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荒田回过去 第1076节
田那边也有一个大的打谷场,只不过是露天的。
今天村里很热闹。
男女老少都来到了打谷场,而且已经有知青天没亮就出发,现在已经赶到了不少人。
因为不能让公社的领导等着。
此时场院里到处都是人,在那里热闹的聊着天。
因为这些人很多都是坐一辆车过来的,不认识也脸熟。
场院了有不少粮仓,上面都写: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的标语。
演讲台上,谢老四几个大队的干部们,正在那里聊着天。
两张台子上铺着红布,上面放着一个话筒。
后面的挂着横幅着是写着:欢迎上级领导莅临***
村里的墙上,基本上都写着,知青青年到农村是有必要的,各种各样的标语。
杨小乐没有去参合谢老四他们的事情里面,安静的站在人群里。
其他生产队的人很少过来,来的基本上都是知青。
加起来估计有一百多人。
而第一大队的人本来也不是很多,只有一百四五十人,现在基本上和这些知青一样了。
今天开会主要是给知青开的。
老百姓自然都是围在了外围。
“小乐!”
杨小乐正在底下悠哉的待着,就听到谢老四喊他。
“怎么了?大队长。”
杨小乐走过去,好奇的问了一下。
谢老四,看着他问道:“你稿子呢?写好了吗?”
“没啊,我有腹稿~”
“你……不是让你写稿子吗?怎么还给我搞什么腹稿,什么是腹稿?”
谢老四着急了一下,随后问了一句。
“哦,就是没稿子,但是我知道怎么说。”
“那不还是没稿子吗?”
“放心好了,大队长,不会给你丢人的。”
杨小乐不在意的笑了笑。
谢老四见状看了他一眼:“你确定啊?别到时候给我整一堆事情出来!”
“不会~”
听到这话,谢老四还是有些不放心。
不过也只能这样了。
众人都在那里安静等着。
大院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等了快一个小时,还没看到车子的影子。
杨小乐则是一阵的无语,这架子还真大啊,比上次县里来人架子还大。
不过想想也就不奇怪了。
上次人家是突然袭击。
这次是常规的会议。
又等了一个小时左右,这才看到有车子停在场院门口。
而谢老四几人都过去迎接去了。
“哎,小乐,大队长让你去那边等着,说随时可能要上台演讲。”
思绪间,就看到谢红兵过来,轻轻拉了一下他。
冯爱军几人见状笑道:“去吧,大伙都等着看呢!”
杨小乐见状也就过去了。
……
没一会,谢老四带人来到了演讲台上。
其他人都落座了以后,就听到谢老四笑道:“这位是公社隔委会分管知青点的孙卫毛,孙主任,大家欢迎。”
听到这个名字,众人眨巴了一下眼睛。
而杨小乐嘴角抽了抽。
这名字!
够觉悟!
不过也不是很奇怪,毕竟现在改名字的人太多了,赵卫兵就是其中之一。
四九城里,改名字的太多太多了。
弄的所里专门开了一个改名窗口,随改随批。
对方穿着毛呢大衣,带着一头栽绒帽。
身材有些微胖。
等谢老四介绍完以后,他这才笑道,谦虚的虚按了一下:“同志们啊!我们代表云山公社,欢迎你们这些知识青年……”
一通长篇大论。
反正是高举旗帜,一通歌颂。
话音停了以后,众人这才响起零星的掌声。
等人说完,他继续说道:“同志们,你们是响应号召过来的,是来消灭……”
众人安静的听着。
底下不少的人嘴角抽了抽。
这一看又是农民出身,一开始两句还像个样子,后面字多了,这成语都是乱用。
老百姓听的津津有味。
但是这些知青可是都要忍不住了。
能来这里的,最差的都是上过初中的,不说出口成章 但是有些明显的错误还是能听出来的。
台上的孙主任明显是看出来了。
几年了。
都没人敢这样笑话他了。
哪个看到他不是打哆嗦。
四下看了看,准备找一个目标。
不过底下的人他也叫不出来名字,只能将随身带的公文拿了出来。
上面有凤凰屯所有知青的名单。
第472章 没想到踢到铁板了。
孙副主任看着手里的名单,随后清点了一些名单出来:“同志们,当前的局势很紧张,咱们这些人里面,是不是一颗红星,我们不清楚,所以啊,我们要时刻警惕……”
看了一下底下的人说道:“下面我点一些人,这些人一会上台来。冯雪、宋文慧、苏娅楠……”
这下底下嬉笑的人收起了表情。
因为第一批知青,除非是特地申请要来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去了生产建设兵团。
来这里的,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点点毛病。
而冯爱军几人则是眉头紧皱。
杨小乐也是瞥了瞥。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还是看一个知青点就这么多人,就没继续点名了。
一下点了十个人,三个都是他们一队的人。
人员点完了以后,孙卫毛看着这些上台的人这才继续说道:“同志们,这些人家里都是……”
说了一下几人家里的情况。
他这才继续说道:“来了农村,就要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和社员们打成一片,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同时呢,我们也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争取早日完成思想上的提高,完全可以做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嘛,对不对?”
