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咬牙否定:“不疼。”
哥为此低声发笑,勾起一侧嘴角,像是坏笑,并不戳穿他的小小谎言。四目相对,他双颊微红,破涕为笑了。
他无限怀念那时的西樵河,他们坐在岸边休息,石板上每一寸苔藓都是可亲可爱的。哥从裤兜里掏出ipod,先把一只耳机塞进他的耳朵。旋律响起,吸引他的全部注意力,疼痛似乎就这样轻易地消弭了。
风微微吹,吹花花天上飞。
小雨飞飞,找阿爷快快回。
月漫漫追,追阿嫲给吹吹。
小桥也睡崽崽累。
旋律快过车速,先一步抵达潮州,迫不及待似的。
桌面上,手机铃声响起,屋子里略显凌乱,唯一的身影高大、孤独,正忙于收拾精简的行李。
第3章
何家树长臂一伸,捞过手机,顺手按下接听键,随后才看到一串陌生的号码。他隐约猜到对面是谁了,没有开口打招呼,通话开了免提,把手机随意一放,转身继续筛选衣物,希望对方能尽早挂断。
大学班长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室内:“何家树,你总算接电话了!你去哪儿了?这些天我全校都跑遍了也找不到你,你现在还在潮州吗?就算你保研了,答辩你总得到场吧?毕业典礼你总得出席吧?优秀毕业生名单下来了你是不是都没看?院里让你做代表上台演讲……”
他攥着衣服的手收紧一瞬。班长的话无意间提醒了他时间过得有多快。
半年前,他也曾尽心准备过保研,并且拿下名额,奈何后来的事发生得太快——意外的车祸、母亲……
“何家树,你在听吗?”骤然提高的分贝绞杀掉微薄的哀思,班长生怕他挂断电话,语速飞快,“那个,我们都知道你家里出了一些事情,院里的领导其实都很关心你,想帮你……”
很糟糕的一种感觉,但情绪转瞬即逝,他克制得极好,丝滑地拉上手提包拉链,看起来波澜不惊地掠过桌边,顺手按下红色的挂断键。
行李不多,塞满一个手提包就够了。
他并未立即出门,而是站在原地有些出神,脚下是位于朱门街的一栋独栋小楼,他和母亲离开西樵后在此居住过一阵。
朱门街对于母亲的意义早已日渐淡薄,所以她可以放心地出租屋子,可在他心里还是不一样,于是他选择回到这里住下。
安静又荒凉。他已经故意把房间弄得很乱,到处堆满旧物,可惜缺乏人气,一股阴冷乍地四起。
回过神来,他径直到卫生间洗了个手,返回客厅。墙边安置着供台,正中立着何宏霄的遗像。
孝子跪于下方,行大拜,磕长头,仰望着父亲的旧影不语,一切尽在无言之中,许久都不见其起身。
这些年日夜相伴,想说的话都第一时间说过了,但今天略有不同,何家树踌躇着,低声告慰亡魂:“爸,我决定回家了。”
如何回家,回谁的家,他给不出答案,只知道自己心意已决,今日就要返回西樵,谁也拦不住。
清脆的门铃声将哀思打断,他还以为是预约的出租车到了,起身后鞠了一躬,拎包出门。
可停在门口的是一辆私家车,车上下来的显然是配送员。
他手里拎着蛋糕,热情地发出问候:“何先生吗?这是你爸爸林先生给你订的蛋糕,祝你生日快乐!”
