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田老支书才见面就看透了?
林巧枝有点后知后觉。
并且暗暗决定这段时间,得多观察观察田老支书,得学学啊!
她们一行人,就这样在田家村住下来了。
仍然有柴油机、拖拉机被送上来,刚好修好了可以在丘陵山地试试好坏。
她修理着柴油机,拖拉机,测量一块块被高度切割的耕地,试着在非耕田的丘陵地块试驾拖拉机。
林巧枝飞快的学习充实着。
王柏强每晚还会校考,他点名:“林巧枝。”
林巧枝坐直,暗暗挺直了背脊,头皮也微微发紧,不知道今天会被问什么问题。
“实地学了这些天了,你说说你的感受。”
她谨慎思索一番,然后回答:“丘陵山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独特地形地貌带来的高低不一,零散被切割成小块的耕地。”
与广袤无垠大平原不同,拖拉机没有办法在这里的田地笃笃笃的一马平川横扫过去。
“目前我们厂……嗯我们中国所有拖拉机,在丘陵狭窄地块都难以掉头,其次,拖拉机吨位重,在倾斜的丘陵坡地有侧翻的风险。”
“还有,最大牵引力也不够,导致拖拉机爬坡能力不行,耕作动力不足。”
她总结:“这三点是我觉得最大的、最需要克服的问题。”
王柏强还不满足,他还非要林巧枝说自己的改进想法。
林巧枝有点牙疼,勉强组织语言表达了想法。
“还行,动了脑筋,这个你拿回去看。”王柏强递给她一个很厚实的、质量明显很好的牛皮本。
林巧枝:!
她知道,这是记录了王柏强设计思路的笔记本,他一直都是随身携带的!
就这么给她了?
王柏强看她表情错愕,冷哼一声,“我还怕你跑了不成?”
这就是厂技术学校招收厂子弟的好处了。
都是从小看到大,知根知底,扎根红旗厂的“自己人”
要不然从外面招学生培养,即使学了三年,也不敢这么轻易的把决定红旗厂未来发展走向的笔记本给人看。
林巧枝抱着这个牛皮笔记本回了田老支书家。
田家阿奶就坐在院子里和媳妇一起捡豆。
见她回来,笑着说:“巧枝回来啦。”
因为最近她在村里顺便帮忙,把那台柴油机保养处理得跟新的一样,还捎带脚把田家村大伙使用柴油机的一些问题给帮忙解决了一下。
院里阿婶都夸她。
这个夸她聪明,那个夸她细心。
林巧枝一时有些分不清,这到底是真的夸奖,还是来自于田老支书的狐狸计。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女孩子当技术工当得这么好的,手也巧,二嫂你说是吧?”
又夸上她手巧了。
林巧枝咳咳两声:“其实吧,女孩子更适合当技术员。”
夸夸声断了。
明白了,是狐狸计。
林巧枝干脆再接再厉,也学着咸鱼妖精姐姐和田老支书那股不要脸的劲儿,开始一顿乱忽悠,什么她这样的红旗厂很多啊,什么女孩八个月就能学完男孩三年学完的内容。
她说的信誓旦旦。
没错,前者是孟主任阿水她们,后者就是省略了只有她一个这个主语嘛,都是真事,她也没骗人!
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真、真的呀?”一院子阿奶阿婶都震撼了,大城市里女娃都这么厉害了?
林巧枝一笑:“当然是真的呀!”
她在一阵恍惚呆滞的目光中,赶紧抱着笔记本跑进了屋子里。
没忍住,倒在床上捂着嘴笑,哈哈哈哈~
笑过之后。
她赶紧借着现在的天光,开始看王工的笔记。
田家村是没有通电的。
只有在非常重要的时候,比如双抢,才会用柴油机带动发电组发电。
不抓紧时间,等会儿就只能点油灯看了,她又不好意思用人家太多油灯。
林巧枝渐渐沉浸到王柏强的笔记里。
越看越感到非常震撼。
难怪梦里很快就会出战果。
原来王工已经想到这么深了。
他想改进缸径行程比,增强扭矩输出。
他想通过加装分动箱,来解决爬坡能力不足的问题。
他想增大拖拉机轮距,来提升横向稳定性,以减少侧翻的风险。
她一条条研读这些想法和设计的细节。
在旁边用稿纸试着计算和推测,如果最大牵引力能提升到1.5吨,拖拉机应该能在15度坡道上保持稳定作业……
林巧枝越看越入迷。
越看越激动。
快了!
