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这一声轻喊在昏昧中确实惊人不轻,来不及收起来的发冠脱了手,“咚”一声落在了地上,闷响也像回荡在了萧应问的心间,轰隆隆一晃而过,他垂了目光,低低“嗯”声回应她。
“……”莫不说李辞盈到底多少机灵,只看萧世子有兴致用这些破烂玩意儿,便能及时领悟今时究竟是个什么好日子。
他的生辰与裴听寒只隔了半月?这回可真是歪打正着。
她忙扑扑袖子上的褶皱站起身,笑了声,“怎不试了?妾不知您戴着合不合适才采买这许多,望您别觉着妾浪费银子。”
这点子算得什么浪费,萧应问“唔”了声,仍是想起了前几日的事,闷声说道,“试过了,不怎么样。”
他弯腰把东西拾起来,又重新搁回原处,“劳你费心,可惜我用不上。”
“……”李辞盈心里那个气啊,这人简直好赖不分,台阶都给足了不肯纡尊,平日里不离嘴的“昭昭”也不喊了,看来真是对她没了耐烦。
她“哦”了声,只冷声道,“那没法子,兰州就这些东西,不管您用不用得上,也得把银子如数还给梁术呢。”
萧应问低低“嗯”了声,又道,“三娘思虑一向周全,倒是也挺能为他人着想。”
又阴阳怪气不知在说什么,对她失了兴致是最好,最好立即能将人放回肃州去。
李辞盈困得不行,更懒得揣测他的心思,掩手打一个哈欠,又问起明日行程,“郎君的正事办完了么,是否天光了咱们就拔营?”
若是这样,她更要早些歇息了。
萧应问摇摇头,说道,“瓜州那边出了点事,某要等傅弦的信件,或再耽搁两天罢。”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可其中深意李辞盈怎听都觉得惶恐,她一下站起身,润润嗓子,捕捉住镇定的语调,问道,“可是公子弦的伤情出了什么变故?若是如此,何不将他送回长安诊疗?”
无时不刻,她都在想着裴听寒的功劳。
萧应问闻言勾了个轻蔑的笑,他看着她,慢慢摇头,“伐蕃一役中副将因伤下落不明,傅弦还需要在那边主持事宜,怕没有那么快能回长安去。”
副将下落不明之事李辞盈早知晓的,前世之时石岩受了眼伤,在途径霜月岩谷时坠崖而殁,是以前些时候她都懒得与他计较。
可此刻,她总觉萧应问话中有话。
她按捺住心中的恐慌,又次追问,“怎会如此?难道瓜州设防这么些时日,还能让吐蕃人钻着了空子?”
萧应问笑了声,“裴家人一意孤行要请裴二郎亲领岐山营为主将,裴二郎草包一个,又能做得了什么大事?”
“……”这件事禀告朝廷,裴家人便送了裴二郎去瓜州抢功,李辞盈木然问道,“那…此一役中的副将便不是石岩。”
“不错,副将其人三娘是极熟识的。”
“…是谁?”
萧应问唇角压得平直,一字一顿,冷冷讽笑道,“裴、明、也。”
第54章 “如何讨好了裴听寒,今夜便如何讨好了某。”
李辞盈幼时偷闲,在风雨交加的秋晨旁听课堂,习得故事一则曰“一叶蔽目”,讲得乃是楚人某认定障叶于目则可隐,是以摘了这叶子当面要取人家货物,却被扭送衙门的轶闻。
她素是早慧,只当这不过《笑林》撰者为逗人解闷胡编乱造,从不觉自个有一日也身在其中,瞧不清事物全貌——前世之时事发突然,朝廷与裴氏都来不及应对据点之事,才让裴听寒得了便宜,一骑当先。
如今西州之事宜字字详述,层层上递,谁又能容得了利益落进无名之辈手里?
