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知道二皇子使了什么手段,抢先一步请来了青天派的沈墨尘和阴月派的苏萱来协助姜望舒,这样一来,即使皇后开口提议永日派的捉妖师来,皇帝为了不得罪另外两大门派,也不会同意的。
比起姜望舒的惊讶,沈墨尘和苏萱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苏萱姐姐!沈墨尘!”
再次见到两人,姜望舒还是很高兴的,她的戏份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看二皇子的。
从沈墨尘的口中,姜望舒得知,这些年皇帝不理朝政,太子暗自积蓄力量圈养妖怪,想要以此来谋权,按照本朝律法,私自圈养妖怪按律当斩,除此外,贪污纳税等等大大小小的罪名数不胜数。
相当一部分势力早就看不惯太子的所作所为,其中就包括青天派和阴月派,他们心中的天平早就倾斜了,只待二皇子能够真正地想要整治这些乱象。
“以前的我一让再让,直到血淋淋的真相摆在我面前,我才终于明白很多东西强求不来的。”这是那天二皇子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姜望舒这边这样做就是想让太子误以为是自己圈养的妖怪跑了出来,所谓乱中出错,他一定会紧急派人去查看到底是否真的出了问题,这时,二皇子只要派人紧盯着他的动向就好。
不出所料,二皇子成功找到了他们圈养妖怪的老巢,但他并没有着急,而是通过多位大臣的帮助,一点点地将太子和皇后这些年犯下的罪行收集起来,足足有厚厚的一捧书简。
接下来,姜望舒就没有参与其中了,戏也算是演完了,只等待对峙的时刻。
这一刻并没有等太久,当日,二皇子穿上了最正式的一件衣裳,这还是父皇很久之前送他的,款式古朴,虽岁月流转,丝线微微泛出旧色,但其纹理依旧清晰。
姜望舒、沈墨尘和苏萱三人来到御书房。
沈墨尘沉稳开口道:“陛下,已经查明了,那只妖怪的确是被人圈养的,并且我们已经查清楚位置在哪里了。”
沉香袅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凝重而紧张的氛围。皇帝抬头,手指敲动着桌案,并没有开口说话。
“父皇,儿臣有事要禀告。”
对于二皇子的突然闯入,皇帝似乎有些愠怒,但看到梁尚书也来了,到底是没再说什么。
“何事?说!”
二皇子镇定地开口说:“儿臣与梁尚书今日发现太子殿下有诸多不当之处,事关重大,不敢隐瞒。”
梁尚书神色凝重,紧接着上前一步,高举手中的一摞书简,朗声道:“陛下,臣身为朝廷重臣,有责任将此事如实禀告。太子殿下近期行为失范,结党营私,且与朝中某些不法之徒暗中勾结,图谋不轨。此乃臣亲眼所见,绝非空穴来风。”
书房内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窗外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此刻的二皇子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朕对太子寄予厚望,可有确凿证据?”
梁尚书与众人对视了一眼,将手中的书简递了上去:“陛下,臣等不敢欺瞒圣上,这奏折中详细记录了太子殿下的种种行径,包括贪污、私自圈养妖怪、与人勾结意图养兵等诸多罪状,皆有实据可查。”
皇帝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只看了一眼就将奏折重重地放在案几上,起身踱步,看向沈墨尘。
沈墨尘会意,上前说道:“经我们几人查证,圈养妖怪的幕后主使与东宫有关。”
“好,好得很。”皇帝气急反笑,“把那个逆子给朕带来。”
只是没想到和太子一同来的还有皇后。
看到皇帝面色铁青,还有前面站着的二皇子和梁尚书,太子大概明白了自己的境况,好在他来之前,皇后就已经预感到事情不妙,所以也跟着一同前来了。
皇后直接跪在地上,泪流满面,苦苦哀求道:“陛下,太子一时糊涂铸成大错,但他毕竟是您的儿子,是您的亲生骨肉,求您再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他定能痛改前非。”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哭得几近昏厥的皇后,眼中的寒意并没有消散,只是手指不停地敲击桌面。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臣妾就同太子一同受罚,”皇后态度坚决,“只是可惜,姐姐曾和臣妾说过,我们要一起陪伴着我们的孩子读书庭训,只是可惜,是臣妾的错,没有教导好太子。”
皇后口中的姐姐,就是那位已故的长公主。
听到有人提长公主,皇帝盛怒的脸色终于有一丝动容,随后他居然沉默下来,一时间,气氛僵持不下,没有人开口,但每个人的表情各异。
随着时间的流逝,姜望舒和另外两位捉妖师由原本的信心满满转换为震惊,这长公主就是个免死金牌,能让皇帝连圈养妖怪,暗中扩张自己的势力这种死罪都豁免?
