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14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错就改,长哥豪哥的水准可以试试往外走,把代销蔬菜选品的工作交给新人,就去跑县城市场吧。”
  罗学云作为青云菜业***,是绝对的一言堂,他说话就是确定,学长俩人如何能不高兴,暗道这么多天的辛苦没有白费。
  除了嘉奖的喜悦,隐隐约约还有一种成就感,好像是钓上来鱼,种出粮食,自己发自内心的欣喜和外人由衷的赞叹。
  “有句话我不知该不该说。”学长趁着气氛融洽,还是张口。
  学豪却道:“我觉得应该要说,就是错了,也该跟学云讲。”
  此言一出,众人好奇起来,暗忖莫不是在玩,我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的把戏。
  “讲。”
  “在周垣摸爬滚打这么多天,见到很多样式的人物,才发现像郝志气这样的正派人,属实不多,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给他一个机会?”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旁听的罗雨冷声道:“遇到问题,郝志气自己没有解决,也没有告知我们,不管是想拖着,还是有别的打算,都证明他不是合适的合作者,若不能及时止损,后面问题会越来越大。”
  学长急道:“这么说,过头了吧,早先我们的计划就是每县设置一到两名合作者,各分一块,郝志气只是卖得少些,又不是卖不掉,咋就成损失呢?”
  罗雨道:“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热情,愿意扩大经营的合伙人,不是借着青云菜的好东风,赚些许佣金又不受我们管理的散沙,要只是卖青云菜,凭什么需要郝志气?”
  学长被怼得哑口无言,只能看向罗学云。
  “这样好了,再给他一个机会。”
  罗学云道:“辣椒上市之前,郝志气无论能解决菜市场摆摊问题,还是饭店食堂能附带采购其他蔬菜,都可保持合作,不然就只能遗憾分手。”
  学长点头同意。
  “另外,弄清楚高海生的喜好,祥、平你俩有时间可以拜访拜访,瞧瞧情况。”
  学长闻言一颤,也只能哀叹,祈祷郝志气真的有些志气。
  毕竟青云菜现在红得发紫,处于我挑人,人求我的状况,郝志气确实没资格躺蹭青云菜利润。
  得到指示的郝志气,眉头皱成川字,两个问题在他看来,都不好解决。
  饭店食堂肯采购青云菜,是冲着它自身的优秀品质,属于独家稀缺资源,不得已购买,若是非要捎带附加条件,他们也不傻,必定要另想办法。
  市场摆摊有张力等人断断续续的捣乱,也是恶心,短时间真没什么好办法,那不是打几架能解决的。
  但是青云菜确实利器,销售难度不大,尝过甜头再说舍弃,要点狠心。
  “为什么不去陈清取取经呢,青云菜又不止咱们一县卖,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
  第225章 经营之道
  家有贤妻的郝志气认为此话有理,连多一天都无法等待,急急前往陈清住下,赶早市去瞧青云黄瓜的售卖情况。
  街头巷尾自发形成的菜市场,有处移动板车,竖立起的木牌子上,写明青云蔬菜代卖点,逛完一整条街,只有两家摊位这样。
  郝志气选择其中一位年纪稍大的,递上香烟套近乎。
  “老哥,你这青云蔬菜代卖点是啥意思?”
  眼看早市将罢,满车蔬菜所剩无几,摊主心情亦是不错,接过香烟点燃,笑呵呵道:“老弟不是咱们县的?”
  郝志气稍稍犹豫,还是如实道:“周垣来的。”
  “哈,咱青云菜的名头还真传到外面去了,辛经理没开玩笑哩。”
  摊主的欢笑,让郝志气有些摸不着头脑。
  “你认识我?”
  “不认识,不过来陈清菜市场打听青云菜的外乡人,除了想进货运回家售卖,我想不出来别的原因,总不至于跑一趟别县,不带水果特产,反而带蔬菜回家当礼物。”
  “老哥的意思是,有很多人来陈清,想进货青云菜?”
  “多不多咱不知道,只知道青云菜是咱们县田集乡特产,旁的地方种不出这样的蔬菜,想尝一口就得来陈清。”
  摊主边说边笑,似乎家乡种出这样的蔬菜,很是一种骄傲。
  郝志气没法反驳,决定抛开细枝末节,直奔主题。
  “老哥,有个问题我讲了,你别生气,当说咱们就聊聊,不当说你就当是放屁。”
  “别这样,有话说话就是,咱们都是粗人,摆摊经营赚个糊口钱,没那么多弯弯绕。”
  “说实话,青云菜很好,吃了青云牌子的白菜黄瓜,别家的我看都不想看,你这当街代卖,会不会有人生事?”
  “生事是什么意思?”
