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等你也闯到前面,走到高处。
等往后,女孩们都能看到前人开出的条条大路,而不是环顾四周,荆棘满目。
“好。”
黄彩霞满怀信心地应道。
一直到晚上睡觉,黄彩霞都还偷偷掐了一下自己,疼得在被子里咬住被子直抽气,才乐得嘴角翘老高。
她在厂技工学校读书的时候,就一次次听到林巧枝的大名了。厂里的英模墙上,贴着林巧枝的大幅照片,是百工比赛的冠军得主,是省技术标兵,是能造20吨大家伙的青年钳工……在黄彩霞的眼里,林巧枝真的是偶像般的存在。
黄彩霞在第二天去上工的路上。
感受到周围人落在她身上的目光,还有藏不住的羡慕,有的热情:“彩霞,上工啦。”
“也幸亏你是个女孩,享福了啊!”有的笑中带酸,暗为自家孩子抱屈,要不是都知道林巧枝打小就喜欢女孩多点,连玩具都只借给家属院里的小女娃,这机会说什么也轮不到黄彩霞啊。
“彩霞啊,帮李婶打听打听,看林工还收不收徒弟。”也有关系不错的,走近了往彩霞手里塞了个鸡蛋,握着她的手小声拜托道。
……
黄彩霞走过这样热闹的家属院,觉得很新奇。
这是她从没有感受过的……瞩目和热情。
这一切,只因为她成了林工带教的徒弟而已。
她飞快吃了个二姐蒸的窝头,早早等到车间门口。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些兴奋忐忑,又有些惴惴不安。
***
林巧枝自然接到一波又一波的询问。
有许多家属院的熟人来打听。
曾经为儿子补考舍下脸来拜托林巧枝的周常、周妈妈啊,也携手而来,想为至今还没有进高工组的周树筹谋一番。
有人带,总比在一线闷头干来得强不是?
宿舍里,几个舍友也都帮忙打听。
林巧枝从前可能不在意,不过如今打定了主意,便一律回道:“今年就收黄彩霞一个,而且以后我的班组只收女生。”
这番回应,激起多少浪花且不说。
连走林父江母这条路的关系,也全都无功而返。
并不是林巧枝拒绝的,而是林武强和江红梅都没敢应,心里没底,又不愿露出来,林父纷纷笑道:“孩子出息了,她的事都自己做主……对啊,你说说我出什么主意?我又不懂,是吧?行行行,帮你问问,你放心好话肯定说的。”
从前门可罗雀的家,一波波人来热闹极了。
尽管已经看出来了,闺女和他们不亲,真是个心硬的,现在就只有逢年过节送点礼节性的东西,以后只怕是等他们老了,才能得到闺女点好。
可林父两口子都不想让外人晓得,不敢让人知道闺女其实对他们实际如此冷淡,因为哪怕是沾着一点点光,平时都不知道多有面,多顺溜。
前几十年,都不晓得日子还能这样过。就连排班,他们都是最舒服的那批班次。
不管说是巴结也好,讨好也罢,林父都不去想那些,他们要把闺女的心焐热点啊。
送吃的,送衣服,送擦手油……
这不,炖了一锅藕汤,选的是洪湖野藕,慢火小铫炖得粉粉的,筒子骨煮出来浓郁的肉汤,香得不得了。
林父边盛汤,边小意道:“就教黄彩霞一个?我这边也有几个好的,没有别的意思,我们就是问问,也都是父母替孩子操心。”
江红梅帮着碗里撒上一点葱。
真是香得不能再诱人了。
林巧枝看了一眼:“父母替孩子操心?要是替儿子操心就不用跟我说了,要是有替女儿操心的,我倒是可以听一听。”
替儿子操心的人够多了。
这大半年,江红梅一次次欲言又止,一次次眉梢带愁,她何尝没有看出她身上的挣扎?
她没有理由和立场,去阻止一个母亲心疼自己的孩子。
但那是江红梅自己的人生课题了。
没有人能插手,她也不行,试过了不是吗?
除非她愿意成为下一个江红梅,帮弟弟帮家里帮一个个亲戚任由血肉被吸食,然后换一声“好女儿”“好女人”的称赞。
不了。
她从小就是野丫头。
长大了,难道还要自己走进世俗给女人打造的框架里?
