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说了半晌没得回应,陆暇一歪脑袋,问李辞盈道,“对了三娘,你来长安这些日子了,可晓得落英巷子怎么走啊?”
第63章 “意味深长,话外言深。”
自丹凤门而过御桥,玉质辇车行尽龙尾道方止。碧空澄霭,日高拂暑,裴听寒一行慢踏含元殿外层层玉阶,前边便有给使逆光疾行往紫宸殿禀报。
裴启真与先帝有从龙之功,而后二十余载把持京畿防备,在朝中遍结党羽,位同丞相。此番越内阁而秘审边境郡守入京之事,直到今晨裴听寒与靖卫营在峣关外相汇后才上报天听。
巍巍之势威压近关,说是他裴启真意图颠倒乾坤也不为过,黄门郎张世中今日在紫宸殿伺候两个时辰,早受了几番雷霆之怒。
这会儿见着康连摇着浮尘气喘吁吁往这儿赶,忙了着慌接了他来,问道,“可是‘那位’来了?”
爬了一百零八阶还能讲出话来,也就是康连了,他扶着膝,不止了气,“可不么师父,裴都督、王侍郎、还、还带着肃州的裴郡守,这会儿怕已到了宣政门外了,咱们快进去了罢。”
并未传令,却僭越至此,饶是如此官家也只能让了都督五分,还有何人能忤逆他,张世中叹了声,点头道,“里头有我就好,你且喘匀了这口气,别真在官家面前失了仪态。”
康连“哎”声答应了,直腰抹个汗的工夫,殿内“哐啷”一声巨响,怕不是又有哪张架子惹官家不悦遭了殃了。
朱门之内三架冰轮“呼呼”扇着,殿中跪了一地大小官员人人稽首颤颤不敢言语,首座之上端坐的少年天子挑了个眼神给到右侧,才叹气说了声,“罢了,既裴都督有要事急奏,尔等便都先退下。”
群臣喏喏道“是”,垂首长揖而退。
直是殿上唯剩下寥寥数人,李湛才一牵压皱的袍摆,蜷腿歪倒在黄杨木椅上,抬手随手指了一旁冷汗直流的张世中,道,“都出去候着,等会儿裴都督到了,即刻就请进来。”
张世中答应着,一挥了浮尘,招了黄门几个一同恭敬退出内间。
引颈瞧着人都走干净了,李湛便又坐落回椅,仰天长叹一声,说道,“人前人后,吾实在给足了裴启真脸面,可惜他惯会得寸进尺,明知今日午后紫宸殿事忙,仍要莽撞闯来,只好似我是他想见就见得的。”
殿中此刻无人,话完了没有回应莫非不正常,可李湛觉得稀奇,一拧眉,直身往广寒云栈立屏疾步走,一面喊了声,“表哥?”
转了屏风来,便见得一张影子半靠在福禄寿小榻上,萧应问曲臂压在木沿,脑袋微微垂着,两眼轻阖,似是已睡过去了。
眼下浮来浅浅青影,衬在白皙无瑕的肤色上分外显出疲惫。
是了,为着前日里察觉靖卫营异动,表哥连有三夜未安枕——也多亏他麾下飞翎卫机灵,否则堂堂天子真如外界所想,对裴启真一举一动浑然迷茫。
至于前一刻摔了博古架上两只青瓷,不过做戏给裴启真的眼线看罢了。
可那群人都快走到殿外来,李湛只得上手握了萧应问的胳膊,扬声喊他道,“表哥!快醒醒神,听我来说!”
