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泱道:“我不认识,全部都是繁体字,只认识‘东雪山’三个字,还有什么‘小’字?这又是什么字?左边是西,右边是勺子的勺。”
  “左西,右勺?哪里有这个字!是和‘小’组词吗?笨蛋,那是酉,不是西,那个字叫酌!小酌!”
  白泱立即笑:“还是我老婆聪明!我就认识东雪山小酌五个字!老婆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我看都没看到,我哪里知道是什么?我——”
  江寻冬忽而顿住,等等,东雪山小酌??
  是他知道的那个《东雪山小酌》???
  是永远遗失最后一部分的《东雪山小酌》???
  江寻冬双手双脚同时开始发抖,险些又要再次滑下山崖,还好白泱又爬了出来,紧紧拉住他的手,笑道:“你进来看看到底是什么。”
  江寻冬哆嗦着,完全是被白泱给拖拽着爬进山洞。
  他趴在地上浑身发软,白泱将他抱起来,揽住他的腰,支撑着他的身体,将手机的光对准光滑的墙面,说道:“老婆你看……”
  江寻冬双眼茫然地看向墙面。
  手机微弱的灯光下,他能看到保存尚好的那些一筆一画亲手刻上的字,看到第一句,他就知道,这真的是《东雪山小酌》遗失的那部分。
  是《东雪山小酌》最后一段尾巴,虽与前半段的文风略有差异,但这遣词造句绝对就是張明文的风格,他绝不可能认错,而且这部分开头的两句,一直存在在《东雪山小酌》的周朝复刻本中,现代的出版版本也有。
  他阅读速度是很快的,真正的一目十行,却也不是草读的那种,只要是他看过的文字,他都会很清晰地记到脑中。
  重要的、喜欢的,他甚至可以记住很久。
  他的眼睛匆匆扫过正面墙壁,不多不少,约莫九百字,全部看完后,他越发肯定,这绝对就是張明文的原筆!!
  有个私人博物馆曾经收录过一幅張明文的画,画得是旭日东升,上面有張明文亲手提的字,江寻冬去看过,字迹一模一样。
  他竟然在这样一个无名的小山洞里看到了张明文的手书!还是缺失几百年的《东雪山小酌》!
  张明文知名度远不如他的女儿张千雪,但历史圈和文学圈里总有那么一批学者在矜矜业业地做着关于他的项目,江寻冬简直不敢想象,这个消息公开后,会有多轰动。
  但这不是江寻冬关心的。
  他现在激动得浑身颤抖,甚至想哭。
  他接触张明文其实也不算多早,是大学正式开始学习古代文学这个专业时才接触到,起初也没有很喜欢,可能是年龄到了,也是大四这年,他才能领会到张明文字里行间的那些情绪,重新再看张明文的文字,他有了很多的心得。
  也因为张明文的相关研究不多,他才打定主意要专做张明文的项目,有心想做出番事业。
  可以说,这段缺失的文字,对他而言实在太过重要,这将彻底改变他的学术生涯,他要起飞了。
  他激动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时,白泱轻声说:“不上前仔细看看吗?”
  “啊对对……”
  江寻冬完全忘记其他,踉踉跄跄地走上前,他的双手颤抖地摸上墙壁刻的字,感受着充满浓厚历史感的文字的凹与凸。
  白泱站在他的身后,尽职地帮他打着光。
  尽管此时的江寻冬眼里已经完全没了他,即使颤抖和激动,也完全不是为了他。
  白泱的脸上还是露出笑容。
  看来这份礼物,没有送错。
  张明文和先前那个周老头都是秀才,但他们生在完全不同的年代,人生与经历也没有丝毫的相似之处。
  张明文身在一个富商之家,家境殷实,家里很小就给他请了老师,他按部就班地读书,14岁便已考中秀才,在他们那个小县城无疑算是神童。
  他家中对他也是寄予厚望,考中秀才后,便送他去府学深造,指望他往后的考学之路一路顺畅。
  无奈人生就是有很多意外,张明文所处的时代,已是朝代末时,到处都动荡得厉害,就在他去府学读书没多久,他爹好心接收难民,反而被难民一哄而上,全家死于乱刀之下,全部钱财被一抢而空,家也被火给烧了个精光。
  得到消息的张明文匆匆赶回家时,全家已经没有一口人在,张明文痛得直接呕了几大口的鲜血,人便晕了过去。
  待到他醒来,他冷静分析,找到很多疑点。
  首先难民怎么就那么刚好能找到他家?又哪来那么多难民都到他家?那些逃命的难民又是哪里来的刀?