静待结果吧,无论是一年、两年,江红梅不会永远犹豫挣扎在这个分岔路口。
总有事情发生,会推着她往前走。
林父表情都讪讪的:“倒是没有为女儿找来的,你也知道,学这个的女孩子不多。”窥着林巧枝神色,又笑笑,“都还挺优秀的,你要不要听听看。”
“那就不用说了,我的班组只收女生。”林巧枝随手夹了一块藕。
“哈哈哈那也挺好,都是女孩子也好,你干什么都方便。”
一直到目送林巧枝离开,林武强才转头看江红梅,笑着的表情露出不愉:“你说你,连几句好话都不会说?”
江红梅不理他。
林武强:“再三俩月就过年了。”
江红梅收拾的手顿了一下,气氛一时沉默。
他们现在什么都好。
工作舒服顺心、双职工钱多福利好,面子也是足,关起门来如何一团烂摊子不说,起码走到外面腰杆是直的。
发愁的只有一双儿女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就想儿女都日子过好点,老家老人也体面,怎么就这么难呢?
***
林巧枝推进项目不算顺利,但也不算艰难坎坷。
不过是迈过一个又一个坎罢了,工业人再寻常不过的日常。
要说新鲜和不同,那就是黄彩霞,还有余组长、天拖、长拖两队跟着学习交流的人吧。
当林巧枝的徒弟,并不容易。
参加大型复杂项目,要学的东西很多。
林巧枝要求还高,对每一个细节,都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完成起来有太多困难了。
所幸黄彩霞都硬是坚持下来了。
她想到差点没有落脚地方的二姐,想到姐姐被骂吃白饭的,却是把自己这些年攒下的一点钱,都凑给妈妈让她请了师傅学手艺。
想到在窄小的床边拼凳子,姐妹俩挤着睡的日夜。
要是不能学出来,她怎么对得起红岩。
黄彩霞心里憋着一口气。
她每天最早来车间,到晚上又最晚走,申请的宿舍好像真的只是一个落脚睡觉的地方。
每天都在飞速进步着。
林巧枝都对这个开山弟子,有些改观了。
她或许天赋不是最顶尖的,但心性何尝不是天赋的一种?
走到黄彩霞的操作台边,林巧枝递了一本书道:“这本教材你再看看,尤其是第三节 ,能帮你理解制作工件的问题。”又提醒,“找王工借的,看完记得还给他。”
“我记住了。”黄彩霞点点头。
她每次被零件的工艺流程困扰,林工都不会直接给她讲想法,而是教她道理,让她自己琢磨理解。
起初觉得有点难。
可后面却发现,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她能举一反三了。
“该看书学习还是得看书,手上技术不是死练就能练出来的。”林巧枝看着手里的工件,点出她这个毛病,成绩没排到前列就是理论课考试拖了后腿,做工件也受影响。
想着,她又说了好几本课本的名字。
都是要回炉重造的课本,“你平时就放在手边,常看常新。”
黄彩霞不免露出一点脑壳疼的表情。
又把操作台上第二件工件,往林巧枝手边稍微推推,冲她笑:“您看看。”
不远处,准备着晨会的周明林掩饰不住羡慕的表情:“林工不仅给徒弟做了新项目里的工件,还每天都亲自看,给她找不足,找问题,又是讲又是练的。”
曾富田刚刚吃过早饭踱步进来,也是思索着晨会要说的内容,闻言也都惊讶得合不拢嘴:“林工还有这功夫?”他怎么不知道林工还能这么有耐心!!
“好一段时间了。”周明林觑他一眼,又撇撇嘴说,“要不然,为什么黄彩霞能进步得这么快?”
