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同志,这刘海我帮你扎上去吧,露出额头更好看。”
  “好吧。”听到这人要把自己完美的一九分斜刘海给扎上去,女生只感觉心凉凉。这下是不用期待了,肯定不好看。
  被按着绑了几个皮筋,扎了发卡,额头被凉风吹的蛮不自在的。女生听到宋佳乐说了好之后,赶忙拿起了镜子,同时嘴里问着同伴,“好看不好看?没刘海我总感觉怪怪的。”
  “好看死了,阿姨快帮我也扎个这样的。”姐妹看到同伴扎完头发就变得活泼可爱起来,心动的不行。没等同伴欣赏完自己,就把她从凳子上拉了起来,乖乖坐着等阿姨给自己扎。
  “每个人适合的发型都不一样,姑娘你有些不适合丸子头,确定要扎这个吗?”
  “不不不,阿姨你觉得啥适合我就扎啥。”女生一秒改变主意,头摇的跟拨浪鼓一样。
  “好的。”
  伴随着宋佳乐回答声音的,是丸子头女生停不住的嘿嘿声。她拿着镜子臭美不已,摸了摸自己饱满的丸子头和大肠发圈,决定以后都要扎成这样了。
  不知何时,摊位周围围了一群人,看着宋佳乐她们给顾客扎头发,不少女性都心动了。
  “这是买了东西免费给扎的吗?”
  李时莹画完图,也过来帮忙了,闻言道:“对,姐姐这是价格,你喜欢什么就挑什么。这边还有衣服,这位男同志身上穿的就是我们的衣服,女装男装都有,姐姐们可以看看。”
  数道目光落在李时清身上,害得他僵持了片刻,动都不敢动。
  没一会,觉得好看的女生们就挑起了同款。这种叠加了可爱小熊的衣服,还真没看过呢,好好看。
  小熊衣服数量有限,但女生们却不失望,纷纷看起了其他的。小鸟、狐狸、猫咪,黄色连衣裙,碎花裙,都加了让人心动的小修饰,一挑就停不下来。
  人们资金有限,难以取舍,停下来的人不走,后面的人也跟着来,慢慢的李时清和吴正气就被挤出去了。
  他们旁边,是提前买好衣服的张女士,她摸了摸发梢,看着儿子和他对象,提着袋子道:“行了,那就先出去逛一逛吧,她们怕是还要忙一会。”
  “那妈你想去哪?我们陪你去。”李时清说道。
  张溪无语,有一瞬间真怀疑两人是不是在谈对象,“咱们分开,你跟你对象去玩吧。”
  第121章
  妹妹的生意逐渐踏上正轨, 堂哥他们也顺利找到了工作。随后没多久,吴正气打听事情就得到了好消息,“吕珠姐夫被调查了, 怕是很难有好结局。”
  “怎么回事?”李时清在拆螃蟹, 准备做师傅教的秃黄油, 闻言愣了好一会。
  吴正气满面红光,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不知道得罪谁了,有外国人一直投诉他, 就被调查了。我这都是听别人说的,怕是谣传, 自己也去看了看, 是真的。”
  “那就好, 吕珠出来后应该也不敢找我们麻烦了。”李时清说完, 拆螃蟹的动作又快了起来,轻松了不少。
  螃蟹正是产季,桥头路边到处都有卖的, 肉肥便宜。李时清在师傅那吃了螃蟹做的秃黄油后, 就一直念念不忘,索性在学了之后自己也多做几瓶。
  稀饭、米饭、面条里面加点秃黄油拌一拌, 那味是真绝了, 不需要加其他调料,就能尝到其中的鲜美甘甜。
  吴正气看着,也洗了手过来帮忙。
  螃蟹只取蟹膏蟹黄, 约摸二十只,才能得到一碗精华。李时清准备用偏大的玻璃瓶装,更是不知剥了多少螃蟹。
  别提剥的时候嘴馋, 还偷吃了一些,累积在桌子上的螃蟹壳就更多了。
  剥好蟹膏蟹黄,就可以炒制秃黄油了。蟹壳别丢,还能发挥妙用,李时清倒了点猪油和蟹壳一起小火烧着,加少许香料去腥,香味十足的蟹油就做好了。
  将蟹膏蟹黄倒进锅里,搅拌着蟹油一起小火翻炒。黄酒去腥,高汤提鲜,胡椒粉增香,待至炒到橙黄发亮,香味扑鼻时,就可以装瓶了。
  几十只螃蟹,也就堪堪做出来一瓶秃黄油。李时清宝贝般的捧着看了会,准备下个周放假再做几瓶。
  家里三口人,还有伯母他们,吃饭若是只加一勺,这瓶秃黄油就可能只剩一个底了,完全不够吃啊。
  趁着螃蟹便宜,还是多做一些,冷藏了后面也能吃呢。李时清琢磨着,开始和吴正气清理螃蟹的残渣。
  晚上,等张女士从新房那边回来,李时清就迫不及待催促吴正气做饭了。
  晚餐当然是吃秃黄油拌面了,新鲜出炉的秃黄油,不吃一口就冷藏怎么能行。
  煮好面搅散,再倒入金灿灿的秃黄油搅拌,李时清就眼中带光地开吃了。
  面和秃黄油充分搅拌在一起,使每一根面条都裹满了蟹黄蟹膏。一口下去,蟹黄的醇厚和面条的爽滑缠绕在舌尖,跳着华美动人的舞蹈,鲜美的滋味瞬间占据了整个味蕾,鲜香十足!
