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林巧枝这会儿已经到了新家属院。
看起来比老家属院新,一栋栋小楼立在那里,可精神了。
道路铺着青石砖,两边种着一些树,此刻在风中轻轻摇晃,又在地面上投下一大片阴影,细碎的金光在树叶间隙中活泼小跳。
林巧枝拿钥匙插进去,一拧。
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细细喜悦,她轻轻推开了门。
好大!
这是林巧枝的第一印象。
房间里没有堆放得到处都是的杂物,没有拥挤的家具,只是简简单单摆着一张床,真的特别显空旷。
褥子是新的,整个房间干干净净,简单拍了拍,林巧枝打了哈欠,就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
等醒来。
林巧枝躺在床上发了一会儿呆。
她看看左边,觉得这里可以再摆一张高度相同的木床,铺上褥子,就是她惦记很久的超大床了。
又看看右边,墙上要钉钉子,装上高低错落的木板,然后把她做的的玩具,摆满一整面墙。
再看看天花板顶,或许还能再安装一个吊扇?江城的夏天太热了,像是蒸笼一样,有个吊扇晚上能睡得舒服很多。
……
呆了一会儿。
想着房间按照她的意愿一点点填满。
感觉被幸福充盈,林巧枝傻笑出声,久违地在床上开心地打了个滚。
幸福都好似有和声:“喵~”
林巧枝顺着声音看向窗台,一只颜色鲜艳、身姿矫健的三花猫在叫。
它好像在晒太阳,日光暖呼呼地晒在它身上。
林巧枝打开窗户,“咪咪咪”地挠了两下它的下巴,三花嗅了嗅,眼睛都慢慢瞪圆了,好会打猎的两脚兽!
歪着小脑袋蹭她掌心。
林巧枝感受到手心毛茸茸的触感,心软成了棉花糖。
“巧枝啊,睡醒了啊!”邻居奶奶见她在窗边跟小孩一样逗猫玩,笑着打招呼,“你要是打算搬家,就喊我们。这么多东西,就算是一楼,你一个人也不好搬。”
邻里大都是这样,要搬家的这天,相互帮忙,这样大家都能一趟搬完了,再慢慢收拾就好。
还不耽搁上工!
林巧枝点点头,应道:“行,不过我不着急全搬进来,还打算再捯饬捯饬,等捯饬完了再告诉大家。”
“这么好的房子,还要捯饬啊?”
林巧枝只是一笑。
想了想。
她先去了一趟厂办,用小拖车把错过的福利都领取了回来。
挑挑拣拣。
选了一些适合送人的出来。
然后提着,往老家属院走。
第136章 你有私下补贴钱给你爸妈吗?
照理说。
离开这么久, 回来之后应该先回家看看。
可林巧枝却不是太想。
尤其是想到之前接到的那一通电话。
从新家属院这个方向走过来,走进老家属院,最近的是孟主任的住处。
“巧枝啊?你来找孟主任啊, 孟主任还没回来!”
孟主任隔壁邻居热情:“她最近都回来的晚,说是和市妇联那边联合弄了个活动。”
林巧枝倒也不是特别意外, 做妇女工作可没那么准时准点, 她小时候也经常在下班后麻烦孟主任,问:“那有个大概时间吗?”
“这倒是不好说,但是估摸着再有半个小时,也该回来了。”邻居收拾着衣服,全部放到木盆里, 准备拿下去搓了。
林巧枝点头:“那我等会儿再来。”
孟主任和王柏强住得近,就在相邻的两栋红砖小楼。
上门拜访王柏强的时候,他正让家里小孩给他捶背,手里还拿着点肉票。
见她来了, 把手里肉票塞给小孩,打发小孩高高兴兴地走了。
他“咳”了一声:“上了年龄, 难免有些腰酸背痛。”
一本正经的样子, 好像刚刚那个逗小孩的不是他。
林巧枝把礼物放到桌上,又递了一包茶叶:“我从首都带回来的,您尝尝看。”
王柏强看她上门,还拎着这么多东西:“你来就来,怎么还带这好些东西?”
