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连着吃了几天,晚上睡觉腿痛确实好多了。
  而且林巧枝发现,她的力气好像也变得大了一点点!
  尽管只是一点点,普通人可能察觉不到,但她稳定在7丝以内的精度,开始出现波动了。
  游标卡尺真的是很神奇的工具,不仅可以测量长宽,还能度量她的力气。
  林巧枝高兴的擦干净标尺。
  她还要吃得更好些!
  林巧枝没有告诉任何人,其实她最最在乎的,是她从小就大的力气。
  那是她勇气的根基。
  从小时候,就是足够大的力气,让她有勇气去做很多事。
  足够大的力气,让小巧枝打得过同龄所有人。
  足够大的力气,让小巧枝敢相信她就是什么都能行。
  即使变大的力气让她手上精度变差,甚至差点毁掉已经做了一小半的模具,林巧枝也没有半点不高兴。
  她还要力气更大些!
  那就还要吃好的。
  她都不敢想,自己好像旧时代的地主一样天天吃肉吃蛋,太会花钱了!
  还有什么能换钱、换粮票呢?
  林巧枝想来想去。
  在放学回家时,看到了家属院的王奶奶一瘸一拐的推着自行车往回走。
  林巧枝什么想法都散了,赶紧上前一手推车,一手扶着人问道:“王奶奶,你这是怎么了?”
  “也不知道哪家缺德带冒烟的小鬼头,在地上挖坑,还一连挖了几个,我没摔着,但是跳下车踩坑里脚崴了一下。”
  王奶奶倒是中气十足,一路骂在地上挖坑的小鬼头,心疼她摔坏的自行车。
  林巧枝摸摸鼻子,她小时候也挖过来着。
  比如弹石头,很多游戏可以用坑玩来着,都还挺好玩的。
  但她很不讲义气的跟着骂:“对!好端端地在路上挖什么坑,捉出来打一顿屁股就老实了。”
  等把人送回了家,林巧枝可算安心了。
  王奶奶拆了一瓶罐头,倒了一半到碗里给她吃,“吃点甜甜嘴,要不是你啊,我这一把老骨头,还不晓得怎么走回来。”
  罐头可是稀罕物件,又是水果又是糖的。
  尽管是过年厂里发的福利,但买起来可不便宜。
  林巧枝不太好意思地吃了:“等会儿我帮您把自行车修好再走吧。”
  “你还会修自行车?”王奶奶有点惊讶。
  林巧枝当然会!
  她可是从小靠玩具风靡家属院的小孩。
  她都看了,那自行车就是车胎被石子划破,然后车轮摔歪了而已。
  她反正也要等王奶奶家人回来,干脆就搬了个小马扎,坐在门口。
  先把轮胎拆下来。
  又找到王奶奶家的工具箱,锤子、扳手、螺丝刀这几样基础工具都有。
  她抡着锤子,三两下就把车轮锤回了原样。
  又找来一个大盆,往里头装满水。
  她把车胎往水里摁,那些破口的地方,全都咕噜噜的冒小气泡。
  “巧枝啊,你脑子可真活。”王奶奶探头看着,“我刚刚还想说,补了大的破的地方,还会有小的看不到的,上回我家老头子就是只补了大口,结果还是漏气,只能还是花五分钱去修了。”
  林巧枝笑着从旧轮胎剪下一块轮胎皮,“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等到林巧枝把车修好,王家人也在被邻居通知后,急忙赶回来了。
  过了一天。
  送王奶奶去检查回来后,王家人提着点谢礼上门了。
  王奶奶握着林巧枝的手,笑着探脑袋靠近她,小声说:“巧枝,王奶奶有活儿介绍给你干,粮票和吃的都行。”
  林巧枝满脸诧异。
  王奶奶也不好意思,她就是出门晒太阳的唠嗑的时候没管住嘴,结果倒是有好* 几人向她打听。
  林巧枝当然答应了。
  很快,她就过上了有肉吃、有蛋吃的日子,江城水多,鱼也好抓,厂里粮油店的鸡蛋也比外面便宜,单调些她也不介意。
  她不挑食!