而二皇子的眼神中渐渐累积起浓重的失望,那是一种彻底的失望,曾经的过往如同被风吹散的烟尘,无处寻觅。他的手指微微颤抖,是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在作祟,心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透不过气来。
“既然如此,沈公子,朕命你去捣毁太子所建立圈养妖怪的老巢,”皇帝开口,“逆子,你给我回宫好好反省,没有朕的允许,不能踏出宫门半步!”
再抬头,二皇子眼底闪过冷芒:“这可由不得你,我亲爱的父皇。”
话音刚落,一群禁军闯了进来,其中还有阴月派的捉妖弟子。
皇帝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向来逆来顺受的二皇子,居然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惜木已成舟,他已无力挽回。
自始至终,皇帝在乎的都只是一个人,他可以是深情的,但这样的人是做不好一个皇帝的。
自此,二皇子兵变,近乎彻底控制皇宫上下,皇帝、太子以及皇后皆被关押,京城的天到底是变了,只余下一些不足为惧的残余势力等待二皇子清理。
过了几日,姜望舒听说皇上自尽于宫中,死前书桌上还平铺着长公主的画像,二皇子成功登基,不,现在应该叫做新皇了。
姜望舒也要辞别了,在离开之前,二皇子挽留过她,只是她的态度很坚决,如此这般,他也没有强迫她,她是悄悄走的,这件事只有二皇子知道,临行前,他神秘地塞给了姜望舒一个木盒子。
第21章
暮春时节,城郊外一片宁静柔和,没有初春时的料峭寒意,也没有盛夏时分的炽热,冬天的沉闷已然被远远甩开,空中只有几缕洁白的云朵悠悠飘过。
这个时节踏青,周围的一切似乎景色都变得更加成熟,被用更深的颜色点染,对于在皇宫中任职了许久的姜望舒来说,心境不同了,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她情不自禁地用力吸了一口泥土与花香的空气。
没错,还是自由的味道。
倘若流云派有门规,她相信一定会是自由随心,正因如此,他们没有明确的规训。
随着路程越来越长,姜望舒原本轻快的步伐也渐渐变得沉重起来,现在的日头还不算毒辣,但她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些许汗珠,原本俏丽的小脸也变得红扑扑起来,她伸手想要从收纳袋中摸出水喝,却碰到一个坚硬的物体。
是新皇送给她的木盒子,里面装着另一盏莲灯。
对于二皇子会将如此贵重的东西交给自己,姜望舒是很惊讶的,对此二皇子只是告诉她,这盒子是特质而成,任何人都无法打开它,更无法用外力破坏,同时,它还能隔绝莲灯的气息。
至于把这个东西交给她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是她即将要离开皇宫,宫中不少势力都想要得到莲灯,青天派也身处其中,由此甩出一个烫手山芋,另一个是因为没有人能
够打开它,先皇曾试过各种方法,就连收到它的预警都是隔着盒子看到的,所以又多了一层保险。
更何况,二皇子就是无比信任她,就像最开始他相信姜望舒会帮助他清理白梨院的妖怪那般,这种信任是没由来的,他也无法解释清楚,就好像本该如此。
想要去到东海,就一直向东走。
姜望舒在宫内拿到了一份大陆的地图,是用牛皮纸绘制而成,想要查某地的具体路线,只需要心中默念即可,金色的箭头会在地图上指引她方向。
她将地图翻过来,发现后面写着:皇家出品,必是精品。
……
天气渐渐回暖,微风拂面,带着丝丝暖意,潺潺溪流奏响春回大地的乐章,姜望舒早就脱去了东衣,换上轻便的春装。
这几日,她走走停停,一个人赶路倒也悠闲自在,空闲的时候,她会在山林中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盘腿坐下,闭目凝神,运转功法,有时候兴致上来,还能甩两鞭子,带着凌厉的风。
姜望舒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面前是一片湖水,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静静地镶嵌在大地之上。湖水清澈见底,能够看到有水草在湖底轻轻摇曳。
比起姜望舒的惊讶,沈墨尘和苏萱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苏萱姐姐!沈墨尘!”
