们也希望李曼丽能有个好归属。
  起码男方是响当当的千亿富豪,资本巨头,而不是什么黄毛中专rap。
  比较他们喜欢李曼丽,李曼丽的品味,也能代表着他们的品味。
  “什么时候过来的?”陆良笑着问。
  “额~开幕就来了。”
  “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看起来,精神不是特别好。”
  陆良语气满是责怪,昨晚陪他睡了几个小时,一直没睡,结果刚开幕就跑过来了。
  “我就想早点过来看看你嘛。”李曼丽突然忘记两人已经‘分手’,语气带着撒娇。
  “放心叭,我没有熬夜,昨天一觉睡到下午五点多,正常的生物钟。”她笑眯着眼睛。
  “没事到处逛逛也好,如果看上那款跟我说,我送给你。”
  陆良失笑,打了声招呼之后,就去往隔壁的供应商展厅。
  然而只是简单的对话,却让直播间网友嗅到不一样的味道。
  “萌神,你不老实。”
  “这他妈,哪像是分手的样子?”
  “快告诉我,你们是不是悄悄又好了?”
  对于这些言论,李曼丽充耳不闻,顾左右而言他:“兄弟萌,买辆天枢怎么样?感觉猛男粉会比较符合我们的气质。”
  与此同时,这一幕,也被不远处一个高挑美人看在眼里。
  她一脸愤愤,摸着隆起不明显的小腹,轻声道:“看到没,这就是你爹,还好你是个男孩子,不然妈妈会很担心。”
  第591章 他好像散发着光
  相较于隔壁人头攥动的车展,供应商展厅的游客明显就少了很多。
  不过少,也只是相对而言,还是有几百名游客对着各家展览品一通拍摄。
  大家关注的重点,都是每家供应商展厅内玻璃箱的展览品。
  比如麒麟二代天枢特供版锂电池组,又比如jt-231电机天枢特供版。
  几乎每家展厅都有一样,或者多样,天星·天枢的特供版零配件。
  如果全部组合起来,再加上车架和车壳就是一辆全新的天枢。
  各行业老总看着各项参数,喜不胜收,与供应商代表交谈甚欢。
  不出意外,应该是达成了某种合作,而且不止一二家在本次大会上达成合作。
  “妈的,南极人的魏总也来了?”
  “该不会真有南极人电车吧?”
  “不好说,这得去问陆总。”
  “问他干嘛?”
  “谁让他把全国一流零配件供应商,全部汇聚到一个产业园区,可以说原材料运进去,几乎整车出来,天星又免费提供车机系统,只要有资质,谁都可以贴牌生产。”
  “国家有优惠,当地有补贴,如果你是贴牌大厂,就问你心不心动吧?”
  听到汽车记者的一番话,旁边几名吃瓜群众瞠目结舌。
  要真能这么操作,以后南极人电车,恒源祥电车,浪莎电车,恐怕都会相继出现。
  真就什么阿猫阿狗都想过来掺和,以后这个市场恐怕会变成一锅乱炖。
  “这样真的好吗?”有人呓语询问。
  南极人都来造车,那质量,该不会跟他家的衣帽鞋袜一样,一穿就破。
  “这是每个行业发展之初的必然情况。”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几人扭头回望,纷纷瞪大眼睛:“陆总。”
  “你们好呀。”
  陆良笑容满面,打了声招呼,然后看向那位汽车记者:“凡事有利有弊,但资源整合,总归不是一件坏事,难道不是吗?”
  汽车记者老脸一红,又说道:“陆总,可是参差不齐的市场,对一些不知情的消费者很不公平。”
  “这倒也是。”陆良微微点头,沉吟片刻又说道:“所以以后需要擦亮眼睛,或者耐着性子再等几年,大浪淘沙,最后能活下来的车企,肯定都有两把刷子。”
  记者下意识打开录音笔,强忍着激动:“陆总,那您认为这个周期会持续多久?”
  他只是过来这边拍拍素材,没想到随口蛐蛐一句陆良,没想到还被正主听到。
  不过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不被他听到,又怎么能有采访的机会。
  陆良哑然失笑:“朋友,你这个问题问得并不专业。”
  他拍拍对方的肩膀:“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祝大家玩得开心。”
  记者一愣,望着陆良离去的背影,突然猛掐大腿:“我真他妈傻币。”
  旁边几名吃瓜群众一头雾水:“兄弟,怎么了?为什么陆总会这么说?”
