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江红梅和林武强两人都嘴唇翕动,轻轻颤了颤。
  竟然一时有些发怯。
  是的,发怯。
  甚至有点不太敢认,这些荣耀和战绩随便一个,对他们来说就很了不起了,如今却堆成这样一座高山,气势十足的压过来。
  甚至都回忆不起曾经,那个叛逆死拧还不懂事的“野丫头”的样子了。
  那个曾经小小的,还没他们腰高的孩子,好像一瞬间变成了庞然大物。
  金凤凰。
  江红梅两人脑子里,忽然就浮现出了这个词。
  好像一瞬间就明白了,为什么老家的人,尤其是族长村支书他们,都会说巧枝是族里飞出去金凤凰了。
  她好像一展翅,就已经飞高了。
  满身华彩,无人能挡。
  伸手也抓不住、够不到了,意识到这一点,林武强两人心都一慌。
  公告栏前围观的人,见他们竟然没有什么高兴的神色,面面相觑,一时间心中猜测各异,但也不乏情商高的,笑着对江红梅道:“你家巧枝是真的厉害,我家女儿要是有她一半厉害,我就乐开花了!”
  “是啊,巧枝小时候就会做好多玩具,把整个家属院的小孩都羡慕得哦,是所有孩子的领头羊嘞!她打小我就觉得,长大肯定有出息。”
  周围一时都是热情的奉承声,把林巧枝夸得是天花乱坠。
  说她从小就聪明,说她初中名列前茅的成绩,说她拿回家的优秀学生奖状,说她从小就坚强,摔了打了都不哭的,看着和别的小孩不一样。
  竟再没任何声音,提起昔日被嫌弃的野丫头。
  大伙说着说着,就真的羡慕起林父江母来了。
  尤其是看着江红梅的手和脸。
  即使大家劝着没嫁人的女孩手不要搞得跟男人一样粗,不像是女孩子。
  但实际上,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结了婚的妇女,手也都细不到哪里去,洗衣服、做饭,带孩子,做家务……手都有操劳的痕迹。可只要结了婚,尤其是生了娃,就再没有人会要求你的手好看,要像是女人的手。
  转而开始要求能干,家务活麻利,家里家外一把抓。
  好像这些对女孩的要求,都戛然而止在结婚生娃后。
  仿佛那么多把女孩框进去的东西,都只是为了找个好男人,嫁个好人家。
  江红梅从农村来,当初除了没有工作,真的是个顶个的好姑娘,懂事、勤快、眼里有活、会心疼人、会照顾弟妹、会做一手好家务、烧得一手好饭菜,性子又软和……江红梅像是牛一样干,从小手上粗得裂开,生了冻疮,累到自己都觉得命苦,博得了这世人皆称道的好名声。
  当初江红梅什么样,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
  进城几年之后,江红梅的手好了些。
  有了工作,江红梅脸上肉都又多了几分,别看现在时不时听到这两口子吵架,但气色竟然也比从前红润了几分。
  这是有底气了啊。
  真是命好啊!
  就是可惜了……众人想到他们刚刚不见喜色的心慌表情,心里更是默默摇头。
  ***
  红旗厂办公楼的一间小会议室。
  前来此次会议的人不多,除了资历老的高工,就是老党员。
  一双双目光投向林巧枝。
  会议室前方区域,她背脊挺直,整个人立于红色地毯之上,面前是悬挂垂落的一大面红色旗帜。
  氛围庄重而肃穆。
  尽管此次表彰会一切从简,因技术封锁的形势,不宜大肆宣扬,但意义却不减分毫。
  “林巧枝同志,今天,由我主持晋级仪式与表彰会。”
  身穿干净笔挺的中山装,赵振云面色端肃,双眸凝视着林巧枝,眼底尽是赞叹之色,深呼吸一口气,按照惯例,正声道:“奏国歌。”
  国歌!
  表彰会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很快,小会议室里放的播音设备里,传出所有人最为熟悉的昂扬曲调,在紧凑却庄严的会议室里回响。
  听到这个旋律,林巧枝表情端正,站直身体。
  会议室内所有人皆是如此,没有人会听到这旋律还会无动于衷,这段旋律凝结着无数先烈的热血与不屈,深深烙印着那段血泪交织的历史记忆!
