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对于自己注定无法继承江山这件事二皇子自然是无法不在意的,这倒不是说他野心大,对皇位有觊觎,但任凭谁面对父母的偏心举动想必都无法心平气和。】
  【不过当安乐大帝明明白白将话说清楚之后,二皇子在消沉了一周之后反倒是想开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知道母亲并不是不爱他,只是因为现实因素不得不放弃他,更何况当皇帝也并没有那么好,他虽然没有继承皇位的可能但却能发展自己的兴趣,也是好事一桩。】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二皇子成年后便组织了自己的船队开始全球航行,成为了著名的地理学家。而他也是第一个有记载登上南极的人。】
  这一刻李云乐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真好啊!看来那个孩子并未因此消沉,还找到了他自己的路,一展所长,发挥出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唯有不少男子面色黑沉,特别是权力欲望十分旺盛的人。
  他们在心中大骂,蠢货,蠢货!这二皇子怎么被那李云乐三言两语就给骗到了?!那什么全球航行怎么比得上那皇位?
  她不给你你难道不会自己去争吗?如今大唐的皇位有几个是前任皇帝心甘情愿传给下一任的?只要他愿意争,他们这些男子天然便会是他的拥趸。
  如果他能争到皇位,他们就能一改女子当政的局面了。
  然而同时他们心中还有另一个声音告诉他们,如果按照天幕所说发展下去,那安乐大帝的权势将会比曾经的太宗陛下还要强势,皇位更是稳如泰然。
  别说一个皇子想要去争皇位,哪怕是他们所有人联合在一起他们也不可能动摇分毫。
  除非他们能把那两个皇女都给杀了,安乐大帝说不准才会考虑传位给儿子。
  然而想到安乐大帝那些雷霆手段,他们心头顿时一颤,首先他们逃不过安乐大帝的雷霆之怒,大概率小命不保。而且哪怕真到了那个地步她也可以从宗室里挑选宗室女继承皇位。
  至于通过在皇帝面前争宠的手段争夺皇位就更不用考虑了,毕竟安乐大帝一看就是心志坚定的人,不可能为了自己的个人喜怒而置国家大事不顾。
  所以难道那二皇子就是想明白了这些,才干脆躺平接受了?
  ……
  【其实依照安乐大帝那时的权势,其实她想将皇位传给谁都很容易,没人敢跟她作对。但她还是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后续皇位传递的继承准则。】
  【华夏从周朝以来便开始盛行嫡长子继承制度,他们占着大义,仅凭一个嫡长子的名头便能得到无数人拥趸,虽然最终能继承皇位的嫡长子数量并不多。】
  【当然大家都知道那时候安乐大帝已经推行了男女平等的继承政策,所以大家都猜她会将嫡长子继承制修改为长子长女继承制。】
  【不过安乐大帝毕竟是安乐大帝,她就不是那种因为一个名头就认定谁谁谁就适合做什么事的人,向来不拘一格降人才人才,而在皇位继承上她也是这样的。她当时就提出了立储应当选贤,而不是一味立长。】
  天幕下,一直沉着听着天幕讲述的武皇眉头一跳。
  果然,她就知道这丫头终究还是要作作妖的,这可真是太会给自己找事了!
  虽然这几百年里甚少有嫡长子最后顺利继承皇位,但隋唐以来,不管是皇家还是世家对嫡长子都很是重视。
  其中的原因自然不仅是因为他们思想古板的原因,而是因为“贤”的标准实在难以界定,但“长”的标准却是十分简单。
  立长才能避免家中子弟互相争斗,让皇位继承乃至家族继承更加稳定。
  她能理解李云乐的心情,不想将皇位传给无能的废物,但她这么一改,真的不怕弄巧成拙吗?
  而此刻的李云乐却是一点不担心,若是在她在其他朝代还可能稍稍担忧一番,担心这一举措引起皇室子弟之间互相残杀,皇位继承混乱,引起社会混乱。
  但这可是唐朝!他们大唐不是一直奉行着玄武门继承法,谁行谁上吗?
  反正都很混乱了,她何必去担心会不会更加混乱呢?