可叹只有她自诩通晓始终,又晓得裴听寒本事了得,竟就这般落入困境而不自知。
摘了障目之叶,李辞盈才慢慢明白天子李家与裴氏之间暗斗汹涌,早就把裴听寒卷入其中了。她惨然退后一步,看着萧应问喃喃道,“这样看来,公子弦并未‘负伤’,只不过冷眼瞧着裴家人犯错,而后才好取代收功罢了…”
萧应问理所当然点头,“六郎三岁习武,马术更由大魏骠骑大将军传授,要他从马上摔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不错,正因为傅弦本领极佳,才需要有她这个“红颜祸水”搅乱混局,令角力另一端的裴氏相信有志儿郎亦会为美人失分寸、得谬误、一败涂地。
如今裴二郎兵退石城关,裴听寒又下落不明,只有之前锋芒敛蔽的傅弦能够统领全局——李辞盈再傻也该明白,这桩桩件件都是谁人在背后翻云覆雨手。
萧应问如此从容离开陇西,看似全权放手,实则尽在掌控,就连李辞盈自己,也不过是他手中一枚无足轻重的棋子罢了。
怪就怪在她心眼太坏,半点听不得石岩在裴听寒耳边搬弄是非,早知提醒一句霜月岩谷地势之差,后者又何至于早早命丧黄泉?!
一切锦绣荣华成了烟云迷雾,捶胸顿足且都太迟了,再如何不信神佛,此刻也只盼着一闭眼能回了永熙九年。
可惜不会,她再睁眼,那讨人厌烦的永宁侯世子仍是就立在那扇清漆素纹屏风旁,黑漆漆的视线无声无息、又重逾千斤地落在她的肩上。
李辞盈再承受不住这样的重击,悲语梗喉,泪如连丝,她失了气力靠回小几上,伤伤心心抽噎起来。
此刻也不必冒险求萧应问去霜月岩谷寻人了,那边地势令裴听寒九死一生不说,就算真寻回来了又如何,缺胳膊断了腿,捞不到半点功劳,指不定还被裴二郎牵连获罪。
若真如此,还不如死了干净呢。
这一会凄风冷雨嘤嘤哭着,脑袋里是一片空白——等翕鼻忽闻得那堪称熟悉的月麟香迟疑着又走近,她倏然想起了一件至关紧要的事——
这边哭声一顿,那边脚步也一停,李辞盈抬首见着萧应问忽不肯再靠近,便忆起了那日在驿馆他嫌弃她涕流满面的时刻。
她忙低头抽帕子掬尽了泪水,站起来又向他进了两步,呜咽一声就扑到人家怀里了。
还好,萧世子虽愣着没有回应,但也并未躲闪——若他有一分不情愿,想来她万是不能得逞的。
于是李辞盈便放心抚在他胸口啜泣着,凄凄叠声喊着他,“郎君…郎君。”
温香软玉依在怀,真是让人满腔忧愠似随落花流水,燎原窒愤被温柔浇得透了,心也不自觉塌下一块暖烘烘的灰烬,萧应问叹了口气,还是把人往上提了半寸拥进怀里,闭眼碰了碰她蓬松的发顶。
正待想着如何安抚她的,却见那女郎晃几晃从他臂间钻出个脑袋,萧应问低头一瞧,到底是怔愣住了——斗志昂扬,奋袂攘襟,李辞盈再不复方才娇弱的泣美人样子,两眼雪亮,炯炯盯着他。
萧应问连眨了两下眼睫,视线也不自觉游离开了,他望着窗外一株花枝繁密的白梨树,清咳了声,才慢慢回应她,“说罢,又有了什么歪主意?”
难得了,柳絮花飞,满枝团雪,那女郎嘴里竟说出几句他爱听的话,李辞盈眼底溢满笑意,“知我者莫若萧郎君呢。”她顿一下,捧了他的脸亲昵地蹭了蹭,嗲道,“前日在米市巷子的事是妾不知好歹,郎君磊落疏怀,可不会与我小小女子计较呢,是不是?”
