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莫寥不置可否,当然他不用担心,策反这么高级的技术活让情商为0的家伙来只会把事情搞砸,要上也是我上,不过需要莫寥打配合,创造一个我和下弦月独处的机会。
“你想过失败的后果没?”
莫寥这么问,潜台词就是他不赞同冒这个险,他肯定把这个方案视为我脑袋一热大腿一拍想出来的昏招。
“还能什么后果,大不了被丢海里喂鱼呗,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我看得很开,烂命一条就是干,成功了证明我命不该绝,失败了说明我没这个命,反正抛硬币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不是正面就是反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次的失踪案引发这么大的社会舆论,警方也高度重视,这些下弦月不可能没想过。她自己也是失踪人员之一,作为犯罪人员却把自己的面孔也暴露在警方视野里,该说她粗心大意还是胆大包天?又或者,下弦月制造这个大型失踪案的目的,就是要引起警方注意。”
莫寥不吭声,他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提议的可行性,机遇和风险并存,就看莫寥愿不愿意跟我赌这个可能性。
“笃笃——”
胶着严肃的氛围被敲门声打碎,我和莫寥不约而同地望向门外:
“谁?!”
“是我,燕姐!我来给你收拾房间啦!”
燕姐竟然真的说到做到回来找我了。
我用目光示意莫寥,莫寥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睛收悉到我的指示,他不情不愿地站进衣袍落地散成的圈里,捡起地上的衣物又一件件穿回去,我也跑过来替他更衣,这衣服好看是好看,穿起来也很像模像样,就是穿起来太麻烦了,这踏海郎可真不好当。
我帮莫寥穿完袍子整理完衣袖衣摆后,喊燕姐进来。我这房间门没有锁头,比收费旅游景点还来去自由,谁都能进。燕姐手里拎着清洁工具风风火火地走进来,一看莫寥在,又低着头尴尬地退出去:
“我不知道您也在这……”
我一个闪身堵到门口拦住燕姐的去路,热情洋溢地将她推进房间里关上门:
“怎么会呢燕姐,你来得正是时候,这边坐这边坐。”
我将燕姐按在桌子边,用夸张的口型无声地示意莫寥去倒水,莫寥悄无声息地游荡着去倒水,放到燕姐手边,我维持着如沐春风的职业假笑:
“燕姐你辛苦了,喝口水歇歇吧,房间我自己打扫就行,不麻烦你,坐下来聊聊天呗。”
燕姐被我哄得一愣一愣的,估计是对于我殷勤到谄媚的态度有些无所适从:
“不辛苦不辛苦,习惯了。”
“对了燕姐,你刚才讲一半没讲完的故事,我还想继续听,我觉得听你说话特别有趣。”
“真的吗?”燕姐特别惊喜,她压低声音神神叨叨地说,“其实,本来是不准人把这些底细透给你们这些新娘的,毕竟你们是外地人,不过你这么想听,我就再给你讲几个。”
“好的燕姐,要不我一个人在可无聊了!”
得亏这位燕姐是个话痨,不让她说话应该她也憋得全身爬蚂蚁,根据我多年的探案经验,每个村子里消息最灵通的群体就是大爷大妈,甚至连夫妻间那档子事他们都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他们扒床头围观全程。
也不知道这些大爷大妈的消息究竟从哪听来的,关键是真实性和准确性还挺高,情报局来了都得向他们磕头取经。
我问燕姐那个东南亚巫师的来头,燕姐的消息还挺灵通:那巫师村里人都尊称他为曾大师,道上称之地龙王。
曾大师自幼聪慧,家境贫寒,考上名校却没钱去读,所幸遇到好心人资助才读完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大师去了宝岛,学了一身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等卜术回大陆,在首都活跃几年后,千禧年初曾大师跑到雍城短暂地定居过一段时间。
后来听说东南亚那边古曼童、佛牌、降头术风靡盛行,又跑去东南亚多个国家“进修”,除了学会养古曼童和制佛牌,据说还学了很多失传已久的降头术,其实降头不仅在东南亚有,在我国南部内陆地区也有所流行,雍城也有会降头术的人,但像曾大师如此精通降头术的还是头一回见。
