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我没说原因,还让他们看完字条便烧毁且不许外露,但他们盲从我的吩咐,想必纵然什么都不明白,也会照做的。你之后可别无端迁怒他们。他们是太傅府的人,又年纪都还不太大,有他们为证,旁人多少会少些猜疑的。”
“左右再如何周全,也难掩我确实离开得突兀的事实,索性我就不再托人当着朝臣的面做刺杀的戏了,免得准备越多反而越容易被发现纰漏。”
卫樾试图抱住温催玉,却仍然什么都碰不到:“不要走……”
“阿樾,不用寻我。”温催玉想了想,又道,“说是转世,但都没有记忆了,又怎么算同一个人呢。而且,按‘天道’告诉我的,我也不会转世回到这个世界,不然容易乱套。”
系统开始倒计时,还有最后三十秒,温催玉就会彻底离开这个地方了。
温催玉抬起手,想要最后摸一摸卫樾满脸泪水的脸,然而同样没能碰到实处。
卫樾偏过头想要贴上他的掌心:“令卿……”
两人就这么勉强“接触”着。
“阿樾……”温催玉轻笑道,“不要惦记往事了,是非对错随我一起烟消云散,好不好?”
“除夕那夜的事,我不怪你了,你也不要再责怪自己了。”
卫樾好像已经先行一步魂飞魄散,只会喃喃重复:“你不怪我了……”
温催玉颔首:“嗯,事已至此,我方才那么多残忍的话都说了,这会儿没必要再说假话哄你。”
“我不带着怨怼离开,你也不要带着怨怼过活……阿樾,我还是喜欢张扬肆意、会撒娇说笑的你。”
话音落下,温催玉的身形彻底消散在卫樾眼前。
像一阵临时停落的雾,风吹过,他就化进了无边无际的人世间,难寻踪迹了。
卫樾下意识往前抓,想要留住温催玉,仍然只握住了满手空。
他终于难以支撑,跌坐在地。
“令卿……”卫樾颤声低喊。
然后他握着地上的落叶尘土,喉间滚动,呕出了一口血来。
神思随着温催玉的离去一同消散,卫樾满脸泪痕,昏倒在地。
第68章 “我害了他,是我害死了他……”
温催玉本来担心他突然消失, 朝臣们会疑心成卫樾这个皇帝设局鸟尽弓藏,但按结果来看,这一点上温催玉多虑了。
因为——
卢子白和小七收拾好营帐, 想起来温催玉方才离开前的叮嘱,便拿起放在门边的字条展开看了看。
他们俩跟着何所有学医, 也习了不少字,字条倒是看得懂,看完之后大惊失色, 彼此面面相觑。
虽然搞不清楚温催玉为何会留下这样一张字条,但他们还是按着吩咐,看完之后先把字条用烛火烧了,接着跑去东边的林子晃了一圈, 期间确认有人看到他们的去向。
时间间隔也差不多后, 卢子白和小七彼此打气, 然后“惊慌失措”地跑回人多的地方, 大声喊道:“有刺客——东边林子那边有刺客!陛下和温太傅危险,快来人去救驾啊——!”
听到这话,此番负责春猎护卫的叱南军统领秦贺简直两眼一黑, 一边召集侍卫赶过去,一边寻思着这事儿有些眼熟……前几年庄王赵曜还在的时候,陛下和温太傅也在围场遇刺过一次, 不过那是秋猎, 当时也是他秦贺负责围场安危,因为刺客的事他那次还被杖刑了!
如今怎么又来!
陛下和温太傅怎么总爱往林子里跑!
朝臣们听到有刺客, 为表忠心,那也必然得跟在叱南军后头赶往东边林子。
然而他们到了林边,没瞧见人, 往里走了一段也半点动静都没发现。问卢子白和小七,当然除了慌乱也问不出所以然来。
不过卢子白和小七都年纪不大,旁人眼里他们又只是没见过世面的仆从,所以也没人觉得他们磕磕巴巴有什么问题。
秦贺说:“想必是刺客追逼,陛下和温太傅他们往更深处躲避了,快!继续往前!”
有朝臣操心地说:“这前面是不是有个悬崖来着……唉哟!快快快!”
