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明也。”她低语一句,探指要为他抚眉。
下一刻面前忽天旋地转,李辞盈根本意识不到发生了什么,脑后与颈上剧痛已接踵而至,好疼!她两眼一黑,几乎就这样晕过去。
“阿盈?!”
裴听寒哪里料得到李辞盈会忽然出现在这荒郊之中,枕戈待战忽有人靠近,他下意识就将人掐倒在柱下。
看清后悔之不及,李辞盈面上血色尽褪,他忙催了气劲续上几分,好一会儿才使人幽幽回转。
此一刻她似乎不知今夕何夕,缓缓睁了睁眼看他,婉转轻音,“使君。”
使君?裴听寒不明所以,鸦睫无辜轻眨两下,见四下无人在,才好把李辞盈揽来怀中,一面替她揉着脑袋,一面轻声道,“是我,阿盈……”
哦,阿盈。李辞盈脑中嗡鸣终于止住,她瞅了裴听寒一眼,忽有些后怕。
怎一时没过脑子孤身跑来这里寻他,若言语间真出了些什么冲突,她可没法子在裴听寒手下全身而退。
冷风平静了愤懑,李辞盈倒更不好解释自己为何而来,她略一垂眉,裴听寒心里面更难原谅自己,他轻声解释着,“对不住,方才某睡得有些发懵了,不知来人是谁。错手伤了阿盈,某万死难辞其咎。”
说着说着,眼眶、鼻尖皆染来绯红,裴听寒抿住了唇,一下下给她抚着背脊安慰,“还疼不疼?”
实则李辞盈也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小她就晓得自个样貌惊人,可在这乱世边城,她受不住用美貌换生的代价。
她早慧多智,可毕竟家贫人轻,果腹之外想要多多捕获资材,她尽力去汲取学问,省下浣衣所得的铜板去采买润肤的面药……
贵良之别隔有天壤,且谁不愿娶能为家族助力的女郎?终其一生,不过裴听寒一人甘愿被她捕获。
“怎么哭了?”裴听寒可从未见过李辞盈这样哭过,水眸之中似无穷无尽的泉涌奔腾,无论他如何手忙脚乱地擦拭都延绵不绝。
“阿、阿盈……”裴听寒慌得嘴巴有些结巴了,喊了她好几声,李辞盈却只是摇头,他当以为她在哪儿受了欺负,只好劝说道,“阿盈不哭了,等过了今日,再没有人能逼迫你做裴氏女,朝廷敕令下来,咱们很快就能回陇西,某不会再让任何人欺辱了你。”
不做裴氏女?李辞盈一听悲从中来,一口气噎在嗓子口险些没跟上,那点子伤怀烟消云散,她颤颤扭住了那人衣襟,哽咽道,“明也,我……我们……”
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正是此时风卷蹄音,霾烟尽头单骑疾行,来者玄衣银带,不是梁术又是谁?
哦,世子气恼,仍派了人过来护她。李辞盈惶恐稍减,鼓足一口气,便昂首看着裴听寒,低声道,“裴郡守,妾不能随您回陇西了。”
第111章 “万水千山,再不复见。”
秋风萧瑟,天外雁还,荒野中的孤亭似在此刻被稠密的黄云笼罩住了,斜晖映草枯,衰败之色渗透肌理,裴听寒闻声耳中嗡鸣不绝,心下仅存的绿洲就于此刻如摧枯拉朽般倾颓。
他尽力牵来温和的笑,愈加用力攥住了李辞盈的肩,“阿盈,我明白,是我不该总让你等待,是我不该迫于势威再三拖延,如今你信不过我是情理之中,对不住——”
话说一半,忽见到怀中之人眸底冷静到近乎于漠然的情绪,转瞬之间万斛苦涩载驰于胸口,这种疼痛仿若利刃在心,绞得人血肉模糊,苦不堪言。
他微微别了脸,自言自语般的,“扬州之乱平定,某不敢居功请赏,只求能回西三州为魏戍边就好。”
“郡守——”
裴听寒好似听不得任何人再开口,右手不自觉再环紧三分,打断李辞盈的话,“朝廷赏赐有功之士从来大方,某提这点子请求官家不会不允的。”
“我——”他终究没忍住哽咽了一声,半个“我”字似被伤情压弯了调子,裴听寒很快昂首掩走热泪,承诺道,“我们回陇西,今日就走。”
今日就走,谈何容易?