萧应问本是浅眠,闻声轻而缓地眨了下眼,眸底懒倦便一扫而空。此间两人自小一同长大,多少时候抵膝共坐,也懒争礼节,他坐直了身体“嗯”了声,且听得李湛低语。
李湛道,“不怪裴启真于都护府通敌一案屡屡施压,你大抵是猜不到与他秘联的人是谁。”
萧应问摇头,“其人故布疑阵,蹑迹可称狡兔三窟,咱们的人追了有一阵,实弄不清他之来历。”
此刻长话短说,李湛也不多卖关子,冷冷笑声,狭长的凤眼染上几分讥诮,“天下功劳莫不全归了裴氏一族,他便从不觉得满足,咱们也早该晓得,与他秘联串谋之人也姓裴。”
裴家里边有这般本事的人不作第二人想,再将那夜遇得蛱蝶布袋与李辞盈祭拜裴听寒的举动联系上来,萧应问在这一瞬就想通了关窍,原来如此,他自嘲笑了声,“裴九郎?”
李湛赞许瞧着他,说道,“不错,正是裴九郎!”
前有傅弦佯伤夺了裴二郎的主将之位,眼见功劳拢于李家,裴氏立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令裴九郎做假死之状,实则孤身潜进安西县,生擒了仍在逃窜的吐蕃七王子与楚燕忻之幼子。
其手段之诡秘,实让人眼前一亮。
“可叹如此人才竟仍是他裴家的人!”此时再想起方才殿中场景,李湛只觉心如死灰,“裴九郎艺高人胆大,将这不可能之事做得滴水不漏,反观满朝文武,日日吃李家俸禄,在这紫宸殿中,竟连裴氏一句是非都不敢议!”
萧应问淡淡道,“陛下记得,永熙三年裴启真仍霸揽南北衙门,咱们不过寻个名头武选了来,如今内城防备便皆拢于掌中。裴氏只手遮天也好,权势熏人也罢,大魏仍冠着李姓。裴启真想要取而代之,师出无名,他不敢。”
不敢是不敢,但始终有这么一块巨石背在身上,实令人喘不过气来,李湛叹道,“也是裴九郎有造化,去岁裴启真瞧不上他,吾本想着把人先扔到天边儿容后再用,没料到短短一年过去,他就又得了这个机缘。”
萧应问笑了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实属平常罢了。”
说到这个“利”字李湛气闷非常,他抚了抚额角,叹道,“裴启真的胃口你也晓得,这番他为裴九郎造这般声势浩大的一场,只怕表哥与六郎都捞不到他一点好处来,西境之行也全为他做了嫁衣裳。”
“无妨。”萧应问摇头道,“早着了了都护府的案子也好,再让楚燕忻疯魔下去,不说西三州要起乱子,境边诸国怕也蠢蠢欲动,实于大魏安宁不利。”
他扯了个笑,又白说一句,“且那案中疑从者,也受不住日日跟着楚燕忻过堂审,真打死了一两个,怕人家亲眷——”
怕人家亲眷如何?庄冲死不死有什么要紧,那人早都不愿见他了。
萧应问猛地住了嘴,抿唇不再言语。
李湛可不晓得自家表哥竟会替区区疑从考虑思量,狐疑瞧他一眼,张张嘴,又看一眼萧应问臂间一张稍显简陋的皮鞲,眉头拧得更深,便直言问道,“难道……表哥果真与那位女郎有些牵扯?”
这话出了,萧应问倒觉疑惑,淡淡瞥他一眼,问答,“哪位女郎?”
还有哪位,李湛急得拍大腿,“就那个迷津寨的土匪头子啊,吾可听说了,这一路过来你给她找了大夫疗伤,每日还肯让那群人支帐过夜。”
这对俘虏来说可算得了上上优待,萧应问哪里做过这种事。
哦,他说纪肴清。萧应问冷冷笑了声,“天方夜谭,某倒奇了,如此无稽之语是何人传到陛下耳中来的?”
李湛可辨不出他话中真假,但看这几日萧应问遇万事皆无波澜的模样,只觉哪哪儿都不对劲,他撇撇嘴,说道,“表哥冠礼在即,又不肯遂了嘉昌县主的愿相看各家贵女,那我难免多想……”
萧应问好笑道,“公主都懒管了,她又着哪门子的急?”
