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当然觉得难受!苏及本来就是个怕疼怕苦的主儿,可他眼下却只能一边抽气,一边含糊道:“......不、不难受。”
突的,陆英抬起头,凌厉的目光与窗外那张惊诧的小脸对上,他抬起手腕,手中的笔直直飞出,击打在木窗沿上,窗户“嘭”一声合上。
笔掉落在地,窗纸上留下一道红色的痕迹。
苏及循着声音要回头,却又被陆英咬住了脖颈......
次日一早,陆英等人收拾了行装,出发往地支山。
苏三姐见此也要跟着去,苏及当然不会带她同行,将她强留在了家中。
可是他们前脚刚走,苏三姐后脚就甩开了院中看守偷偷跟了出来,可惜到底年岁尚小,跟了半路被仓术抓个正着。
苏三姐被仓术提着领子带到苏及和陆英面前,苏及吃了一惊:“你是如何跑出来的?”
苏三姐瘪着嘴,不情愿道:“.....狗洞。”
苏及冷眼道:“你倒是能屈能伸。”说罢,他转身叫人将苏三姐送回去。
苏三姐听了挣扎起来:“你们就让我跟着去吧!我有刀,能保护自己!”
苏及抱着手看她:“就你那三脚猫的功夫?”
苏三姐反唇相讥:“我好歹能耍几招,你连刀都举不起来呢......”
“.....”苏及懒得与她辩驳,挥手叫人绑了她送回去。
苏三姐连忙挥舞着手,哇哇乱叫,有人靠近就张嘴咬人,其余人怕伤着她,也不敢使力,竟一时半会儿拿捏不住。
苏及只好挽起袖子要亲自上前抓人,陆英却拦住她:“无妨,就让她跟着吧,仓术会带着她。”
有仓术看着,应该没什么危险,可他仍有些犹豫,转眼又见苏三姐一张小脸快要垮到地上,两只黑溜溜的眼睛还含着一大泡眼泪,要掉不掉。
“......”苏及捏着眉心,“哭什么哭?谁见过女将军爱哭的。”
“我没哭!”
话喊得十足响,苏三姐用全力将眼泪憋回去,只是她太过用力,一不注意憋出了鼻涕,鼻涕泡在她脸上炸开,炸得她自己都呆住。
“......”苏及差点没憋住笑,他拿出手帕给她擦去鼻涕,“也没见过女将军流鼻涕的。”
苏三姐满脸通红,不只是羞的还是气得:“我没、没有......”
苏及挥手叫人散去,也松了口:“走吧,女将军。”这是同意苏三姐跟着去了。
苏三姐顾不上鼻涕,高兴道:“好!”
地支山距离扬州城以北有百里,山势险峻,常年雾气环绕,据附近的村夫说山中不但有野兽,还有毒瘴,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因此人迹罕至。
苏及和陆英一行人先乘船过了江,再徒步进了山。
山中树木繁盛,遮住了天光,时不时能听见奇怪的声响,不知是何种兽类的叫声。
陆英用脚踢开地上腐叶,露出一条小道,他环顾四周,道:“的确是好地方,既能藏宝,也能藏身,若当年没有及时将婆娑教剿灭,若是让他们躲进这山中,只怕后患无穷。”
苏及跟在他身后,想起曾在教坛见过的教志,不由唏嘘:“婆娑教创教之初是为了众生,只是人心难测,最终被贪欲所蒙蔽了双眼。”
陆英哼笑一声:“不但贪,还蠢,妄图控制百姓,插手政权,不得不除。”
当年陆英尚年轻,跟随家中人镇守北方,并未亲身参与,但婆娑教势力过大,朝廷倾兵而出,耗时两年才完成清剿,耗损兵力无数,无辜百姓也丧命其中,他远在边防也有所耳闻。
苏及沉默一瞬:“能明辨是非的人太少了,只怕是被人蛊惑,才落得如此下场。”
仓术带着人在前面开路,陆英和苏及跟在最后,陆英拨开杂草的手一顿:“你口中那位圣子呢?”
苏及不知为何陆英突然提到圣子,但还是回道:“圣子心性纯粹,难能可贵,只可惜太过天真单纯,在教中只会被利用得连骨头都不剩。”
陆英停了下来,苏及差点撞了上去,两人距离与其余人落下一截,苏及正奇怪为怪为何停下,听陆英道:“二公子似乎很在乎这位邪教圣子?”
苏及一愣,以为陆英因为婆娑教的所作所为对其不喜,想替对方说几句好话,于是道:“他虽身处邪教,但并未做过坏事,更何况是他助我逃出婆娑教,我理应报恩。”
陆英:“只是报恩?”