李辞盈说不清此刻心里头什么滋味,若无前世之恩与缘,她哪里还需对裴听寒斟酌用词,略摇摇头,只道,“朝廷已为郡守安排好了去处,敕令既下,勋荣加身,您便是大魏朝仅有的一位以弱冠之年敕上骑都尉的儿郎,只待时日,必能大放异彩。”
她略顿顿,直言道,“何必再为旧人舍前途不要?”
前途?旧人?若裴听寒还有一分清明,就该听得出她语中双关,可惜此刻他心中锐痛不止,扭着劲儿要她应诺,难想了其中深意。
他欺了自己李辞盈仍在为他着想,这下一抹泪水,又道,“你我有约,某怎会为任何人、任何事舍你不顾?就算上边要薅去吾身家名姓,吾也一定要带你走。天涯海角,何愁无容身之所?”
李辞盈大惊,疯了不成!没有身家名姓,她何能正眼瞧他一眼,更别说多番绸缪,用尽心思地对付。至于“天涯海角”,则更如话本之中的鬼故事,一下惊出她半身冷栗子。
“不——”李辞盈再不敢绕什么弯子了,扭身使劲挣扎,连滚带爬式离了裴听寒,再向后瞧一眼踟蹰在侧的梁术,忙抱柱藏住大半身子,扬声说道,“您不在意裴氏儿郎的身份,妾却甘之若饴。若郡守果真为我,便不能将二十一娘之事告知大都督!”
哦,原她为此事而来,最后一丝侥幸终于坠入深渊,裴听寒咬住腮帮子,每一个字都似从齿间生生挤出来般的,“阿盈,我们说好了的。”
李辞盈紧紧握住拳头,毫无犹豫打断他,“说好什么?与你有约的乃昔日李家三娘,妾之名姓已入了裴氏族谱,是正经的裴家二十一娘,生死都是要留在长安城的!如何算得了‘说好了’?且你我既为亲族,您又该以何立场与大都督提起所谓‘约定’?”
她一口气都没歇,字字如锐刃刺心,“内乱触十罪,诸奸伯叔兄弟之女者为世间不容,按魏律更以绞刑治。若真将‘约定’公之于众,裴家百年清誉便毁在了郡守手中!”
是那句“海角天涯”惊得李辞盈不知所措,一股脑儿说了难听的话,实非她所愿。
裴听寒听罢只觉不可思议,他下意识上前一步,还没开口,对面那人却似惊弓之鸟般狂退三步,李辞盈一袖遮了半张脸,晶亮的眸子求助似的望向梁术,惊慌失措。
而后者即刻跃身上前,梁术一手按住腰间漆黑的唐刀,一面厉声呵斥,“不可对裴娘子无礼!”
这一刻裴听寒似被什么东西重重击中了,绵绵密密的痛楚如长针刺透了脑髓,痛得人几近两眼失明,他顿足原地,竭尽全力咽下喉间汹涌漫上的锈腥,“你用裴氏清誉迫我?!”
不然呢,这世上怕也没别的什么能入了他的眼,李辞盈有了梁术这挡箭牌,便敢放手破罐子破摔,“扬州之乱能够平定得这样快,郡守身在其中,也该知晓正有李、裴两家握手言和的缘故,若此时婚约有变,何不让别人觉着咱们裴家过河拆桥呢?”
