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巧枝得意洋洋:“我可是运气特别好的人,我说行肯定行,您信不信?”
  大伙都笑了。
  已经忙碌这么久了,谁不想这次真的能成功呢?
  王柏强笑着指指她,对着刘国友几人说:“听到没有,都学学这心态。”
  笑过后又继续整理。
  差不多快到江城,才开始收起这一堆资料数据和笔记。
  心情也不免有些迫切和期待。
  离开家这么久了,即使湖南口味再吃得惯,但还是会想念家乡,想念江城那一口独特的味道。
  林巧枝把最后一份笔记装好,思念道:“我想吃热干面了。”
  这一说,可把大伙的馋虫都勾起来了。
  “我也可惦记这一口了。”方子勤咽了咽口水,“少加汤,拌得干干的,芝麻酱的香气简直糊满嘴,光想想我就流口水了。”
  这是通往江城的绿皮火车。
  载的多是江城人。
  或许是回家的路上乡音有同样的共鸣。
  在他们拎着行李快要下火车的时候,竟然听到隔壁车厢传来热闹哄哄的合唱高歌:“我爱江城的热干面~”
  林巧枝讶然:“这声调好像是《我爱祖国的蓝天》?”
  方子勤点头:“好像是这歌词改的。”
  积极跑去打听消息的胡清挎着包,提着行李,满脸兴奋地挤回来:“是从黑龙江北大荒回来的,支援生产建设兵团的,说是他们那儿江城人改的词儿的。”
  他们对视一眼,又看向王柏强。
  王柏强松了口。
  林巧枝和胡清、方子勤兴冲冲地跑到车厢头,声音一下就大了起来。
  只见在朴素拥挤的车厢里,满车厢挤挤攘攘的乘客,都随着一个在座位撑起半边身子的青年,在他手势挥舞下高歌,用江城话相互笑着唱:
  “我爱江城的热干面,二。两。粮票一角钱;四季美的汤包鲜又美,老通城豆皮美又鲜;王家的烧饼又大又圆,一口就咬掉一大边。啊——,湖南人爱辣椒,山西人爱大葱,要问江城人爱什么,我爱——江城的热干面——”*
  乡音里洋溢着思念。
  听得人眼泪都直往外冒。
  哪个在外的江城人听了能不动容?
  林巧枝他们也没忍住心里的情绪,跟着这满车厢的江城乡音唱着这好听好记的江城乡歌。
  “我爱祖国的蓝天——”
  “我爱江城的热干面~”
  江城火车站。
  车到站的时候,踏上熟悉的土地,感受着独属于江城湿润的空气,林巧枝觉得整个人都放松下来。
  这边也有人来接。
  是厂长带着人来的。
  他笑着迎上来,让随行的人给接过去大包小包的行李:“王工,这趟实在是辛苦了。”
  又笑着看看出站口:“我刚刚怎么听到里面有人唱歌,唱什么爱热干面?”
  “出去这么久,馋这一口了吧?”
  王柏强简单两句说了下火车上的事,笑道:“还别说,这么久不吃还挺想念的。”
  厂长哈哈大笑两声:“在江城想吃热干面还不简单?回去就让食堂李师傅给你们做。”
  笑着聊了两句,话题就自然地转向了拖拉机。
  王柏强道:“这趟收获挺大的。”
  厂长乐得一拍他的胳膊:“好样的!”
  他激动地说:“真成了,我亲自去给你请功!”
  林巧枝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看厂长。
  厂长年龄不小了,名叫温东鸣。
  据说他出生在战争严峻艰难的时刻,所有人都抱着亡国灭种的悲壮决心在打,他父亲是知名学者,当时怀着中华即使亡国也要留下文明痕迹的悲鸣在写史书,于是给孩子起名“东鸣”
  在林巧枝心里,他一直都站在前面,宣讲课上,工会活动时,庆祝厂里有突破时,宣布重大决策时,一直都是稳重、威严、大气的。
  没想到,还有这么和蔼可亲的一面。
  厂里准备了一桌好菜,给他们接风洗尘,还真特意又让人去下了热干面。
  林巧枝他们埋头吃着,温东鸣则在一边看他们带回来的资料,一摞摞的。
  温东鸣不是技术出身,但是知识分子,从把路工请到厂里来之后,就一直在学习相关技术。
  学了这么些年,自然也能看懂。
  等他把王柏强写的核心那部分看完。
  “柏强,你这想法不错啊,”温东鸣感慨长叹,又拍板,“这次我们先做一台样机出来看看!”