苏及心头更为奇怪,可他看不见陆英的神情,只得迟疑问:“难道还应该有别的?”
陆英却并未回答他,只是拔开草继续往前走。
“……”
日头到了正中,仓术做了个手势,让众人停下休息,稍作整顿。
林间起了一阵风,有些阴冷,苏及走得出了一身汗,这会儿又觉得冷了,他忍不住咳嗽两声。
一旁递来一个水壶,是陆英,苏及没有不推辞,道了声谢,喝了两口水润喉。
这山间路难走,消耗了苏及不少体力,他找个处断木坐下,正闭目养身,有东西触上他的喉咙,惊得苏及差点仰倒在地。
他睁开眼,见陆英收回指尖:“我见二公子时常咳嗽,这是旧伤?”
苏及不自在的偏了下头:“从前被呛坏了,难以治愈。”
他咳嗽多年,苏父请了诸多名医也未能治好,早已成了旧疾。
陆英又伸了指尖,贴在苏及喉咙处,他感受到指尖传来的细微颤抖,低声问:“我以为是陈家那场大火所致。”
哪场大火?唯有当年陈家的那场大火。
苏及垂下眼皮,沉默半晌。
陆英虽早已知道苏及身份,可自他答应了开封查案后便再也未提过,现在听他如此平常地说出来,不知为何,苏及并未觉得担忧或是惧怕,反而觉得舒了一口气,仿佛一直现在漂浮的东西总算落了地。
苏及有些恍惚,他似乎守着这个秘密太久了,久得连自己都忘了自己是谁?
他到底是苏及?还是陈兰?
这一刻,他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如果有一日他也死了,他希望这世间还有人记得他是陈家第十六子。
苏及勾了下嘴角:“陆大人这位问题倒是出其不意,本以为陆大人会对贪墨案或是陈家大火感兴趣.....”
陆英收回手,语气淡淡道:“你是陈兰还是苏及对我来说并无区别。”
陆英的眼尾总是有些上扬的,冷淡又冷漠,看人的时候总带着一丝睥睨,可眼下那双眼睛却十分认真,认真得给人一种怪异的柔和。
苏及心念一动,移开视线,看向远处的层层树冠:“那我就来讲讲陈兰的故事吧,想来陆大人早已查清了。陈兰的娘本是扬州有名的绣娘,画金刺绣满罗衣便是她,后来被巡查的湖州布政使司陈焕之看上,收为小妾,生下陈兰。陈兰长至十岁,他爹因贪墨被定了死罪,其余家眷均要被流放至北边荒蛮之地……”
“那日夜里,陈兰的娘将他叫醒,府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哭声哀声遍起,他娘知我水性好,便将他藏在水缸中,他由此躲过了一劫。”
小时候的记忆早已模糊,可那一日的场景好似都刻进了苏及的骨髓中,所有画面历历在目,每每想起,都抽丝剥茧般的疼。
苏及嘴角挂了一丝苦涩:“我......他只记得烟气四处弥漫,却不敢探出水缸,肺病便是那时染上的......”
他眨了眨眼,林间变了一番景象——房屋皆被烧成了废墟,梁柱东倒西歪,地上有烧得看不出模样的尸骨,肢体怪异扭曲,死状惨烈。
夜里的哭喊已消失不见,偌大的陈府化为一片炼狱......
苏及没有找到她娘,他从大火后的废墟中走出,又用十年时间改头换面,成了苏家二公子,苏檀之,而有关陈兰的一切皆被他抛在身后。
可他又没能完全抛却,他身上还背着三十七口人命,无论如何,他得替他们活下去。
不远处仓术正召集其他人准备出发,苏及站起来,拍下身上掉落的残叶,朝陆英笑了笑:“我这身体不知还能活多久,若真有那么一日,还请陆大人帮我在湖州立个冢。”
苏及知道这对陆英来说轻而易举,也不管对方答没答应,自顾着朝其他人走去。
身后,陆英捡起落下的一片残叶,叶子缺了一半,被他握在手心,陆英垂着眼,似对着残叶,又似自言自语:“本侯不会让你有那一天。”
......
第43章 圣子
所有人休整完毕继续赶路。
过了晌午,路上的腐叶越来越厚,一脚下去几乎没过了脚背,他们似乎已经进入地支山最深处。
四周升了雾瘴,众人赶紧服下备好的药丸,又用面巾捂住口鼻。
仓术在最前面带路,可他发现原本掩在腐叶下的小径断开来,四处找了半天也未寻到新的路,便朝陆英道:“大人,前面的路似乎没了。”
陆英眉头深锁,他领兵多年,对危险异常敏锐,隐约觉得有更为可怕的东西正在逐渐靠近——这山中比他所想更为凶险。
突的,陆英抬起头,凌厉的目光与窗外那张惊诧的小脸对上,他抬起手腕,手中的笔直直飞出,击打在木窗沿上,窗户“嘭”一声合上。
笔掉落在地,窗纸上留下一道红色的痕迹。
苏及循着声音要回头,却又被陆英咬住了脖颈......