  庄严而神圣,不容亵渎,不容侵犯。
  待旋律奏完,赵振云打开文件夹,正声宣读道:
  “林巧枝同志,工作期间表现突出,功绩卓越,予以表彰在三线建设重点项目之一,步进梁式加热炉故障攻坚中的突出贡献。经组织考察研究决定,现依据江城党委员会下发的‘破格提拔’文件,正式授予林巧枝同志高级技术工人的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及奖金,并依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相关规定,提前批准林巧枝同志加入中国共产党。”
  铿锵有力的话语声,在会议室回荡,清晰地传入林巧枝的耳中。
  林巧枝深吸一口气,正声回应:“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第76章 只需要往前走,不断往前走
  “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林巧枝神色庄重严肃,挺直背脊,举起右手, 朝着面前的红色国旗敬礼。
  声音洪亮而高昂,回荡在会议室。
  “唰!”
  转瞬, 在场所有人都挺拔了身体, 微微仰起头,猛地举起右手,目光灼灼凝视着高悬的那面国旗,向它致以最高敬意。
  宣读文件完毕,赵振云拿起金属托盘里的一枚奖章, 亲手佩戴在林巧枝胸口。
  一枚金光闪闪的奖章,整体呈五角星状,正面镶嵌了稻穗圆盘,正中缀有长剑横档的图样, 旁边点缀白色饰纹。
  孟知书率先抬手鼓掌。
  “啪啪啪……”
  掌声厚重,热烈如潮。
  象征着荣誉, 象征着实力的奖章!
  长剑横档, 正是抵御强敌,摆开攻势的中华传统武术招式。
  可见这枚奖章之用意深藏。
  说实话,众人压根就没想到,林巧枝竟然能以十八岁的年龄,晋升为高工,并且获得铸剑奖章。
  乖乖,这可是组织颁发的铸剑奖章, 不是普通的嘉奖能比拟的,意义不俗。
  代表了看重, 代表了期许,更代表了组织的信任,日后必将是重点培养对象。
  饶是在座诸位,面对林巧枝这次获得的晋升和嘉奖,亦是心潮澎湃,难以平复。
  甚至,心里有一点复杂。
  无他,分量太重了,可以在履历上重重添上一笔。
  而眼前的年轻人,才仅仅十八岁。
  她的履历已是骇人。
  “这样光荣的时刻,却需要低调进行,会不会觉得有些遗憾失落?”赵振云帮林巧枝理了理领口,给年轻人做一做心理按摩。
  “不会的。”
  “我这只是嘉奖需要低调进行罢了。”林巧枝认真道,她低头摸了摸胸口的奖章,“更何况,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战线的同志,出于保密和安全需要,始终隐于人后,默默无闻。”
  她这又算什么呢?
  中国工业这条漫漫长路,举目皆敌。
  破解西方技术这事,内部高兴一下就好了,确实是不宜大肆炫耀。
  本来引进就难了,有“巴统协议”的禁令,让他们这些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难以获取关键核心技术。
  其余勉强能协商引进的技术,也因限制,价格水涨船高。
  ——你哪里都买不到,除了我,没有人敢卖给你。
  即使是将落后淘汰的装备卖给他们,西方依旧敢开出天价。
  中国的路到底该怎么走呢?
  引进、封锁、高价、垄断……处处掣肘。
  若不引进,不睁眼看西方,单靠着中国稀薄的工业底子闷头苦追,又要多久呢?倘若真如此,又何尝不是一种故步自封,闭关锁国?到底是骨气,还是愚蠢?
  前有狼,后有虎。
  路在何方?
  此刻的中国,没有人知道。
  摸索着前进,厮杀着往前走,用血和泪买单,用一次次教训铺路。
  使得所有人坚定向前的,唯有信仰——他们要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
  强大的。
  无人敢欺的。
  他们的祖国。
  赵振云笑了笑,看到了年轻人眼底纯粹的信仰,确实不为此而失落不平,又拍拍林巧枝的肩膀:“等到你的丘陵拖拉机项目落地,到时候咱们补回来,在全国范围内宣传你的先进事迹,号召大家向你学习。”
  林巧枝感觉这套说辞很熟悉,哪里听过的样子,忽然脑子灵光一闪,脱口道:“学雷锋那种吗?”
  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贯穿了林巧枝这一代人的童年。
  赵振云一怔,又朗笑道:“那你可得再接再厉。咱江城也争取出个雷锋,出个大庆油田一样的先进范例,到时候,号召全国人民向林巧枝同志学习。”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