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争出来的爱和公平,哪里是真的?
到关键时刻,天平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倾斜。
“想什么呢?”
宁珍珠张开手在她眼前挥挥,笑着调侃:“不会是高兴傻了吧?”
林巧枝抱住扑过来的宁珍珠,想到那几双黑亮明媚的眼睛。
她们都会好的。
会好的。
她要往前走,更努力一点往前走。
***
下工了。
林父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边擦边往外走。
“武强,可以啊!”
忽然有人笑着给他打招呼,还竖了个大拇指。
林武强纳闷。
“怎么,你还不知道啊?你闺女,她真过咱们厂技术学校的考核了,王工、乔工给她打了满分啊,以后当技术工是铁板钉钉了!说不定还能成高工呢!”
听了这话,周围一群人起哄。
林父呆了一会儿。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然同样在一个厂工作,但不同工种在大伙心里也是有好坏的。
装卸工基本就是最苦最累的活了,只能熬工龄涨工资。
林父老家在农村,当初进城运气好,纯凭借一把子力气招工进了厂,这么多年也没调动。
林父敢想的最好的路,也就是学点开大车的技术,换去运输组。
高工,那简直想都不敢想。
做梦都不敢去碰的。
听着一群工友,羡慕又似开玩笑的说“以后要仰仗老林你了”“老林你要有个高工闺女了”,林父感觉一颗心控制不住地咚咚直跳。
他顾不上别的,急匆匆跑到厂技术学校门口。
看到那个格外惹眼,与众不同的“满分”。
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之前真的没放在心上,小孩子一时兴起罢了。
没师傅教,没太长时间准备,自己琢磨着锤锤,哪那么简单?
林父大步往家里赶,蹬蹬蹬快步迈上二楼。
他砰地一下推开门,满头大汗地朝着屋里喊:“巧枝。”
***
本是一件小事。
没什么好议论的。
但或许是之前太多人没放在心上,只当玩笑看。
成绩贴出来之后,觉得不可思议的人都讨论起来,还有许多厂里职工和家属,没忍住跑去问王柏强几人,问林巧枝技术真有那么好?
太多人在议论这件事,提起厂技术学校的钳工考核,也让住在家属院的路工注意到这事。
一路听回来,说什么的都有。
为探寻个明白,他回到家,掏粮票给家里小孩,让他们拿着铝饭盒去食堂打几个肉菜,又和媳妇说:“今晚加几个菜,等会儿喊小王、小乔他们来家里吃个饭。”
第5章 新时代思想踹门而入
林父急匆匆回家,没找到女儿。
他有点心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一杯杯喝白开水,等林巧枝回家。
却先等来了个意料之外的人。
林父有点局促的拉开椅子,把茶壶拎过来,给倒了杯水,不好意思坐下搓了搓手:“条件差了点。”
家里没小孩子,也没备点瓜子零嘴什么的。
“这天热,喝点凉白开挺舒坦的。”周常喝了一杯,又把拎来两样礼物推过去,脸上带笑道,“老林啊,咱也是认识这么多年的老熟人了。”
林父看着这老熟人的笑脸,一时讷讷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嘴笨,不会说话。
说是老熟人,以前他没见周常对他笑得这么热情。
周常是运输组的工人,林父想着是邻居,搞好关系能学两手,日后有空缺了,指不定能调过去。
林父心里这么盘算,平日里搬货卸货的时候,也总凑过去干些活套近乎,还帮着洗洗车啥的。
人是对他笑,就是装不懂。
林父一时有些不习惯,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掩饰一下,才问:“周哥你这是?”
“你这客气了不是,喊我老周就行。”周常爽朗笑笑,心里却是吃了酸李子一样,这呆驴可真是有福。
“我也不跟你客气,就直说了。”
这晒得有点黑的汉子叹着气说:“我那不争气的小儿子,今儿也是去考试了,结果愣是差一点。”
“这不,你家巧枝争气啊!我就想着,请你家巧枝帮着教教。”
林巧枝在回家的路上。
她不知道家属院里好多人家,今晚吃饭时都在聊她,吃着饭,总有人开口提一句“你们知不知道今儿林家那个野丫头。”或者是“厂技术学校出名单了,你们绝对猜不到有谁。”
连路工都关心了一下她那场考核,把几个徒弟喊来问问情况。
林巧枝回学校上课了,还把高兴坏了,不乐意回学校的宁珍珠一起拉回去。
她可不想影响了宁珍珠的中考,要是供销社的金饭碗出了岔子,她会难过死的!