  真是闻着香,吃着也香,回味还有一丝丝甜呢。李时清吃的两眼弯弯,异常满足。旁边的张溪和吴正气也一样,桌子上的小咸菜都没人去动。
  一口气把拌面吃完,张溪不禁点了点头,“这秃黄油真不错啊,之前怎么没觉得螃蟹这么好吃呢。”
  “妈,我们那边都是小螃蟹,一嘴下去全是壳,你吃腻了当然不喜欢。这边的螃蟹可大了,肉也多,我准备等后面闲了再做点,留着等弟弟他们过来了吃。”
  “可以啊,到时候记得叫我,我跟你们一起做。”张溪喝了口水,“房子那边就差个收尾了,你闲着就去看看。还有分地的事,就在明天,我明天没空,你早点去,给我挑个好点的地方。”
  关于种什么,张溪已经想好了。小青菜必须安排上,葱姜蒜也不能少。要是还有空的话,就种点方便打理的水果。
  话说那荔枝味道就很好,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种。
  “知道了,我明天就过去看看。”李时清摸了摸鼻子,回了。
  第二天,谨遵张女士的话,李时清大早上就赶过去了。他还带着豆豆,这样既遛了狗,又解决了任务。
  小区人还挺多的,李时清好奇跟着人群走,就来到了公园旁边。最前面有两个人拿着大盒子在说什么,李时清听不清,就问了在排队的老奶奶。
  “抽签选地哩,先到先得,不能挑。”老奶奶嗓门有点大,说完不到一分钟,这队伍后面就又来了一些人。
  这下不用找了,李时清赶忙也排了起来。看豆豆有些躁动,就给它塞了个肉干磨牙。
  等到李时清抽的时候,他伸手进去摸了摸,纸条只有四张了。也没得挑,他随便拿了一张出来,定睛一看,“c区5号,什么意思?这是在哪啊?”
  工作人员问了李时清住的地方,把他的菜地名记下,后才给他解释,“我们自己编的,做个区分。同志你拿着纸条去后山找一下,有小牌子的。”
  “好的,谢谢了啊。”
  李时清拿着纸条往后山走,豆豆跟着他,神气地甩着尾巴,被旁边的小孩夸的挺胸昂头的。
  顺着牌子找到菜地,李时清被眼前的场景惊的挠了挠头。这和他想象的菜地,怎么这么不一样呢?这大小,能有三米吗?
  只见菜地被分成整齐的正方形,全被低矮的栅栏围了起来,旁边是铺着石头的小路,走着倒是不挤。就是菜地,小到感觉刨个土都会把土刨出来。
  李时清吐槽的时候,人们也在说这菜地小。有眼尖的提前看了看牌子,发现角落里写着个3x3,真就这么小。
  算了,反正也是免费的,小就小吧。人们吐槽了一会,也就不说了。带了工具的直接开干,除杂草,有的性急的没带工具,直接用手拔草,人多嘈杂到处都乱糟糟的。
  李时清看了一会,就回房子那边了。
  新房刚装修好,一点人气都没有。李时清带豆豆进去看了看,把卫生打扫一下,窗户全通风,也就不知干什么了。
  得了,回店里干活。
  晚上,李时清就跟妈妈说了三米菜地的事。张溪虽然也觉得小,但没太失望,“那行,我最近把苗给育了,你去帮我栽上。”
  张女士行动力超强,吃完饭就去买了菜种,兴致勃勃地开始育苗。
  李时清不爱种地,也没管。自己把刚买回来的大螃蟹放在锅里蒸,准备等会再剥蟹黄蟹膏。
  本来是打算下个周再做的,但今天晚上没忍住又吃了一次,馋劲上头,也顾不得累了。加把劲再做两瓶出来,送妹妹她们一瓶尝尝鲜。
  她们生意好,带货多一点,一般四点去,八点就回来了,每每装两大兜,就这样还有顾客说买不到。现在还有两个小时,晚点送过去,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出来的。
  不久后种子长出小苗,李时清就趁着早上,把它们载到菜地里去了。
  看着迎风抖个不停的小苗们,他弯着腰给它们浇透了水,帮它们定根。豆豆躺在地上,拦住了路,却没人说什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