  更何况她相信自己制定的方法相比较起来肯定会“和平”得多,而不是像玄武门那般还需要打打杀杀的。
  ……
  【立贤的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很好理解,但对那时的人来讲却是有些难以接受的,原因就要说到嫡长子继承制度能够维持当时家族继承的稳定,防止因为内斗导致家族资源分散。】
  【因此这个“立贤”一被提出来后便遭到了许多朝臣的进谏,理由嘛自然就是那些破坏稳定云云。】
  【不过呢,安乐大帝只用一句话便终结了他们的进谏,她反问朝臣们,“这几百年来有几个嫡长子继承了皇位?皇子们有几个会因为已经立了嫡长子为太子就放弃争夺皇位?还是你们觉得当初的太宗陛下就应该束手就擒,老老实实看着太子李建成登基,然后秦王府被一锅端了?”】
  【这话顿时让所有人都哑口无言,不管他们心中认不认可,他们都不可能直接否认啊,毕竟否认的话不就相当于否认太宗了?不说太宗是当时多少朝臣的白月光,那时的安乐大帝也是太宗一脉的后人呢!】
  【而且安乐大帝的反问也的确很有道理,哪怕名义上依旧认可嫡长子继承制,但实际上嘛当时的皇位继承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这段话一出,通天殿内几乎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奇怪。
  仔细一看便能发现,他们那是想笑不敢笑憋得表情都扭曲了。
  武皇也不由得捏了捏眉心,然后叹了口气。
  虽然不想承认,但天幕说得的确也是事实。如今的皇位继承本就混乱无比,似乎再混乱一点也无伤大雅。
  罢了罢了,反正她不管是杀起李唐宗室还是武家人都从来不手软,又何必去担忧未来那些她根本不认识的人呢?
  若是真能选出“贤”来,对天下倒也是好事一桩了。
  ……
  【大部分聪明的朝臣当即也不再纠结了,当然主要是纠结也没用。至于还有少部分老古板坚持,也无伤大雅,反正安乐大帝也不是第一次不搭理他们的意见了。】
  【很快她便公布了她选“贤”的标准,她规定参与竞争的皇室成员必须深入基层历练,最后按照他们的政绩决定皇位交给谁。】
  【而且安乐大帝还将他们的政绩具体量化,分为民众收入增长、社会公共服务效率、环境治理、当地基层官员工作效率等等。简而言之就是你得证明自己能让百姓过得更好,才能接下帝国的担子。】
  第77章
  听到天幕的介绍,李云乐可谓是神清气爽,她能说她早就受不了封建时期那些皇子们争夺皇位的手段吗?
  特别是那所谓的九子夺嫡,真是不知道在争些啥。
  皇子们每天不想着怎么为百姓谋福祉,扩张领土,提高gdp,只想着拉拢大臣,在皇帝面前做出一副对皇位人淡如菊的样子。
  这样选出的人怎么可能真正治理好国家,当个好皇帝?华夏古代可是出了不少政斗内行,治国外行的当权者了。
  要她说就应该不管是皇帝继承人还是大臣们都应当设置一个政绩考核表,选取最优者。
  武皇也是心头一动,虽然这个挑选继承人的方式闻所未闻,但仔细想想,她却又觉得这么选择继承人又的确有道理。
  毕竟评判一个皇帝的好坏不就是看这几个指标吗?李云乐只是将其更加具体标准化,然后以此为标准选出合适的皇位继承者。
  至于此刻的朝臣们也难得地没有生出反对之心,毕竟他们已经被安排上了政绩打分,也很想让别人尝尝这种滋味。
  特别是那高高在上的皇帝!
  虽说并不是他们期盼已久的高高在上的皇帝,但是让皇位候选人有此一遭也是不错的。
  况且他们大部分朝臣内心都是渴望迎来一位圣主的,这般选拔出来的新皇帝总不会太差。
  不过若是皇子皇女都去基层,那安全怎么办?
  要知道皇室之所以出行麻烦,最大的问题还是安全。
  若是皇子皇女们都去基层,那安全可怎么办?
  就在他们在心中思索之时,天幕也仿佛有预知一般恰好提到了这点。
  【这个继承人选取当时提出来后,可能是因为朝臣们已经老实了,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也的确认可这样的选举措施,所以几乎没有人反对。】
  【但很快便有人想到这么做的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未来皇子皇女们的安全该如何保证。】
  【对此安乐大帝却并不那么忧愁,她回答说,“既然让他们去基层,自然是要隐瞒他们的身份,如此一来也能避开大部分危险。毕竟也没有多少人无聊到去刺杀一个底层官员。”
  “当然为了以防万一,朝廷会为他们配备数十个乔装打扮的暗卫们保护他们。同时这些皇女皇子们也需要从小学习功夫和一些粗浅的医术,不管是为了自保还是方便他们以后万一想要上战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