轻声软语,可不得顺着她么,萧应问眯眼哼了声,握了她的手掌慢慢蹭着,说道,“三娘有话直说罢,某还有事儿要忙,呆不了太久。”
这可是你说的,李辞盈再不客套,“其实妾该晓得兰州李家叔伯之事与您无关的。”她低笑一声,又试探问道,“前日里丘长史来访,似乎言语间提到说——公子弦密信清河郡?后来妾细细想过了,既然如此,那兰州之事当是公子弦做的,他密信清河崔氏,也是为了给妾另找身份罢?”
“……”萧应问猛地一怔,几乎在这个刹那已辨不清心中汹涌的是失望还是苦涩,又或者两者兼有,翻搅出螫疼的酸苦,哽得人喉咙干烧难忍。
而李辞盈丝毫不察,甚至还愈加靠近了些,在他怀中找着个恰当舒适的位置,惬意“唔”了声,继续道,“郎君,公子弦有了您的助力,想来也定能平定西三州乱象罢?”她轻轻晃了晃萧应问的手臂,嗔道,“是不是呀?”
听到这儿,萧应问彻底冷了脸,唇角浮上一丝讽笑,他缓缓松手放开了她,“怎么的,原来三娘钟情的是平复西三州乱象的那份功劳,无论谁得了它,都能得了您的垂怜?”
他嗤笑一声,“从前三娘整日里筹谋着为裴郡守加功进爵,某倒以为你俩个果真是‘永不相负’的交情,自取小字对应裴郡守字号,也是三娘对付男人的小小手段之一罢?”
瞧这话说的,倒像他为裴听寒抱不平,李辞盈摇摇头,老实道,“‘李昭昭’一名实则是裴郡守为妾取来作换籍所用的,郎君独闯照夜阁之时不就知晓了吗?”
“……”萧应问一口气闷下来,端得是冷笑连连,“某怎会知晓?!”
他知晓了还怎会喊她“昭昭”,岂非是自取其辱?!
“……”莫不说李辞盈到底多少机灵,只看萧世子有兴致用这些破烂玩意儿,便能及时领悟今时究竟是个什么好日子。
他的生辰与裴听寒只隔了半月?这回可真是歪打正着。
她忙扑扑袖子上的褶皱站起身,笑了声,“怎不试了?妾不知您戴着合不合适才采买这许多,望您别觉着妾浪费银子。”
这点子算得什么浪费,萧应问“唔”了声,仍是想起了前几日的事,闷声说道,“试过了,不怎么样。”
他弯腰把东西拾起来,又重新搁回原处,“劳你费心,可惜我用不上。”
“……”李辞盈心里那个气啊,这人简直好赖不分,台阶都给足了不肯纡尊,平日里不离嘴的“昭昭”也不喊了,看来真是对她没了耐烦。
她“哦”了声,只冷声道,“那没法子,兰州就这些东西,不管您用不用得上,也得把银子如数还给梁术呢。”
萧应问低低“嗯”了声,又道,“三娘思虑一向周全,倒是也挺能为他人着想。”
又阴阳怪气不知在说什么,对她失了兴致是最好,最好立即能将人放回肃州去。
李辞盈困得不行,更懒得揣测他的心思,掩手打一个哈欠,又问起明日行程,“郎君的正事办完了么,是否天光了咱们就拔营?”
若是这样,她更要早些歇息了。
萧应问摇摇头,说道,“瓜州那边出了点事,某要等傅弦的信件,或再耽搁两天罢。”
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可其中深意李辞盈怎听都觉得惶恐,她一下站起身,润润嗓子,捕捉住镇定的语调,问道,“可是公子弦的伤情出了什么变故?若是如此,何不将他送回长安诊疗?”