  循着蛛丝马迹,张明文查到真相,是城中另一个富户眼红他家生意越做越大,买通某位官员,趁国乱天灾时,引诱难民去他家,他们自己的人装成难民,混在其中,趁乱之时杀他全家,还掠走他家所有钱财。
  事后治罪时,反而拿那些真正的难民出来抵罪,砍了不少难民的脑袋。
  张明文年轻气盛,自然不可能咽下这口气。
  他最終选择以暴制暴,蛰伏近一年,精心准备,在某个深夜里,趁这个官员与富户两家相约聚在城外某处庄子庆祝节日时,放火烧了整个庄子,没死的也统统补了刀。
  国虽乱,朝廷尤在,张明文立即成为头号通缉犯。
  张明文也因此逃到苦寒的东雪山,身为南方人,又是逃命,来到东雪山一带,他非常不适应,差点死在雪地里,是个好心的獵户收留了他。
  之后几年,他就在山里跟着獵户学打猎,他俊朗、聪慧,学什么都能学得很好,也与猎户的女儿互生情愫。
  善良的猎户一家终究是治愈了他的伤痛,他与猎户女儿成亲,他也终于能够再次执笔落字,就在他以为他余下的人生将要安宁度过,妻子也有了身孕时。
  边境之外的敌国马匪闯入,屠了他们整个村。
  张明文带着妻子往山里逃,几百年前的地势与如今终有不同,张明文与妻子一直躲在这狭小的山洞里。
  生存环境过于恶劣,又处在巨大的恐惧之下,张明文知道他们活不了了,妻子与腹中的孩子一起死去那天,张明文喝光水袋里的最后几口酒,一笔一画地在墙上刻下最后的九百多字。
  将死之时,察觉到这里有人有特别强烈的不甘与痛苦,死不瞑目,白泱出现在张明文面前。
  白泱问他有什么心愿。
  或许那一刻,张明文也已分不清是真是假,弥留之际,他唯一的心愿是他的孩子能够死而复生,能够轰轰烈烈、自由自在地在这世上活一场,永不负心。
  那是白泱头一回在人间复活一个死去的生命,事后当然也是挨了不少的天雷劈,还少了几十年的修为,事后才又修回来。
  张明文妻子的腹中,是个小女孩。
  张明文留下的手稿中,曾提过,若是男孩名为张千山,若是女孩名为张千雪。
  白泱给小女孩取名张千雪,便将她托付给一位靠谱的老嬷嬷,给了不少的金银,交代老嬷嬷待小女孩长大后,慢慢将她的身世告知她。
  至此,白泱的使命便已完成,他也早就忘了张千雪是谁。
  毕竟在人间这么多年,要说惨,他见过更多比张明文更惨的。
  他也并不擅长记住这么多的人和事。
  还是这次想给江寻冬送合心的礼物,他才想到久远记忆里的这件事,前阵子,他还专门搜了张千雪,发现她果然如她亲爹所愿,这一生活得轰轰烈烈,虽有坎坷,最终却也能真正的自由自在,是个奇女子。
  世人评价张千雪诗词的风格是乐观豪放派,就是在她最痛苦、低谷的时候,她也从不放弃自己,字里行间始终乐观开朗。
  她爹在天之灵应该能安心了。
  白泱在身后看着江寻冬时,心中想着这些,忍不住暗地里将这些场景与画面稍微投射到江寻冬的脑海中。
  江寻冬抚摸着墙上深浅不一的字,不知为何,自己好像真的来到那个时代,亲眼见证张明文跌宕的一生,《东雪山小酌》前半部分,他已经放下心结,妻子有了身孕,是他人生终于重获幸福的时候,文字非常轻快平和。
  事实上,江寻冬一直以为,《东雪山小酌》的后半段也会延续这段文风,是以方才他看完全文,心中才会有讶异,为何一个人的心境会巨变如此?
  若不是遣词造句与字迹无法作假,他都要怀疑这并不是张明文的原笔。
  此时,看到张明文的那些经历,他总算是明白了。
  他的眼泪早就落了下来,
  他仿佛看到几百年前,同样是冬日的夜里,外面飘着大雪,狭小的山洞里,蓬头垢面的张明文是如何绝望而又愤慨地刻下这些字。
  奇异的是。
  刻到最后的时候,张明文的刻字陡然又开始飞扬起来,好似他重新充满希望,不知是何故?
  江寻冬跟着这些文字,跟着隐隐约约浮现的场景、画面,哭得很伤心,最终又到底是平静下来,他矗立在墙壁最左侧,静静看着“张明文留”四个字不说话。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