她光是看笔记和思路,就好像感觉到王工那种想法和设计即将从纸面脱离而出,非常真实,且有实际落地的可能性!
太厉害了!
她带着满腔兴奋和激动入睡,满脑子都是丘陵山地拖拉机的图纸和数据。
梦里。
她睁眼,看见了一台不可思议地丘陵山地拖拉机。
铁牌上标着中国制造,生产时间,竟然是几十年后生产的拖拉机!
它被人驾驶着,灵活地折腰转向,双向驾驶,在狭窄丘陵田块辗转腾挪,简直能满足所有丘陵农人的期待和幻想。
林巧枝轻轻吐出一口气,缓解胸膛中的翻涌的震撼。
第26章 这要是能做出来,可不得了。
林巧枝醒来, 手捂着胸口压住怦怦直跳的心脏。
缓了一会儿。
她掀开被子下床,咕噜咕噜喝了一整竹筒山泉水,凉意沁人, 身体里那股燥意才稍稍排解。
脑子里乱糟糟的。
一会儿是吵得不可开交,闹哄哄折腾想换对象换亲事的一对堂姐妹。
一会儿是通电的村落, 田间轰鸣的拖拉机、农机, 还有田地里饱满的稻穗和穗粒。
“真的是……未来的中国吗?”
林巧枝呢喃出口,感觉不真实得简直像做梦,真梦的那种。
那铁牌上“中国制造”几个大字后,还印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并且还有不少英文说明。
她们新中国的拖拉机, 竟然还能出口外销,为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
那是外汇啊。
中苏关系破裂之后,为了还债,她们举国上下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白眼?只能砸锅卖铁, 拿大量的农副产品去抵债,去换那么一点点的外汇。
林巧枝还记得小时候, 厂里发福利的苹果, 要么是特别大的,要么是特别小的,中间标准尺寸的,都被用漏尺筛选拿走去苏联还债了。
据说那时,全国上下都找不出一颗能过苏联漏尺的苹果。
“小林同志,想啥呢?”田老支书看着蹲压水井边愣神的林巧枝,笑呵呵地问。
林巧枝抬头。
见是他, 愣了一会儿,然后眼睛一亮, “田支书!”
她忙用手比划,多高,多密,又有多少稻穗,然后迫不及待地问:“……会有这样的稻谷和收成吗?”
她都没在周围村里见过。
“哪里会有这么多哦~”田老支书差点笑出来,这城里不种田的小娃娃,可真是敢想。
“咱做梦都不敢做这样的收成。”
林巧枝眉一耷。
难不成她真的做了一个假的梦?就好像梦里团长这个级别的军官都没人要,还要回老家相亲一样不真实。
她咬咬牙,不甘心:“那如果田家村用上拖拉机呢?按照平原地区的数据,拖拉机深耕能打破犁底层,增加水稻根系深度20%,亩产能提高接近一成呢!”
田村支书笑笑:“别说那些拖拉机上不了咱们村,就算提高一成,也没有你比划的那么多。”
“算了,不和你说!!”
这小傻丫头,还置气了。
林巧枝抿唇,放下牙刷和竹筒,飞快洗了把脸,紧紧抱着牛皮笔记本往外跑。
不,不会是假的。
工业有他们前赴后继地奋斗。
农业肯定也有的!
主席都说了,他们工农子弟,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队伍!!有能力,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她看不懂、拆不掉那台不可思议的拖拉机。
那王工呢?
“王工!”
林巧枝大口喘着气,停在王柏强面前,一双黑亮的眼睛紧紧注视着他。
王柏强也刚刚刷牙洗漱完,眺望着大片高低错落的田地。
对上林巧枝闪亮得像手电筒一样的视线,王柏强领着她往外走,有点疑惑:“看完了?”
林巧枝跟在他身后,点头:“看完了!我还受到了好多启发,有一些想法想请教您一下。”
“哦?”
王柏强来了兴致,找了块大石头坐下:“你说说看。”
林巧枝咽了咽口水。
她努力回想,那些让她兴奋不已,血液沸腾的感觉还十分清晰,技术细节却都逐渐模糊远去。
林巧枝有点后知后觉。
并且暗暗决定这段时间,得多观察观察田老支书,得学学啊!