底下的人见状,都不出声了。
而台上,几人都是咽了咽口水。
生怕这个副主任,突然给众人开个检讨大会,那就真的完了。
好在这个孙主任没继续说太多。
后面只是严厉地说了一下,就让人下去了。
这下没人再敢在底下嘻嘻哈哈的了,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接下来,对方就在那里说着照本宣科地说着一些场面话。
今天村里很热闹。
男女老少都来到了打谷场,而且已经有知青天没亮就出发,现在已经赶到了不少人。
因为不能让公社的领导等着。
此时场院里到处都是人,在那里热闹的聊着天。
因为这些人很多都是坐一辆车过来的,不认识也脸熟。
场院了有不少粮仓,上面都写:深挖洞、广积粮,不称王的标语。
演讲台上,谢老四几个大队的干部们,正在那里聊着天。
两张台子上铺着红布,上面放着一个话筒。
后面的挂着横幅着是写着:欢迎上级领导莅临***
村里的墙上,基本上都写着,知青青年到农村是有必要的,各种各样的标语。
杨小乐没有去参合谢老四他们的事情里面,安静的站在人群里。
其他生产队的人很少过来,来的基本上都是知青。
加起来估计有一百多人。
而第一大队的人本来也不是很多,只有一百四五十人,现在基本上和这些知青一样了。
今天开会主要是给知青开的。
老百姓自然都是围在了外围。
“小乐!”
杨小乐正在底下悠哉的待着,就听到谢老四喊他。
“怎么了?大队长。”
杨小乐走过去,好奇的问了一下。
谢老四,看着他问道:“你稿子呢?写好了吗?”
“没啊,我有腹稿~”
“你……不是让你写稿子吗?怎么还给我搞什么腹稿,什么是腹稿?”
谢老四着急了一下,随后问了一句。
“哦,就是没稿子,但是我知道怎么说。”
“那不还是没稿子吗?”
“放心好了,大队长,不会给你丢人的。”
杨小乐不在意的笑了笑。
谢老四见状看了他一眼:“你确定啊?别到时候给我整一堆事情出来!”
“不会~”
听到这话,谢老四还是有些不放心。
不过也只能这样了。
众人都在那里安静等着。
大院里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
等了快一个小时,还没看到车子的影子。
杨小乐则是一阵的无语,这架子还真大啊,比上次县里来人架子还大。
不过想想也就不奇怪了。
上次人家是突然袭击。
这次是常规的会议。
又等了一个小时左右,这才看到有车子停在场院门口。
而谢老四几人都过去迎接去了。
“哎,小乐,大队长让你去那边等着,说随时可能要上台演讲。”
思绪间,就看到谢红兵过来,轻轻拉了一下他。
冯爱军几人见状笑道:“去吧,大伙都等着看呢!”
杨小乐见状也就过去了。
……
没一会,谢老四带人来到了演讲台上。
其他人都落座了以后,就听到谢老四笑道:“这位是公社隔委会分管知青点的孙卫毛,孙主任,大家欢迎。”
听到这个名字,众人眨巴了一下眼睛。
而杨小乐嘴角抽了抽。
这名字!
够觉悟!
不过也不是很奇怪,毕竟现在改名字的人太多了,赵卫兵就是其中之一。
四九城里,改名字的太多太多了。
弄的所里专门开了一个改名窗口,随改随批。
对方穿着毛呢大衣,带着一头栽绒帽。
身材有些微胖。
等谢老四介绍完以后,他这才笑道,谦虚的虚按了一下:“同志们啊!我们代表云山公社,欢迎你们这些知识青年……”
一通长篇大论。
反正是高举旗帜,一通歌颂。
话音停了以后,众人这才响起零星的掌声。
等人说完,他继续说道:“同志们,你们是响应号召过来的,是来消灭……”
众人安静的听着。
底下不少的人嘴角抽了抽。
这一看又是农民出身,一开始两句还像个样子,后面字多了,这成语都是乱用。
老百姓听的津津有味。
但是这些知青可是都要忍不住了。
能来这里的,最差的都是上过初中的,不说出口成章 但是有些明显的错误还是能听出来的。
台上的孙主任明显是看出来了。
几年了。
都没人敢这样笑话他了。
哪个看到他不是打哆嗦。
四下看了看,准备找一个目标。
不过底下的人他也叫不出来名字,只能将随身带的公文拿了出来。
上面有凤凰屯所有知青的名单。
第472章 没想到踢到铁板了。
孙副主任看着手里的名单,随后清点了一些名单出来:“同志们,当前的局势很紧张,咱们这些人里面,是不是一颗红星,我们不清楚,所以啊,我们要时刻警惕……”
看了一下底下的人说道:“下面我点一些人,这些人一会上台来。冯雪、宋文慧、苏娅楠……”
这下底下嬉笑的人收起了表情。
因为第一批知青,除非是特地申请要来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去了生产建设兵团。
来这里的,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点点毛病。
而冯爱军几人则是眉头紧皱。
杨小乐也是瞥了瞥。
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还是看一个知青点就这么多人,就没继续点名了。
一下点了十个人,三个都是他们一队的人。
人员点完了以后,孙卫毛看着这些上台的人这才继续说道:“同志们,这些人家里都是……”
说了一下几人家里的情况。
他这才继续说道:“来了农村,就要好好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要和社员们打成一片,滚一身泥巴,练一颗红心,同时呢,我们也要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争取早日完成思想上的提高,完全可以做一个:可以教育好的子女嘛,对不对?”
底下的人见状,都不出声了。
而台上,几人都是咽了咽口水。
生怕这个副主任,突然给众人开个检讨大会,那就真的完了。
好在这个孙主任没继续说太多。
后面只是严厉地说了一下,就让人下去了。
这下没人再敢在底下嘻嘻哈哈的了,脸上露出了严肃的表情。
接下来,对方就在那里说着照本宣科地说着一些场面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