  汽车记者满脸郁闷,叹道:“如果有南极人电车,他们是为什么而来?”
  “这还用说,当然是赚钱啊。”
  “怎么赚?”
  记者似乎也知道他们不太清楚,于是自问自答:“最好的办法就是骗补贴,应该说是只赚政府补贴的钱。”
  “这么一来,新能源的原始发展周期什么时候结束就显而易见。国家补贴结束,就代表野蛮生长的周期结束。”
  几人恍然,但他们又有了个新的问题:“现在市场这么乱,国家难道不管吗?”
  “没听到陆总刚才说,这也是每个行业发展之初的必然。”
  汽车记者一脸无语,已经不想再跟外行人说话了。
  他刚刚问了一个那么蠢的问题,导致痛失采访陆良的机会。
  到手的奖金,突然就飞了,他要去厕所哭一会。
  “天星汽车无责任薪酬给的那么高,让我们这些薄利的企业该怎么办?”
  汽车玻璃的展厅,耀福集团的老总义愤填膺,说的很大声,生怕别人听不到。
  他又说:“行业是个整体,不是有钱就行,加薪要考虑到其他企业能不能承受。”
  天星汽车给全体员工,最低3800元无责任底薪的消息已经传开了。
  要知道传统制造业,企业给员工最低的无责任底薪,往往对标城市的最低底薪。
  而当前全国各大城市,底薪最高也只是魔都的2420元,苏城只有2020元。
  反观天星汽车直接给到3800元,哪怕是普工都有的最低底薪。
  就以每月21.75个工作日,工作日的加班算1.5倍,周六的加班算2倍为例。
  如果每月上满26天,工作日十小时,周六八小时,算上绩效奖金全勤奖轻松过万。
  这还仅仅是普工的最低薪酬,没算那些有技术加成的工种,及组内小领导。
  他们的无责任底薪应该达到4000,或者4500,综合月薪也就更高。
  但是仅仅天星普工的薪酬,就对应他们的中端技术岗,及组内管理岗。
  同样都是普工,耀福的普工,一个月哪怕做满28天,到手的月薪只有五千出头。
  反观月薪一万出头的天星,导致现在工厂内人心浮躁。
  旁边几人刚想点头,表示认同,毕竟员工薪酬高,他们也就少赚点。
  正所谓开源节流,开源很难,还是节流比较简单,直接砍福利待遇,简单又粗暴。
  只是他们刚想开口,忽然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身后,看到陆良,赶忙小声说:“曹总还是少说点吧,陆总来了。”
  “陆良来了又怎么样?”曹旺一脸不忿。
  天星汽车又要扩招,消息刚传出,他们工厂就大量员工辞职,瞬间人手紧缺。
  他这么早过来,就是过来兴师问罪,还会怕陆良听到?
  “曹总,对我们公司的薪酬待遇,好像很有意见?”
  陆良嘴角带笑,快步而至,并没有故意装做没听到的样子。
  老曹来势汹汹,当着这么多人面说他们公司的不是,他也没必要顾及对方脸面。
  “陆总,我们实体制造行业很难,希望你能理解我们的处境。”
  曹旺见到陆良过来,语气稍软,但态度还是跟刚刚一样。
  别人怕陆良,但他可不怕,因为耀福是全球最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路上跑的十台车,无论油车还是电车,起码有七台是使用耀福的玻璃。
  “曹总,别人难,耀福可不难吧?”
  陆良笑容依旧,语调平淡:“据我所知去年耀福总营收283亿,同比增长27.5%,净利润54.22亿,同比增长32.78%,今年预计总营收应该有望突破350亿。”
  “这是国家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为耀福集团带来的风口红利。”
  “结果现在,曹总,您反过来说我们天星给员工合理的薪酬,让您觉得很难?”
  曹旺突然懵了,没想到陆良敢当面跟他呛声,浑然不顾行业老前辈的脸面。
  他梗着脖子喝道:“陆总,耀福营收的增长,当然要感谢国家给予的机会,我们耀福是闽南地区蝉联多年的纳税标兵。”
  陆良失笑:“曹总,我在问您吃了没,你回答刚上完厕所,何必顾左右而言他?”
  “国家推动产业升级,意义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让国民过上幸福生活,民富才能国强。”
  “如果产业升级前,普工月薪三千,产业升级后,普工月薪还是三千,那升级的意义在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