尽管新人刚刚上手的时候,是会有一段比较快的成长期,但做什么东西,参与什么项目,还是只老老实实在一线做带有重复性质的工作,效果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好像做饭。一个厨师,在初步上手厨房工具和流程后,天天做家常菜,天天做宫廷菜,或者天天做国宴,还是只每天看看菜谱,一段时间后,对厨艺的理解,必然天差地别。
当然了,在这个做菜的过程中,还是要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的。
而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厉害的大厨手把手教,还挑出关键部分,一针见血地讲解细节和窍门,可想而知效果会截然不同。
周明林羡慕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嫡系待遇就是不一样啊。”
等往后,女孩们都能看到前人开出的条条大路,而不是环顾四周,荆棘满目。
“好。”
黄彩霞满怀信心地应道。
一直到晚上睡觉,黄彩霞都还偷偷掐了一下自己,疼得在被子里咬住被子直抽气,才乐得嘴角翘老高。
她在厂技工学校读书的时候,就一次次听到林巧枝的大名了。厂里的英模墙上,贴着林巧枝的大幅照片,是百工比赛的冠军得主,是省技术标兵,是能造20吨大家伙的青年钳工……在黄彩霞的眼里,林巧枝真的是偶像般的存在。
黄彩霞在第二天去上工的路上。
感受到周围人落在她身上的目光,还有藏不住的羡慕,有的热情:“彩霞,上工啦。”
“也幸亏你是个女孩,享福了啊!”有的笑中带酸,暗为自家孩子抱屈,要不是都知道林巧枝打小就喜欢女孩多点,连玩具都只借给家属院里的小女娃,这机会说什么也轮不到黄彩霞啊。
“彩霞啊,帮李婶打听打听,看林工还收不收徒弟。”也有关系不错的,走近了往彩霞手里塞了个鸡蛋,握着她的手小声拜托道。
……
黄彩霞走过这样热闹的家属院,觉得很新奇。
这是她从没有感受过的……瞩目和热情。
这一切,只因为她成了林工带教的徒弟而已。
她飞快吃了个二姐蒸的窝头,早早等到车间门口。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有些兴奋忐忑,又有些惴惴不安。
***
林巧枝自然接到一波又一波的询问。
有许多家属院的熟人来打听。
曾经为儿子补考舍下脸来拜托林巧枝的周常、周妈妈啊,也携手而来,想为至今还没有进高工组的周树筹谋一番。
有人带,总比在一线闷头干来得强不是?
宿舍里,几个舍友也都帮忙打听。
林巧枝从前可能不在意,不过如今打定了主意,便一律回道:“今年就收黄彩霞一个,而且以后我的班组只收女生。”
这番回应,激起多少浪花且不说。
连走林父江母这条路的关系,也全都无功而返。
并不是林巧枝拒绝的,而是林武强和江红梅都没敢应,心里没底,又不愿露出来,林父纷纷笑道:“孩子出息了,她的事都自己做主……对啊,你说说我出什么主意?我又不懂,是吧?行行行,帮你问问,你放心好话肯定说的。”
从前门可罗雀的家,一波波人来热闹极了。
尽管已经看出来了,闺女和他们不亲,真是个心硬的,现在就只有逢年过节送点礼节性的东西,以后只怕是等他们老了,才能得到闺女点好。
可林父两口子都不想让外人晓得,不敢让人知道闺女其实对他们实际如此冷淡,因为哪怕是沾着一点点光,平时都不知道多有面,多顺溜。
前几十年,都不晓得日子还能这样过。就连排班,他们都是最舒服的那批班次。
不管说是巴结也好,讨好也罢,林父都不去想那些,他们要把闺女的心焐热点啊。
送吃的,送衣服,送擦手油……
这不,炖了一锅藕汤,选的是洪湖野藕,慢火小铫炖得粉粉的,筒子骨煮出来浓郁的肉汤,香得不得了。
林父边盛汤,边小意道:“就教黄彩霞一个?我这边也有几个好的,没有别的意思,我们就是问问,也都是父母替孩子操心。”
江红梅帮着碗里撒上一点葱。
真是香得不能再诱人了。
林巧枝看了一眼:“父母替孩子操心?要是替儿子操心就不用跟我说了,要是有替女儿操心的,我倒是可以听一听。”
替儿子操心的人够多了。
这大半年,江红梅一次次欲言又止,一次次眉梢带愁,她何尝没有看出她身上的挣扎?
她没有理由和立场,去阻止一个母亲心疼自己的孩子。
但那是江红梅自己的人生课题了。
没有人能插手,她也不行,试过了不是吗?
除非她愿意成为下一个江红梅,帮弟弟帮家里帮一个个亲戚任由血肉被吸食,然后换一声“好女儿”“好女人”的称赞。
不了。
她从小就是野丫头。
长大了,难道还要自己走进世俗给女人打造的框架里?
