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温东鸣只感觉耳朵边嗡嗡嗡的,简直跟听到鸟语一样。
每个字他都听得懂,每个技术词汇单独拎出来他也都知道,但是排列组合到一起,怎么就如此陌生?
哦,他忘了,他不是技术出身,只擅长和了解拖拉机来着。
他也享受了一把北方市场里,各村拖拉机手听人念拖拉机维修书的精神洗礼。
脑子里有东西哗啦哗啦的流过去。
他只能勉强用脑子判断,好像是有点逻辑的样子?
他“咳”了一声,努力保持精神,让自己不要打哈欠,实在是有点催眠了,而且他昨晚也有点兴奋得没睡好,只能说,“有想法很好,可以和王工聊聊。”
还是去祸祸王柏强算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
林巧枝还真去了,到了车间以后,还是照例清洁操作台,然后保养所有工具。
脑海里思索着。
看到王柏强来了,她凑过去打听:“王工,以您的经验,咱们的各类钢材、还有零件大概几天能到位?”
“应该要有几天。不说组织调配的速度怎么样,光是这些材料在路上运输消耗的时间就不止几天了。”
资金到位之后,第一件事当然是采购。
总不能大喊一声芝麻开门,资金立即就变成材料了。
王柏强还以为她着急:“这两天你也可以干干别的,好好准备一下,比如思考怎么腾出车间,整体上怎么协调工人,画具体落地的实施图纸,关键点安排谁来完成,重难点怎么兜底保障……”
对于林巧枝申请立项成功,王柏强还是很自豪的,虽然同为丘陵山地拖拉机,但他是个直脾气,没什么别的想法。
反而有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感觉。
而且两款拖拉机,其实在中国也没有什么冲突。
林巧枝的那一款技术虽然更好,能适应更为狭窄的丘陵小地块作业。
确实高端,技术一流,但贵啊!
他做的东方红70型拖拉机,却有一个任谁都没有办法拒绝的绝对优势——便宜。
就中国的小老百姓,谁能抗拒?
所以在较为缓和的,坡度不超过15°的丘陵地块,东方红这款拖拉机肯定还是主力。
而且就算这一项上青出于蓝了,那他不还是有技术、经验、知识厚度、管理这些还可以教吗?
王柏强还是很能稳得住心态的,端着一杯从食堂打的豆浆,从容地喝着。
然后听到林巧枝说了一堆关于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想法和技术。
王柏强差点被豆浆给呛到:“……”
啥玩意?
王柏强技术是不差,但他没仔细了解过这个东西,也没亲眼见过,一时有些转不过来:“你怎么想到这些的?”
“我们不是有推钢式加热炉吗?”步进梁式加热炉的诞生,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解决传统推钢式加热炉的不便和痛点。
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林巧枝在亲眼看过步进梁式加热炉之后,更确定了这一点。
“我在资料里也看过这种加热炉的优点,不会有推钢式加热炉拱钢和粘钢的问题,运料非常灵活,加热也均匀,炉体的长度还不受限制……”
林巧枝简单给王柏强描述了一下。
王柏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还别说,他现在也有点认可当初萧隆说的话了。
是不是有点不讲道理了啊?天赋卓越就算了,怎么会有人脑子能活到这个地步。
林巧枝始终有些不甘心:“您说,我抽两三天时间去看看怎么样?”
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她心里无愧了。
无愧于老天对她的这份偏爱。
明明遇到了,却视而不见,任由工业战线的同志这样被技术垄断欺负,她心里实在是过不去。
小倔牛想法强烈,于是,温东鸣很快知道了这个事。
对林巧枝的想法,他沉默片刻,最后当然是鼓励。
毕竟即使嘴上说着人家在哭穷,可心里真的不难受吗。没有谁会真的愿意看到,自己的同志被外人欺负。
两三天的时间也不打紧,刚好回来材料、设备什么的很快就到了,像是螺旋锥齿轮之类的零件也会陆续到达红旗厂,届时,可以一门心思投入项目。
尽管温东鸣觉得林巧枝此行成功的希望不大,但这样赤诚的心已是尤为难得。
“不过我不赞同你去找他,”温东鸣给出主意,免得自家苗苗出去受委屈,“毕竟上赶着不是买卖。”
林巧枝:?