林巧枝:“就是一点心意,也没啥特别贵重的。就是这茶叶,我在北京喝到了觉得好, 就说带点回来给您尝一尝。”
当初觉得她想要提前毕业,想要跳跃考核, 上来就承担东方红传动系统里的关键部件,大都是自己努力争取的结果。
现在回过头来看。
王工在里面,是真的信任和敢于放手。
她一直到现在,带团队做项目,都仍旧带着当初王柏强亲自带她走过一个个车间,手把手教她的痕迹和风格。
说起从前那些事。
林巧枝还笑:“原来真怕您黑脸骂人,现在想想,真的很多习惯都是那时候养起来的。”
王柏强点点她:“你这是五十步笑百步。”
他举例:“就之前那个叫什么来着,就姓周,对,周明林,看到你就跟老鼠看到猫似的,大气都不敢喘了。”
林巧枝感慨戛然而止,诧异:“……有吗?”
她回忆了一下,周明林不是还挺活泼,挺外向,挺会给自己争取学习机会的吗?
王柏强看她这一副无所觉的样子,一时失笑,又有些喟然而叹。
当初还是追着他,想学锤功、学拆卸机床技巧的小丫头。
好像转眼间,就出息了。
尽管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很早就有了被林巧枝倒逼的体验,也乐得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
但是听到林巧枝一跃成为六级工,和自己同级了,眼瞧着用不了多久还可能再往上升,毕竟她还这么年轻。
当真是有些唏嘘。
只是想到她往后成七级,甚至再升八级,师徒再坐在一起,王柏强就感觉讪讪地,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
原本有点放松的他,心底已经琢磨起来了,要不再拼几年?
不管心里这么想,等林巧枝离开之后,他还是溜溜达达消食去找乔元了,端着新泡的茶,得意地炫耀:“我这小徒弟,不错吧?”
“你这岂止是不错。”乔元酸溜溜的,搜刮走了他一小包茶叶,“真是捡到宝了,当初我还比你先一步去抢人呢,真想不通,怎么偏稀罕你这个黑面阎王。”
王柏强不由哈哈一笑:“你这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
孟主任家。
林巧枝去食堂打了几盒好菜,两人边吃边聊。
即使林巧枝现在长得更高了,比孟主任还要高,但孟主任还是像是小时候一样给她夹菜:“多吃点,在外面奔波辛苦,瞧着你都瘦了。”
“我瘦了?”
林巧枝很是怀疑的摸了摸自己脸,很笃定:“那也是精壮!”顿了顿,又道,“我在外面吃得可好了,您想啊,请人去帮忙,总不好让人吃点炒青菜,煮叶子吧?”
别说是好单位了,农村盖房请同村人帮忙,烧的伙食也得比平时家里好吧?
孟主任笑了,又和她聊起了珍珠那边的工作:“珍珠现在也是慢慢上手了,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的。”
“还有苗花曼,医术学得也挺好,前阵子外出搞义诊,在周边县城都有些名气了。”
……
说起这一批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孟主任声音显得温柔又亲昵,带着一点点骄傲和苦恼。
林巧枝也是笑得眼睛一弯。
“你还记得我那个亲戚秦飞燕吗?”孟主任提起一个人。
林巧枝点头:“和周美美她们第一批学开拖拉机,学修拖拉机的女知青,之前我还收到过她的信,感觉干得很不错!”
“今年她批了半个月的探亲假,她和家里一直念叨说感谢你,刚好你也在,她肯定想当面跟你说声谢谢。”孟主任介绍情况,“确实干得红红火火的,她还被选做当地的劳动模范,知青典型了。”
“我都行。”林巧枝当然可以,以外乡人身份被选成当地的劳动模范,可想而知她有多受当地人推崇了。
其实也有点想亲眼看看,当初带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信念下乡的女孩们,如今是什么样的风采。
她们好像有默契,谁都没有在吃饭的时候提家里的事。
林巧枝却是知道了。
估计不会是好消息。
起码不是会让她高兴的消息。
否则早就告诉她了,但也不会是坏消息,要不她一下火车就要被第一时间通知了。
果然,等吃过后,简单收拾一下,孟主任拉着她的手坐下,开口道:“有个事还是要跟你说。”
林巧枝点头,表示她在听。
“你妈妈把她的工作转让出去了,我做了一些工作,也没劝回来,里头应该还是有点事。”孟主任注意着林巧枝的情绪。
林巧枝心里好像忽然有一块空落落的。
说不出的滋味。
看起来比老家属院新,一栋栋小楼立在那里,可精神了。
道路铺着青石砖,两边种着一些树,此刻在风中轻轻摇晃,又在地面上投下一大片阴影,细碎的金光在树叶间隙中活泼小跳。
林巧枝拿钥匙插进去,一拧。
带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细细喜悦,她轻轻推开了门。
好大!