当年就是这个曾大师为镇港村时任村支书赵义海算命,声称他命格不凡,权势在握,还给他指了几条“明路”,还告诫他凡事当有度,月盈则亏,若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必遭反噬,很显然赵义海已经将曾大师的忠告置之脑后。当然这曾大师自己也绝不是什么好鸟,否则也不会突然搞个踏海郎转世娶十个老婆。
而且……地龙王的头衔好耳熟,我之前搜索镇港村相关资讯,就看到很多游客在网上推荐地龙王,说他算命很准,他和nalatu也有关,说明这个曾大师确实有点东西,估计他选中莫寥也是看出莫寥非寻常人,更好地配合他装神弄鬼。
我又向燕姐打听镇港村村长的身份,这一任镇港村村长赵怀德是在赵义海落马后上任的,今年也才三十五六岁,也算是少年得志了。赵怀德借助电影的热度,大力推进镇港村的旅游业,把半礁湾打造为网红景点,以此吸引更多年轻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从而为镇港村的人口贩卖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
在和燕姐的对话过程中,我发现她虽然话像倒豆子一样密集,其实并非口无遮拦,她很清楚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即便我旁敲侧击地问了好几次那些女人最后何去何从,燕姐她都刻意避开回答跟我打太极。
我不敢问太多怕燕姐起疑,腆着老脸向燕姐套近乎,我一个人在这里好害怕希望她多来看看我,燕姐听完,莫名的红了眼眶,她说我长得很有亲切感,听说我还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被抓来这里肯定是受委屈了,燕姐这么通情达理,搞得我心里罪恶感爆棚。燕姐晚点要给我送宵夜,我问她我能不能出去走走,她面露难色:
“出去走走可以,可千万别逃跑啊,周围都是人,你要是被抓到可就惨了。”
我装傻充愣:
“要把我的腿打断吗?”
燕姐煞有其事地警告我:
“你是男人,生不出娃娃,没啥用处,就只能把你丢海里了,你还年轻,可不能就这么死了!”
“燕姐你放心,我还等着你来给我送宵夜呢,我就出去溜达几圈散散步,绝对不跑。”
“那就好,你可要好好听话……”
燕姐的眼睛里流露出几分怅然和不舍,我很熟悉这样的眼神,有时身边的长辈看我也是这样的眼神——他们其实不是在看我,而是透过我在怀念某个人,不知道燕姐想到了谁。
燕姐前脚走,我后脚就跟在她后边出去放风了。
既然做戏就做足全套,我拄着那根极品木棍慢悠悠地走在路上,后悔刚才忘记向莫寥炫耀我的木棍了,再冷漠的男人也不可能做到对这么一根笔直趁手的木棍不心动!
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两边是淹没在荒草丛中的废弃民宅,虽然房屋构造尚还保存完整,但显然已经是久无人居。
路灯之间间隔很远,估计年代久远灯丝老化,忽明忽闪,如同黑暗中一直苟延残喘的萤火虫。走近一看,竟然还是用拉绳来控制的开关,闪烁不定的昏暗路灯渲染着难以言喻的恐怖氛围,我硬着头皮过去抓住拉绳一拉,将接触不良的路灯关上,乘着月光继续前进,一边思考这几桩错综复杂的事件。
由于信息量巨大,我将线索大致梳理后,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十二名女子集体失踪案,背后牵扯出来的是镇港村从事人口贩卖的犯罪活动;另一条线是莫家姐弟的遗产继承事件,这件事我认为和人口贩卖没有直接联系,只是恰好莫寥出现成为关键人物;还有一条暗线是降头nalatu,背景不明原因不明,莫安似乎在调查nalatu,不确定和这两件事是否存在关联。
目前我正身陷失踪案中成为受害者之一,就是我没弄清楚自己起到个什么作用……
“啪嗒。”
我思考得过于投入,不留神一脚踩进水坑,咸涩的冷风灌进我的鼻腔里,不知不觉竟然走到道路尽头,这是一座荒废的海堤,海水倒灌进来,填满深浅不一的水洼。
我站在湿漉的堤岸上倾听汹涌翻滚的巨浪声,如同地球的呼吸,月光将浪尖染成银色的利刃,泛着粼粼的冷光。
盛夏夜里海风呼啸,彻骨的清凉中间杂着泛腥的冷意,我宽松的衣服被海风灌得鼓鼓的,整个人都要随风而去。
很久没有好好看过海了,可惜现在不是看海的时候,我拄着木棍,湿着裤腿往回走。
刚才全神贯注地思考因此没留心周遭环境,这才注意到两边全是废弃的旧房。
在市区里我没少一个人走夜路,但在人迹罕至、黑灯瞎火的偏僻村路一个人走夜路,说不害怕是装逼,即使脖子上挂着辟邪铜钱,后背还是阵阵发毛。
都说走夜路要唱歌壮胆,我不知怎么地联想起一首儿歌,便把它唱了出来:
“你想过失败的后果没?”
