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无论怎么想,但写到纸条上的答案,态度肯定都是积极的、肯定的,讲道理的。
  但想法,多多少少会流露于话语中。
  林巧枝看到纸条上,看似公平理智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是五五开比较好的“客观”结论。
  她眼眸微敛,任重而道远啊。
  且不说她怎么想,且不说她的想法是不是不客观、不理智,连主席一位男同志都能说:“将来女同志的比例至少要和男同志一样,各占50%,如果女同志的比例超过了男同志,也没有坏处。”
  而答案中,毫不犹豫坚定这一信念的,哪怕可能失去这次机会,也要给出“激进”答案的,林巧枝把纸条都收好,看向她:“我们再单独聊聊?”
  秦淑明一时都还有些恍惚,等真的发现自己被选中,才傻笑道:“我怎么感觉跟天上掉馅饼似的。”
  林巧枝也笑了。
  她很多时候也会有这种感觉,幸运的遇到孟主任,幸运地在人生分叉口被天上馅饼砸到。
  现在,她也可以制造馅饼了。
  秦淑明缓了缓情绪,还是有点关心的问:“耕读学校这个会不会对你……?”
  林巧枝也笑笑:“我也是积极响应号召啊。”
  为祖国培养更多“林巧枝”式的人才,向她学习——学习她学习过的思想,学习她学习过的知识,然后向祖国效力。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解放自己。
  走出去。
  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秦淑明抹了把脸,决定接受强者有权利给事件定性这种事。
  当她真的接受了这件事,眼前顿时豁然开朗。
  太厉害了啊!
  一整个生产大队那么多村的女孩子啊!
  即使最后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出去,但思想却依旧会扎根,会传递给下一代。
  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
  她此刻还不知道,在不久的将来,高考会恢复,读过书、明事理的女孩子,只要她们勇敢争取,就一定能走出山村,有光明的未来。
  “你认识的知青里,有没有擅长机械、擅长数学,或者擅长物理的?”林巧枝又问。
  “是另一本教材吗?要看她们有没有机械的天赋?”秦淑明问。
  林巧枝不否认的点点头:“对,一本我们国家自己技术工人编写的,机械基础原理,各大工业类专科学校都在使用的教科书。”
  “机械我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有数学好的。”秦淑明给林巧枝简单介绍了几个人的情况。
  林巧枝把几人名字记住,点点头:“那也行,都是互通的。”
  她当然不会直接开诚布公,说选这本书,是为了让女孩们学数学、学物理。
  只有学好物理,研究数学,才能真的掌握这本书的内容。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高考恢复后,理科考试的五门考试科目。
  认真学习这两门课,五分之四都占了。
  并非零星几个名额,而是,将来这整个生产大队的女孩子,都有走出大山的可能性。
  那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的,她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她怎么会知道高考会恢复呢?
  这只是耕读小学。
  她们只是在学工、学农、学思想,和旁人没有什么不同。
  这条小路背后,藏着一条更为宽广的大路,这是她一个人的秘密。
  秦淑明显然也是这么想的,越介绍她认识的知青,语气中越有了欣喜的成分:“半天学工、半天学农,再日常接受思想的熏陶!”
  她好像找到了下乡的意义。
  广阔天地,真的是大有作为!
  她从城市里来,如果能将解放妇女的思想传递给整个生产大队的女孩子,这或许是她上山下乡最大的意义吧!
  更是她长到这么大,做过最有意义的事。
  ***
  短短几天新年的时间。
  只够林巧枝把大基调铺好,把两名老师选好。
  至于后面的招生、课程,还有后面的一系列工作,就是要两名老师和生产大队干部来完成了。
  在没有成长强大起来之前,女孩子终究是要在这里讨生活。
  她在梦里其实看到过更激烈的手段。
  但她觉得,看着是舒坦了,自己是爽快了,却埋下许多后患,甚至有点过水断桥的感觉,让后面的姐妹怎么办呢?
  做妇女工作,要考虑太多太多实际问题了。
  她不是完人。
  做不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
  但求竭尽全力,问心无愧。
  或许后人批评她,才是该高兴的。
  就像她看孟主任,偶尔也会觉得,她身上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但孟主任,只会为她高兴。
  这说明,女性思想还在进步,还在更新,还在源源不断向前走,甚至已经在争取更高层次的东西。
  没有停滞不前!
