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后来孩子出生,按齿序是大燕的九皇子,但……九皇子眼下有大块红色胎记。先帝幼年时曾被脸有胎记的宫人苛待过,于是对这孩子本来就不浓的期待变成了厌恶。
  宫中人人皆知,岑良人虽然诞下龙子,却未受晋升。
  九皇子四岁时,八皇子把他推向了一壶刚从炉上下来的热水,害九皇子右臂大幅烫伤,伤口一度发脓,九皇子高烧得人事不省,差点丧命。
  但先帝以“八皇子年幼,不过比九皇子年长半岁,不懂事”为由,并未责罚八皇子。
  岑蕙觉得,自己的孩子过得如此惨烈,是她和赵曜的报应。他们害了辛青荷和她好不容易保住的孩子,所以恶有恶报,天谴在他们的孩子身上了。
  ——卫樾并非是辛青荷入宫后有的第一个孩子,她入宫七年,四度有喜,但前三个孩子都没能留下来。
  第一个孩子刚出生就先天不良,未满月便夭折了。第二个孩子怀胎五月时胎死腹中。第三个孩子生下来,还是有些体弱,但养过了满月,大家都松了口气,可宫中却突发瘟疫,孩子不幸染上,没活过第二个月,又没了。
  夭折的幼儿不入皇家齿序,胎死腹中的自然更是不记,辛青荷前三个孩子就这么几乎没留下痕迹地消散了,唯有辛青荷伤透了的心和元气大损的身体还记着。
  卫樾是辛青荷的第四个孩子,她怀胎期间小心翼翼,不敢少吃一口,怕肚子里的孩子不够吃,也不敢多吃一口,怕撑着了孩子。她不敢整日坐着,怕回头不好生,也不敢走路太多,怕劳累了对孩子有害……她小心得阖宫上下都知道,就这么到了怀胎九月,却突然要早产。
  辛青荷本以为,这第四个孩子她也留不下来了,早产之际她抓着自己的奶嬷嬷哭问,是不是她上辈子做过什么孽,这辈子要在子嗣上这么折磨她。
  但出乎众人意料,这第四个孩子虽然早产,却生得顺利,孩子也健全又强壮,全无先天不良的体弱之症。
  辛青荷以为自己苦尽甘来,然而一觉睡醒,又闻噩耗,说她的孩子是煞星转世、这辈子要妨碍大燕国运,好多人都在请旨杀了她和她的孩子……
  后来,岑蕙曾想过,或许辛青荷是装疯,她只是想让自己显得更无害、从而逃脱迫害。
  所以岑蕙暗中去过定风殿,然后发现……辛青荷大抵是真的疯了。
  整日在深宫之中,纵有一身才华也不过是陪着皇帝消遣,指望有个孩子傍身,也能抚慰孤寂时分,却连接失去三个孩子,其中两个还是已经出生、求神拜佛般小心翼翼养了一段日子的,最后当娘的只能亲眼看着夭折。
  好不容易生下健康的孩子,又生出那么多变故,最终落了个一眼看不到头却知道结果的幽禁下场……
  她受不了,疯了,又有什么奇怪的。
  ……
  九皇子四岁那年死里逃生后,岑蕙便彻底断了和赵曜的来往,大字不识一个的她从此闭门不出,天天除了照顾九皇子之外,便是描着字形绣佛经。
  她两耳不闻窗外事,直到来年,赵曜谋反,诛杀皇室,然后亲自推开了岑蕙和九皇子所居宫殿的大门。
  他说他来接岑蕙母子俩,他要扶持九皇子登基,让他和岑蕙的儿子当皇帝。
  岑蕙却只有一个问题:“你又杀了多少人?”
  赵曜避而不谈,只说:“我知道你对辛夫人母子有愧,我没杀他们。”
  岑蕙不同意九皇子登基,说赵曜谋反名不正言不顺,这时候九皇子登基只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还是让辛夫人的六皇子卫樾登基吧,等局势稳定了,再让六皇子下位,换他们的儿子当皇帝。
  赵曜虽然觉得那样太麻烦,但还是答应了。
  他打开了定风殿大门,“请”出了辛青荷和卫樾,然后当着卫樾的面杀了辛青荷。
  赵曜对岑蕙解释:“我怀疑她是在装疯。她知道我们的事,若是对人胡言乱语,让人怀疑到九皇子的身世就不好了。若她是真的疯了,那我也算是帮她解脱了。”
  岑蕙问他:“那辛夫人的嬷嬷呢,你怎么没一起杀了?”
  赵曜不屑:“不过是个奴才。”
  一个奴才,就算当初跟着辛夫人一起也撞见了秘辛,赵曜也不放在眼里。他可以因为不屑而放过那个嬷嬷,却狠得下心杀了救过自己、提拔过自己的恩人。
  除却为了封口,当真没有其他扭曲心思吗?