莫寥这么问,潜台词就是他不赞同冒这个险,他肯定把这个方案视为我脑袋一热大腿一拍想出来的昏招。
“还能什么后果,大不了被丢海里喂鱼呗,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我看得很开,烂命一条就是干,成功了证明我命不该绝,失败了说明我没这个命,反正抛硬币百分之五十的概率,不是正面就是反面,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这次的失踪案引发这么大的社会舆论,警方也高度重视,这些下弦月不可能没想过。她自己也是失踪人员之一,作为犯罪人员却把自己的面孔也暴露在警方视野里,该说她粗心大意还是胆大包天?又或者,下弦月制造这个大型失踪案的目的,就是要引起警方注意。”
莫寥不吭声,他开始认真思考这个提议的可行性,机遇和风险并存,就看莫寥愿不愿意跟我赌这个可能性。
“笃笃——”
胶着严肃的氛围被敲门声打碎,我和莫寥不约而同地望向门外:
“谁?!”
“是我,燕姐!我来给你收拾房间啦!”
燕姐竟然真的说到做到回来找我了。
我用目光示意莫寥,莫寥那双大而无神的眼睛收悉到我的指示,他不情不愿地站进衣袍落地散成的圈里,捡起地上的衣物又一件件穿回去,我也跑过来替他更衣,这衣服好看是好看,穿起来也很像模像样,就是穿起来太麻烦了,这踏海郎可真不好当。
我帮莫寥穿完袍子整理完衣袖衣摆后,喊燕姐进来。我这房间门没有锁头,比收费旅游景点还来去自由,谁都能进。燕姐手里拎着清洁工具风风火火地走进来,一看莫寥在,又低着头尴尬地退出去:
“我不知道您也在这……”
我一个闪身堵到门口拦住燕姐的去路,热情洋溢地将她推进房间里关上门:
“怎么会呢燕姐,你来得正是时候,这边坐这边坐。”
我将燕姐按在桌子边,用夸张的口型无声地示意莫寥去倒水,莫寥悄无声息地游荡着去倒水,放到燕姐手边,我维持着如沐春风的职业假笑:
“燕姐你辛苦了,喝口水歇歇吧,房间我自己打扫就行,不麻烦你,坐下来聊聊天呗。”
燕姐被我哄得一愣一愣的,估计是对于我殷勤到谄媚的态度有些无所适从:
“不辛苦不辛苦,习惯了。”
“对了燕姐,你刚才讲一半没讲完的故事,我还想继续听,我觉得听你说话特别有趣。”
“真的吗?”燕姐特别惊喜,她压低声音神神叨叨地说,“其实,本来是不准人把这些底细透给你们这些新娘的,毕竟你们是外地人,不过你这么想听,我就再给你讲几个。”
“好的燕姐,要不我一个人在可无聊了!”
得亏这位燕姐是个话痨,不让她说话应该她也憋得全身爬蚂蚁,根据我多年的探案经验,每个村子里消息最灵通的群体就是大爷大妈,甚至连夫妻间那档子事他们都说得绘声绘色,仿佛他们扒床头围观全程。
也不知道这些大爷大妈的消息究竟从哪听来的,关键是真实性和准确性还挺高,情报局来了都得向他们磕头取经。
我问燕姐那个东南亚巫师的来头,燕姐的消息还挺灵通:那巫师村里人都尊称他为曾大师,道上称之地龙王。
曾大师自幼聪慧,家境贫寒,考上名校却没钱去读,所幸遇到好心人资助才读完大学。大学毕业后曾大师去了宝岛,学了一身奇门遁甲梅花易数等卜术回大陆,在首都活跃几年后,千禧年初曾大师跑到雍城短暂地定居过一段时间。
后来听说东南亚那边古曼童、佛牌、降头术风靡盛行,又跑去东南亚多个国家“进修”,除了学会养古曼童和制佛牌,据说还学了很多失传已久的降头术,其实降头不仅在东南亚有,在我国南部内陆地区也有所流行,雍城也有会降头术的人,但像曾大师如此精通降头术的还是头一回见。
当年就是这个曾大师为镇港村时任村支书赵义海算命,声称他命格不凡,权势在握,还给他指了几条“明路”,还告诫他凡事当有度,月盈则亏,若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必遭反噬,很显然赵义海已经将曾大师的忠告置之脑后。当然这曾大师自己也绝不是什么好鸟,否则也不会突然搞个踏海郎转世娶十个老婆。