这是林巧枝的第一印象。
房间里没有堆放得到处都是的杂物,没有拥挤的家具,只是简简单单摆着一张床,真的特别显空旷。
褥子是新的,整个房间干干净净,简单拍了拍,林巧枝打了哈欠,就躺在床上沉沉的睡去。
等醒来。
林巧枝躺在床上发了一会儿呆。
她看看左边,觉得这里可以再摆一张高度相同的木床,铺上褥子,就是她惦记很久的超大床了。
又看看右边,墙上要钉钉子,装上高低错落的木板,然后把她做的的玩具,摆满一整面墙。
再看看天花板顶,或许还能再安装一个吊扇?江城的夏天太热了,像是蒸笼一样,有个吊扇晚上能睡得舒服很多。
……
呆了一会儿。
想着房间按照她的意愿一点点填满。
感觉被幸福充盈,林巧枝傻笑出声,久违地在床上开心地打了个滚。
幸福都好似有和声:“喵~”
林巧枝顺着声音看向窗台,一只颜色鲜艳、身姿矫健的三花猫在叫。
它好像在晒太阳,日光暖呼呼地晒在它身上。
林巧枝打开窗户,“咪咪咪”地挠了两下它的下巴,三花嗅了嗅,眼睛都慢慢瞪圆了,好会打猎的两脚兽!
歪着小脑袋蹭她掌心。
林巧枝感受到手心毛茸茸的触感,心软成了棉花糖。
“巧枝啊,睡醒了啊!”邻居奶奶见她在窗边跟小孩一样逗猫玩,笑着打招呼,“你要是打算搬家,就喊我们。这么多东西,就算是一楼,你一个人也不好搬。”
邻里大都是这样,要搬家的这天,相互帮忙,这样大家都能一趟搬完了,再慢慢收拾就好。
还不耽搁上工!
林巧枝点点头,应道:“行,不过我不着急全搬进来,还打算再捯饬捯饬,等捯饬完了再告诉大家。”
“这么好的房子,还要捯饬啊?”
林巧枝只是一笑。
想了想。
她先去了一趟厂办,用小拖车把错过的福利都领取了回来。
挑挑拣拣。
选了一些适合送人的出来。
然后提着,往老家属院走。
第136章 你有私下补贴钱给你爸妈吗?
照理说。
离开这么久, 回来之后应该先回家看看。
可林巧枝却不是太想。
尤其是想到之前接到的那一通电话。
从新家属院这个方向走过来,走进老家属院,最近的是孟主任的住处。
“巧枝啊?你来找孟主任啊, 孟主任还没回来!”
孟主任隔壁邻居热情:“她最近都回来的晚,说是和市妇联那边联合弄了个活动。”
林巧枝倒也不是特别意外, 做妇女工作可没那么准时准点, 她小时候也经常在下班后麻烦孟主任,问:“那有个大概时间吗?”
“这倒是不好说,但是估摸着再有半个小时,也该回来了。”邻居收拾着衣服,全部放到木盆里, 准备拿下去搓了。
林巧枝点头:“那我等会儿再来。”
孟主任和王柏强住得近,就在相邻的两栋红砖小楼。
上门拜访王柏强的时候,他正让家里小孩给他捶背,手里还拿着点肉票。
见她来了, 把手里肉票塞给小孩,打发小孩高高兴兴地走了。
他“咳”了一声:“上了年龄, 难免有些腰酸背痛。”
一本正经的样子, 好像刚刚那个逗小孩的不是他。
林巧枝把礼物放到桌上,又递了一包茶叶:“我从首都带回来的,您尝尝看。”
王柏强看她上门,还拎着这么多东西:“你来就来,怎么还带这好些东西?”