本来没有她一起复习备考,这家伙就没把自己逼那么紧,还不想回去上课了。
她去了学校,抓着宁珍珠这个就会用酒窝撒娇躲懒的小懒虫,好好整理了一下最近考试出错的题。
弄完了,才回家。
她走过家属院的小巷,感觉一路上跟她打招呼的人都变多了。
回到家。
她伸手拉肩带把挎包取下来,想摆在柜子上,却看到屋里有客人。
“巧枝,放学回来了。”周常笑着招呼,又转头跟林父夸,“还是女孩懂事,不叫人操心,不像那些臭小子,请了假哪还记得回去上学?”
林父也笑着,脸上都笑出褶了,朝林巧枝招手:“来巧枝,这是你周伯伯。”
林巧枝放下书包,打招呼:“周伯伯。”
她目光扫到餐桌上,有些诧异,一瓶橘子罐头,一包油纸包好的糕点。
隐隐还能闻到一股糕点的香味,不是她狗鼻子,而是太久没有吃过这些好东西了。
这肯定不是她们家的东西。
她家一人工资养四口人,牙缝里省下点钱,还都孝敬两边老人了。
江红梅天天念叨,家里的蟑螂怕是都知道这家没什么吃的,识趣地搬家了。
周常见她表情,心里高兴,压对宝了!
这年头,小孩都馋口吃的。
没油水,前头还饿了三年,别说小孩了,连他们大人都惦记一口吃的,要是有肉,能高兴一天。
“伯伯打听到你爱吃绿豆糕,这不,特地去供销社买的苏记的,口感油润,绿豆沙磨得细细的,最适合咱们江城人的口味。”
周常笑眯眯地介绍。
寒暄两句。
林巧枝这才晓得,这伯伯是冲她来的。
她疑惑:“不是都考完了吗?”
周伯伯笑笑,只是说:“这不都是自家厂子嘛,对咱们厂子弟也没那么苛刻,后头还有一次补考的机会。”
见江红梅也拿着铝饭盒打菜回来了。
周常起身道:“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们家吃饭了。”他又冲林巧枝笑着说,“我跟你爸都说好了,等会儿让你爸跟你说说。”
送走周常。
江红梅过来端碗、摆菜,高兴地说:“今儿我一听到消息就往家里跑,刚回来你爸就喊我去食堂打几个菜,说是庆祝一下,你看你爸对你好吧。”
在里间的林家栋也跑出来,热情的给搬凳子:“来姐,你坐这儿,我去拿筷子。”
林巧枝有点奇怪。
心底又不免有些高兴。
她洗了手坐下,碗里就被夹来一片肉,辣椒炒五花肉片。
她夹起来吃了,五花肉被煸过,香得不得了!又辣,嘴巴里一个劲儿的分泌口水。
她都多久没有吃过这样的大肉片子了!!
赶紧吃了好几口。
这才心满意足地问:“爸,你跟周伯伯都说好什么了?”
她其实有那么一点不痛快。
明明是请她帮忙,怎么不找她,反而跟她爸“都说好了。”
林父笑出了牙花子,又给她夹了一片肉,“就是请你教教他家小儿子那事。”
他声音压低:“你周伯伯说,只要你帮他家小儿子过了补考,他就教我开大车,等下次运输组再有空缺,爸就能调过去了。”
江红梅歇了筷子道:“我刚刚出去顺便打听了,他家大儿子跟他学了车,等了几年,等到了招聘,现在在车队做学徒工,不大可能再把家里小儿子也安排进厂了,接班又太早,所以就给小的那个寻摸了个师傅,学手艺。”
这么一说,林巧枝大概想起来了,周家两个孩子都是男孩,没有女孩,所以她不太熟这家。
周家小儿子应该也不是那种外向疯玩的类型,要不然肯定有追着她一起玩玩具,或者被她揍的经历。
乖孩子?还是闷葫芦?
林巧枝想到糕点和罐头,乐得应下:“教倒是没问题,不过我也不能保证他学的怎么样,能不能过补考。”
到关键时刻,天平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倾斜。
“想什么呢?”
