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这天交流会的下午。
  胡开记带着一摞保密协议,发给会场所有人,让大家都学习,然后签字。
  又找到林巧枝,他表情严肃:“我们得为这套技术做一个加密,或者说是反破解处理。”
  很遗憾,这套能撬动外汇的技术,明显不会天长地久。
  这份想法很巧妙,但技术并不是顶尖难度的。
  成品卖出去,就有被研究透彻,被学走的风险。
  他们的想法是,至少三年内,或者尽量更长时间,不要让这套技术被研究透彻,这样才可以支撑一段时间的技术型外汇。
  不是靠密集的劳动力,也不是靠这片土地上的农产品。
  而是利润非常可观的技术型产品。
  当然,这有点难。
  “林工,你这套分体研制技术兼顾很多,确实很不容易,要是再要求加密,往里添东西,可能是有点为难人,但是如果我们不做处理……”胡开记很自然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周围在签署保密协议的人也听到了,这会儿很安静,他们也知道这个事,毕竟胡开记之前在帮双方沟通意向订单的时候,都问过他们这个问题。
  可他们连分体研制,都才刚刚摸到门槛。想要在这种硬实体模具内部做加密处理,首要条件就是非常了解分体研制方案的每一步细节。
  “我们希望把这项技术打造成中国名片,最要紧的,就是要防止这种被研究后泛滥的情况。”胡开记有理有据,并且肚子里准备好了一肚子鼓励的话。
  他很赞同温厂长的说法,年轻人得意自信点怎么了?到底是哪个王八蛋打击小孩?
  他就想这会儿年轻人拍胸脯,信心满满:“我有办法!”
  林巧枝:“我有办法。”
  胡开记一肚子话在肚内翻滚了一圈,有那么一秒感觉自己幻听了,但他表情丝毫不显,脸上还带笑:“嗯?”
  忽然听到防盗技术,林巧枝简直要落泪了啊。
  她在梦里被防了多少次了?
  别的不说。
  就那台铁牌上印着“made in china”的拖拉机,就很可恶,把自己人防住了啊!!
  她是自己人啊!!
  如果不是在梦里,天知道她拆卸多少次,会弄坏多少台拖拉机,又抓破脑袋想了多少办法,才能有今天这么多的研究进度。
  总算有别人要来吃这个苦了!
  这还等什么!
  林巧枝控制住自己蠢蠢欲动的双手,矜持:“嗯,我是有点想法。”
  第52章 *她怎么这么会挖坑?
  林巧枝的回答, 确实如胡开记所期待。
  但就有点把胡开记搞糊涂了。
  不是说这东西有些难度吗?两种说法对不上,谁在忽悠他?
  胡开记:“你学过?”
  林巧枝:“琢磨过,我先做着试试看。”
  现场就有20吨重模具的图纸。
  “我帮你拼两张桌子。”方子勤把图纸拿过来, 顺手就给铺上了,小声提醒, “是现在就做吗?会不会有点困难。”
  “嗯, 我先试着看看。”林巧枝知道这种大型模具制作,一向没有什么防逆向工程的概念,不过,她自己真的踩过太多坑,被防到头秃太多次了, 真的并不会觉得特别陌生、特别困难。
  就像是一个倒霉孩子,每次跑出去玩都会踩到水坑、掉下井盖、被猪拱,被鹅啄,被树枝绊倒, 然后再摔一个大屁蹲……如果突然有一天他被人邀请去玩整蛊游戏……
  或许并没有怎么绞尽脑汁,倒霉孩子平平凡凡的一天, 就是别的孩子哇哇大哭的天塌悲嚎。
  防盗、防破译, 这种技术在工业领域,他们叫作“防逆向工程”
  就是针对拆解、分析行为的主动防御。
  实体硬件是最难防的,相比来说软件的防破译会更容易一些。
  不过就算难一点,但硬件也是有硬件的防范办法的,也有不少现成的理论和技巧。
  比如说,使用特殊的材料填充封装,在拆解的时候设备就会自动损坏。
  而且, 不仅仅是封装,内部涂层也可以想一点心思。
  又或者说, 用上一些只有中国有的特色专有材料,难以复制的合金、复合材料等等,当然了,也不容易做就是了,毕竟对方材料技术领先。
  还可以在工艺步骤上,做出一些混淆视听的设计。
  总而言之,想做防止逆向工程,办法不是没有。
  只是想起效果,并不容易。
  会场。