无时不刻,她都在想着裴听寒的功劳。
萧应问闻言勾了个轻蔑的笑,他看着她,慢慢摇头,“伐蕃一役中副将因伤下落不明,傅弦还需要在那边主持事宜,怕没有那么快能回长安去。”
副将下落不明之事李辞盈早知晓的,前世之时石岩受了眼伤,在途径霜月岩谷时坠崖而殁,是以前些时候她都懒得与他计较。
可此刻,她总觉萧应问话中有话。
她按捺住心中的恐慌,又次追问,“怎会如此?难道瓜州设防这么些时日,还能让吐蕃人钻着了空子?”
萧应问笑了声,“裴家人一意孤行要请裴二郎亲领岐山营为主将,裴二郎草包一个,又能做得了什么大事?”
“……”这件事禀告朝廷,裴家人便送了裴二郎去瓜州抢功,李辞盈木然问道,“那…此一役中的副将便不是石岩。”
“不错,副将其人三娘是极熟识的。”
“…是谁?”
萧应问唇角压得平直,一字一顿,冷冷讽笑道,“裴、明、也。”
第54章 “如何讨好了裴听寒,今夜便如何讨好了某。”
李辞盈幼时偷闲,在风雨交加的秋晨旁听课堂,习得故事一则曰“一叶蔽目”,讲得乃是楚人某认定障叶于目则可隐,是以摘了这叶子当面要取人家货物,却被扭送衙门的轶闻。
她素是早慧,只当这不过《笑林》撰者为逗人解闷胡编乱造,从不觉自个有一日也身在其中,瞧不清事物全貌——前世之时事发突然,朝廷与裴氏都来不及应对据点之事,才让裴听寒得了便宜,一骑当先。
如今西州之事宜字字详述,层层上递,谁又能容得了利益落进无名之辈手里?
可叹只有她自诩通晓始终,又晓得裴听寒本事了得,竟就这般落入困境而不自知。
摘了障目之叶,李辞盈才慢慢明白天子李家与裴氏之间暗斗汹涌,早就把裴听寒卷入其中了。她惨然退后一步,看着萧应问喃喃道,“这样看来,公子弦并未‘负伤’,只不过冷眼瞧着裴家人犯错,而后才好取代收功罢了…”
萧应问理所当然点头,“六郎三岁习武,马术更由大魏骠骑大将军传授,要他从马上摔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不错,正因为傅弦本领极佳,才需要有她这个“红颜祸水”搅乱混局,令角力另一端的裴氏相信有志儿郎亦会为美人失分寸、得谬误、一败涂地。
如今裴二郎兵退石城关,裴听寒又下落不明,只有之前锋芒敛蔽的傅弦能够统领全局——李辞盈再傻也该明白,这桩桩件件都是谁人在背后翻云覆雨手。
萧应问如此从容离开陇西,看似全权放手,实则尽在掌控,就连李辞盈自己,也不过是他手中一枚无足轻重的棋子罢了。
怪就怪在她心眼太坏,半点听不得石岩在裴听寒耳边搬弄是非,早知提醒一句霜月岩谷地势之差,后者又何至于早早命丧黄泉?!
