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阿公!”阿黑望着阿德,“我也想去!”
  “你多大了,去作甚?寨子里那么多事儿,你不在谁来替我分担?”阿德训道。
  “阿公!”阿黑不甘,“我已二十,还没见过外面是甚模样,再不出去,以后再也出不去!”
  “人家福东家那么多生意,带着一帮娃娃不容易,你怎好再去添乱?”阿德骂道。
  苏樱看一眼福忠,福忠低垂着眼眸。
  “阿公,其实,阿黑哥出去走走也不错!”苏樱斟酌后开口。
  “年轻力壮,头脑灵活,正是长见识的时候,年轻时不多走走看看,老了想走都走不了!”
  “对、对!阿公!阿樱村老说的极是!”阿黑急切道,总算有人懂他的心。
  “唉!这不是给福东家添麻烦吗?”阿德瞥一眼福忠。
  “呵呵,不麻烦不麻烦,阿黑正好做我帮手!”福忠笑道。
  门外探出几个脑袋,“阿公!”
  刚才那几个想念书的孩子。
  “你们作甚?”阿德盯着这帮半大的孩子。
  “阿公!”孩子们挨挨挤挤进来,“我们也想去!”
  “放肆,这是你们想去就去的?真以为是游山玩水?家里的活儿不干啦?”阿德厉声训斥。
  一个个都跑了,那么多庄稼谁来管?
  “阿公!”孩子们齐刷刷跪下,“我们也想念书,也想出去看看!”
  “你们!”阿德噌地一下站起来,不知该高兴还是发怒。
  后辈肯上进读书,寨子大有希望!可是这不是自己能决定的。
  “阿公,求您!让我们去吧!我们愿意交束脩!”孩子们倔强道。
  他们比不得荒沟村的孩子,近水楼台先得月,有好几个先生免费教。
  可越是不容易就越渴望,特别是跟着福东家走出岭南,也许是他们这辈子唯一一次机会!怎会轻易放弃?
  “唉!”阿德无奈看向苏樱,这事儿能说动福东家、胡二郎君的只有她。
  别说孩子们,他又何尝不想出去走走看看?
  做了一辈子的井底之蛙,还真没看过外面的天地,同在岭南道的广州港都那么遥不可及。
  “呃,福东家,这事儿你怎么看?”苏樱也感到为难。
  都是些孩子,一两个还好,这么多,加上原来的,至少三四十个。
  十一二岁的孩子,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又有行动能力,一个看不住,弄丢了或是被人贩子抓走,如何给人家父母交代?
  可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游学机会,它会改变每一个人的命运!
  第271章 甘愿为之肝脑涂地
  “福东家、阿公,不若商议一下,游学对孩子们来说机会难得,咱们要不坐下好好商议商议?”苏樱提议。
  太多孩子,对商队肯定有影响,不能正常做生意,还要担心孩子安全问题。
  “苏女娘有何想法?”福东家问。
  “呃,原本是想着搭你的商队勤工俭学,跟着商队一路走一路学。
  但孩子多了,而且多集中在十一二岁,人一多,总有看不到的时候,出了事儿不好交代。”苏樱分析道。
  福忠看苏樱一眼,原来你知道啊?
  苏樱冲福忠抱歉笑笑,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想去!
  阿德听了沉默了,确实!压力全给到福东家,人家与金风寨并无任何关联,不过因为生意结识,凭啥担那么大的责任?
  “这里出去不容易,肯定只能搭福东家的商队,我们只信任福东家的商队,别的我们不认识也不信任。
  我们将游学人员分两批,这批带年龄大些的孩子,积累经验,也激励后面的孩子努力。
  我们跟县衙、州府要官文,得到官府支持,路上也有保障。
  最后就是跟孩子父母签订一份文书,出去了会有许多突发情况。
  比如无法预知、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狂风暴雨、泥石流、洪水、海上风浪、水土不服等导致孩子出意外,与商队无关。”苏樱一条一条讲解道。
  “对对,与商队无关、无关!”阿德忙道。
  “如此甚好!”福东家开口赞同 。
  分两批次,人员减少,他压力没那么大;找官府要官文,有事儿也有县衙、州府兜着。
  尽管他不惧怕,但明面上他只是商人,能不动用背后力量尽量不动用。
  跟父母签文书很有必要,路上谁知道会遇到什么?天灾不说了,路上还有猛兽、劫匪。
  他不想出事儿,更不想被人缠上,哭哭啼啼的,惹得一身麻烦。
  他有任务在身,这些事不在他的预期内,于他没有任何益处,麻烦一大堆,大可一口回绝。
  游学是古人求学的一种,先生带着一个或几个学生周游,与各地名士结交、交流,帮学生打出名头,为学生未来铺路。
  最著名的游学是孔圣人带着三千子弟周游列国。
  可他福忠不是先生,更不是孔圣人。
  天地君亲师,身为先生,身份等同父母,有管教孩子的义务,游学出了意外,父母不会追究责任。
  自己是带他们出行的商队,真有事儿,父母闹腾,他不冤死?
