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谁不想做自己亲自想出来的部分,从设计到落地,然后看着它在现实世界大放异彩?
王柏强:“分给翁工他们组了。”
看了看林巧枝有点遗憾的表情,还是解释了一句:“这个铰接关节非常重要,转弯半径的缩小有大半靠它,你的技术还没到能做它的水平。”
林巧枝叹口气。
有点可惜。
其实她心里也知道,她现在是二级工,勉强能够到三级工的水平,肯定是争取不到最核心,最关键的部位的。
因为技术不够。
样机是很关键的。
什么是样机呢?
一个产品设计出来,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用车床等工具直接制作出所有零件,组装成机器,就是样机。
样机有失败的,项目约等于夭折一半。
样机也有不断修改的。
一直到样机通过所有的检测,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和标准。
然后就可以安排进入流水线生产的一系列事宜了,从采购原材钢料,到车间流程划分,再到模具制作……
最后,一台台拖拉机就可以轰鸣着驶下流水线了。
林巧枝给自己打气:“现在也进步很多了,做的也是比较关键部位的工件,不是之前侧盖板模具能比的。”
不管再怎么说,那也只是个盖板,说得不好听点,不考虑机器使用寿命、不考虑故障率,扔了那盖板拖拉机该转还是转。
这次的活就更关键了,是传动系统里的部件,更有挑战性。
做好了,她的技术也还能再进步!
只是当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还是有不少钳工产生了怀疑,这么重要的部件,王柏强就这么交给一个才入厂不久的二级工吗?
就算学得好,毕竟还是个没太多经验的年轻人。
按照惯例,这种重要等级的部件,该交给资深老钳工做的。
林巧枝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些质疑的声音,还有关注的目光。
或许是打小就处于这种被注视、被挑剔的环境里,她并没有很紧张,反而骨子里的倔强和不服输,让她一心想做得更好。
她就是能做好!
在林巧枝沉浸在工作中的时候。
外面的世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江城全面停课了。
从纯粹的钢铁工业世界走出来,林巧枝几乎是屏住呼吸去看一份份报纸。
……
林巧枝捏着自己的手,紧张到手心黏腻发凉。
梦里的事,还是发生了。
而这时候,刚刚停课,大家都还有信心,觉得过段时间就能复课,就能好。
却不料没有等到复课,而是一直等到类似于肄业的毕业。
她决定先劝阿水找工作。
目前看来铁路局是最好突破的一项。
第29章 有能力,有一点点话语权
“反正现在也没上课, 不如找工作吧。”
林巧枝在晚饭后散步时,这么说道。
天已经渐渐的黑了。
又还透着一丝晚霞的红光。
家属院很多人家,都打着蒲扇, 在家属院一条条小巷里散步消食。
小孩子们快乐地你追我赶,玩着滚铁环, 挑火柴棒的游戏, 发出无忧无虑地哈哈笑声。
老人们躺在竹床上在屋外乘凉,吹着夜间凉爽的风,屋里待不住,晒了一天,蒸笼一样热。
吃过饭, 往屋外摆着的竹床上一躺,哼着小曲,吹着小风,听着家属院娃娃们的欢笑和打闹。
如此惬意。
以至于听到林巧枝说话的宁珍珠三人都愣住了, 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阿水纳罕:“我们不是还在上学吗?”
她们才学了一年多,还没毕业, 没有单位会招毕业证都没有的学生吧?
“是啊, 而且很快学校改革好了,我们就复课了吧。”宁珍珠喝了一口橙子汽水儿。
林巧枝其实也不愿意相信。
可梦里的事情却都在一一应验。
她声音有点轻,还藏着点微不可察的颤抖:“那万一……一直停课呢?”
风和树叶一起飘过来。
一时只能听到风卷树叶的沙沙声。
宁珍珠嘴里的老冰棍咬到一半,停住了。
一直停课?
从没有这样想过。
难道不是过一段时间,国家改革好了教育制度,就能继续正常上学吗?
可对上林巧枝那双凝重的眼睛。
她们无不心里一紧。
这么多年,像是追着明灯往前奔跑的信任和欣慕, 让她们下意识思考起来。
会怎么样呢?