林巧枝:“就是一点心意,也没啥特别贵重的。就是这茶叶,我在北京喝到了觉得好, 就说带点回来给您尝一尝。”
当初觉得她想要提前毕业,想要跳跃考核, 上来就承担东方红传动系统里的关键部件,大都是自己努力争取的结果。
现在回过头来看。
王工在里面,是真的信任和敢于放手。
她一直到现在,带团队做项目,都仍旧带着当初王柏强亲自带她走过一个个车间,手把手教她的痕迹和风格。
说起从前那些事。
林巧枝还笑:“原来真怕您黑脸骂人,现在想想,真的很多习惯都是那时候养起来的。”
王柏强点点她:“你这是五十步笑百步。”
他举例:“就之前那个叫什么来着,就姓周,对,周明林,看到你就跟老鼠看到猫似的,大气都不敢喘了。”
林巧枝感慨戛然而止,诧异:“……有吗?”
她回忆了一下,周明林不是还挺活泼,挺外向,挺会给自己争取学习机会的吗?
王柏强看她这一副无所觉的样子,一时失笑,又有些喟然而叹。
当初还是追着他,想学锤功、学拆卸机床技巧的小丫头。
好像转眼间,就出息了。
尽管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很早就有了被林巧枝倒逼的体验,也乐得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
但是听到林巧枝一跃成为六级工,和自己同级了,眼瞧着用不了多久还可能再往上升,毕竟她还这么年轻。
当真是有些唏嘘。
只是想到她往后成七级,甚至再升八级,师徒再坐在一起,王柏强就感觉讪讪地,不自在的摸了摸鼻子。
原本有点放松的他,心底已经琢磨起来了,要不再拼几年?
不管心里这么想,等林巧枝离开之后,他还是溜溜达达消食去找乔元了,端着新泡的茶,得意地炫耀:“我这小徒弟,不错吧?”
“你这岂止是不错。”乔元酸溜溜的,搜刮走了他一小包茶叶,“真是捡到宝了,当初我还比你先一步去抢人呢,真想不通,怎么偏稀罕你这个黑面阎王。”
王柏强不由哈哈一笑:“你这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
***
孟主任家。
林巧枝去食堂打了几盒好菜,两人边吃边聊。
即使林巧枝现在长得更高了,比孟主任还要高,但孟主任还是像是小时候一样给她夹菜:“多吃点,在外面奔波辛苦,瞧着你都瘦了。”
“我瘦了?”
林巧枝很是怀疑的摸了摸自己脸,很笃定:“那也是精壮!”顿了顿,又道,“我在外面吃得可好了,您想啊,请人去帮忙,总不好让人吃点炒青菜,煮叶子吧?”
别说是好单位了,农村盖房请同村人帮忙,烧的伙食也得比平时家里好吧?
孟主任笑了,又和她聊起了珍珠那边的工作:“珍珠现在也是慢慢上手了,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的。”
“还有苗花曼,医术学得也挺好,前阵子外出搞义诊,在周边县城都有些名气了。”
……
说起这一批她看着长大的孩子,孟主任声音显得温柔又亲昵,带着一点点骄傲和苦恼。
林巧枝也是笑得眼睛一弯。
“你还记得我那个亲戚秦飞燕吗?”孟主任提起一个人。
林巧枝点头:“和周美美她们第一批学开拖拉机,学修拖拉机的女知青,之前我还收到过她的信,感觉干得很不错!”
“今年她批了半个月的探亲假,她和家里一直念叨说感谢你,刚好你也在,她肯定想当面跟你说声谢谢。”孟主任介绍情况,“确实干得红红火火的,她还被选做当地的劳动模范,知青典型了。”
“我都行。”林巧枝当然可以,以外乡人身份被选成当地的劳动模范,可想而知她有多受当地人推崇了。
其实也有点想亲眼看看,当初带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信念下乡的女孩们,如今是什么样的风采。
她们好像有默契,谁都没有在吃饭的时候提家里的事。
林巧枝却是知道了。
估计不会是好消息。
起码不是会让她高兴的消息。
否则早就告诉她了,但也不会是坏消息,要不她一下火车就要被第一时间通知了。
果然,等吃过后,简单收拾一下,孟主任拉着她的手坐下,开口道:“有个事还是要跟你说。”
林巧枝点头,表示她在听。
“你妈妈把她的工作转让出去了,我做了一些工作,也没劝回来,里头应该还是有点事。”孟主任注意着林巧枝的情绪。
林巧枝心里好像忽然有一块空落落的。
说不出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