难道对方还会主动找上门来吗?
温东鸣还真是这样的想的。
他拦住了林巧枝,转头联系起了他在江城遍布各个厂的人脉。
很快,一个传说中的,可能对步进梁式加热炉有独到见解的神秘人,就这么水灵灵地在江城传开了。
听说有这么* 个大佬。
陆良眼睛“biu”地一下就亮了!
第69章 这是请了哪个单位的高手?
步进梁式加热炉。
十年前才在西方诞生, 并且因为显而易见的优点,极快速度传开,各大强国都先后研制落地的先进冶金设备。
温东鸣稍稍把话题一挑, 关于这个设备的讨论度就起来了。
激起讨论度的方法很简单——四处拱火。
“老方,你们这个推钢式加热炉表现有些差啊。”
“我觉得法国的比德国的好。”
“非要步进梁式加热炉吗, 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 自力更生的解决拱钢的问题?给我们红旗厂供应的钢铁质量还得提一提啊!~”
众人:“……”
我呸!
你这个外行还指导起我这个内行来了?什么叫“非要”,什么叫“就不能想想办法”?
你懂不懂什么是步进梁式加热炉!!
嘴巴一张,就想要天上掉馅饼?
我还想嘴巴一张,直接能造航母大炮呢!
“来来来,”胳膊把人脖子一揽, 不容抗拒地就带到自己办公室去了,必须好好跟这家伙说道说道!
温东鸣这一番操作下来,就好像这么一夜之间,江城工业圈到处都在讨论这个事, 都在讨论这个步进梁式加热炉。
当然了。
这只是江城工业圈内的认知和感觉。
对陆良这个外来客来说,他是压根不知道江城圈子里这个情况的。
他只知道, 自己来找朋友诉苦, 排解一下忧伤的情绪,然后突然就听朋友说起步进梁式加热炉,然后找他确认:“我记得你们厂就有一座是吧?你说说,是不是这样?”
陆良:!
是不是这样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们怎么能聊到这个程度的啊?
“不是,你见过步进梁式加热炉?江城难道也有一台?”他连忙往朋友的方向挪了挪屁股,如果有的话, 他们是不是可以去取取经?怎么之前没听说过!!
“没见过。也没听说江城哪个单位有。”
“那是你们在哪里看到过什么内部资料?”陆良还是很兴奋,有的话, 拿给他们学习一下啊!万一能解决问题呢?
“哪有什么内部资料?”
难道不是唠嗑闲聊摆龙门阵吗?
陆良不信:“那你们是怎么知道步进梁不到位,加热炉会出故障的?”
这都是他们实操之后,浪费了钢料才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难道江城工业战线的同志水平这么高?江城技术工人的实力这么强?一不看实物,二没有内部技术资料,纯靠外面流传的一些步进梁式加热炉的特点,做技术讨论,纯唠嗑就能唠出这些?
这位朋友卡了一下。
这就跟传八卦一样“谁家某某出轨被一枪爆头了”,你传我,我传你,跳蚤一样无孔不入,想找出谁第一个传这个话的?
半晌,都没想起来自己脑海里这个点,是从哪里汲取来的,还是在陆良一再拜托下,去打了几个电话,才勉强确认,“咱们江城确实没有步进梁式加热炉,也没有技术资料,好像是说咱们江城有个人还蛮懂这些的?”
陆良嗖地一下站起来,眼睛冒光:“是谁?”
遗憾的是,朋友也不清楚,只能道:“我给你介绍个人,他应该知道。”
这就是温东鸣撒出去的饵了。
营造这么一个环境,就是要钓陆良这条鱼。
他先自己下场,激起大家的讨论。
又顺手安排了两个铁哥们当托,撒出去一两点“江城有人对步进梁式加热炉有独到见解”的技术饵料。
温东鸣老神在在地端着茶杯,往椅子深处靠坐:“等着他找上门吧。”
林巧枝:“……”
再一次对温厂长的滤镜碎一地。
儿时记忆里那个威严、雷厉风行的、敢闯敢拼的、无所不能的、大气又胸怀祖国的完美英雄式厂长形象,彻底碎成渣渣了。
怎么感觉温厂长有点蔫坏呢?狐狸一样。
每个字他都听得懂,每个技术词汇单独拎出来他也都知道,但是排列组合到一起,怎么就如此陌生?