  “不许你卖青云菜。”
  “为什么不许呢?”摊主纳罕道,“都是辛苦劳累种出来的东西,凭什么不许卖呢。”
  郝志气道:“因为青云蔬菜太好吃,大伙都来买它,导致别人家的白菜黄瓜卖不出去。”
  摊主更是疑惑:“卖不出去,就别种啊,没人家种得好就不许人家卖,这是哪门子道理?再说,青云菜价格比普通蔬菜高很多,不少人都是当作两种蔬菜买,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有什么好废话的。”
  郝志气无奈道:“可就是有人不讲理。”
  “他不讲理,你就别跟他讲理呗。”摊主道,“我瞧你这忧心皱眉的样子,倒像是正儿八经做事的人,青云蔬菜在南城有个门市,辛经理常去那,你有问题直接找他,我也是半吊子,跟你讲不明白。”
  郝志气问道:“辛经理是谁?”
  “辛贵,你到那一问就知道。”摊主一边收拾东西,一边随口答话,“他是陈清青云菜的销售经理,我们有问题都找他。”
  郝志气瞬间理解,辛贵的作用和自己类似,都是负责某个城区的销售管理。
  按图索骥,郝志气来到南城门市,只有余秋秋守在电话旁边,此时无人,她正在看书学习。
  “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余秋秋看人凑过来,连忙放下书籍,起身询问。
  郝志气试探地问道:“辛经理在吗?我找他有些事情。”
  “您跟辛经理有约吗?”
  “没有。”
  “那您找辛经理是公事还是私事呢?”
  “算是公事,也是私事。”
  余秋秋怔住,顿生无语之念。
  “辛经理在外办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您可以午后过来,他那时一定会在的。”
  郝志气望着青云门市的招牌,和干净明亮的前厅,一时间不知道咋办,只能点了点头,出门蹲在巷口。
  自行车清脆的铃声惊醒沉思的郝志气,只一眼,他就断定骑自行车的人是辛经理,这种派头风范,太像是罗学云三人。
  “辛经理,辛经理,我是周垣来的郝志气。”
  辛贵原以为是谁跟自己打招呼,喊了一声就想掠过去,没想到他自报家门,是个熟悉的名字。
  他不得不停下自行车,端详眼前的男人。
  “郝庄的郝经理?”
  “我是郝庄的,但不是什么经理。”郝志气喜道,“辛经理知道我?”
  “有所耳闻,青云菜在周垣的分销合作商,按理来讲,该称呼个郝总或是郝经理。”辛贵道,“找我有事?”
  “有些问题想请教。”郝志气连忙道。
  听完郝志气的问题,辛贵愣了片刻:“你这是作弊吧?”
  “什么?”
  “没什么,开个玩笑,先进屋坐会儿,我歇口气。”
  将辛贵安排到院子里面,让余秋秋给他倒茶水,辛贵趁空连忙给黄岗去了电话,得到罗学云准确回复后,他才放心,转头找向郝志气。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人办事因地制宜。”
  辛贵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周垣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不敢贸然给郝经理出主意,就把陈清怎么做的,跟郝经理聊一聊,权作参考。”
  郝志气道:“多谢多谢。”
  辛贵摆摆头。
  “青云菜业实际上有两项业务,田集的青云蔬菜种植,以及陈清南部各乡蔬菜代销。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城郊和南部各乡的蔬菜,以户头代表,单种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两三亩以上,经过评估,质量达标的,基本上都在青云菜业合作名单上面。
  今年上半年青云蔬菜的种植计划是黄瓜辣椒,便早早通知下去,尽量避免对垒,毕竟蔬菜种类那么多,没必要赶在一起,如果实在重合,又种得好,两牌子蔬菜的差价,同样能保证他们有市场。”
  调节生产计划,寻找农副产品销路,这姿势怎么如此眼熟?
  郝志气恍然大悟,这踏马不是供销社和蔬菜公司的活计,青云菜业究竟是何等能量,能做到如此地步。
  他暗暗心惊,脸上却苦笑:“我没那么大本事。”
  “只做参考,说好的要因地制宜。”辛贵道。
  郝志气道:“还有别的办法吗?”
  “有,唐桥的邓鲁峰,他在菜市场很有人缘,明暗公私都给他面子,青云菜经过他的手,非但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极受欢迎。
  当然深层次的原因是,唐桥很多菜贩,没有自己种菜,所以他们的利……想法,不一定跟下面的菜农一致。”
  郝志气眼睛发亮,喃喃自语:“这就是经营之道吗?我想我已经有办法了。”
  第226章 高场长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件很困难的事,大多时候,人们都是知道这样做更好,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好。
  就像现在的郝志气。
  听完辛贵的两个鲜活案例,他敏锐参悟到其中要点,就是不同人的利益也不同,专业摆摊的和菜农不一致,卖黄瓜和卖茄子的也不同。
  当初青云白菜进入周垣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掀起波浪?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