正事为先,这么轻松几句,外间脚步声渐近,张世中一句洪亮的禀报响起,电光石火间李湛已展个璀璨笑容,一抻襟口,扬声道,“请进来!”
此间三司来得齐全,裴大都督、刑部王侍郎、都护府一案辅判大理寺乌少卿、辅判御史台辛中丞及此番生擒逃犯的功臣肃州郡守裴听寒。
世间最难事莫不如与仇者笑脸相迎,分明心里头恨得滴血,面上仍一派虚伪祥和,在场各位做惯此事,人人炉火纯青。
唯一例外,裴听寒未料到会在此间遇见萧应问。
他随在人后进来紫宸殿,待与李湛行礼之时,便觉一道冷如蛇虺般阴森眸光绕于肩颈之间,疑惑抬首相望——萧应问就端正立于上首,理所当然受了他的礼。
唇角似笑非笑的一点轻蔑,恰当好处,又意味深长。
这回忿恨怒于颜色,裴听寒顷刻便想起那夜在安和坊所闻着的声响,若不是此时是在紫宸殿中,他定已抢步削了那人的脑袋。
可阿盈她——裴听寒垂沉了眸光,握在身旁的拳仍是忍得骨骼止不住咯咯作响。
裴启真携这许多案件相关之人来紫宸殿上,目的显而易见,“陛下,楚燕忻诡通吐蕃,密藏私械,件件都是大逆之罪,就算即刻判其九族斩也不为过,臣以为,此案拖推这些时日,除楚燕忻贪恋生命,却仍有主审之人手段不够果敢的缘故。”
在场各位心知肚明,楚燕忻随意攀咬,自然是为让七王子留他小儿一命的缘故,李湛挑了挑眉,答道,“大都督说笑了,萧世子于台狱审刑几近五载。”他面向辛中丞,笑问,“辛卿你来说,经由世子所办的案子,可有其不妥之处?”
辛中丞两眼一黑,萧世子往日办案手段堪称毒辣,更是无什么不妥之冤假错案,可这会儿裴启真拉他过来,想来是要让自家那人坐这位置。
第63章 “意味深长,话外言深。”
自丹凤门而过御桥,玉质辇车行尽龙尾道方止。碧空澄霭,日高拂暑,裴听寒一行慢踏含元殿外层层玉阶,前边便有给使逆光疾行往紫宸殿禀报。
裴启真与先帝有从龙之功,而后二十余载把持京畿防备,在朝中遍结党羽,位同丞相。此番越内阁而秘审边境郡守入京之事,直到今晨裴听寒与靖卫营在峣关外相汇后才上报天听。
巍巍之势威压近关,说是他裴启真意图颠倒乾坤也不为过,黄门郎张世中今日在紫宸殿伺候两个时辰,早受了几番雷霆之怒。
这会儿见着康连摇着浮尘气喘吁吁往这儿赶,忙了着慌接了他来,问道,“可是‘那位’来了?”
爬了一百零八阶还能讲出话来,也就是康连了,他扶着膝,不止了气,“可不么师父,裴都督、王侍郎、还、还带着肃州的裴郡守,这会儿怕已到了宣政门外了,咱们快进去了罢。”
并未传令,却僭越至此,饶是如此官家也只能让了都督五分,还有何人能忤逆他,张世中叹了声,点头道,“里头有我就好,你且喘匀了这口气,别真在官家面前失了仪态。”
康连“哎”声答应了,直腰抹个汗的工夫,殿内“哐啷”一声巨响,怕不是又有哪张架子惹官家不悦遭了殃了。
朱门之内三架冰轮“呼呼”扇着,殿中跪了一地大小官员人人稽首颤颤不敢言语,首座之上端坐的少年天子挑了个眼神给到右侧,才叹气说了声,“罢了,既裴都督有要事急奏,尔等便都先退下。”
群臣喏喏道“是”,垂首长揖而退。
直是殿上唯剩下寥寥数人,李湛才一牵压皱的袍摆,蜷腿歪倒在黄杨木椅上,抬手随手指了一旁冷汗直流的张世中,道,“都出去候着,等会儿裴都督到了,即刻就请进来。”
张世中答应着,一挥了浮尘,招了黄门几个一同恭敬退出内间。
引颈瞧着人都走干净了,李湛便又坐落回椅,仰天长叹一声,说道,“人前人后,吾实在给足了裴启真脸面,可惜他惯会得寸进尺,明知今日午后紫宸殿事忙,仍要莽撞闯来,只好似我是他想见就见得的。”
殿中此刻无人,话完了没有回应莫非不正常,可李湛觉得稀奇,一拧眉,直身往广寒云栈立屏疾步走,一面喊了声,“表哥?”