不能与他回陇西、不能与大都督讲明二十一娘之事,更不能因他之故让“婚约有变”,裴听寒哂一声,勾了个讽笑望向她,“那日校场共谋,某以为你当真恨他入骨,哪知阿盈之爱恨不过权衡于利弊之间,有了他,你再记不得咱们从前在肃州城时如何情深义重,只恨不能唾我如褴履。”
当面斥来负心之举,谁人能免得了面红耳赤,更有李辞盈不想让梁术晓得所谓“校场共谋”的缘故,她匆匆打断裴听寒,认错道,“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从前年幼不懂事妄想攀附仰仗裴郡守,实则妾本卑贱,如何能配得上您?是郡守心善不忍直言相拒,才让妾一步步得寸进尺冒犯了您,往后妾当每日自省仪德,再不会做出任何让人误会的事儿了。”
“误会?”裴听寒咬重此二字复述,“原来你我之间,不过是误会一场?”
“不错。”这两人始终说不到一处去,以李辞盈之揣测,儿郎惨遭负心,大多不愿再忆从前情深,怕只怕恨不得从未认识过她才对,这么的,她才否认了两人相知的事儿,给他一个面子。
可裴听寒呢,沉默片刻,又蓦然将束带上系着的金玉一把拽入掌心,他一面摩挲着那玉,冷笑连连,“是何误会能让某请一位女郎到书房来读书写字,也不知某为何愿一日之内三访南门求她一盏热茶,更不知为何要为难她夜半站在肃州城墙上边等某巡防归营……”
他将穗绳勾在指间,明明白白将金玉显在掌前,冷声问她,“她将此物赠予了某,‘裴娘子’你和我说说,她究竟是否对我有情?”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唯有快刀方能斩断了乱麻,李辞盈虽有些不忍,仍是摇摇头,叹道,“李娘子贫贱,郡守该好好想想她能从哪儿寻来这块宝玉。”
此玉质华温润,触手生暖,周遭一圈也是纯金打造,上雕逐鸾纹,下边悬着一串宝石穗珠,乃就开春时才在长安城时兴起来的东西。
下一刻面前忽天旋地转,李辞盈根本意识不到发生了什么,脑后与颈上剧痛已接踵而至,好疼!她两眼一黑,几乎就这样晕过去。
“阿盈?!”
裴听寒哪里料得到李辞盈会忽然出现在这荒郊之中,枕戈待战忽有人靠近,他下意识就将人掐倒在柱下。
看清后悔之不及,李辞盈面上血色尽褪,他忙催了气劲续上几分,好一会儿才使人幽幽回转。
此一刻她似乎不知今夕何夕,缓缓睁了睁眼看他,婉转轻音,“使君。”
使君?裴听寒不明所以,鸦睫无辜轻眨两下,见四下无人在,才好把李辞盈揽来怀中,一面替她揉着脑袋,一面轻声道,“是我,阿盈……”
哦,阿盈。李辞盈脑中嗡鸣终于止住,她瞅了裴听寒一眼,忽有些后怕。
怎一时没过脑子孤身跑来这里寻他,若言语间真出了些什么冲突,她可没法子在裴听寒手下全身而退。
冷风平静了愤懑,李辞盈倒更不好解释自己为何而来,她略一垂眉,裴听寒心里面更难原谅自己,他轻声解释着,“对不住,方才某睡得有些发懵了,不知来人是谁。错手伤了阿盈,某万死难辞其咎。”
说着说着,眼眶、鼻尖皆染来绯红,裴听寒抿住了唇,一下下给她抚着背脊安慰,“还疼不疼?”