次日一早,陆英等人收拾了行装,出发往地支山。
苏三姐见此也要跟着去,苏及当然不会带她同行,将她强留在了家中。
可是他们前脚刚走,苏三姐后脚就甩开了院中看守偷偷跟了出来,可惜到底年岁尚小,跟了半路被仓术抓个正着。
苏三姐被仓术提着领子带到苏及和陆英面前,苏及吃了一惊:“你是如何跑出来的?”
苏三姐瘪着嘴,不情愿道:“.....狗洞。”
苏及冷眼道:“你倒是能屈能伸。”说罢,他转身叫人将苏三姐送回去。
苏三姐听了挣扎起来:“你们就让我跟着去吧!我有刀,能保护自己!”
苏及抱着手看她:“就你那三脚猫的功夫?”
苏三姐反唇相讥:“我好歹能耍几招,你连刀都举不起来呢......”
“.....”苏及懒得与她辩驳,挥手叫人绑了她送回去。
苏三姐连忙挥舞着手,哇哇乱叫,有人靠近就张嘴咬人,其余人怕伤着她,也不敢使力,竟一时半会儿拿捏不住。
苏及只好挽起袖子要亲自上前抓人,陆英却拦住她:“无妨,就让她跟着吧,仓术会带着她。”
有仓术看着,应该没什么危险,可他仍有些犹豫,转眼又见苏三姐一张小脸快要垮到地上,两只黑溜溜的眼睛还含着一大泡眼泪,要掉不掉。
“......”苏及捏着眉心,“哭什么哭?谁见过女将军爱哭的。”
“我没哭!”
话喊得十足响,苏三姐用全力将眼泪憋回去,只是她太过用力,一不注意憋出了鼻涕,鼻涕泡在她脸上炸开,炸得她自己都呆住。
“......”苏及差点没憋住笑,他拿出手帕给她擦去鼻涕,“也没见过女将军流鼻涕的。”
苏三姐满脸通红,不只是羞的还是气得:“我没、没有......”
苏及挥手叫人散去,也松了口:“走吧,女将军。”这是同意苏三姐跟着去了。
苏三姐顾不上鼻涕,高兴道:“好!”
地支山距离扬州城以北有百里,山势险峻,常年雾气环绕,据附近的村夫说山中不但有野兽,还有毒瘴,一不小心就会丧命,因此人迹罕至。
苏及和陆英一行人先乘船过了江,再徒步进了山。
山中树木繁盛,遮住了天光,时不时能听见奇怪的声响,不知是何种兽类的叫声。
陆英用脚踢开地上腐叶,露出一条小道,他环顾四周,道:“的确是好地方,既能藏宝,也能藏身,若当年没有及时将婆娑教剿灭,若是让他们躲进这山中,只怕后患无穷。”
苏及跟在他身后,想起曾在教坛见过的教志,不由唏嘘:“婆娑教创教之初是为了众生,只是人心难测,最终被贪欲所蒙蔽了双眼。”
陆英哼笑一声:“不但贪,还蠢,妄图控制百姓,插手政权,不得不除。”
当年陆英尚年轻,跟随家中人镇守北方,并未亲身参与,但婆娑教势力过大,朝廷倾兵而出,耗时两年才完成清剿,耗损兵力无数,无辜百姓也丧命其中,他远在边防也有所耳闻。
苏及沉默一瞬:“能明辨是非的人太少了,只怕是被人蛊惑,才落得如此下场。”
仓术带着人在前面开路,陆英和苏及跟在最后,陆英拨开杂草的手一顿:“你口中那位圣子呢?”
苏及不知为何陆英突然提到圣子,但还是回道:“圣子心性纯粹,难能可贵,只可惜太过天真单纯,在教中只会被利用得连骨头都不剩。”
陆英停了下来,苏及差点撞了上去,两人距离与其余人落下一截,苏及正奇怪为怪为何停下,听陆英道:“二公子似乎很在乎这位邪教圣子?”
苏及一愣,以为陆英因为婆娑教的所作所为对其不喜,想替对方说几句好话,于是道:“他虽身处邪教,但并未做过坏事,更何况是他助我逃出婆娑教,我理应报恩。”
陆英:“只是报恩?”
苏及心头更为奇怪,可他看不见陆英的神情,只得迟疑问:“难道还应该有别的?”