宁珍珠张开手在她眼前挥挥,笑着调侃:“不会是高兴傻了吧?”
林巧枝抱住扑过来的宁珍珠,想到那几双黑亮明媚的眼睛。
她们都会好的。
会好的。
她要往前走,更努力一点往前走。
***
下工了。
林父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擦汗,边擦边往外走。
“武强,可以啊!”
忽然有人笑着给他打招呼,还竖了个大拇指。
林武强纳闷。
“怎么,你还不知道啊?你闺女,她真过咱们厂技术学校的考核了,王工、乔工给她打了满分啊,以后当技术工是铁板钉钉了!说不定还能成高工呢!”
听了这话,周围一群人起哄。
林父呆了一会儿。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虽然同样在一个厂工作,但不同工种在大伙心里也是有好坏的。
装卸工基本就是最苦最累的活了,只能熬工龄涨工资。
林父老家在农村,当初进城运气好,纯凭借一把子力气招工进了厂,这么多年也没调动。
林父敢想的最好的路,也就是学点开大车的技术,换去运输组。
高工,那简直想都不敢想。
做梦都不敢去碰的。
听着一群工友,羡慕又似开玩笑的说“以后要仰仗老林你了”“老林你要有个高工闺女了”,林父感觉一颗心控制不住地咚咚直跳。
他顾不上别的,急匆匆跑到厂技术学校门口。
看到那个格外惹眼,与众不同的“满分”。
他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之前真的没放在心上,小孩子一时兴起罢了。
没师傅教,没太长时间准备,自己琢磨着锤锤,哪那么简单?
林父大步往家里赶,蹬蹬蹬快步迈上二楼。
他砰地一下推开门,满头大汗地朝着屋里喊:“巧枝。”
***
本是一件小事。
没什么好议论的。
但或许是之前太多人没放在心上,只当玩笑看。
成绩贴出来之后,觉得不可思议的人都讨论起来,还有许多厂里职工和家属,没忍住跑去问王柏强几人,问林巧枝技术真有那么好?
太多人在议论这件事,提起厂技术学校的钳工考核,也让住在家属院的路工注意到这事。
一路听回来,说什么的都有。
为探寻个明白,他回到家,掏粮票给家里小孩,让他们拿着铝饭盒去食堂打几个肉菜,又和媳妇说:“今晚加几个菜,等会儿喊小王、小乔他们来家里吃个饭。”
第5章 新时代思想踹门而入
林父急匆匆回家,没找到女儿。
他有点心急,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一杯杯喝白开水,等林巧枝回家。
却先等来了个意料之外的人。
林父有点局促的拉开椅子,把茶壶拎过来,给倒了杯水,不好意思坐下搓了搓手:“条件差了点。”
家里没小孩子,也没备点瓜子零嘴什么的。
“这天热,喝点凉白开挺舒坦的。”周常喝了一杯,又把拎来两样礼物推过去,脸上带笑道,“老林啊,咱也是认识这么多年的老熟人了。”
林父看着这老熟人的笑脸,一时讷讷地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他嘴笨,不会说话。
说是老熟人,以前他没见周常对他笑得这么热情。
周常是运输组的工人,林父想着是邻居,搞好关系能学两手,日后有空缺了,指不定能调过去。
林父心里这么盘算,平日里搬货卸货的时候,也总凑过去干些活套近乎,还帮着洗洗车啥的。
人是对他笑,就是装不懂。
林父一时有些不习惯,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掩饰一下,才问:“周哥你这是?”
“你这客气了不是,喊我老周就行。”周常爽朗笑笑,心里却是吃了酸李子一样,这呆驴可真是有福。
“我也不跟你客气,就直说了。”
这晒得有点黑的汉子叹着气说:“我那不争气的小儿子,今儿也是去考试了,结果愣是差一点。”
“这不,你家巧枝争气啊!我就想着,请你家巧枝帮着教教。”
林巧枝在回家的路上。
她不知道家属院里好多人家,今晚吃饭时都在聊她,吃着饭,总有人开口提一句“你们知不知道今儿林家那个野丫头。”或者是“厂技术学校出名单了,你们绝对猜不到有谁。”
连路工都关心了一下她那场考核,把几个徒弟喊来问问情况。
林巧枝回学校上课了,还把高兴坏了,不乐意回学校的宁珍珠一起拉回去。
她可不想影响了宁珍珠的中考,要是供销社的金饭碗出了岔子,她会难过死的!