一直不上课,等到了毕业, 会有毕业证吗?
就算有毕业证,那会有单位愿意要她们吗?愿意要学生生涯大半处于停课状态的学生吗?
有单位接收还好。
要是没有单位接收,她们岂不是成了没有工作的盲流子?
林巧枝道:“我们厂附近的几条街道,最近在鼓励无业知识青年去北边参加生产建设兵团,你们听说了没?”
“不会吧……”晚晚抿了一下嘴,她倒是愿意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但北边也太远了。
“那可说不准。”
林巧枝转头看孙水柔,“阿水,你们学校旁边的那个小学,情况怎么样?”
年纪越小,胆子越大,这话真没说错。
要不怎么叫热血青年呢?
而年龄更小的小学生,在集体起哄下,更是天不怕地不怕地什么都敢做。
袖口带上个红袖标,就是红小兵了。
阿水抿紧嘴唇,表情一下就不太好了,她喉头滚动,吞咽了几下口水,“好像是比最开始凶……”
听说有个老师,额头都被不知道哪个角落里飞出来的石头打得头破血流了。
想到万一真一直停课的可能和后果,心里都不免多了几分担忧和惶恐。
可找工作,哪里有嘴上说的那么容易?
尤其是她们还没毕业,知识技能都没学完全,谁会招她们呢?
以不满足要求的条件,去找工作,这真的很需要勇气。
因为明知道得来的会是一次次拒绝,甚至是一次次嫌弃。
值得庆幸的是,
手里还有一点点捏住了,能拿得出手的底气——一年级名列前茅的优秀成绩。
至少我是优秀的呀!
林巧枝知道这不容易,也没有再催促什么,至少在忐忑的准备的过程中,学习是加倍勤奋的。
不需要她催促。
逐渐变化的环境,就慢慢让人有了紧迫感。
先决定踏出这一步的是晚晚。
“巧枝,我看到城南电力局有招工的消息了,我想去试试看。”她好像很内敛,也很细腻,但或许更为坚韧和勇敢,否则她们不会走到一起。
晚晚看着她,“我能请你帮个忙吗?”
她眼睛里爬着细血丝。
林巧枝伸手抱了抱她:“别怕。”
有她在呢。
她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周妞晚,微笑着说:“打开看看。”
周妞晚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张合照,她们在鹦鹉洲坐划子那天拍的,手挽着手笑,看着就知道关系亲密。
她眼泪一下盈了出来,声音都染上一点点闷腔,“你是不是早就想到了。”
她都没开口,巧枝就准备好了。
林巧枝当然是一早就想好的。
甚至在填志愿的时候,就偷偷潜移默化的给孙水柔灌输观念。
孙水柔和阿曼小时候玩得特别好,约着一起学医护虽然是儿时玩笑,但多少也是有这想法的。
可林巧枝没把握在风浪来临的时候,保护住去学医护的阿水。
但如轻工、铁道、石油、电力这些有大型技术设备且和红旗厂来往较多的单位,就不一样了。
官方一点的说法,咱们是兄弟单位。
但实际上,他们是有求于红旗厂的。
铁道自不用说,电力局的供电任务压力也非常大,尤其是她们江城还有一个总后勤3661厂。
每个国营厂,都是有国家安排的生产任务计划的,一旦断了电,电力供应出了问题,影响了机床、纺织机、印刷机等机器的运行,从而影响了生产计划,那是要被追责的!
遇到紧急问题修不好怎么办?
只能请外援。
江城最强势的三大厂,总后勤3661厂,城东的仪器仪表厂,红旗农械厂。
总后勤3661厂属于部队管辖,非必要不惊动,相当于只有两个厂可以选择。
红旗厂就是这“外援”的二分之一。
不管再怎么强势的单位,一旦要求人,总是要低头的。
谁又愿意低头呢?