等众人一路穿过林子,来到悬崖附近,就看到卫樾独自人事不省地倒在地上,唇边有零星血色,旁边还有一摊新鲜血迹。
众人受惊,以为陛下是受伤了,一边呼天喊地上前,一边四处寻本应同行的帝师温催玉的身影。
然而人没寻到,倒是瞧见悬崖边有凌乱的、像是方才才弄出来的足迹……
卢子白和小七难以置信,大着胆子趴到悬崖边往下看,看见了温催玉随身的玉佩挂在崖壁伸出来的树枝上迎风招展。
实在没找到温催玉,目前情形来看,帝师的下落甚至很是不妙。
而卫樾身上虽然乍看没瞧出来受伤,但身边的血是实打实的,众人担心天子龙体,索性兵分两路。
一路人先把卫樾送回营帐,召随行太医过来诊治。另一路人留在悬崖附近,继续寻温催玉的下落,若是不行,大抵要想办法绕路到悬崖底下寻一寻。
但若是要到崖底去寻,那帝师的生机……众人也等着陛下醒过来,好了解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而卫樾被送回营帐,分明周身无外伤,探脉也诊不出内伤,可人偏偏就是醒不过来。
灌药管不下去,扎针又不敢过重,免得伤及龙体担不起责任。
随行太医也着急,但又束手无策,只好在第二天提议:“何院首此番没有同行来围场,他阅历深,若是在此,说不定有办法……要不传信回雁安,让何院首来一趟吧?”
也有朝臣说,传信一来一回只怕耽误时间,不如直接送陛下回宫城,让何所有给他诊治。
一直沉默的李锳此时开口道:“还是让人速速去请何院首来围场吧。陛下此时昏睡不醒,怕是经不起路程颠簸,若是稳缓回去,也未必比传信一来一回快多少。而且……温太傅下落不明,陛下若是醒了,必然关心,届时也定要回围场的。”
“此言有理!好了,别耽误了,快回雁安请何院首!”李丞相附和道。
何所有本不想跟着奔波,但听闻温催玉下落不明、卫樾疑似吐血后昏迷不醒,何所有来了兴趣,跟着跑了一趟。
围场离雁安城并不远,一来一回也就一日时间。
但直到何所有抵达围场,他们也还是没找到温催玉。
温催玉好像突然消失了,除了悬崖边的足迹和崖下挂落的玉佩之外毫无踪迹,众人别无他法,已经试图绕到崖底去寻一寻。
毕竟,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若是找不到帝师,只怕陛下醒了也不会饶过他们的。
其他太医不敢用药太猛、下针太重,何所有没有这一点顾忌。
卫樾咽不下去药,何所有就让卢子白和小七帮忙强行灌,一碗药灌撒大半碗,那就多灌两碗,灌完了再给卫樾换下弄湿弄脏的衣裳和床铺,等着下回灌药后又接着换。
如此连灌了几顿药,何所有又给卫樾一顿扎针,总算在“遇刺”事件后第五天,把卫樾唤醒了。
春猎随行的朝臣们这几天几乎都住在帝王营帐门口了,听到陛下醒了,连忙安安静静又紧张地进营帐看着,随时准备行礼。
只见陛下满脸苍白、毫无血色地睁开眼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要翻身下榻:“令卿……”
平日里朝中“温太傅”、“温大人”、“帝师”之类代称习惯了,温催玉又鲜少和其他朝臣有私下交际,以至于他的表字,其实许多朝臣都不熟悉。
这会儿卫樾呢喃出口,在场大多人甚至没反应过来他在叫谁。
“陛下小心!别摔着……”
“陛下您是在叫谁?”
还是李锳先回道:“陛下,温太傅他……还未寻到温太傅的下落。”
朝臣们一时哑了声,倒也反应过来了,“令卿”是温太傅的表字。
众人既不知道该怎么跟卫樾提没找到温催玉这件事,也不禁有些纳闷……陛下平日里不都称呼老师吗,怎么这刚醒的下意识却喊表字,未免有点……古怪。
卫樾刚醒,突然翻身下地,根本站不稳。
又听到有人说没寻到温催玉的下落,卫樾眼前浮现出温催玉在他面前渐渐消失的画面,更加身形不稳,要不是有卢子白和小七眼疾手快扶住了他,他差点当众跌倒在地。
卫樾茫然地被扶回床榻边,刚坐下,他就又低头呕出了一口血来。
朝臣们惊慌,争先恐后喊道:“陛下!”