再次见到两人,姜望舒还是很高兴的,她的戏份已经结束了,接下来就看二皇子的。
从沈墨尘的口中,姜望舒得知,这些年皇帝不理朝政,太子暗自积蓄力量圈养妖怪,想要以此来谋权,按照本朝律法,私自圈养妖怪按律当斩,除此外,贪污纳税等等大大小小的罪名数不胜数。
相当一部分势力早就看不惯太子的所作所为,其中就包括青天派和阴月派,他们心中的天平早就倾斜了,只待二皇子能够真正地想要整治这些乱象。
“以前的我一让再让,直到血淋淋的真相摆在我面前,我才终于明白很多东西强求不来的。”这是那天二皇子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姜望舒这边这样做就是想让太子误以为是自己圈养的妖怪跑了出来,所谓乱中出错,他一定会紧急派人去查看到底是否真的出了问题,这时,二皇子只要派人紧盯着他的动向就好。
不出所料,二皇子成功找到了他们圈养妖怪的老巢,但他并没有着急,而是通过多位大臣的帮助,一点点地将太子和皇后这些年犯下的罪行收集起来,足足有厚厚的一捧书简。
接下来,姜望舒就没有参与其中了,戏也算是演完了,只等待对峙的时刻。
这一刻并没有等太久,当日,二皇子穿上了最正式的一件衣裳,这还是父皇很久之前送他的,款式古朴,虽岁月流转,丝线微微泛出旧色,但其纹理依旧清晰。
姜望舒、沈墨尘和苏萱三人来到御书房。
沈墨尘沉稳开口道:“陛下,已经查明了,那只妖怪的确是被人圈养的,并且我们已经查清楚位置在哪里了。”
沉香袅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凝重而紧张的氛围。皇帝抬头,手指敲动着桌案,并没有开口说话。
“父皇,儿臣有事要禀告。”
对于二皇子的突然闯入,皇帝似乎有些愠怒,但看到梁尚书也来了,到底是没再说什么。
“何事?说!”
二皇子镇定地开口说:“儿臣与梁尚书今日发现太子殿下有诸多不当之处,事关重大,不敢隐瞒。”
梁尚书神色凝重,紧接着上前一步,高举手中的一摞书简,朗声道:“陛下,臣身为朝廷重臣,有责任将此事如实禀告。太子殿下近期行为失范,结党营私,且与朝中某些不法之徒暗中勾结,图谋不轨。此乃臣亲眼所见,绝非空穴来风。”
书房内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窗外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此刻的二皇子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朕对太子寄予厚望,可有确凿证据?”
梁尚书与众人对视了一眼,将手中的书简递了上去:“陛下,臣等不敢欺瞒圣上,这奏折中详细记录了太子殿下的种种行径,包括贪污、私自圈养妖怪、与人勾结意图养兵等诸多罪状,皆有实据可查。”
皇帝的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只看了一眼就将奏折重重地放在案几上,起身踱步,看向沈墨尘。
沈墨尘会意,上前说道:“经我们几人查证,圈养妖怪的幕后主使与东宫有关。”
“好,好得很。”皇帝气急反笑,“把那个逆子给朕带来。”
只是没想到和太子一同来的还有皇后。
看到皇帝面色铁青,还有前面站着的二皇子和梁尚书,太子大概明白了自己的境况,好在他来之前,皇后就已经预感到事情不妙,所以也跟着一同前来了。
皇后直接跪在地上,泪流满面,苦苦哀求道:“陛下,太子一时糊涂铸成大错,但他毕竟是您的儿子,是您的亲生骨肉,求您再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吧,他定能痛改前非。”
皇帝看着跪在地上哭得几近昏厥的皇后,眼中的寒意并没有消散,只是手指不停地敲击桌面。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臣妾就同太子一同受罚,”皇后态度坚决,“只是可惜,姐姐曾和臣妾说过,我们要一起陪伴着我们的孩子读书庭训,只是可惜,是臣妾的错,没有教导好太子。”
皇后口中的姐姐,就是那位已故的长公主。
听到有人提长公主,皇帝盛怒的脸色终于有一丝动容,随后他居然沉默下来,一时间,气氛僵持不下,没有人开口,但每个人的表情各异。
随着时间的流逝,姜望舒和另外两位捉妖师由原本的信心满满转换为震惊,这长公主就是个免死金牌,能让皇帝连圈养妖怪,暗中扩张自己的势力这种死罪都豁免?