一切锦绣荣华成了烟云迷雾,捶胸顿足且都太迟了,再如何不信神佛,此刻也只盼着一闭眼能回了永熙九年。
可惜不会,她再睁眼,那讨人厌烦的永宁侯世子仍是就立在那扇清漆素纹屏风旁,黑漆漆的视线无声无息、又重逾千斤地落在她的肩上。
李辞盈再承受不住这样的重击,悲语梗喉,泪如连丝,她失了气力靠回小几上,伤伤心心抽噎起来。
此刻也不必冒险求萧应问去霜月岩谷寻人了,那边地势令裴听寒九死一生不说,就算真寻回来了又如何,缺胳膊断了腿,捞不到半点功劳,指不定还被裴二郎牵连获罪。
若真如此,还不如死了干净呢。
这一会凄风冷雨嘤嘤哭着,脑袋里是一片空白——等翕鼻忽闻得那堪称熟悉的月麟香迟疑着又走近,她倏然想起了一件至关紧要的事——
这边哭声一顿,那边脚步也一停,李辞盈抬首见着萧应问忽不肯再靠近,便忆起了那日在驿馆他嫌弃她涕流满面的时刻。
她忙低头抽帕子掬尽了泪水,站起来又向他进了两步,呜咽一声就扑到人家怀里了。
还好,萧世子虽愣着没有回应,但也并未躲闪——若他有一分不情愿,想来她万是不能得逞的。
于是李辞盈便放心抚在他胸口啜泣着,凄凄叠声喊着他,“郎君…郎君。”
温香软玉依在怀,真是让人满腔忧愠似随落花流水,燎原窒愤被温柔浇得透了,心也不自觉塌下一块暖烘烘的灰烬,萧应问叹了口气,还是把人往上提了半寸拥进怀里,闭眼碰了碰她蓬松的发顶。
正待想着如何安抚她的,却见那女郎晃几晃从他臂间钻出个脑袋,萧应问低头一瞧,到底是怔愣住了——斗志昂扬,奋袂攘襟,李辞盈再不复方才娇弱的泣美人样子,两眼雪亮,炯炯盯着他。
萧应问连眨了两下眼睫,视线也不自觉游离开了,他望着窗外一株花枝繁密的白梨树,清咳了声,才慢慢回应她,“说罢,又有了什么歪主意?”
难得了,柳絮花飞,满枝团雪,那女郎嘴里竟说出几句他爱听的话,李辞盈眼底溢满笑意,“知我者莫若萧郎君呢。”她顿一下,捧了他的脸亲昵地蹭了蹭,嗲道,“前日在米市巷子的事是妾不知好歹,郎君磊落疏怀,可不会与我小小女子计较呢,是不是?”
轻声软语,可不得顺着她么,萧应问眯眼哼了声,握了她的手掌慢慢蹭着,说道,“三娘有话直说罢,某还有事儿要忙,呆不了太久。”
这可是你说的,李辞盈再不客套,“其实妾该晓得兰州李家叔伯之事与您无关的。”她低笑一声,又试探问道,“前日里丘长史来访,似乎言语间提到说——公子弦密信清河郡?后来妾细细想过了,既然如此,那兰州之事当是公子弦做的,他密信清河崔氏,也是为了给妾另找身份罢?”
“……”萧应问猛地一怔,几乎在这个刹那已辨不清心中汹涌的是失望还是苦涩,又或者两者兼有,翻搅出螫疼的酸苦,哽得人喉咙干烧难忍。
而李辞盈丝毫不察,甚至还愈加靠近了些,在他怀中找着个恰当舒适的位置,惬意“唔”了声,继续道,“郎君,公子弦有了您的助力,想来也定能平定西三州乱象罢?”她轻轻晃了晃萧应问的手臂,嗔道,“是不是呀?”
听到这儿,萧应问彻底冷了脸,唇角浮上一丝讽笑,他缓缓松手放开了她,“怎么的,原来三娘钟情的是平复西三州乱象的那份功劳,无论谁得了它,都能得了您的垂怜?”
他嗤笑一声,“从前三娘整日里筹谋着为裴郡守加功进爵,某倒以为你俩个果真是‘永不相负’的交情,自取小字对应裴郡守字号,也是三娘对付男人的小小手段之一罢?”
瞧这话说的,倒像他为裴听寒抱不平,李辞盈摇摇头,老实道,“‘李昭昭’一名实则是裴郡守为妾取来作换籍所用的,郎君独闯照夜阁之时不就知晓了吗?”
“……”萧应问一口气闷下来,端得是冷笑连连,“某怎会知晓?!”
他知晓了还怎会喊她“昭昭”,岂非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