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菜卜被他娘敲了一记脑壳,捂着脑袋呼疼。
  蒋棠倒是不介意他这么说自己,只是觉得水性再怎么好,也会有大意的时候。
  “你们可知河里有时候会有看不见的礁石,要是你刚好跳到了石头上,不就磕碰到了么?”
  这些都是以前蒋父带着蒋棠在江边散步时,看见顽皮的小孩跳进水里时告诫过的话,蒋棠刚刚看见他们就想起来了。
  菜卜娘觉得蒋棠说得有道理,便叮嘱几个豆丁莫再往水里跳了,只能下江游水。
  菜卜嘟嘴不满,“只是游水哪够刺激啊,娘在卖豆花还有好久才能回家,我们无聊嘛。”
  “这样吧,只要你们答应我不再跳江,我就教你们写字好不好?”
  “写字?”
  菜卜娘受宠若惊,他们这些摊贩都是穷苦人家,没田没地的,想送孩子们上书堂,却家中生计也窘迫,填饱肚子已是勉强。
  菜卜还不知道学写字能干什么,就被他娘按着头道谢,“多谢姑娘多谢姑娘,日后姑娘来我摊子吃豆花,都不用钱,想吃多少都有。”
  菜卜看出她娘的心思,可是“人家书堂里的可都是有纸有笔的,我们哪里买得起那些贵东西啊。”
  “这……”
  菜卜娘被他一盆冷水浇灭了热情,刚刚她真是昏了头,想读书哪有这么简单呢。
  蒋棠嫣然一笑,指了指身后的滩涂,“去哪里写不就行了。”
  就这样,蒋棠开始每日晨时退潮的时候就来江边教江边的小孩们认字,就算没条件写字,能认出大致的字体也是好的。
  连铁头也跟着拿了树枝在滩涂上一笔一划地学着,蒋棠看过去的时候,半大小伙子摸着头羞赧。
  “嘿嘿,姑娘莫笑,我没上过学,字写得可丑。”
  蒋棠远远看着,忍俊不禁地转过头去。
  确实丑,而且又大又歪,一个字占了别人两个字的空余。
  蒋棠尚且还能给他留点面子,可是那群小孩可没什么情面可讲,纷纷跑过来取笑他,给铁头气得不行。
  这些孩子都是江边小摊主的娃儿,出来做生计顺
  便带出来让他们玩玩,现下有蒋棠管着他们,又能教孩子们写字,摊主们都是感恩个不停,每日蒋棠都能很多江边小吃回去,还有孩子们也不服输,总能在江里捡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给她。
  梁凡照旧在码头给洪老板搬货,隔着河堤看着蒋棠的身影,总是出神注目。
  工友在他面前晃了晃手掌,“你老是看向那边干啥?瞧上人家姑娘了不成?”
  梁凡收回视线,“不是。”
  “不是你老这么看着人家干啥?我劝你别想了,那姑娘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女儿,不是你我这种人能配得上的。”
  梁凡白了他一眼,“神经病。”
  “干什么干什么,谁让你们在那儿闲聊的,赶紧给我卸货!”
  梁凡转身喊人,“老板。”
  身体有意无意地挡住洪石的视线。
  洪石瞧了他一眼,抬头看向他刚刚看的方向,只看见一群小孩和一个姑娘。
  “那姑娘不是驿馆的人么?怎地在这儿和这群小鬼玩儿?”
  工友巴结地抢答道:“嘿老板,那姑娘在教江边的小鬼写字呢,你说这富家小姐是不是太闲了。”
  洪石皮笑肉不笑的扯了下嘴角,“呵,还真是人美心善啊。”
  “叫什么名字来着?”
  “我去驿馆送过货,听见别人叫她——”
  “老板,这货袋子怎么漏了,都湿透了!”
  梁凡在船边喊了一声,洪石赶紧回头骂人。
  “王八羔子怎么做事的!赶紧打扫起来啊,你们知道这批货花了我多少银子么——”
  第25章
  蒋棠在滩涂上和孩子们玩了几日书堂过家家,菜卜他们就不见了,大娘说有一家好心的书院免费给孩子们念书,所以才不来江边玩儿。
  “两个姑娘和蒋姑娘一样善哩,听说才开学一个月,就有好多穷苦家的孩子找上门去,我们也是听卖豆干家的说的,所以也舔着脸把孩子送过去。”
  菜卜娘笑得见牙不见眼,连着几天都有好事发生,果然这水寇一没啊,生活顺利了,连运气也好起来了。
  蒋棠一大早过来,见孩子们不在,喝了碗免费的豆花便回去了。
  一回到驿馆就看见一位穿灰色罗裙的女子在楼下大堂等着,不知道在等谁。
  煜王殿下打了胜仗,每日都和三娘外出看风景游玩,费叔忙着和陈都尉张太守他们打交道,这女子难不成是在等戚炎么?