转了屏风来,便见得一张影子半靠在福禄寿小榻上,萧应问曲臂压在木沿,脑袋微微垂着,两眼轻阖,似是已睡过去了。
眼下浮来浅浅青影,衬在白皙无瑕的肤色上分外显出疲惫。
是了,为着前日里察觉靖卫营异动,表哥连有三夜未安枕——也多亏他麾下飞翎卫机灵,否则堂堂天子真如外界所想,对裴启真一举一动浑然迷茫。
至于前一刻摔了博古架上两只青瓷,不过做戏给裴启真的眼线看罢了。
可那群人都快走到殿外来,李湛只得上手握了萧应问的胳膊,扬声喊他道,“表哥!快醒醒神,听我来说!”
萧应问本是浅眠,闻声轻而缓地眨了下眼,眸底懒倦便一扫而空。此间两人自小一同长大,多少时候抵膝共坐,也懒争礼节,他坐直了身体“嗯”了声,且听得李湛低语。
李湛道,“不怪裴启真于都护府通敌一案屡屡施压,你大抵是猜不到与他秘联的人是谁。”
萧应问摇头,“其人故布疑阵,蹑迹可称狡兔三窟,咱们的人追了有一阵,实弄不清他之来历。”
此刻长话短说,李湛也不多卖关子,冷冷笑声,狭长的凤眼染上几分讥诮,“天下功劳莫不全归了裴氏一族,他便从不觉得满足,咱们也早该晓得,与他秘联串谋之人也姓裴。”
裴家里边有这般本事的人不作第二人想,再将那夜遇得蛱蝶布袋与李辞盈祭拜裴听寒的举动联系上来,萧应问在这一瞬就想通了关窍,原来如此,他自嘲笑了声,“裴九郎?”
李湛赞许瞧着他,说道,“不错,正是裴九郎!”
前有傅弦佯伤夺了裴二郎的主将之位,眼见功劳拢于李家,裴氏立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令裴九郎做假死之状,实则孤身潜进安西县,生擒了仍在逃窜的吐蕃七王子与楚燕忻之幼子。
其手段之诡秘,实让人眼前一亮。
“可叹如此人才竟仍是他裴家的人!”此时再想起方才殿中场景,李湛只觉心如死灰,“裴九郎艺高人胆大,将这不可能之事做得滴水不漏,反观满朝文武,日日吃李家俸禄,在这紫宸殿中,竟连裴氏一句是非都不敢议!”