哦,他忘了,他不是技术出身,只擅长和了解拖拉机来着。
他也享受了一把北方市场里,各村拖拉机手听人念拖拉机维修书的精神洗礼。
脑子里有东西哗啦哗啦的流过去。
他只能勉强用脑子判断,好像是有点逻辑的样子?
他“咳”了一声,努力保持精神,让自己不要打哈欠,实在是有点催眠了,而且他昨晚也有点兴奋得没睡好,只能说,“有想法很好,可以和王工聊聊。”
还是去祸祸王柏强算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
林巧枝还真去了,到了车间以后,还是照例清洁操作台,然后保养所有工具。
脑海里思索着。
看到王柏强来了,她凑过去打听:“王工,以您的经验,咱们的各类钢材、还有零件大概几天能到位?”
“应该要有几天。不说组织调配的速度怎么样,光是这些材料在路上运输消耗的时间就不止几天了。”
资金到位之后,第一件事当然是采购。
总不能大喊一声芝麻开门,资金立即就变成材料了。
王柏强还以为她着急:“这两天你也可以干干别的,好好准备一下,比如思考怎么腾出车间,整体上怎么协调工人,画具体落地的实施图纸,关键点安排谁来完成,重难点怎么兜底保障……”
对于林巧枝申请立项成功,王柏强还是很自豪的,虽然同为丘陵山地拖拉机,但他是个直脾气,没什么别的想法。
反而有种青出于蓝胜于蓝的感觉。
而且两款拖拉机,其实在中国也没有什么冲突。
林巧枝的那一款技术虽然更好,能适应更为狭窄的丘陵小地块作业。
确实高端,技术一流,但贵啊!
他做的东方红70型拖拉机,却有一个任谁都没有办法拒绝的绝对优势——便宜。
就中国的小老百姓,谁能抗拒?
所以在较为缓和的,坡度不超过15°的丘陵地块,东方红这款拖拉机肯定还是主力。
而且就算这一项上青出于蓝了,那他不还是有技术、经验、知识厚度、管理这些还可以教吗?
王柏强还是很能稳得住心态的,端着一杯从食堂打的豆浆,从容地喝着。
然后听到林巧枝说了一堆关于步进梁式加热炉的想法和技术。
王柏强差点被豆浆给呛到:“……”
啥玩意?
王柏强技术是不差,但他没仔细了解过这个东西,也没亲眼见过,一时有些转不过来:“你怎么想到这些的?”
“我们不是有推钢式加热炉吗?”步进梁式加热炉的诞生,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解决传统推钢式加热炉的不便和痛点。
这是很多人的共识。
林巧枝在亲眼看过步进梁式加热炉之后,更确定了这一点。
“我在资料里也看过这种加热炉的优点,不会有推钢式加热炉拱钢和粘钢的问题,运料非常灵活,加热也均匀,炉体的长度还不受限制……”
林巧枝简单给王柏强描述了一下。
王柏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还别说,他现在也有点认可当初萧隆说的话了。
是不是有点不讲道理了啊?天赋卓越就算了,怎么会有人脑子能活到这个地步。
林巧枝始终有些不甘心:“您说,我抽两三天时间去看看怎么样?”
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她心里无愧了。
无愧于老天对她的这份偏爱。
明明遇到了,却视而不见,任由工业战线的同志这样被技术垄断欺负,她心里实在是过不去。
小倔牛想法强烈,于是,温东鸣很快知道了这个事。
对林巧枝的想法,他沉默片刻,最后当然是鼓励。
毕竟即使嘴上说着人家在哭穷,可心里真的不难受吗。没有谁会真的愿意看到,自己的同志被外人欺负。
两三天的时间也不打紧,刚好回来材料、设备什么的很快就到了,像是螺旋锥齿轮之类的零件也会陆续到达红旗厂,届时,可以一门心思投入项目。
尽管温东鸣觉得林巧枝此行成功的希望不大,但这样赤诚的心已是尤为难得。
“不过我不赞同你去找他,”温东鸣给出主意,免得自家苗苗出去受委屈,“毕竟上赶着不是买卖。”
林巧枝:?