听到“林先生”三个字,何家树的眼神冷冽到极点,同时发出一声冷哼,接过包装精美的蛋糕盒子。
下一秒,他径直走向五步外的垃圾箱,无情地丢了进去。
配送员从未见过这种反应。谁收到生日蛋糕不是喜笑颜开的?他低呼一声,没来得及阻止。
何家树冷眼以对,狠声告知对方:“我爸早就死了。”
配送员闻言愣在原地。何家树看清后方出租车的车牌号,果断走过去上车,告知司机目的地。
“潮州南站。”
潮州南站的候车大厅人来人往。何家树穿过人群,很快找到前往西樵的大巴。
司机站在车门前吸烟,间或喝一口凉茶,接过他的车票草草地看过,撕掉副票又递了回来,朗声笑道:“靓仔,再等十分钟啊,回村的客少。”
他颔首答应,把手提包放好,走到一旁也掏出口袋里的香烟。
是最后一支。空烟盒旋即被他投进了旁边的垃圾桶。他把烟衔在嘴里,用手掩着打火机点着,靠在栏杆旁缓慢地吸。
烟被按灭,耳边是车站嘈杂的声音,口袋里安静一路的手机终于被主人眷顾。
何家树翻看通信录,选择字母“w”,找到一串八年没有拨打过的号码,备注为“武馆”。
“嘟”声不到五次,电话被接通。
时隔八年,他们都长大了,变化可谓斐然,对方声音给他的感觉更多的是陌生,夹杂着隐隐的熟悉感。
“你好,喂?谁呀?找谁?喂?说话,我这信号不好吗?不是,这是座机呀……”
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急性子,何家树恍惚间觉得风似乎更热了一些。
风吹乱他的头发,一股暌违之感徐徐生起。他双唇轻启后顿了两秒,答非所问,叫对方的名字:“阿龙,是我。”
“你谁啊?”对方语气直冲地追问,很快意识到什么,“不对、不对不对,你这声音有点耳熟。我想想,好像以前抛弃我的一个好兄弟啊。你再说句话给我听听。”
何家树缄默不语,眼睛被风吹得有些疼,也可能是旁边那位司机连抽了两支烟把他呛的。
内心思绪暗涌着,他没想到自己也会有词穷的时候。
“何家树,你化成灰我都认识你,说话。”
“听着呢。”他淡淡搭腔,嘴角总算泄出一缕浅笑,稍纵即逝。
“你现在在哪儿?回西樵了?躲在门外盯着我呢,是不是?我现在就出去抓你……”
“我在车站,五分钟后发车。”
对面原本急切的人竟变得沉默,骤然响起的呼唤声则清晰地传到何家树耳中。
很快,对方继续说话,语调细听竟有些哽咽:“你回来得不巧,今天是龙舟祈福仪式,我得去帮忙。武馆现在是我话事,你下车就来找我,听到没有?备用钥匙在门口左手边的……”
“第二个花盆里。”他接话,想到自己少时是风光的何家长子,对面这位还是武馆的少东家。对方倒是继承了其父的习惯,钥匙的位置都没变。
早知道他就不打这通电话了,给对方个惊吓。
“嗯。”那边显然也想到了往事,故作轻松道,“好,那我就等你了。不,你等我,祈福仪式得忙一天呢,你不许跑啊。”
“你忙。”何家树淡淡地搭腔,作势要挂断电话,没想到又听到一句话,很大声、很仓促。
“阿树,回来就好!”
他无言以对,任这句话随风飘摇,萦绕在脑海,驱之不散。他不想承认自己这些年越来越冷漠,心或许还是火热的,可惜早已被深埋在冰层之下,对于这句真挚的话语给不出任何回应。
沉默足有十秒钟,司机通过车窗探出头叫他:“靓仔,走了!回家!”
他愣了一下,很快挂断电话,收起手机。
客车缓缓启动,车票在他的手中被揉成了团。
两辆车平行路过。一辆向东,另一辆向西;一辆加速驶远,另一辆平稳停驻。
朱门街136号。何家浩抬头确认门牌,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没有任何变化。
上次来是在两年前。他擅自送给自己的中考礼物是勇气。
知道大伯母搬到这里,是因为他偶然听到邻里议论,邱家的一位阿姑去潮州办事,偶然在朱门街附近碰到大伯母,寒暄了几句。
那还是他第一次单独离家,惊起不小的阵仗。
他踏上了前往潮州的客车。朱门街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城市中街坊的连接不如村镇的密切,他挨家挨户地问,直到太阳落山之际才寻到一丝线索。对方曾是大伯母的麻将搭子。
他得到136号的答案,抵达目的地时已经很累了。
他满怀期待,开门的却是位有着陌生面孔的阿姨。他问对方是否认识何家树,得到否定的答案。
天越来越黑了,最后一班大巴即将发车,绝不等人,他只能失望而归。
时隔两年,他再次按下门铃,心脏仿佛在滑稽地独舞,越跳越快,似乎深信门会被立刻打开,站在门里的就是哥哥。
事实上,这一次根本没有人应答。何家浩不死心地抓住栅栏门,晃动出声响,朗声问道:“有人吗?有没有人?”
