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荣华录 第4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还是算了。”顾瑾道:“我这几个叔母可都不是傻子,没用的时候能对我冷眼旁观,不问死活,有用时也能舍下脸面,百般亲近。”
  “但她们对我一分好,便是想要谋求十分的利,倒不如就这样冷着,不求她们什么,也免得沾了一身腥。”
  秋彤也没有再劝,毕竟自家姑娘最大的靠山本来也不是侯府,而是皇帝。
  ……
  转眼间便到了殿试这一天,侯府内天还没亮就纷纷起床忙活了起来,顾丛頫亲自送了顾元启进宫,其余府中亲眷也尽都要去府门前送行。
  顾瑾也跟着去了,她没凑上前去,只在后面看着李氏对他殷殷嘱托,似是恨不得跟到太和殿去。
  进士也分三甲,一甲三名,进士及第。二甲一百名左右,赐进士出身,余下的则为三甲,同进士出身。
  考到这个地步,只要不在殿试的时候冒犯帝尊,功名已是稳稳到手了。但这三甲还是要争一争的,排次靠前,日后为官面上也更有光彩。
  李氏比顾元启还要紧张,在福寿堂里等着的时候,连端着茶盏的手都在发抖。
  顾老夫人心里也惦记着,但她还算稳得住,只时不时的朝院里张望,盼着能早早见到那进宫的父子俩。
  四房的钱氏暗自撇了撇嘴,只觉得好事儿真是被二房给占尽了。
  爵位是人家的,还有个膝下养了皇子的女儿,如今就连儿子都成了进士。
  这顾家祖宗的萌荫,算是都落在那一屋了。
  “母亲,二嫂嫂,你们也不用担心,启儿可是咱们府里最有出息的了,学识上自是没得说,谋个进士出身那就是轻而易举,没准儿呀,一甲也有一争之力呢!”
  这话顾老夫人和李氏都爱听,在她们眼里,外人自然比不上顾元启,但心里这般想着,嘴上却不好张狂。
  “一甲还是二甲都好,都好!”
  顾老夫人乐呵呵道:“启儿出人头地,咱们侯府也算是换了门庭了。你们各房也要好好的教导子嗣,多几个有功名在身的,才是家族兴旺的长久之计。”
  眼看着就过了晌午,外院的婆子终于急匆匆来报,说是侯爷和大公子回来了,正往福寿堂这边来。
  顾老夫人激动的站了起来,被人扶着就要去迎一迎,好在顾元启脚程快,没多久就进了门。
  他先是拜过顾老夫人和李氏,这才坐下。
  李氏急忙问道:“考的如何?可都还顺利?”
  顾元启这两年来几乎是手不释卷,今日考完总算是卸下了重担,只觉一身轻松。
  “应是不错,总归是尽力了,二甲该是稳妥的。”
  钱氏笑道:“元启可是谦逊惯了的,没准儿到时候放榜一看,进了一甲呢!”
  “不会,不会!”顾元启可没这般自傲:“须知人外有人,比我更有才识之人犹如过江之鲫,我实在是不够看,能走到今天,也不过是以勤补拙罢了。”
  “尚且有几分自知之明,一甲是不敢肖想的。”
  其实只要能稳稳当当的考完,这一屋子人就很知足了。
  一旁的顾珍耐着性子等了许久,连忙问道:“大哥哥见到泽表哥了么?他可有说考的如何?”
  李氏瞪她:“你这丫头,分不清个轻重里外!亲哥哥就在眼前,偏惦记着你表哥!”
  她也是气的,为了顾珍的事,她这一段儿不知道往娘家跑了多少回,可她那嫂子武氏就是不肯松口,死活不愿意顾珍嫁去李府。
  这也就算了,盛京城里显贵的人家遍地,也不是非李家不可。被人这样瞧不上,就算顾珍以后真嫁进去,武氏做婆母的,也不会给她什么好果子吃。
  李氏还是疼爱她的,不忍心顾珍以后受磋磨,本打算找个时候与贤妃商量一下,看看再给小女儿物色个既能对贤妃有助益,又能对她好的人家,也算是皆大欢喜了。
  偏偏顾珍被李泽迷晕了眼,闹着非李泽不嫁,活像是这世上再没男人了一般。
  第75章 榜眼
  “怎么就不能惦记表哥了?表哥今天也参加了殿试,我自然是要问问的。”
  顾珍努着嘴,对李氏最近总拦着她去外祖家的事情很不悦,在她心里,自己和李泽的亲事是板上钉钉的,不会有什么变动。可最近只要她一提起李泽,李氏就要将她数落一顿,拐着弯的骂她不争气。
  这可叫她委屈坏了。
  顾元启虽知她喜欢李泽,但李氏怕打扰他读书,并没有告诉他曾找过李家议亲的事,因而他也不曾多想,只道:“泽表弟应该也是不错的,至于具体如何,三日后的传胪便见分晓了。”
  *
  次日,勤政殿内,皇帝一边审阅着面前的十份考卷,一边听着几位阅卷官的争论。
  “朔州霍文滨的策论文理俱足,典显可录,堪为一甲。”
  “论起词意严整,纯雅切实,当属江北的岑元明。”
  “臣以为……”
  “陛下……”
  ……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足足争论了半个多时辰,见皇帝从试卷中抬了头,这才纷纷道:“还请陛下圣裁!”