  蒋棠默不作声地打量着她,不知道该不该出声问她,可那女子转头瞧见了蒋棠就兴冲冲地上前来跟她搭话。
  “想必你就是戚将军家的表妹吧,妹妹万安。”
  女子亲热地上前见礼,说自己叫张慧君。
  蒋棠回了一礼,“张姐姐可是在等谁么?”
  张慧君打量了几下蒋棠,蒋棠总觉得她像看见了戚淑芸看见了点心似的,眼睛发着光。
  “我在等你啊!”
  “啊?”
  这属实是蒋棠没想到的,她们俩又不认识,张家小姐怎么会突然来找她?
  “你跟我来就知道了!”
  张慧君风风火火地拉着人出门,蒋棠被她拽着走了两条街才在一处简陋的屋舍处停下来,屋舍上挂了个新刷的牌匾。
  “利民书堂?”
  张家小姐怎么会带她来这种地方?
  “岑夫子!你看,就是她!”
  张慧君拉着人进门,蒋棠惊讶了一下,这怎么还有别的女子在?
  穿着夫子袍的女子见蒋棠目露惊恐,苦笑了一下对张慧君道:“慧君,你吓到人家了。”
  张慧君这才放开蒋棠的手,连声说着对不住。
  “蒋姑娘,今日实在冒昧,我们请你来,是想请你帮个忙。”
  岑夫子名叫岑香,看起来不到三十岁,不像张慧君的风风火火的性子,岑香浑身围绕着一股书香气,举止不像平常女子的娇柔,倒是透出一股清贵之意。
  她哑着嗓子招呼两人在院中的竹棚子坐下喝茶,总算是把请蒋棠来这儿的意图说清楚了。
  原来是张慧君和岑香俩人开了一家利民书堂,城中无书可读的孩子都可以去上,眼下正缺夫子,听闻了蒋棠在滩涂上教孩子们写字,便贸然上门前来打扰。
  “我们书堂学子众多,只靠我一人之力,实在困难”说到此处岑夫子停下来咳嗽几声才继续道:“我和慧君就想着另请个夫子来进行教学。”
  连续不断地讲课说话,岑夫子的嗓音已经变得沙哑了,蒋棠这才发现,这岑夫子身子单薄得很,脸色也有些发白。
  “为何找我?城中总有许多学问好的夫子才是。”
  说到这里岑夫子就面漏难色,尴尬地笑着,“我们书堂是为了贫苦家的孩子所建,免了束脩,所以……囊中羞涩,请不起城中的夫子。”
  “我就说把我的首饰当掉换钱,可夫子总说不可,不知道在坚持个什么。”
  “你已经为了书堂已经出了很多体己了,如此让你破费岂不是不公平么?”
  书堂的书籍,纸墨笔砚,修缮等工程,都是张慧君捐赠的,她和岑香本来是夫子和学生的关系,岑香跟张慧君说了自己的大志之后,两人一拍即合,筹谋了许久,终于在此处创办了这个利民书堂。
  “我愿意!”
  张姑娘大义凛然,可岑夫子不愿意她牺牲太多,便总是不同意。
  “两位的善心之举我了解了,可我此行只是回吴兴祭拜,不日就要回京的,不可能帮得了太久。”
  见她有相助之意,两人便激动起来,“无妨,只要姑娘能帮我们过渡几日,能帮我分担些课堂讲学的时间便可。”
  蒋棠沉吟了几下,终于还是答应了。
  岑夫子带着蒋棠参观了利民书堂,书堂不算大,是个小四合院,正门进去左边是厨房一间瓦房,右边就是一排简陋的书堂,主屋更小,只是一个小厅,院子中间有个水井,看得出来平常事都是他们自己在做。
  地方虽小,但是布置得很温馨还算雅致,令蒋棠没想到的是,书堂中有许许多多的藏书,从最常见的三字经千字文,到山河图志,都是蒋棠没见过的。
  岑香见她有兴趣,便慷慨道:“若是蒋姑娘有兴趣,带回去阅读也可。”
  她指了指蒋棠手上的《波落国记》,蒋棠在国公府时,也经常从夫子那里借了很多游记来看,对这些山河记事的书很是感兴趣。
  “你们两个啊还真像,一见着书就走不动道了,快来吃饭吧。”
  张慧君在主屋的小厅摆了桌席,把吃食端出来,两素一荤,简单的菜肴更显得拮据。
  岑香蹙了蹙眉头,“慧君,你又用了私房钱是不是?”
  说好了不能用她的钱,可她总是为了补贴书堂动用自己的体己钱,岑香有时总觉得亏欠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