房屋不语,好似宣告着里面空无一人。
一场蓄谋已久的单向奔赴。
他费尽心思,在大巴上颠簸整整一个钟头,实际寻人的过程竟然不到一分钟。
这种感觉太过糟糕,甚至滋生出巨大的挫败感。被失望的情绪反复席卷,何家浩下意识想要逃避。
哥为此低声发笑,勾起一侧嘴角,像是坏笑,并不戳穿他的小小谎言。四目相对,他双颊微红,破涕为笑了。
他无限怀念那时的西樵河,他们坐在岸边休息,石板上每一寸苔藓都是可亲可爱的。哥从裤兜里掏出ipod,先把一只耳机塞进他的耳朵。旋律响起,吸引他的全部注意力,疼痛似乎就这样轻易地消弭了。
风微微吹,吹花花天上飞。
小雨飞飞,找阿爷快快回。
月漫漫追,追阿嫲给吹吹。
小桥也睡崽崽累。
旋律快过车速,先一步抵达潮州,迫不及待似的。
桌面上,手机铃声响起,屋子里略显凌乱,唯一的身影高大、孤独,正忙于收拾精简的行李。
第3章
何家树长臂一伸,捞过手机,顺手按下接听键,随后才看到一串陌生的号码。他隐约猜到对面是谁了,没有开口打招呼,通话开了免提,把手机随意一放,转身继续筛选衣物,希望对方能尽早挂断。
大学班长的声音回荡在空旷的室内:“何家树,你总算接电话了!你去哪儿了?这些天我全校都跑遍了也找不到你,你现在还在潮州吗?就算你保研了,答辩你总得到场吧?毕业典礼你总得出席吧?优秀毕业生名单下来了你是不是都没看?院里让你做代表上台演讲……”
他攥着衣服的手收紧一瞬。班长的话无意间提醒了他时间过得有多快。
半年前,他也曾尽心准备过保研,并且拿下名额,奈何后来的事发生得太快——意外的车祸、母亲……
“何家树,你在听吗?”骤然提高的分贝绞杀掉微薄的哀思,班长生怕他挂断电话,语速飞快,“那个,我们都知道你家里出了一些事情,院里的领导其实都很关心你,想帮你……”
很糟糕的一种感觉,但情绪转瞬即逝,他克制得极好,丝滑地拉上手提包拉链,看起来波澜不惊地掠过桌边,顺手按下红色的挂断键。
行李不多,塞满一个手提包就够了。
他并未立即出门,而是站在原地有些出神,脚下是位于朱门街的一栋独栋小楼,他和母亲离开西樵后在此居住过一阵。
朱门街对于母亲的意义早已日渐淡薄,所以她可以放心地出租屋子,可在他心里还是不一样,于是他选择回到这里住下。
安静又荒凉。他已经故意把房间弄得很乱,到处堆满旧物,可惜缺乏人气,一股阴冷乍地四起。
回过神来,他径直到卫生间洗了个手,返回客厅。墙边安置着供台,正中立着何宏霄的遗像。
孝子跪于下方,行大拜,磕长头,仰望着父亲的旧影不语,一切尽在无言之中,许久都不见其起身。
这些年日夜相伴,想说的话都第一时间说过了,但今天略有不同,何家树踌躇着,低声告慰亡魂:“爸,我决定回家了。”
如何回家,回谁的家,他给不出答案,只知道自己心意已决,今日就要返回西樵,谁也拦不住。
清脆的门铃声将哀思打断,他还以为是预约的出租车到了,起身后鞠了一躬,拎包出门。
可停在门口的是一辆私家车,车上下来的显然是配送员。
他手里拎着蛋糕,热情地发出问候:“何先生吗?这是你爸爸林先生给你订的蛋糕,祝你生日快乐!”