  苏樱的建议,福忠、阿德觉得甚好。
  于是详谈细则,没念过书的、年龄太小的安排在下一批,胡二郎、苏樱找胡县令、卢刺史要官文。
  苏仲彦带队先生,学生中的兆彦、柄彦是流犯身份,不能离开梧县,还得找县衙、州府出一份特别通行官文。
  不然半路被人给当做逃犯抓走,麻烦大了。
  然后是挑选孩子,与孩子父母签免责文书,培训孩子路上的安全防范意识,自救措施,以及简单的卫生医疗知识等。
  事情梳理下来,划分各自的责任、义务和要做的事儿,大家都轻松许多,事情有条不紊的开展。
  那些跪求想要念书、想要出去游学的孩子,放在第二批,过几日就到荒沟村上学。
  阿黑这次随商队出行。
  听到结果,孩子们欢呼着跑回家,告诉父母好消息。
  阿黑呵呵傻乐,只会对在场的几人说谢谢、谢谢!
  长这么大,从未想过有一日自己会走出家乡,去看外面的世界。
  没一会儿寨子里的人都知晓不久有孩子随商队出岭南游学,纷纷跑到阿德家向福忠、胡二郎、苏樱、阿德表达感激之情。
  对于世世代代没走出黑风乡、梧县的俚人,这是件大事儿,孩子比自己能干出息,要出去长见识。
  事情繁多,几人没在金风寨多逗留。
  出来后胡二郎、福旺回梧县筹备,州府官文通过苏步成找卢刺史讨要。
  苏樱、福忠回荒沟村,跟村里商议这批去哪些孩子,以及彩丝织成成品、冬瓜糖做好,十日后带着孩子们县衙汇合。
  福忠要亲眼看着彩丝织成成品,给皇后娘娘送去。
  明年开春的亲蚕礼,皇后娘娘亲自养出天然彩丝蚕,那将是多么令人震撼、令人瞩目的事儿!
  思及此,福忠瞥了几次苏樱。
  “福东家看我作甚?可是有话要说?”苏樱奇怪地看向福忠。
  “咳咳!”福忠不好意思的轻咳一下,“那个,苏女娘,你的彩丝可否暂缓公诸于世?”
  “哦,福东家有所谋?”苏樱略微一想道。
  “呵呵,反正不会亏着你们苏家、还有荒沟村。”福忠笑。
  “既如此,便听福东家安排,这技术有待改进,后面几季蚕,正好用来改进颜色深浅不一的问题,还有改造缫丝车、织布机、”苏樱道。
  “苏女娘就这么放心福某?不怕福某将此技术据为己有?一把火烧了荒沟村灭口?”福忠玩笑道。
  “呵呵,若福东家只有这点儿眼界,就不会建起这么庞大的商业网络,杀鸡取卵只有宵小、短视之人才做。
  真正格局大、目光长远的,则是选择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方式,大家一起发财。
  这技术造福一方百姓,有此技术,梧县、桐县在桑蚕制品上将独占鳌头千百年。”苏樱落落大方道。
  “苏女娘果然非寻常女子!若在长…”想到人家来自长安,尴尬打住话。
  苏樱笑笑,知道福忠会说若在长安,必名动京城。
  其实福忠想说的是,若在长安,凭此技能,必能得皇后娘娘召见。
  于闺阁女子而言,皇后娘娘召见,必定身价飞涨,于婚事大有裨益。
  福忠并不知晓苏樱被工部侍郎卢家当街退婚一事。
  “苏女娘想要如何改进缫丝车、织布机?可否方便透露?”福忠心下欢喜。
  通过皇后娘娘,将这些向全天下推行,彰显娘娘仁德、贤惠。
  倒卖陈米只是完成任务,彩丝、缫丝车、织布机简直是意外惊喜,福忠好想立刻报与娘娘,让她欢喜欢喜!
  在福忠心中,皇后娘娘不止是他的恩人、贵人,更是伯乐。
  在最落魄、奄奄一息之际救下他,重用他!他感念一生,甘愿为之肝脑涂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