她们一行人,就这样在田家村住下来了。
仍然有柴油机、拖拉机被送上来,刚好修好了可以在丘陵山地试试好坏。
她修理着柴油机,拖拉机,测量一块块被高度切割的耕地,试着在非耕田的丘陵地块试驾拖拉机。
林巧枝飞快的学习充实着。
王柏强每晚还会校考,他点名:“林巧枝。”
林巧枝坐直,暗暗挺直了背脊,头皮也微微发紧,不知道今天会被问什么问题。
“实地学了这些天了,你说说你的感受。”
她谨慎思索一番,然后回答:“丘陵山区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独特地形地貌带来的高低不一,零散被切割成小块的耕地。”
与广袤无垠大平原不同,拖拉机没有办法在这里的田地笃笃笃的一马平川横扫过去。
“目前我们厂……嗯我们中国所有拖拉机,在丘陵狭窄地块都难以掉头,其次,拖拉机吨位重,在倾斜的丘陵坡地有侧翻的风险。”
“还有,最大牵引力也不够,导致拖拉机爬坡能力不行,耕作动力不足。”
她总结:“这三点是我觉得最大的、最需要克服的问题。”
王柏强还不满足,他还非要林巧枝说自己的改进想法。
林巧枝有点牙疼,勉强组织语言表达了想法。
“还行,动了脑筋,这个你拿回去看。”王柏强递给她一个很厚实的、质量明显很好的牛皮本。
林巧枝:!
她知道,这是记录了王柏强设计思路的笔记本,他一直都是随身携带的!
就这么给她了?
王柏强看她表情错愕,冷哼一声,“我还怕你跑了不成?”
这就是厂技术学校招收厂子弟的好处了。
都是从小看到大,知根知底,扎根红旗厂的“自己人”
要不然从外面招学生培养,即使学了三年,也不敢这么轻易的把决定红旗厂未来发展走向的笔记本给人看。
林巧枝抱着这个牛皮笔记本回了田老支书家。
田家阿奶就坐在院子里和媳妇一起捡豆。
见她回来,笑着说:“巧枝回来啦。”
因为最近她在村里顺便帮忙,把那台柴油机保养处理得跟新的一样,还捎带脚把田家村大伙使用柴油机的一些问题给帮忙解决了一下。
院里阿婶都夸她。
这个夸她聪明,那个夸她细心。
林巧枝一时有些分不清,这到底是真的夸奖,还是来自于田老支书的狐狸计。
“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女孩子当技术工当得这么好的,手也巧,二嫂你说是吧?”
又夸上她手巧了。
林巧枝咳咳两声:“其实吧,女孩子更适合当技术员。”
夸夸声断了。
明白了,是狐狸计。
林巧枝干脆再接再厉,也学着咸鱼妖精姐姐和田老支书那股不要脸的劲儿,开始一顿乱忽悠,什么她这样的红旗厂很多啊,什么女孩八个月就能学完男孩三年学完的内容。
她说的信誓旦旦。
没错,前者是孟主任阿水她们,后者就是省略了只有她一个这个主语嘛,都是真事,她也没骗人!
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真、真的呀?”一院子阿奶阿婶都震撼了,大城市里女娃都这么厉害了?
林巧枝一笑:“当然是真的呀!”
她在一阵恍惚呆滞的目光中,赶紧抱着笔记本跑进了屋子里。
没忍住,倒在床上捂着嘴笑,哈哈哈哈~
笑过之后。
她赶紧借着现在的天光,开始看王工的笔记。
田家村是没有通电的。
只有在非常重要的时候,比如双抢,才会用柴油机带动发电组发电。
不抓紧时间,等会儿就只能点油灯看了,她又不好意思用人家太多油灯。
林巧枝渐渐沉浸到王柏强的笔记里。
越看越感到非常震撼。
难怪梦里很快就会出战果。
原来王工已经想到这么深了。
他想改进缸径行程比,增强扭矩输出。
他想通过加装分动箱,来解决爬坡能力不足的问题。
他想增大拖拉机轮距,来提升横向稳定性,以减少侧翻的风险。
她一条条研读这些想法和设计的细节。
在旁边用稿纸试着计算和推测,如果最大牵引力能提升到1.5吨,拖拉机应该能在15度坡道上保持稳定作业……
林巧枝越看越入迷。
越看越激动。
快了!