  林巧枝随意坐在几张桌子拼成的长桌前,长桌上铺着她最熟悉的20吨模具分体研制设计图。
  倒是有人想来帮忙的,也不知道林巧枝想怎么弄,只能作罢。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私人的活,尤其是牵扯到整个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让谁都来牵两下,那就乱套了。
  谁想提意见,如果不是特别高的水平,能直接统御全局的压制过来,那就只能等事后,发表看法觉得有问题就完了。
  林巧枝情绪饱满,兴奋得脑袋发胀,一股脑输出了很多想法。
  有种把自己踩过的坑,一股脑全部倾泻出去的爽快,好像身体蓄满了电,随时能噼里啪啦爆发出更多的乐趣,甚至一时间,还格外有分享欲。
  她甚至还不想分享给胡开记这种半吊子外行,这种东西,必须分享给懂技术的同行听,才能满足那种心里痒痒的感觉。
  林巧枝一看。
  他们组的人都被牵扯住了,倒是乔元歇了口气在铁皮水桶边打热水。
  林巧枝都还没想好怎么招呼乔元。
  乔元打完水回头看到林巧枝空歇了,立马把热气腾腾的水搁在旁边,溜达过来,好奇不已地探头看了眼:“你这改得有点多啊。”
  “看着多,但不费工期的!”她稍稍跟乔元分享了一下大致思路,然后指着里面一个她很喜欢的连环套,简单来说,就是她挖了三个坑,三个坑长相一样,第一个和第二个的拆解思路是一致的,但是第三个拆解思路却有细微不同。
  乔元瞅瞅这三坑,又瞅瞅她:“你已经坑过人家一次了,第二次怎么还一样,能有用吗?”
  林巧枝:“有用的!凡事有一就有二,第一个坑他都踩了,第二个坑能避开?老话都说,事不过三呢。”
  要是人人都跌一次就聪明了,还能有这句古话流传下来?聪明人有疑心病,不聪明的第二次也会踩坑,而且,“嘿嘿这不是,这后面还有第三个吗?”
  乔元:“……”
  在工艺中加入冗余结构,干扰设计,确实是防逆向工程在实体硬件上比较关键的步骤,但是吧……他看了眼林巧枝,怎么觉得有点蔫坏?
  “这些不会都是吧?”乔元指了指除了那个连环套之外的部分,看着好像都比原来多了不少东西,“你这是硬怼上去啊。”
  “硬怼?”
  “就是说你不考虑从材料这些入手,做些迂回的软抵抗,就直接摆明了跟拆解的人硬碰硬。”乔元解释道,他挺喜欢林巧枝这个模式的,不用依赖别的材料技术,总难免忧心材料被复刻成功,而是全部由自己控制。
  林巧枝心底也有点兴奋,不过仍虚心的问道:“您觉得这能不能防住?”
  大有一股如果你觉得不行,我肚子里还有坏水……计策的感觉。
  乔元默默看了眼变成筛子的图纸。
  看着哪里都能捅两刀,但往哪里捅都是自己中两刀。
  平时相处,没觉得林巧枝是这种蔫坏、心黑流油的性格啊!
  人家文学圈,讲究字如其人。
  他们工业圈,也是有一套技如其人说法的。
  老实人干老实活。
  偷懒耍滑的人干偷懒耍滑的活。
  技术高要求严的人干出顶尖的活。
  看人干的活,就能猜到这人七八成性格。
  实际上,林巧枝自己是没有的,但她出手的技术,集蔫坏于一身,集腹黑于大成。
  从哪里吸收的呢?又是从哪里“集”的呢?当然是和一代代防逆向工程斗智斗勇时汲取的,可以想到,这个以谋略闻名的国度会选什么样的人来做防逆向工程呢?
  就这样,转眼又是两三天时间。
  林巧枝早上讲课,下午一半时间琢磨这个防拆解,一半时间和大家交流探讨分体研制技术。
  探讨时遇到的问题、找到的解决办法,选出经典的,又再第二天早上集中分享出去。
  林巧枝的防逆向工程也做出了初版。
  20吨模具已经交付出去了,那怎么验证林巧枝想的这一套技术可行呢?真的能防得住人呢?
  做简易模型。
  简单来说,就好像缩小版的飞机模型玩具一样。
  甚至也不需要用钢铁做,直接用木头做就行,内腔里非常难做的小细节也可以模糊,精度也可以不管,只要能拼得起来就好。
  主要是防拆解的那些设计。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