但是有关系和人情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晚晚抬手用力两下把眼里不受控制盈出的泪水擦干,吸了吸鼻子,“我一开始想借你的名气去争取工作机会,还担心你们嫌弃我没出息。”
王柏强:“分给翁工他们组了。”
看了看林巧枝有点遗憾的表情,还是解释了一句:“这个铰接关节非常重要,转弯半径的缩小有大半靠它,你的技术还没到能做它的水平。”
林巧枝叹口气。
有点可惜。
其实她心里也知道,她现在是二级工,勉强能够到三级工的水平,肯定是争取不到最核心,最关键的部位的。
因为技术不够。
样机是很关键的。
什么是样机呢?
一个产品设计出来,先有图纸,然后根据图纸,用车床等工具直接制作出所有零件,组装成机器,就是样机。
样机有失败的,项目约等于夭折一半。
样机也有不断修改的。
一直到样机通过所有的检测,符合最初的设计要求和标准。
然后就可以安排进入流水线生产的一系列事宜了,从采购原材钢料,到车间流程划分,再到模具制作……
最后,一台台拖拉机就可以轰鸣着驶下流水线了。
林巧枝给自己打气:“现在也进步很多了,做的也是比较关键部位的工件,不是之前侧盖板模具能比的。”
不管再怎么说,那也只是个盖板,说得不好听点,不考虑机器使用寿命、不考虑故障率,扔了那盖板拖拉机该转还是转。
这次的活就更关键了,是传动系统里的部件,更有挑战性。
做好了,她的技术也还能再进步!
只是当这个消息传开的时候,还是有不少钳工产生了怀疑,这么重要的部件,王柏强就这么交给一个才入厂不久的二级工吗?
就算学得好,毕竟还是个没太多经验的年轻人。
按照惯例,这种重要等级的部件,该交给资深老钳工做的。
林巧枝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些质疑的声音,还有关注的目光。
或许是打小就处于这种被注视、被挑剔的环境里,她并没有很紧张,反而骨子里的倔强和不服输,让她一心想做得更好。
她就是能做好!
在林巧枝沉浸在工作中的时候。
外面的世界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江城全面停课了。
从纯粹的钢铁工业世界走出来,林巧枝几乎是屏住呼吸去看一份份报纸。
……
林巧枝捏着自己的手,紧张到手心黏腻发凉。
梦里的事,还是发生了。
而这时候,刚刚停课,大家都还有信心,觉得过段时间就能复课,就能好。
却不料没有等到复课,而是一直等到类似于肄业的毕业。
她决定先劝阿水找工作。
目前看来铁路局是最好突破的一项。
第29章 有能力,有一点点话语权
“反正现在也没上课, 不如找工作吧。”
林巧枝在晚饭后散步时,这么说道。
天已经渐渐的黑了。
又还透着一丝晚霞的红光。
家属院很多人家,都打着蒲扇, 在家属院一条条小巷里散步消食。
小孩子们快乐地你追我赶,玩着滚铁环, 挑火柴棒的游戏, 发出无忧无虑地哈哈笑声。
老人们躺在竹床上在屋外乘凉,吹着夜间凉爽的风,屋里待不住,晒了一天,蒸笼一样热。
吃过饭, 往屋外摆着的竹床上一躺,哼着小曲,吹着小风,听着家属院娃娃们的欢笑和打闹。
如此惬意。
以至于听到林巧枝说话的宁珍珠三人都愣住了, 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阿水纳罕:“我们不是还在上学吗?”
她们才学了一年多,还没毕业, 没有单位会招毕业证都没有的学生吧?
“是啊, 而且很快学校改革好了,我们就复课了吧。”宁珍珠喝了一口橙子汽水儿。
林巧枝其实也不愿意相信。
可梦里的事情却都在一一应验。
她声音有点轻,还藏着点微不可察的颤抖:“那万一……一直停课呢?”
风和树叶一起飘过来。
一时只能听到风卷树叶的沙沙声。
宁珍珠嘴里的老冰棍咬到一半,停住了。
一直停课?
从没有这样想过。
难道不是过一段时间,国家改革好了教育制度,就能继续正常上学吗?
可对上林巧枝那双凝重的眼睛。
她们无不心里一紧。
这么多年,像是追着明灯往前奔跑的信任和欣慕, 让她们下意识思考起来。
会怎么样呢?