本来没有她一起复习备考,这家伙就没把自己逼那么紧,还不想回去上课了。
她去了学校,抓着宁珍珠这个就会用酒窝撒娇躲懒的小懒虫,好好整理了一下最近考试出错的题。
弄完了,才回家。
她走过家属院的小巷,感觉一路上跟她打招呼的人都变多了。
回到家。
她伸手拉肩带把挎包取下来,想摆在柜子上,却看到屋里有客人。
“巧枝,放学回来了。”周常笑着招呼,又转头跟林父夸,“还是女孩懂事,不叫人操心,不像那些臭小子,请了假哪还记得回去上学?”
林父也笑着,脸上都笑出褶了,朝林巧枝招手:“来巧枝,这是你周伯伯。”
林巧枝放下书包,打招呼:“周伯伯。”
她目光扫到餐桌上,有些诧异,一瓶橘子罐头,一包油纸包好的糕点。
隐隐还能闻到一股糕点的香味,不是她狗鼻子,而是太久没有吃过这些好东西了。
这肯定不是她们家的东西。
她家一人工资养四口人,牙缝里省下点钱,还都孝敬两边老人了。
江红梅天天念叨,家里的蟑螂怕是都知道这家没什么吃的,识趣地搬家了。
周常见她表情,心里高兴,压对宝了!
这年头,小孩都馋口吃的。
没油水,前头还饿了三年,别说小孩了,连他们大人都惦记一口吃的,要是有肉,能高兴一天。
“伯伯打听到你爱吃绿豆糕,这不,特地去供销社买的苏记的,口感油润,绿豆沙磨得细细的,最适合咱们江城人的口味。”
周常笑眯眯地介绍。
寒暄两句。
林巧枝这才晓得,这伯伯是冲她来的。
她疑惑:“不是都考完了吗?”
周伯伯笑笑,只是说:“这不都是自家厂子嘛,对咱们厂子弟也没那么苛刻,后头还有一次补考的机会。”
见江红梅也拿着铝饭盒打菜回来了。
周常起身道:“好了,我就不打扰你们家吃饭了。”他又冲林巧枝笑着说,“我跟你爸都说好了,等会儿让你爸跟你说说。”
送走周常。
江红梅过来端碗、摆菜,高兴地说:“今儿我一听到消息就往家里跑,刚回来你爸就喊我去食堂打几个菜,说是庆祝一下,你看你爸对你好吧。”
在里间的林家栋也跑出来,热情的给搬凳子:“来姐,你坐这儿,我去拿筷子。”
林巧枝有点奇怪。
心底又不免有些高兴。
她洗了手坐下,碗里就被夹来一片肉,辣椒炒五花肉片。
她夹起来吃了,五花肉被煸过,香得不得了!又辣,嘴巴里一个劲儿的分泌口水。
她都多久没有吃过这样的大肉片子了!!
赶紧吃了好几口。
这才心满意足地问:“爸,你跟周伯伯都说好什么了?”
她其实有那么一点不痛快。
明明是请她帮忙,怎么不找她,反而跟她爸“都说好了。”
林父笑出了牙花子,又给她夹了一片肉,“就是请你教教他家小儿子那事。”
他声音压低:“你周伯伯说,只要你帮他家小儿子过了补考,他就教我开大车,等下次运输组再有空缺,爸就能调过去了。”
江红梅歇了筷子道:“我刚刚出去顺便打听了,他家大儿子跟他学了车,等了几年,等到了招聘,现在在车队做学徒工,不大可能再把家里小儿子也安排进厂了,接班又太早,所以就给小的那个寻摸了个师傅,学手艺。”
这么一说,林巧枝大概想起来了,周家两个孩子都是男孩,没有女孩,所以她不太熟这家。
周家小儿子应该也不是那种外向疯玩的类型,要不然肯定有追着她一起玩玩具,或者被她揍的经历。
乖孩子?还是闷葫芦?
林巧枝想到糕点和罐头,乐得应下:“教倒是没问题,不过我也不能保证他学的怎么样,能不能过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