陆英却并未回答他,只是拔开草继续往前走。
“……”
日头到了正中,仓术做了个手势,让众人停下休息,稍作整顿。
林间起了一阵风,有些阴冷,苏及走得出了一身汗,这会儿又觉得冷了,他忍不住咳嗽两声。
一旁递来一个水壶,是陆英,苏及没有不推辞,道了声谢,喝了两口水润喉。
这山间路难走,消耗了苏及不少体力,他找个处断木坐下,正闭目养身,有东西触上他的喉咙,惊得苏及差点仰倒在地。
他睁开眼,见陆英收回指尖:“我见二公子时常咳嗽,这是旧伤?”
苏及不自在的偏了下头:“从前被呛坏了,难以治愈。”
他咳嗽多年,苏父请了诸多名医也未能治好,早已成了旧疾。
陆英又伸了指尖,贴在苏及喉咙处,他感受到指尖传来的细微颤抖,低声问:“我以为是陈家那场大火所致。”
哪场大火?唯有当年陈家的那场大火。
苏及垂下眼皮,沉默半晌。
陆英虽早已知道苏及身份,可自他答应了开封查案后便再也未提过,现在听他如此平常地说出来,不知为何,苏及并未觉得担忧或是惧怕,反而觉得舒了一口气,仿佛一直现在漂浮的东西总算落了地。
苏及有些恍惚,他似乎守着这个秘密太久了,久得连自己都忘了自己是谁?
他到底是苏及?还是陈兰?
这一刻,他突然有了一个念头:如果有一日他也死了,他希望这世间还有人记得他是陈家第十六子。
苏及勾了下嘴角:“陆大人这位问题倒是出其不意,本以为陆大人会对贪墨案或是陈家大火感兴趣.....”
陆英收回手,语气淡淡道:“你是陈兰还是苏及对我来说并无区别。”
陆英的眼尾总是有些上扬的,冷淡又冷漠,看人的时候总带着一丝睥睨,可眼下那双眼睛却十分认真,认真得给人一种怪异的柔和。
苏及心念一动,移开视线,看向远处的层层树冠:“那我就来讲讲陈兰的故事吧,想来陆大人早已查清了。陈兰的娘本是扬州有名的绣娘,画金刺绣满罗衣便是她,后来被巡查的湖州布政使司陈焕之看上,收为小妾,生下陈兰。陈兰长至十岁,他爹因贪墨被定了死罪,其余家眷均要被流放至北边荒蛮之地……”
“那日夜里,陈兰的娘将他叫醒,府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哭声哀声遍起,他娘知我水性好,便将他藏在水缸中,他由此躲过了一劫。”
小时候的记忆早已模糊,可那一日的场景好似都刻进了苏及的骨髓中,所有画面历历在目,每每想起,都抽丝剥茧般的疼。
苏及嘴角挂了一丝苦涩:“我......他只记得烟气四处弥漫,却不敢探出水缸,肺病便是那时染上的......”
他眨了眨眼,林间变了一番景象——房屋皆被烧成了废墟,梁柱东倒西歪,地上有烧得看不出模样的尸骨,肢体怪异扭曲,死状惨烈。
夜里的哭喊已消失不见,偌大的陈府化为一片炼狱......
苏及没有找到她娘,他从大火后的废墟中走出,又用十年时间改头换面,成了苏家二公子,苏檀之,而有关陈兰的一切皆被他抛在身后。
可他又没能完全抛却,他身上还背着三十七口人命,无论如何,他得替他们活下去。
不远处仓术正召集其他人准备出发,苏及站起来,拍下身上掉落的残叶,朝陆英笑了笑:“我这身体不知还能活多久,若真有那么一日,还请陆大人帮我在湖州立个冢。”
苏及知道这对陆英来说轻而易举,也不管对方答没答应,自顾着朝其他人走去。
身后,陆英捡起落下的一片残叶,叶子缺了一半,被他握在手心,陆英垂着眼,似对着残叶,又似自言自语:“本侯不会让你有那一天。”
......
第43章 圣子
所有人休整完毕继续赶路。
过了晌午,路上的腐叶越来越厚,一脚下去几乎没过了脚背,他们似乎已经进入地支山最深处。
四周升了雾瘴,众人赶紧服下备好的药丸,又用面巾捂住口鼻。
仓术在最前面带路,可他发现原本掩在腐叶下的小径断开来,四处找了半天也未寻到新的路,便朝陆英道:“大人,前面的路似乎没了。”
陆英眉头深锁,他领兵多年,对危险异常敏锐,隐约觉得有更为可怕的东西正在逐渐靠近——这山中比他所想更为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