  全盘认可才是最可怕的,更甚者,如果有人怀念她,怀念她们,那才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这个新年,林巧枝在她的笔记本上写道:【不害怕批评,不害怕不完美,更不要因此畏首畏尾。】
  ***
  “你真准备好了?”温东鸣看着这一列技术清单,仍旧是下意识感觉头皮发麻。
  是的,没错,是他当初希望年轻人锐意进取一些,甚至年少轻狂一些也没关系。
  但是他说的是心态啊!不是在实打实的技术上这样“狂妄”啊!
  心态他能把控好,能忽悠得年轻人一愣一愣的,但现在反过来了,这个程度,连他看了都心脏扑通扑通的跳。
  林巧枝吃着温厂长不知道从哪里弄回来的酸奶皮子,点点头:“我这一趟回来,房子也该完全竣工了吧?刚好可以直接搬进去。”
  从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开始,一直到她把所有给出五星、四星,还有选择等她的三星难度问题攻克。
  算算时间,施工的时间肯定是够的。
  “不、不是房子不房子的问题。”温东鸣觉得林巧枝重点偏了,重点难道不是这些技术难题吗,他看着林巧枝年轻的面庞,“我怎么觉得你这跟在食堂挑菜一样。”
  他操心着:“一旦中途出什么问题,压力也是不小的。”
  林巧枝顿了顿,反问:“那您当初在广交会,也抱着会出问题的风险,接下20吨模具的订单,是怎么想的呢?”
  温东鸣一下哑口了。
  合着是跟他学的?
  不不不。
  他可不背这口黑锅!
  这能一样吗?能一样吗!!
  在林巧枝这里,还真的差不多,她还举例子:“不是您说的吗?倒在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也同样是英雄。我如果能成功七个八个,那中途即便失败一个两个,也仍旧是对国家工业发展很大的助力吧?”
  其实,她觉得她不会失败的。
  她整个过年期间,已经把这些技术问题,摸了个七七八八了。
  只是说实话感觉吓到温厂长了,她体恤一下老人家,还是谦虚一点好了。
  “那肯定也是助力很大,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温东鸣越听越怀疑人生,难道林巧枝就一个两个没太大把握,但偏偏这些还真的都是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他觉得巧枝还是宝贝苗苗,还需要悉心呵护,小心为她遮风挡雨。
  但其实宝贝苗苗已经长大了,他曾经能承担的压力,他能扛起的责任,能扛起的事,巧枝也能了。
  “那你再好好休息两天,开工后把工作最后梳理一遍,我们就联系谢书记那边。”温东鸣道。
  “行。”
  林巧枝今年孟主任、温厂长、王柏强等人拜年,倒是没有人推脱她带去的年礼了。
  红旗厂毕竟属于自家地盘,林巧枝工作梳理起来得很顺利。
  把全丘陵地形拖拉机流水线建设的工作理顺,这日,林巧枝来到温东鸣办公室。
  一通专用电话打了过去。
  “温厂长?这通电话可算被我盼来了……是的,我们这边随时都可以,全部都安排好了,住哪里、帮忙检修的团队,听她调度的钳工……对对对,过来这边的交通还是很方便的,有直达的火车。”谢书记回去之后,看着始终有点头现象的塔机,真是一整个年都睡不好。
  对年后开工这个事,是真的心里没底,总感觉这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
  心里发慌,总就想干点什么事。他就去打听林巧枝,看到了年轻人骇人的成长轨迹,用谢书记自己的话来说,说是大受震撼都是克制了。
  所以,整个过年,谢书记日思夜想的都是林巧枝。
  第102章 杀鸡用牛刀
  “机器情况怎么样?有变化吗?”
  温东鸣安排好对接的相关事宜, 林巧枝接过话筒,开口关心地问道。
  “年前停工之前,能感觉到加重了一点。观察到是随着使用逐步加重的。按照你们技术的说法是加重的不多, 但是我们施工看来,那可危险了, 吊臂多抖一点, 吊起的重物都要狠狠抖两下!”电话对面传来声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