  王柏强点头:“行。”
  纸上的东西终究是纸面上的,做出来一台看看,才知道到底行不行。
  温东鸣解决了心里一桩大事,又笑着看林巧枝他们。
  看到林巧枝,就感觉脑子有点嗡嗡的,不由笑着对林巧枝说:“跟着王工出去辛苦吧?我可听说这火车上的时间他都不放过,还每天早晚有口头考问,答不好就要挨骂。翁工都跟我念叨好几次了,说你这天赋可惜了。”
  林巧枝虽然自己选了王柏强。
  但到底之前也就只有一个沙子撒在铁轨上增加摩擦力的想法,是不是灵机一动还说不准,但手上的天赋却是肉眼可见的。
  温东鸣听人念叨得多了,也不免觉得可惜。
  他级别比较高,还是老党员了,有些事也是知道的,就去年,国家就在他们几个省,征召能减少微米误差的钳工,去做长征一号的导轨器件,据说少1微米误差,就能减少火箭几公里的轨道偏差。
  1微米啊,头发丝直径都有60微米,机械加工完全无法靠近的精度。
  翁工良说得他都心疼,就是,哪里能由着年轻人自己照着喜好胡来。
  林巧枝还没说话呢。
  王柏强脸先黑了。
  他也不争什么,把筷子放下,走到温东鸣那边,伸手找出一份他让林巧枝交的资料。
  抽出来放在最上面。
  他面皮绷紧,也看不出什么不高兴的样子,只说:“看看这个。”
  温东鸣有点诧异地看他。
  又转头看了看林巧枝。
  才翻开那个小本子。
  翻了两页。
  他没忍住问:“这谁想的?”
  对上王柏强的眼神,温东鸣抬手:“行行行,这话题以后不提了。”
  之前分明还不在意的,出去一趟回来就舍不得了?
  温东鸣得到了答案,还真是林巧枝,那个从小在家属院赫赫有名的小女娃。
  现在也都还小呢,才十六。
  他目光在林巧枝年轻的面庞上扫了两圈,又低头看了看,饶是他自诩这辈子见多识广,也没忍住愣然,据他所了解的,这应该是国外都没有的技术。
  他问:“这有可能实现吗?”
  这要是能做出来,可不得了。
  第27章 停课潮要开始在江城蔓延了
  有没有可能实现?
  没有人能给出确定的答案。
  工业路上的探索前进, 就是这样艰难,尤其他们还一穷二白。
  但林巧枝还是鼓起勇气对温东鸣说:“肯定会有实现的那天!”
  会有的。
  她又冲温东鸣灿烂一笑:“只要有您的支持。”
  “哈哈哈……”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和他们当初撸起袖子参加革命一样, 年轻热血。
  温东鸣高兴得眼角笑出褶子,看王柏强打趣道:“王工, 这可不像是你能教出来的学生。”
  他倾吐着等待的心焦和迫切, 藏着一点点埋怨,“你可是出去实地考察这么多回,才终于肯松口给我准信的!”
  王柏强不理他。
  只说起申请厂里的资料的事。
  温东鸣笑容一收,声音多了几分谨慎,问:“王工, 认真的?”
  “再让路工和齐老一起看看。”
  拖拉机是他们的老本行了,未必就不能走在前面。
  干了这么多年,总不能连年轻人的心气都不如吧?
  ***
  家属院。
  林巧枝回到家属院,看着一栋栋二层红砖小楼, 感觉整个人筋骨皮肉猛地放松下来。
  只恨不得往床上一躺,再打个滚儿!
  不过得先去洗个澡。
  把行李简单收拾了下, 村民们送的当地特产放在桌上。
  她拿了洗澡票, 换洗的衣服,端着脸盆就往红旗厂里澡堂子走去。
  天热起来,好多人家在家门口晒水,晒得热乎乎的,正中午趁着日头足,片刻就能把小泥孩给洗刷干净喽。
  “巧枝,洗澡去啊。”
  “诶!”
  “听说你跟着王工去湖南了, 那边好玩吗?和咱们江城一样不?”
  “挺不一样的,带了点剁椒回来, 等会儿舀点王奶奶你尝尝。”
  ……
  一路走。
  一路遇到熟人好奇地打招呼。
  到了厂里澡堂。
  林巧枝把衣服存在木柜子里,小钥匙用一根橡皮筋圈在手腕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