  岑蕙觉得骨头都发冷。
  赵曜对她不设防,她当夜便带着九皇子逃出了雁安。
  因为赵曜血洗宫城,那几日前朝后宫都十分混乱,一个原先就不起眼的才人和皇子没了,其他人压根没有注意到,全算进了赵曜的刀下亡魂里。
  赵曜怕动静太大引人注意,反让人意识到岑蕙和九皇子是他的软肋,所以也没有澄清,只是秘而不宣地暗中寻找岑蕙母子的踪迹。
  这么多年,他始终没有放弃寻觅,仍然想要把九皇子找回来,然后把卫樾踹下皇位。
  可十年来,赵曜几乎把大燕全境翻遍了,竟愣是没找着岑蕙母子的一丝踪迹。
  他以为是因为岑蕙有意躲藏,毕竟岑蕙会武也不怕吃苦,往深山老林里一钻,确实不好找。
  但他不知道,岑蕙在带着九皇子出逃的那夜,就已经跳崖自尽了。
  愧疚太重,她无法偿还,承受不起,更不知如何面对那么多染血的罪孽。
  岑蕙自认无颜苟活,即便她还有个年幼的儿子需要照顾,她也撑不住了。她没选择在宫里自尽,就是为了把儿子带出来,免得他留在宫里给六皇子添麻烦,也免得他受生父赵曜影响扭曲了心智。
  岑蕙要九皇子发誓,此生不回雁安、不入皇城,然后当着九皇子的面跳崖自尽了。
  其实她又何尝没想到,当年不过五岁的九皇子,被母亲抛弃在杳无人烟的深山老林悬崖边上,莫说是回雁安皇宫,怕是连这座山都无法活着走出去。
  但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九皇子误打误撞,竟九死一生地倒在了深山唯一一户猎户家门口,得以获救。但他身体尚未好全,收留他的猎户就出了事,老猎手死于猛禽爪牙。
  年幼的九皇子既惶恐不安,又自责难当,觉得只怕自己才是煞星转世,给身边人带来灾殃。
  五岁的九皇子早慧,已经识字,他用生病的最后几天时间,把自己短短的生平见闻用石头刻在了猎户家的墙壁上,就此撒手人寰。
  原书剧情中,庄王派人苦寻到了第十四年,总算兜兜转转找到了那个木屋。
  他亲自前往,一个字一个字辨认完已经变得斑驳的稚嫩字迹。
  看着在猎户家中躺了十余年早已只剩白骨的九皇子尸身,想到跳崖而死连尸骨都无存的岑蕙,十余年寻觅得此诛心结果,庄王因此大病一场,元气大伤。
  温催玉知道岑蕙和九皇子对庄王的影响力,但最初其实是不太想利用这对母子来胡编过往的,尤其是九皇子,死时不过五岁,生前诸多身不由己,也未受过几丝父辈恩惠,何其无辜。
  可今日……
  他不仅面不改色地编排利用了,从庄王府出来之后,甚至还能和自己的学生轻松谈论。
  温催玉垂下眼睫,觉得自己的心都变黑了。
  ……
  确定了出行景国后,除了收拾行囊之外,还要跟如今正在传授技艺给卫樾的何所有和袁昭商量。
  何所有无所谓,他在河边一艘破船里都能住上几十年,还把自己打整得体体面面,现如今不过是去稍微偏远些的地方,不缺食少衣、能随意折腾药材,关键是还有个他寄予厚望的徒弟,同行前往自然是不必犹豫的事。
  袁昭也非常愿意一块儿去,但问题在于他是叱南军中将领,不像何所有那样来去自主。
  “这点倒不难,袁校尉愿意便好。”温催玉道。
  庄王心狠,但他瞧不上“小人物”,是个经久的毛病了。袁昭这个没被发现和少帝有过深来往的小小校尉,庄王更是连忌惮都谈不上。
  少帝此番要前往景国,本与主要负责戍卫宫城的叱南军无关,庄王给特意安排的侍卫是从常继军中拨的,由中尉谭成武领队。
  卫樾得知后,直接说:“谁不知道常继军听庄王吩咐,庄王要监视朕,做得也太难看了,之前派来寸步不离盯着朕的叱南军还不够?”
  庄王听了,只当少帝没了帝师在身侧,莽撞尖锐的脾气又犯了,于是他说话兜来绕去的习惯也犯了,笑道:“陛下言重,不论是常继军还是叱南军,皆是天子之兵,便是听臣调遣,也不过是临时之举,跟在陛下身边都只是为了护卫陛下安危,绝非什么监视。”
  “不过,听起来陛下已经习惯了那队叱南军,所以才不想换人?那不如就让他们也跟着陛下同去吧。”
  庄王知道卫樾多疑,这么多年似乎也就信任了一个温催玉,所以有意添堵,想要卫樾气愤于两个侍卫队密不透风的“监视”……庄王可不打算说服卫樾,让他相信叱南军那一队人真是此前没来得及安排、随意指派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