她光是看笔记和思路,就好像感觉到王工那种想法和设计即将从纸面脱离而出,非常真实,且有实际落地的可能性!
太厉害了!
她带着满腔兴奋和激动入睡,满脑子都是丘陵山地拖拉机的图纸和数据。
梦里。
她睁眼,看见了一台不可思议地丘陵山地拖拉机。
铁牌上标着中国制造,生产时间,竟然是几十年后生产的拖拉机!
它被人驾驶着,灵活地折腰转向,双向驾驶,在狭窄丘陵田块辗转腾挪,简直能满足所有丘陵农人的期待和幻想。
林巧枝轻轻吐出一口气,缓解胸膛中的翻涌的震撼。
第26章 这要是能做出来,可不得了。
林巧枝醒来, 手捂着胸口压住怦怦直跳的心脏。
缓了一会儿。
她掀开被子下床,咕噜咕噜喝了一整竹筒山泉水,凉意沁人, 身体里那股燥意才稍稍排解。
脑子里乱糟糟的。
一会儿是吵得不可开交,闹哄哄折腾想换对象换亲事的一对堂姐妹。
一会儿是通电的村落, 田间轰鸣的拖拉机、农机, 还有田地里饱满的稻穗和穗粒。
“真的是……未来的中国吗?”
林巧枝呢喃出口,感觉不真实得简直像做梦,真梦的那种。
那铁牌上“中国制造”几个大字后,还印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并且还有不少英文说明。
她们新中国的拖拉机, 竟然还能出口外销,为国家赚取宝贵的外汇。
那是外汇啊。
中苏关系破裂之后,为了还债,她们举国上下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白眼?只能砸锅卖铁, 拿大量的农副产品去抵债,去换那么一点点的外汇。
林巧枝还记得小时候, 厂里发福利的苹果, 要么是特别大的,要么是特别小的,中间标准尺寸的,都被用漏尺筛选拿走去苏联还债了。
据说那时,全国上下都找不出一颗能过苏联漏尺的苹果。
“小林同志,想啥呢?”田老支书看着蹲压水井边愣神的林巧枝,笑呵呵地问。
林巧枝抬头。
见是他, 愣了一会儿,然后眼睛一亮, “田支书!”
她忙用手比划,多高,多密,又有多少稻穗,然后迫不及待地问:“……会有这样的稻谷和收成吗?”
她都没在周围村里见过。
“哪里会有这么多哦~”田老支书差点笑出来,这城里不种田的小娃娃,可真是敢想。
“咱做梦都不敢做这样的收成。”
林巧枝眉一耷。
难不成她真的做了一个假的梦?就好像梦里团长这个级别的军官都没人要,还要回老家相亲一样不真实。
她咬咬牙,不甘心:“那如果田家村用上拖拉机呢?按照平原地区的数据,拖拉机深耕能打破犁底层,增加水稻根系深度20%,亩产能提高接近一成呢!”
田村支书笑笑:“别说那些拖拉机上不了咱们村,就算提高一成,也没有你比划的那么多。”
“算了,不和你说!!”
这小傻丫头,还置气了。
林巧枝抿唇,放下牙刷和竹筒,飞快洗了把脸,紧紧抱着牛皮笔记本往外跑。
不,不会是假的。
工业有他们前赴后继地奋斗。
农业肯定也有的!
主席都说了,他们工农子弟,是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队伍!!有能力,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
她看不懂、拆不掉那台不可思议的拖拉机。
那王工呢?
“王工!”
林巧枝大口喘着气,停在王柏强面前,一双黑亮的眼睛紧紧注视着他。
王柏强也刚刚刷牙洗漱完,眺望着大片高低错落的田地。
对上林巧枝闪亮得像手电筒一样的视线,王柏强领着她往外走,有点疑惑:“看完了?”
林巧枝跟在他身后,点头:“看完了!我还受到了好多启发,有一些想法想请教您一下。”
“哦?”
王柏强来了兴致,找了块大石头坐下:“你说说看。”
林巧枝咽了咽口水。
她努力回想,那些让她兴奋不已,血液沸腾的感觉还十分清晰,技术细节却都逐渐模糊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