一直不上课,等到了毕业, 会有毕业证吗?
就算有毕业证,那会有单位愿意要她们吗?愿意要学生生涯大半处于停课状态的学生吗?
有单位接收还好。
要是没有单位接收,她们岂不是成了没有工作的盲流子?
林巧枝道:“我们厂附近的几条街道,最近在鼓励无业知识青年去北边参加生产建设兵团,你们听说了没?”
“不会吧……”晚晚抿了一下嘴,她倒是愿意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但北边也太远了。
“那可说不准。”
林巧枝转头看孙水柔,“阿水,你们学校旁边的那个小学,情况怎么样?”
年纪越小,胆子越大,这话真没说错。
要不怎么叫热血青年呢?
而年龄更小的小学生,在集体起哄下,更是天不怕地不怕地什么都敢做。
袖口带上个红袖标,就是红小兵了。
阿水抿紧嘴唇,表情一下就不太好了,她喉头滚动,吞咽了几下口水,“好像是比最开始凶……”
听说有个老师,额头都被不知道哪个角落里飞出来的石头打得头破血流了。
想到万一真一直停课的可能和后果,心里都不免多了几分担忧和惶恐。
可找工作,哪里有嘴上说的那么容易?
尤其是她们还没毕业,知识技能都没学完全,谁会招她们呢?
以不满足要求的条件,去找工作,这真的很需要勇气。
因为明知道得来的会是一次次拒绝,甚至是一次次嫌弃。
值得庆幸的是,
手里还有一点点捏住了,能拿得出手的底气——一年级名列前茅的优秀成绩。
至少我是优秀的呀!
林巧枝知道这不容易,也没有再催促什么,至少在忐忑的准备的过程中,学习是加倍勤奋的。
不需要她催促。
逐渐变化的环境,就慢慢让人有了紧迫感。
先决定踏出这一步的是晚晚。
“巧枝,我看到城南电力局有招工的消息了,我想去试试看。”她好像很内敛,也很细腻,但或许更为坚韧和勇敢,否则她们不会走到一起。
晚晚看着她,“我能请你帮个忙吗?”
她眼睛里爬着细血丝。
林巧枝伸手抱了抱她:“别怕。”
有她在呢。
她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周妞晚,微笑着说:“打开看看。”
周妞晚接过,打开一看,是一张合照,她们在鹦鹉洲坐划子那天拍的,手挽着手笑,看着就知道关系亲密。
她眼泪一下盈了出来,声音都染上一点点闷腔,“你是不是早就想到了。”
她都没开口,巧枝就准备好了。
林巧枝当然是一早就想好的。
甚至在填志愿的时候,就偷偷潜移默化的给孙水柔灌输观念。
孙水柔和阿曼小时候玩得特别好,约着一起学医护虽然是儿时玩笑,但多少也是有这想法的。
可林巧枝没把握在风浪来临的时候,保护住去学医护的阿水。
但如轻工、铁道、石油、电力这些有大型技术设备且和红旗厂来往较多的单位,就不一样了。
官方一点的说法,咱们是兄弟单位。
但实际上,他们是有求于红旗厂的。
铁道自不用说,电力局的供电任务压力也非常大,尤其是她们江城还有一个总后勤3661厂。
每个国营厂,都是有国家安排的生产任务计划的,一旦断了电,电力供应出了问题,影响了机床、纺织机、印刷机等机器的运行,从而影响了生产计划,那是要被追责的!
遇到紧急问题修不好怎么办?
只能请外援。
江城最强势的三大厂,总后勤3661厂,城东的仪器仪表厂,红旗农械厂。
总后勤3661厂属于部队管辖,非必要不惊动,相当于只有两个厂可以选择。
红旗厂就是这“外援”的二分之一。
不管再怎么强势的单位,一旦要求人,总是要低头的。
谁又愿意低头呢?
但是有关系和人情在,情况就不一样了。
晚晚抬手用力两下把眼里不受控制盈出的泪水擦干,吸了吸鼻子,“我一开始想借你的名气去争取工作机会,还担心你们嫌弃我没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