而二皇子的眼神中渐渐累积起浓重的失望,那是一种彻底的失望,曾经的过往如同被风吹散的烟尘,无处寻觅。他的手指微微颤抖,是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在作祟,心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透不过气来。
“既然如此,沈公子,朕命你去捣毁太子所建立圈养妖怪的老巢,”皇帝开口,“逆子,你给我回宫好好反省,没有朕的允许,不能踏出宫门半步!”
再抬头,二皇子眼底闪过冷芒:“这可由不得你,我亲爱的父皇。”
话音刚落,一群禁军闯了进来,其中还有阴月派的捉妖弟子。
皇帝可能怎么也不会想到,向来逆来顺受的二皇子,居然能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可惜木已成舟,他已无力挽回。
自始至终,皇帝在乎的都只是一个人,他可以是深情的,但这样的人是做不好一个皇帝的。
自此,二皇子兵变,近乎彻底控制皇宫上下,皇帝、太子以及皇后皆被关押,京城的天到底是变了,只余下一些不足为惧的残余势力等待二皇子清理。
过了几日,姜望舒听说皇上自尽于宫中,死前书桌上还平铺着长公主的画像,二皇子成功登基,不,现在应该叫做新皇了。
姜望舒也要辞别了,在离开之前,二皇子挽留过她,只是她的态度很坚决,如此这般,他也没有强迫她,她是悄悄走的,这件事只有二皇子知道,临行前,他神秘地塞给了姜望舒一个木盒子。
第21章
暮春时节,城郊外一片宁静柔和,没有初春时的料峭寒意,也没有盛夏时分的炽热,冬天的沉闷已然被远远甩开,空中只有几缕洁白的云朵悠悠飘过。
这个时节踏青,周围的一切似乎景色都变得更加成熟,被用更深的颜色点染,对于在皇宫中任职了许久的姜望舒来说,心境不同了,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谐,她情不自禁地用力吸了一口泥土与花香的空气。
没错,还是自由的味道。
倘若流云派有门规,她相信一定会是自由随心,正因如此,他们没有明确的规训。
随着路程越来越长,姜望舒原本轻快的步伐也渐渐变得沉重起来,现在的日头还不算毒辣,但她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些许汗珠,原本俏丽的小脸也变得红扑扑起来,她伸手想要从收纳袋中摸出水喝,却碰到一个坚硬的物体。
是新皇送给她的木盒子,里面装着另一盏莲灯。
对于二皇子会将如此贵重的东西交给自己,姜望舒是很惊讶的,对此二皇子只是告诉她,这盒子是特质而成,任何人都无法打开它,更无法用外力破坏,同时,它还能隔绝莲灯的气息。
至于把这个东西交给她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是她即将要离开皇宫,宫中不少势力都想要得到莲灯,青天派也身处其中,由此甩出一个烫手山芋,另一个是因为没有人能
够打开它,先皇曾试过各种方法,就连收到它的预警都是隔着盒子看到的,所以又多了一层保险。
更何况,二皇子就是无比信任她,就像最开始他相信姜望舒会帮助他清理白梨院的妖怪那般,这种信任是没由来的,他也无法解释清楚,就好像本该如此。
想要去到东海,就一直向东走。
姜望舒在宫内拿到了一份大陆的地图,是用牛皮纸绘制而成,想要查某地的具体路线,只需要心中默念即可,金色的箭头会在地图上指引她方向。
她将地图翻过来,发现后面写着:皇家出品,必是精品。
……
天气渐渐回暖,微风拂面,带着丝丝暖意,潺潺溪流奏响春回大地的乐章,姜望舒早就脱去了东衣,换上轻便的春装。
这几日,她走走停停,一个人赶路倒也悠闲自在,空闲的时候,她会在山林中找一个安静的地方,盘腿坐下,闭目凝神,运转功法,有时候兴致上来,还能甩两鞭子,带着凌厉的风。
姜望舒伸了个大大的懒腰,面前是一片湖水,宛如一块巨大的翡翠,静静地镶嵌在大地之上。湖水清澈见底,能够看到有水草在湖底轻轻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