卫樾摇着头,笑声如哭:“我害了他,是我害死了他……”
就在朝臣们惊惑不定的时候,卫樾倒在床榻上,又昏迷了过去。
陛下伤痛至此,就算有人此前起了点“陛下设局,以刺杀之名对温太傅下手”的疑心,这会儿也疑不下去了,毕竟陛下这几天的状态他们都看在眼里。
于是,众人根据太傅府两个仆从的话、现场痕迹,和陛下短暂清醒时说的话,推断出来——有刺客刺杀,温太傅为了救驾,不幸和刺客一起跌落悬崖,陛下目睹此景,大受刺激、万分自责,以至悲痛吐血。
“左右再如何周全,也难掩我确实离开得突兀的事实,索性我就不再托人当着朝臣的面做刺杀的戏了,免得准备越多反而越容易被发现纰漏。”
卫樾试图抱住温催玉,却仍然什么都碰不到:“不要走……”
“阿樾,不用寻我。”温催玉想了想,又道,“说是转世,但都没有记忆了,又怎么算同一个人呢。而且,按‘天道’告诉我的,我也不会转世回到这个世界,不然容易乱套。”
系统开始倒计时,还有最后三十秒,温催玉就会彻底离开这个地方了。
温催玉抬起手,想要最后摸一摸卫樾满脸泪水的脸,然而同样没能碰到实处。
卫樾偏过头想要贴上他的掌心:“令卿……”
两人就这么勉强“接触”着。
“阿樾……”温催玉轻笑道,“不要惦记往事了,是非对错随我一起烟消云散,好不好?”
“除夕那夜的事,我不怪你了,你也不要再责怪自己了。”
卫樾好像已经先行一步魂飞魄散,只会喃喃重复:“你不怪我了……”
温催玉颔首:“嗯,事已至此,我方才那么多残忍的话都说了,这会儿没必要再说假话哄你。”
“我不带着怨怼离开,你也不要带着怨怼过活……阿樾,我还是喜欢张扬肆意、会撒娇说笑的你。”
话音落下,温催玉的身形彻底消散在卫樾眼前。
像一阵临时停落的雾,风吹过,他就化进了无边无际的人世间,难寻踪迹了。
卫樾下意识往前抓,想要留住温催玉,仍然只握住了满手空。
他终于难以支撑,跌坐在地。
“令卿……”卫樾颤声低喊。
然后他握着地上的落叶尘土,喉间滚动,呕出了一口血来。
神思随着温催玉的离去一同消散,卫樾满脸泪痕,昏倒在地。
第68章 “我害了他,是我害死了他……”
温催玉本来担心他突然消失, 朝臣们会疑心成卫樾这个皇帝设局鸟尽弓藏,但按结果来看,这一点上温催玉多虑了。
因为——
卢子白和小七收拾好营帐, 想起来温催玉方才离开前的叮嘱,便拿起放在门边的字条展开看了看。
他们俩跟着何所有学医, 也习了不少字,字条倒是看得懂,看完之后大惊失色, 彼此面面相觑。
虽然搞不清楚温催玉为何会留下这样一张字条,但他们还是按着吩咐,看完之后先把字条用烛火烧了,接着跑去东边的林子晃了一圈, 期间确认有人看到他们的去向。
时间间隔也差不多后, 卢子白和小七彼此打气, 然后“惊慌失措”地跑回人多的地方, 大声喊道:“有刺客——东边林子那边有刺客!陛下和温太傅危险,快来人去救驾啊——!”
听到这话,此番负责春猎护卫的叱南军统领秦贺简直两眼一黑, 一边召集侍卫赶过去,一边寻思着这事儿有些眼熟……前几年庄王赵曜还在的时候,陛下和温太傅也在围场遇刺过一次, 不过那是秋猎, 当时也是他秦贺负责围场安危,因为刺客的事他那次还被杖刑了!
如今怎么又来!
陛下和温太傅怎么总爱往林子里跑!
朝臣们听到有刺客, 为表忠心,那也必然得跟在叱南军后头赶往东边林子。
然而他们到了林边,没瞧见人, 往里走了一段也半点动静都没发现。问卢子白和小七,当然除了慌乱也问不出所以然来。
不过卢子白和小七都年纪不大,旁人眼里他们又只是没见过世面的仆从,所以也没人觉得他们磕磕巴巴有什么问题。
秦贺说:“想必是刺客追逼,陛下和温太傅他们往更深处躲避了,快!继续往前!”
有朝臣操心地说:“这前面是不是有个悬崖来着……唉哟!快快快!”