听到“林先生”三个字,何家树的眼神冷冽到极点,同时发出一声冷哼,接过包装精美的蛋糕盒子。
下一秒,他径直走向五步外的垃圾箱,无情地丢了进去。
配送员从未见过这种反应。谁收到生日蛋糕不是喜笑颜开的?他低呼一声,没来得及阻止。
何家树冷眼以对,狠声告知对方:“我爸早就死了。”
配送员闻言愣在原地。何家树看清后方出租车的车牌号,果断走过去上车,告知司机目的地。
“潮州南站。”
潮州南站的候车大厅人来人往。何家树穿过人群,很快找到前往西樵的大巴。
司机站在车门前吸烟,间或喝一口凉茶,接过他的车票草草地看过,撕掉副票又递了回来,朗声笑道:“靓仔,再等十分钟啊,回村的客少。”
他颔首答应,把手提包放好,走到一旁也掏出口袋里的香烟。
是最后一支。空烟盒旋即被他投进了旁边的垃圾桶。他把烟衔在嘴里,用手掩着打火机点着,靠在栏杆旁缓慢地吸。
烟被按灭,耳边是车站嘈杂的声音,口袋里安静一路的手机终于被主人眷顾。
何家树翻看通信录,选择字母“w”,找到一串八年没有拨打过的号码,备注为“武馆”。
“嘟”声不到五次,电话被接通。
时隔八年,他们都长大了,变化可谓斐然,对方声音给他的感觉更多的是陌生,夹杂着隐隐的熟悉感。
“你好,喂?谁呀?找谁?喂?说话,我这信号不好吗?不是,这是座机呀……”
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急性子,何家树恍惚间觉得风似乎更热了一些。
风吹乱他的头发,一股暌违之感徐徐生起。他双唇轻启后顿了两秒,答非所问,叫对方的名字:“阿龙,是我。”
“你谁啊?”对方语气直冲地追问,很快意识到什么,“不对、不对不对,你这声音有点耳熟。我想想,好像以前抛弃我的一个好兄弟啊。你再说句话给我听听。”
何家树缄默不语,眼睛被风吹得有些疼,也可能是旁边那位司机连抽了两支烟把他呛的。
内心思绪暗涌着,他没想到自己也会有词穷的时候。
“何家树,你化成灰我都认识你,说话。”
“听着呢。”他淡淡搭腔,嘴角总算泄出一缕浅笑,稍纵即逝。
“你现在在哪儿?回西樵了?躲在门外盯着我呢,是不是?我现在就出去抓你……”
“我在车站,五分钟后发车。”
对面原本急切的人竟变得沉默,骤然响起的呼唤声则清晰地传到何家树耳中。
很快,对方继续说话,语调细听竟有些哽咽:“你回来得不巧,今天是龙舟祈福仪式,我得去帮忙。武馆现在是我话事,你下车就来找我,听到没有?备用钥匙在门口左手边的……”
“第二个花盆里。”他接话,想到自己少时是风光的何家长子,对面这位还是武馆的少东家。对方倒是继承了其父的习惯,钥匙的位置都没变。
早知道他就不打这通电话了,给对方个惊吓。
“嗯。”那边显然也想到了往事,故作轻松道,“好,那我就等你了。不,你等我,祈福仪式得忙一天呢,你不许跑啊。”
“你忙。”何家树淡淡地搭腔,作势要挂断电话,没想到又听到一句话,很大声、很仓促。
“阿树,回来就好!”
他无言以对,任这句话随风飘摇,萦绕在脑海,驱之不散。他不想承认自己这些年越来越冷漠,心或许还是火热的,可惜早已被深埋在冰层之下,对于这句真挚的话语给不出任何回应。
沉默足有十秒钟,司机通过车窗探出头叫他:“靓仔,走了!回家!”
他愣了一下,很快挂断电话,收起手机。
客车缓缓启动,车票在他的手中被揉成了团。
两辆车平行路过。一辆向东,另一辆向西;一辆加速驶远,另一辆平稳停驻。
朱门街136号。何家浩抬头确认门牌,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没有任何变化。
上次来是在两年前。他擅自送给自己的中考礼物是勇气。
知道大伯母搬到这里,是因为他偶然听到邻里议论,邱家的一位阿姑去潮州办事,偶然在朱门街附近碰到大伯母,寒暄了几句。
那还是他第一次单独离家,惊起不小的阵仗。
他踏上了前往潮州的客车。朱门街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城市中街坊的连接不如村镇的密切,他挨家挨户地问,直到太阳落山之际才寻到一丝线索。对方曾是大伯母的麻将搭子。
他得到136号的答案,抵达目的地时已经很累了。
他满怀期待,开门的却是位有着陌生面孔的阿姨。他问对方是否认识何家树,得到否定的答案。
天越来越黑了,最后一班大巴即将发车,绝不等人,他只能失望而归。
时隔两年,他再次按下门铃,心脏仿佛在滑稽地独舞,越跳越快,似乎深信门会被立刻打开,站在门里的就是哥哥。
事实上,这一次根本没有人应答。何家浩不死心地抓住栅栏门,晃动出声响,朗声问道:“有人吗?有没有人?”
房屋不语,好似宣告着里面空无一人。
一场蓄谋已久的单向奔赴。
他费尽心思,在大巴上颠簸整整一个钟头,实际寻人的过程竟然不到一分钟。
这种感觉太过糟糕,甚至滋生出巨大的挫败感。被失望的情绪反复席卷,何家浩下意识想要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