萧应问淡淡道,“陛下记得,永熙三年裴启真仍霸揽南北衙门,咱们不过寻个名头武选了来,如今内城防备便皆拢于掌中。裴氏只手遮天也好,权势熏人也罢,大魏仍冠着李姓。裴启真想要取而代之,师出无名,他不敢。”
不敢是不敢,但始终有这么一块巨石背在身上,实令人喘不过气来,李湛叹道,“也是裴九郎有造化,去岁裴启真瞧不上他,吾本想着把人先扔到天边儿容后再用,没料到短短一年过去,他就又得了这个机缘。”
萧应问笑了声,“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实属平常罢了。”
说到这个“利”字李湛气闷非常,他抚了抚额角,叹道,“裴启真的胃口你也晓得,这番他为裴九郎造这般声势浩大的一场,只怕表哥与六郎都捞不到他一点好处来,西境之行也全为他做了嫁衣裳。”
“无妨。”萧应问摇头道,“早着了了都护府的案子也好,再让楚燕忻疯魔下去,不说西三州要起乱子,境边诸国怕也蠢蠢欲动,实于大魏安宁不利。”
他扯了个笑,又白说一句,“且那案中疑从者,也受不住日日跟着楚燕忻过堂审,真打死了一两个,怕人家亲眷——”
怕人家亲眷如何?庄冲死不死有什么要紧,那人早都不愿见他了。
萧应问猛地住了嘴,抿唇不再言语。
李湛可不晓得自家表哥竟会替区区疑从考虑思量,狐疑瞧他一眼,张张嘴,又看一眼萧应问臂间一张稍显简陋的皮鞲,眉头拧得更深,便直言问道,“难道……表哥果真与那位女郎有些牵扯?”
这话出了,萧应问倒觉疑惑,淡淡瞥他一眼,问答,“哪位女郎?”
还有哪位,李湛急得拍大腿,“就那个迷津寨的土匪头子啊,吾可听说了,这一路过来你给她找了大夫疗伤,每日还肯让那群人支帐过夜。”
这对俘虏来说可算得了上上优待,萧应问哪里做过这种事。
哦,他说纪肴清。萧应问冷冷笑了声,“天方夜谭,某倒奇了,如此无稽之语是何人传到陛下耳中来的?”
李湛可辨不出他话中真假,但看这几日萧应问遇万事皆无波澜的模样,只觉哪哪儿都不对劲,他撇撇嘴,说道,“表哥冠礼在即,又不肯遂了嘉昌县主的愿相看各家贵女,那我难免多想……”
萧应问好笑道,“公主都懒管了,她又着哪门子的急?”
正事为先,这么轻松几句,外间脚步声渐近,张世中一句洪亮的禀报响起,电光石火间李湛已展个璀璨笑容,一抻襟口,扬声道,“请进来!”
此间三司来得齐全,裴大都督、刑部王侍郎、都护府一案辅判大理寺乌少卿、辅判御史台辛中丞及此番生擒逃犯的功臣肃州郡守裴听寒。
世间最难事莫不如与仇者笑脸相迎,分明心里头恨得滴血,面上仍一派虚伪祥和,在场各位做惯此事,人人炉火纯青。
唯一例外,裴听寒未料到会在此间遇见萧应问。
他随在人后进来紫宸殿,待与李湛行礼之时,便觉一道冷如蛇虺般阴森眸光绕于肩颈之间,疑惑抬首相望——萧应问就端正立于上首,理所当然受了他的礼。
唇角似笑非笑的一点轻蔑,恰当好处,又意味深长。
这回忿恨怒于颜色,裴听寒顷刻便想起那夜在安和坊所闻着的声响,若不是此时是在紫宸殿中,他定已抢步削了那人的脑袋。
可阿盈她——裴听寒垂沉了眸光,握在身旁的拳仍是忍得骨骼止不住咯咯作响。
裴启真携这许多案件相关之人来紫宸殿上,目的显而易见,“陛下,楚燕忻诡通吐蕃,密藏私械,件件都是大逆之罪,就算即刻判其九族斩也不为过,臣以为,此案拖推这些时日,除楚燕忻贪恋生命,却仍有主审之人手段不够果敢的缘故。”
在场各位心知肚明,楚燕忻随意攀咬,自然是为让七王子留他小儿一命的缘故,李湛挑了挑眉,答道,“大都督说笑了,萧世子于台狱审刑几近五载。”他面向辛中丞,笑问,“辛卿你来说,经由世子所办的案子,可有其不妥之处?”
辛中丞两眼一黑,萧世子往日办案手段堪称毒辣,更是无什么不妥之冤假错案,可这会儿裴启真拉他过来,想来是要让自家那人坐这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