难道对方还会主动找上门来吗?
温东鸣还真是这样的想的。
他拦住了林巧枝,转头联系起了他在江城遍布各个厂的人脉。
很快,一个传说中的,可能对步进梁式加热炉有独到见解的神秘人,就这么水灵灵地在江城传开了。
听说有这么* 个大佬。
陆良眼睛“biu”地一下就亮了!
第69章 这是请了哪个单位的高手?
步进梁式加热炉。
十年前才在西方诞生, 并且因为显而易见的优点,极快速度传开,各大强国都先后研制落地的先进冶金设备。
温东鸣稍稍把话题一挑, 关于这个设备的讨论度就起来了。
激起讨论度的方法很简单——四处拱火。
“老方,你们这个推钢式加热炉表现有些差啊。”
“我觉得法国的比德国的好。”
“非要步进梁式加热炉吗, 你们就不能想想办法, 自力更生的解决拱钢的问题?给我们红旗厂供应的钢铁质量还得提一提啊!~”
众人:“……”
我呸!
你这个外行还指导起我这个内行来了?什么叫“非要”,什么叫“就不能想想办法”?
你懂不懂什么是步进梁式加热炉!!
嘴巴一张,就想要天上掉馅饼?
我还想嘴巴一张,直接能造航母大炮呢!
“来来来,”胳膊把人脖子一揽, 不容抗拒地就带到自己办公室去了,必须好好跟这家伙说道说道!
温东鸣这一番操作下来,就好像这么一夜之间,江城工业圈到处都在讨论这个事, 都在讨论这个步进梁式加热炉。
当然了。
这只是江城工业圈内的认知和感觉。
对陆良这个外来客来说,他是压根不知道江城圈子里这个情况的。
他只知道, 自己来找朋友诉苦, 排解一下忧伤的情绪,然后突然就听朋友说起步进梁式加热炉,然后找他确认:“我记得你们厂就有一座是吧?你说说,是不是这样?”
陆良:!
是不是这样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们怎么能聊到这个程度的啊?
“不是,你见过步进梁式加热炉?江城难道也有一台?”他连忙往朋友的方向挪了挪屁股,如果有的话, 他们是不是可以去取取经?怎么之前没听说过!!
“没见过。也没听说江城哪个单位有。”
“那是你们在哪里看到过什么内部资料?”陆良还是很兴奋,有的话, 拿给他们学习一下啊!万一能解决问题呢?
“哪有什么内部资料?”
难道不是唠嗑闲聊摆龙门阵吗?
陆良不信:“那你们是怎么知道步进梁不到位,加热炉会出故障的?”
这都是他们实操之后,浪费了钢料才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难道江城工业战线的同志水平这么高?江城技术工人的实力这么强?一不看实物,二没有内部技术资料,纯靠外面流传的一些步进梁式加热炉的特点,做技术讨论,纯唠嗑就能唠出这些?
这位朋友卡了一下。
这就跟传八卦一样“谁家某某出轨被一枪爆头了”,你传我,我传你,跳蚤一样无孔不入,想找出谁第一个传这个话的?
半晌,都没想起来自己脑海里这个点,是从哪里汲取来的,还是在陆良一再拜托下,去打了几个电话,才勉强确认,“咱们江城确实没有步进梁式加热炉,也没有技术资料,好像是说咱们江城有个人还蛮懂这些的?”
陆良嗖地一下站起来,眼睛冒光:“是谁?”
遗憾的是,朋友也不清楚,只能道:“我给你介绍个人,他应该知道。”
这就是温东鸣撒出去的饵了。
营造这么一个环境,就是要钓陆良这条鱼。
他先自己下场,激起大家的讨论。
又顺手安排了两个铁哥们当托,撒出去一两点“江城有人对步进梁式加热炉有独到见解”的技术饵料。
温东鸣老神在在地端着茶杯,往椅子深处靠坐:“等着他找上门吧。”
林巧枝:“……”
再一次对温厂长的滤镜碎一地。
儿时记忆里那个威严、雷厉风行的、敢闯敢拼的、无所不能的、大气又胸怀祖国的完美英雄式厂长形象,彻底碎成渣渣了。
怎么感觉温厂长有点蔫坏呢?狐狸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