而且……地龙王的头衔好耳熟,我之前搜索镇港村相关资讯,就看到很多游客在网上推荐地龙王,说他算命很准,他和nalatu也有关,说明这个曾大师确实有点东西,估计他选中莫寥也是看出莫寥非寻常人,更好地配合他装神弄鬼。
我又向燕姐打听镇港村村长的身份,这一任镇港村村长赵怀德是在赵义海落马后上任的,今年也才三十五六岁,也算是少年得志了。赵怀德借助电影的热度,大力推进镇港村的旅游业,把半礁湾打造为网红景点,以此吸引更多年轻游客前来观光打卡——从而为镇港村的人口贩卖提供更多的优质资源。
在和燕姐的对话过程中,我发现她虽然话像倒豆子一样密集,其实并非口无遮拦,她很清楚什么可以说什么不能说,即便我旁敲侧击地问了好几次那些女人最后何去何从,燕姐她都刻意避开回答跟我打太极。
我不敢问太多怕燕姐起疑,腆着老脸向燕姐套近乎,我一个人在这里好害怕希望她多来看看我,燕姐听完,莫名的红了眼眶,她说我长得很有亲切感,听说我还是有钱人家的孩子,被抓来这里肯定是受委屈了,燕姐这么通情达理,搞得我心里罪恶感爆棚。燕姐晚点要给我送宵夜,我问她我能不能出去走走,她面露难色:
“出去走走可以,可千万别逃跑啊,周围都是人,你要是被抓到可就惨了。”
我装傻充愣:
“要把我的腿打断吗?”
燕姐煞有其事地警告我:
“你是男人,生不出娃娃,没啥用处,就只能把你丢海里了,你还年轻,可不能就这么死了!”
“燕姐你放心,我还等着你来给我送宵夜呢,我就出去溜达几圈散散步,绝对不跑。”
“那就好,你可要好好听话……”
燕姐的眼睛里流露出几分怅然和不舍,我很熟悉这样的眼神,有时身边的长辈看我也是这样的眼神——他们其实不是在看我,而是透过我在怀念某个人,不知道燕姐想到了谁。
燕姐前脚走,我后脚就跟在她后边出去放风了。
既然做戏就做足全套,我拄着那根极品木棍慢悠悠地走在路上,后悔刚才忘记向莫寥炫耀我的木棍了,再冷漠的男人也不可能做到对这么一根笔直趁手的木棍不心动!
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两边是淹没在荒草丛中的废弃民宅,虽然房屋构造尚还保存完整,但显然已经是久无人居。
路灯之间间隔很远,估计年代久远灯丝老化,忽明忽闪,如同黑暗中一直苟延残喘的萤火虫。走近一看,竟然还是用拉绳来控制的开关,闪烁不定的昏暗路灯渲染着难以言喻的恐怖氛围,我硬着头皮过去抓住拉绳一拉,将接触不良的路灯关上,乘着月光继续前进,一边思考这几桩错综复杂的事件。
由于信息量巨大,我将线索大致梳理后,分为两条线:一条线是十二名女子集体失踪案,背后牵扯出来的是镇港村从事人口贩卖的犯罪活动;另一条线是莫家姐弟的遗产继承事件,这件事我认为和人口贩卖没有直接联系,只是恰好莫寥出现成为关键人物;还有一条暗线是降头nalatu,背景不明原因不明,莫安似乎在调查nalatu,不确定和这两件事是否存在关联。
目前我正身陷失踪案中成为受害者之一,就是我没弄清楚自己起到个什么作用……
“啪嗒。”
我思考得过于投入,不留神一脚踩进水坑,咸涩的冷风灌进我的鼻腔里,不知不觉竟然走到道路尽头,这是一座荒废的海堤,海水倒灌进来,填满深浅不一的水洼。
我站在湿漉的堤岸上倾听汹涌翻滚的巨浪声,如同地球的呼吸,月光将浪尖染成银色的利刃,泛着粼粼的冷光。
盛夏夜里海风呼啸,彻骨的清凉中间杂着泛腥的冷意,我宽松的衣服被海风灌得鼓鼓的,整个人都要随风而去。
很久没有好好看过海了,可惜现在不是看海的时候,我拄着木棍,湿着裤腿往回走。
刚才全神贯注地思考因此没留心周遭环境,这才注意到两边全是废弃的旧房。
在市区里我没少一个人走夜路,但在人迹罕至、黑灯瞎火的偏僻村路一个人走夜路,说不害怕是装逼,即使脖子上挂着辟邪铜钱,后背还是阵阵发毛。
都说走夜路要唱歌壮胆,我不知怎么地联想起一首儿歌,便把它唱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