  每天能感觉到力气的增长,林巧枝高兴地放学后抽出半个小时。
  这家门开合滋滋响得吵人,她先把合页磨得光溜,又拿机油润了润。
  那家的门窗松动了,她拿锤子和钉子给人固定好。
  还有嫁妆箱子被老鼠啃坏的,她削了几块大小合适的木块,大小刚刚好,严丝合缝的卡上去,再从里面钉一颗钉子,外面什么都看不出来。
  她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习惯做,做着做着,名声竟然都传出去了,“巧枝就是不一样,晓得我想要什么,我一说就明白,活又细又好,做出来还漂亮,不像是我家那个,三下两锤就糊弄过去了,真是气人。”
  到后来,即使是家里有人能做这些活的人家,只要手头宽裕的,都乐意找林巧枝。
  林巧枝的力气慢慢变大,身高也逐渐变高。
  她有越来越足的力气,越来越足的信心。
  终于,在学期过半时。
  林巧枝把红旗铁牛55拖拉机的发动机侧盖板模具,做完了。
  她把模具用抹布擦得干干净净,不见一丝灰尘和铁屑。
  经过成千上万次打磨的模具,通体光洁如镜,每个平面都映得出人影。
  棱线笔直,边角清晰,圆弧处理得柔滑流畅。
  带着冰冷钢铁独特的工业美。
  好像一件艺术品。
  林巧枝请王柏强来看:“王工,您看我做的这个模具,能不能达到提前毕业的要求?”
  王柏强这会儿脸是真的黑,晒得黝黑黝黑的。
  故而板着脸,完全看不出他的情绪。
  他看到模具的时候,光可鉴人的模具截面倒映出他眼底升起的讶色。
  王柏强拿着游标卡尺,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仔仔细细测量了一遍。
  最后在成绩单上签字,给这个工件,打上:一等品。
  第21章 她可以走在前面,开出一条路来!
  对工件质量最严格的王柏强。
  他给学生的作业打了一等品!
  模具即将搬进三车间的库房, 一旦需要加急生产,或者主力模具出了问题,随时上流水线!
  三车间的车间主任池民, 带着两个车工把模具搬进来,大清早还没上工的工友们, 都围过来看。
  “让我看看。”
  “林家那丫头才学了多久?连老师傅的模具都给她替换下去了?”
  ……
  池民赶紧虎着脸, 驱散人,然后道:“围在这儿做什么,今天活很少吗?”
  这模具他领到手里,仔细检查过后,可是签了字的。
  日后要是发现有个磕碰, 得他来负责!
  三车间的工人们笑着闹哄哄:“看看嘛,池主任,多久没见一等品了?你天天给我们打合格品,还老给不合格, 让我们返工,也得让我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好的不是?”
  “就是就是!”
  “让我们看看呗, 王工打出的一等品啊, 多稀奇。”
  那可是王工。
  每次来巡视,一整个车间都得被他挑剔得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不合格品多了,倒是不至于丢掉正式工工作,但是会被退工,调去其它工作岗位。
  那些可都没有钳工好,能干技术活,谁想干体力活?说句直白的, 调级升工资都不好升!
  池民:“行,让你们也开开眼, 好晓得为啥王工挑剔你们的做的工件。”
  池民让人都退开一步,小车下面垫了厚厚一层稻草,上面盖了一块缝了稻草在里面的粗布披单。
  他把披单掀开。
  闪闪发亮的模具出现在众人眼前。
  “嘶——”
  车间出现一阵吸气的声音,然后又一点点安静下来。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他们一看就知道,这工件绝对是从第一道工序起,就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做,用锉刀、铲刀、砂轮一点点地细心打磨,就连内侧犄角旮旯的弯折处,处理得都非常精细。
  模具制作的整个过程,但凡有一个步骤松懈一点,对自己要求降低一点点,都绝做不出眼前的效果。
  有些人打心底服气了,没说什么,转身走了。
  也有的人还围在旁边,对着模具啧啧称奇。
  “林家小丫头有一手啊,也不怪王工给她评一等品,反正如果让我来评,我闭着眼睛也不好只评合格这一等。”
  池民把保护的披单一盖:“瞎喊什么呢?等人家入厂工作了,就这手艺,上三级迟早的事,你得喊人家林工!”
  他可得把模具护好了。
  这玩意别看是铁做的,金贵,但凡多一条划痕,说不定整条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零件质量都得下降。
  重新护好模具,又道:“指不定还有哪天,你要请人家帮忙,得噙着笑脸喊人师傅。”
  那人嘴唇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又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能讪讪一笑。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