实则李辞盈也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小她就晓得自个样貌惊人,可在这乱世边城,她受不住用美貌换生的代价。
她早慧多智,可毕竟家贫人轻,果腹之外想要多多捕获资材,她尽力去汲取学问,省下浣衣所得的铜板去采买润肤的面药……
贵良之别隔有天壤,且谁不愿娶能为家族助力的女郎?终其一生,不过裴听寒一人甘愿被她捕获。
“怎么哭了?”裴听寒可从未见过李辞盈这样哭过,水眸之中似无穷无尽的泉涌奔腾,无论他如何手忙脚乱地擦拭都延绵不绝。
“阿、阿盈……”裴听寒慌得嘴巴有些结巴了,喊了她好几声,李辞盈却只是摇头,他当以为她在哪儿受了欺负,只好劝说道,“阿盈不哭了,等过了今日,再没有人能逼迫你做裴氏女,朝廷敕令下来,咱们很快就能回陇西,某不会再让任何人欺辱了你。”
不做裴氏女?李辞盈一听悲从中来,一口气噎在嗓子口险些没跟上,那点子伤怀烟消云散,她颤颤扭住了那人衣襟,哽咽道,“明也,我……我们……”
话到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正是此时风卷蹄音,霾烟尽头单骑疾行,来者玄衣银带,不是梁术又是谁?
哦,世子气恼,仍派了人过来护她。李辞盈惶恐稍减,鼓足一口气,便昂首看着裴听寒,低声道,“裴郡守,妾不能随您回陇西了。”
第111章 “万水千山,再不复见。”
秋风萧瑟,天外雁还,荒野中的孤亭似在此刻被稠密的黄云笼罩住了,斜晖映草枯,衰败之色渗透肌理,裴听寒闻声耳中嗡鸣不绝,心下仅存的绿洲就于此刻如摧枯拉朽般倾颓。
他尽力牵来温和的笑,愈加用力攥住了李辞盈的肩,“阿盈,我明白,是我不该总让你等待,是我不该迫于势威再三拖延,如今你信不过我是情理之中,对不住——”
话说一半,忽见到怀中之人眸底冷静到近乎于漠然的情绪,转瞬之间万斛苦涩载驰于胸口,这种疼痛仿若利刃在心,绞得人血肉模糊,苦不堪言。
他微微别了脸,自言自语般的,“扬州之乱平定,某不敢居功请赏,只求能回西三州为魏戍边就好。”
“郡守——”
裴听寒好似听不得任何人再开口,右手不自觉再环紧三分,打断李辞盈的话,“朝廷赏赐有功之士从来大方,某提这点子请求官家不会不允的。”
“我——”他终究没忍住哽咽了一声,半个“我”字似被伤情压弯了调子,裴听寒很快昂首掩走热泪,承诺道,“我们回陇西,今日就走。”
今日就走,谈何容易?
李辞盈说不清此刻心里头什么滋味,若无前世之恩与缘,她哪里还需对裴听寒斟酌用词,略摇摇头,只道,“朝廷已为郡守安排好了去处,敕令既下,勋荣加身,您便是大魏朝仅有的一位以弱冠之年敕上骑都尉的儿郎,只待时日,必能大放异彩。”
她略顿顿,直言道,“何必再为旧人舍前途不要?”
前途?旧人?若裴听寒还有一分清明,就该听得出她语中双关,可惜此刻他心中锐痛不止,扭着劲儿要她应诺,难想了其中深意。
他欺了自己李辞盈仍在为他着想,这下一抹泪水,又道,“你我有约,某怎会为任何人、任何事舍你不顾?就算上边要薅去吾身家名姓,吾也一定要带你走。天涯海角,何愁无容身之所?”
李辞盈大惊,疯了不成!没有身家名姓,她何能正眼瞧他一眼,更别说多番绸缪,用尽心思地对付。至于“天涯海角”,则更如话本之中的鬼故事,一下惊出她半身冷栗子。
“不——”李辞盈再不敢绕什么弯子了,扭身使劲挣扎,连滚带爬式离了裴听寒,再向后瞧一眼踟蹰在侧的梁术,忙抱柱藏住大半身子,扬声说道,“您不在意裴氏儿郎的身份,妾却甘之若饴。若郡守果真为我,便不能将二十一娘之事告知大都督!”