等众人一路穿过林子,来到悬崖附近,就看到卫樾独自人事不省地倒在地上,唇边有零星血色,旁边还有一摊新鲜血迹。
众人受惊,以为陛下是受伤了,一边呼天喊地上前,一边四处寻本应同行的帝师温催玉的身影。
然而人没寻到,倒是瞧见悬崖边有凌乱的、像是方才才弄出来的足迹……
卢子白和小七难以置信,大着胆子趴到悬崖边往下看,看见了温催玉随身的玉佩挂在崖壁伸出来的树枝上迎风招展。
实在没找到温催玉,目前情形来看,帝师的下落甚至很是不妙。
而卫樾身上虽然乍看没瞧出来受伤,但身边的血是实打实的,众人担心天子龙体,索性兵分两路。
一路人先把卫樾送回营帐,召随行太医过来诊治。另一路人留在悬崖附近,继续寻温催玉的下落,若是不行,大抵要想办法绕路到悬崖底下寻一寻。
但若是要到崖底去寻,那帝师的生机……众人也等着陛下醒过来,好了解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然而卫樾被送回营帐,分明周身无外伤,探脉也诊不出内伤,可人偏偏就是醒不过来。
灌药管不下去,扎针又不敢过重,免得伤及龙体担不起责任。
随行太医也着急,但又束手无策,只好在第二天提议:“何院首此番没有同行来围场,他阅历深,若是在此,说不定有办法……要不传信回雁安,让何院首来一趟吧?”
也有朝臣说,传信一来一回只怕耽误时间,不如直接送陛下回宫城,让何所有给他诊治。
一直沉默的李锳此时开口道:“还是让人速速去请何院首来围场吧。陛下此时昏睡不醒,怕是经不起路程颠簸,若是稳缓回去,也未必比传信一来一回快多少。而且……温太傅下落不明,陛下若是醒了,必然关心,届时也定要回围场的。”
“此言有理!好了,别耽误了,快回雁安请何院首!”李丞相附和道。
何所有本不想跟着奔波,但听闻温催玉下落不明、卫樾疑似吐血后昏迷不醒,何所有来了兴趣,跟着跑了一趟。
围场离雁安城并不远,一来一回也就一日时间。
但直到何所有抵达围场,他们也还是没找到温催玉。
温催玉好像突然消失了,除了悬崖边的足迹和崖下挂落的玉佩之外毫无踪迹,众人别无他法,已经试图绕到崖底去寻一寻。
毕竟,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若是找不到帝师,只怕陛下醒了也不会饶过他们的。
其他太医不敢用药太猛、下针太重,何所有没有这一点顾忌。
卫樾咽不下去药,何所有就让卢子白和小七帮忙强行灌,一碗药灌撒大半碗,那就多灌两碗,灌完了再给卫樾换下弄湿弄脏的衣裳和床铺,等着下回灌药后又接着换。
如此连灌了几顿药,何所有又给卫樾一顿扎针,总算在“遇刺”事件后第五天,把卫樾唤醒了。
春猎随行的朝臣们这几天几乎都住在帝王营帐门口了,听到陛下醒了,连忙安安静静又紧张地进营帐看着,随时准备行礼。
只见陛下满脸苍白、毫无血色地睁开眼后,第一件事就是想要翻身下榻:“令卿……”
平日里朝中“温太傅”、“温大人”、“帝师”之类代称习惯了,温催玉又鲜少和其他朝臣有私下交际,以至于他的表字,其实许多朝臣都不熟悉。
这会儿卫樾呢喃出口,在场大多人甚至没反应过来他在叫谁。
“陛下小心!别摔着……”
“陛下您是在叫谁?”
还是李锳先回道:“陛下,温太傅他……还未寻到温太傅的下落。”
朝臣们一时哑了声,倒也反应过来了,“令卿”是温太傅的表字。
众人既不知道该怎么跟卫樾提没找到温催玉这件事,也不禁有些纳闷……陛下平日里不都称呼老师吗,怎么这刚醒的下意识却喊表字,未免有点……古怪。
卫樾刚醒,突然翻身下地,根本站不稳。
又听到有人说没寻到温催玉的下落,卫樾眼前浮现出温催玉在他面前渐渐消失的画面,更加身形不稳,要不是有卢子白和小七眼疾手快扶住了他,他差点当众跌倒在地。
卫樾茫然地被扶回床榻边,刚坐下,他就又低头呕出了一口血来。
朝臣们惊慌,争先恐后喊道:“陛下!”
卫樾摇着头,笑声如哭:“我害了他,是我害死了他……”
就在朝臣们惊惑不定的时候,卫樾倒在床榻上,又昏迷了过去。
陛下伤痛至此,就算有人此前起了点“陛下设局,以刺杀之名对温太傅下手”的疑心,这会儿也疑不下去了,毕竟陛下这几天的状态他们都看在眼里。
于是,众人根据太傅府两个仆从的话、现场痕迹,和陛下短暂清醒时说的话,推断出来——有刺客刺杀,温太傅为了救驾,不幸和刺客一起跌落悬崖,陛下目睹此景,大受刺激、万分自责,以至悲痛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