  一甲的卷子是要皇帝钦点的,呈上来的十份考卷论起内容和文笔都已是翘楚,不分伯仲,但一甲的位子只有三个,谁有幸得了,其实还是要看皇帝的喜好。
  皇帝本就不是犹豫不决的人,直接定夺道:“霍文滨的才学不错,文章也鞭辟入里,当得起头名。”
  “岑元明的策论还差些功底,便点为探花郎罢。”
  “至于榜眼……”
  皇帝点了点手底下的考卷,淡声问道:“这云奉的文章、策论皆属上乘,如何会圈在了第八位?”
  送来皇帝手里的十份考卷都是排了序的,如无特别合眼缘的,往往只会上下串动个一两名,不会变化特别大。
  但看皇帝的意思,是想把榜眼的位置给这云奉了?
  “启禀陛下,云奉的才识确是过人,只是……云氏祖上曾见罪于先帝,后虽得大赦,又案情平反,遣回原籍,得以参加科考。但若点为一甲,恐有伤先帝威仪……”
  “哦?”皇帝状若恍然,似是才知道此事一般:“这云奉,可是云季同,云阁老的子孙?”
  “回陛下,正是云阁老的长孙。”
  云家世代清贵,族中子弟皆是向学之辈,云阁老更是当世大儒,只可惜所侍的君主并非明君,以致在朝堂上以死谏君,惹怒了先帝,最后云氏一族也被先帝胡乱编造了个错处,全族流放。
  皇帝继位后,便着手为云氏的案情平反了,只是虽然恢复了身份,但曾经被抄没的家产和卸掉的官职却没办法恢复。
  朝堂便是如此,退场容易,再要挤进来,便是触碰了别人的利益。皇帝虽知云氏无辜,当时也只能将他们遣返原籍,又赐下良田,供云氏族人谋生。
  按理,皇帝当初为云氏平反的举动已经算是对先帝不敬了,在云奉的事情上确实该退一步,也算是维护了先帝仅存的那点儿脸面,左右一甲和二甲也没差几个名次,若真欣赏,日后多重用就是了。
  “陛下若欣赏这云奉的文章,不如……点为二甲头名?”
  这样做其实也合理,既维护了皇室体面,也给了云氏一族恩典,只可惜,皇帝的心中早有决断,他既有心提拔云奉,就不会顾及一个死人。
  当下,便决断道:“云奉的才学,本就在一甲之列,先帝当初为奸佞所惑,以致云阁老身死,云氏获难,朕又岂可为了维护先帝,再委屈了云阁老的子孙?”
  “朕意已决,云奉,点为榜眼。”
  “……”
  啊是是是,不能委屈了云奉,所以踩着先帝的脸对吧。
  在场的诸位大臣心中腹诽,但却没人敢跟他对着干。
  *
  传胪这日,顾瑾与杜思思相约出了府,正坐在朱雀大街的一家茶楼的雅间中。这位置还是杜思思提前半个月订下的。正临街,是个看新科进士游街的好地方。
  此时街道两旁已是人影绰绰,三年一回的新奇事,大都愿意来凑个热闹,甚至有人特意带了家中正读书的孩子来,指望着沾染些状元郎的文气。
  顾瑾手抵着下巴,取笑着兴致勃勃的杜思思:“这街上的姑娘们可都是为着榜下捉婿来的,你一个定了亲的,非要拉我来凑这热闹,不怕你那隋国公世子打翻了醋坛子?”
  杜思思翻她一眼,道:“才不会,又没成亲呢,他哪里管得了我这么多?”
  “难道你就不想亲眼瞧瞧,那话本子里写的风流倜傥的状元郎长得究竟是什么样?”
  顾瑾其实也好奇,只是没有杜思思那么明显罢了。
  两人坐在窗边,游街的进士们还没从宫中退出来,杜思思突然小心翼翼的道:“一直没敢问你,上回骑马的事儿,陛下和长公主殿下是不是动怒了?”
  顾瑾笑了:“我还以为你都忘了呢。放心吧,陛下说过了,不会追究的。”
  杜思思至今还心有余悸:“我可吓死了,你不知道……我回府后,母亲将我一顿好打,若不是兄嫂帮我拦着,怕是真要打断我的腿呢。”
  “好阿瑾,一定是你帮我求了情吧?”
  杜思思还是明白的,若是皇帝追究起来,那天她就不是一顿好打就能解决的了。
  “杜夫人打你了?”
  顾瑾一惊:“可伤着了?”
  “没事,早就好了,母亲又不会对我下重手。”
  杜思思不在意,她自小就皮实惯了,现在反倒更好奇顾瑾与皇帝的事。
  “上次问你,你还说陛下救你,照顾你,都是是顾念旧情,我也就勉强信了几分。但年后你又去了皇觉寺,若我没猜错,那怕是个幌子吧?是不是又跟着陛下去行宫了?”
  顾瑾倒也没瞒着,泰然地点了点头。
  “所以……你和陛下是……”
  顾瑾又点头道:“正是你想的那样。”
  若是上元节前杜思思有此一问,顾瑾或许会有些羞于启齿,觉得太过荒谬,可现在,她却已经能坦然以对了。
  她想,或许自己是真的接受皇帝了。
  第76章 兄妹相见
  “来了!来了!游街的状元郎来了!”
  下面的街道有人呼喊,二人也停了话头,倾身朝下看去。
  远远地有礼乐声传来,一身大红罗袍的状元郎一马当先,街道两边还有兵将护卫,待到他由远及近,顾瑾与杜思思却齐齐僵了脸,随即不感兴趣的缩回头来。
  “这就是状元郎?丰神俊朗?”
  杜思思也没想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