静待结果吧,无论是一年、两年,江红梅不会永远犹豫挣扎在这个分岔路口。
总有事情发生,会推着她往前走。
林父表情都讪讪的:“倒是没有为女儿找来的,你也知道,学这个的女孩子不多。”窥着林巧枝神色,又笑笑,“都还挺优秀的,你要不要听听看。”
“那就不用说了,我的班组只收女生。”林巧枝随手夹了一块藕。
“哈哈哈那也挺好,都是女孩子也好,你干什么都方便。”
一直到目送林巧枝离开,林武强才转头看江红梅,笑着的表情露出不愉:“你说你,连几句好话都不会说?”
江红梅不理他。
林武强:“再三俩月就过年了。”
江红梅收拾的手顿了一下,气氛一时沉默。
他们现在什么都好。
工作舒服顺心、双职工钱多福利好,面子也是足,关起门来如何一团烂摊子不说,起码走到外面腰杆是直的。
发愁的只有一双儿女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就想儿女都日子过好点,老家老人也体面,怎么就这么难呢?
***
林巧枝推进项目不算顺利,但也不算艰难坎坷。
不过是迈过一个又一个坎罢了,工业人再寻常不过的日常。
要说新鲜和不同,那就是黄彩霞,还有余组长、天拖、长拖两队跟着学习交流的人吧。
当林巧枝的徒弟,并不容易。
参加大型复杂项目,要学的东西很多。
林巧枝要求还高,对每一个细节,都抱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完成起来有太多困难了。
所幸黄彩霞都硬是坚持下来了。
她想到差点没有落脚地方的二姐,想到姐姐被骂吃白饭的,却是把自己这些年攒下的一点钱,都凑给妈妈让她请了师傅学手艺。
想到在窄小的床边拼凳子,姐妹俩挤着睡的日夜。
要是不能学出来,她怎么对得起红岩。
黄彩霞心里憋着一口气。
她每天最早来车间,到晚上又最晚走,申请的宿舍好像真的只是一个落脚睡觉的地方。
每天都在飞速进步着。
林巧枝都对这个开山弟子,有些改观了。
她或许天赋不是最顶尖的,但心性何尝不是天赋的一种?
走到黄彩霞的操作台边,林巧枝递了一本书道:“这本教材你再看看,尤其是第三节 ,能帮你理解制作工件的问题。”又提醒,“找王工借的,看完记得还给他。”
“我记住了。”黄彩霞点点头。
她每次被零件的工艺流程困扰,林工都不会直接给她讲想法,而是教她道理,让她自己琢磨理解。
起初觉得有点难。
可后面却发现,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她能举一反三了。
“该看书学习还是得看书,手上技术不是死练就能练出来的。”林巧枝看着手里的工件,点出她这个毛病,成绩没排到前列就是理论课考试拖了后腿,做工件也受影响。
想着,她又说了好几本课本的名字。
都是要回炉重造的课本,“你平时就放在手边,常看常新。”
黄彩霞不免露出一点脑壳疼的表情。
又把操作台上第二件工件,往林巧枝手边稍微推推,冲她笑:“您看看。”
不远处,准备着晨会的周明林掩饰不住羡慕的表情:“林工不仅给徒弟做了新项目里的工件,还每天都亲自看,给她找不足,找问题,又是讲又是练的。”
曾富田刚刚吃过早饭踱步进来,也是思索着晨会要说的内容,闻言也都惊讶得合不拢嘴:“林工还有这功夫?”他怎么不知道林工还能这么有耐心!!
“好一段时间了。”周明林觑他一眼,又撇撇嘴说,“要不然,为什么黄彩霞能进步得这么快?”
尽管新人刚刚上手的时候,是会有一段比较快的成长期,但做什么东西,参与什么项目,还是只老老实实在一线做带有重复性质的工作,效果肯定是完全不同的。
这就好像做饭。一个厨师,在初步上手厨房工具和流程后,天天做家常菜,天天做宫廷菜,或者天天做国宴,还是只每天看看菜谱,一段时间后,对厨艺的理解,必然天差地别。
当然了,在这个做菜的过程中,还是要不断的学习和思考的。
而这个过程中,有非常厉害的大厨手把手教,还挑出关键部分,一针见血地讲解细节和窍门,可想而知效果会截然不同。
周明林羡慕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嫡系待遇就是不一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