哦,原她为此事而来,最后一丝侥幸终于坠入深渊,裴听寒咬住腮帮子,每一个字都似从齿间生生挤出来般的,“阿盈,我们说好了的。”
李辞盈紧紧握住拳头,毫无犹豫打断他,“说好什么?与你有约的乃昔日李家三娘,妾之名姓已入了裴氏族谱,是正经的裴家二十一娘,生死都是要留在长安城的!如何算得了‘说好了’?且你我既为亲族,您又该以何立场与大都督提起所谓‘约定’?”
她一口气都没歇,字字如锐刃刺心,“内乱触十罪,诸奸伯叔兄弟之女者为世间不容,按魏律更以绞刑治。若真将‘约定’公之于众,裴家百年清誉便毁在了郡守手中!”
是那句“海角天涯”惊得李辞盈不知所措,一股脑儿说了难听的话,实非她所愿。
裴听寒听罢只觉不可思议,他下意识上前一步,还没开口,对面那人却似惊弓之鸟般狂退三步,李辞盈一袖遮了半张脸,晶亮的眸子求助似的望向梁术,惊慌失措。
而后者即刻跃身上前,梁术一手按住腰间漆黑的唐刀,一面厉声呵斥,“不可对裴娘子无礼!”
这一刻裴听寒似被什么东西重重击中了,绵绵密密的痛楚如长针刺透了脑髓,痛得人几近两眼失明,他顿足原地,竭尽全力咽下喉间汹涌漫上的锈腥,“你用裴氏清誉迫我?!”
不然呢,这世上怕也没别的什么能入了他的眼,李辞盈有了梁术这挡箭牌,便敢放手破罐子破摔,“扬州之乱能够平定得这样快,郡守身在其中,也该知晓正有李、裴两家握手言和的缘故,若此时婚约有变,何不让别人觉着咱们裴家过河拆桥呢?”
不能与他回陇西、不能与大都督讲明二十一娘之事,更不能因他之故让“婚约有变”,裴听寒哂一声,勾了个讽笑望向她,“那日校场共谋,某以为你当真恨他入骨,哪知阿盈之爱恨不过权衡于利弊之间,有了他,你再记不得咱们从前在肃州城时如何情深义重,只恨不能唾我如褴履。”
当面斥来负心之举,谁人能免得了面红耳赤,更有李辞盈不想让梁术晓得所谓“校场共谋”的缘故,她匆匆打断裴听寒,认错道,“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从前年幼不懂事妄想攀附仰仗裴郡守,实则妾本卑贱,如何能配得上您?是郡守心善不忍直言相拒,才让妾一步步得寸进尺冒犯了您,往后妾当每日自省仪德,再不会做出任何让人误会的事儿了。”
“误会?”裴听寒咬重此二字复述,“原来你我之间,不过是误会一场?”
“不错。”这两人始终说不到一处去,以李辞盈之揣测,儿郎惨遭负心,大多不愿再忆从前情深,怕只怕恨不得从未认识过她才对,这么的,她才否认了两人相知的事儿,给他一个面子。
可裴听寒呢,沉默片刻,又蓦然将束带上系着的金玉一把拽入掌心,他一面摩挲着那玉,冷笑连连,“是何误会能让某请一位女郎到书房来读书写字,也不知某为何愿一日之内三访南门求她一盏热茶,更不知为何要为难她夜半站在肃州城墙上边等某巡防归营……”
他将穗绳勾在指间,明明白白将金玉显在掌前,冷声问她,“她将此物赠予了某,‘裴娘子’你和我说说,她究竟是否对我有情?”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唯有快刀方能斩断了乱麻,李辞盈虽有些不忍,仍是摇摇头,叹道,“李娘子贫贱,郡守该好好想想她能从哪儿寻来这块宝玉。”
此玉质华温润,触手生暖,周遭一圈也是纯金打造,上雕逐鸾纹,下边悬着一串宝石穗珠,乃就开春时才在长安城时兴起来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