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话间,他还挑眉瞥了眼身侧的樊思远与樊玉溪。
  可这俩人呆愣愣地,完全没有懂他的意思。
  樊玉清看到他们来了,瞬间起身,莲步轻移,慌忙地退了几步,脸颊不自觉的红了起来,低垂下头,问候:“请世子安。”
  而承垣王看着自己举在空中的手,心中不免得泛起一丝落寞,随即,缓缓将手放下。
  眼尾扫了下闻彦之,有丝怒意。
  可闻彦之就当没看似的,打趣她道:“承垣王安吗?他安我便安。”
  这话惹得樊玉清微微蹙眉,迟迟不肯抬头。
  承垣王解围道:“用膳吧。”众人方才落座。
  就在樊玉清纠结着要不要坐在他的身侧时,樊思远小步疾跑地来到她的身侧,坐在了承垣王的身边。
  她的心中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挨着樊思远坐下了。
  “殿下,您喝茶。”樊思远正叭叭的献着殷勤。
  “殿下,您这是前往何地啊?”
  承垣王面无表情的接过他递过来的茶,轻抿一口,说道:“兖州。”
  樊思远激动道:“哎呀太巧了,殿下,那咱们岂不是同路,我们也要去往兖州!”
  “是吗?”承垣王眼尾上挑,语气中带了几丝明知故问的意味。
  “是啊!殿下,既然同路,可能同往?”
  听到樊思远这样说,樊玉清迅速接话道:“四弟弟,我想殿下与世子脚程快,与我们一道,怕是误
  事。”
  樊思远原本就是试探性地问话,若是能一起,他便可以跟承垣王御马前行,日后说出去是何等的威风啊。
  可他却被二姐姐的话,浇灭了内心的雄心壮志。
  樊玉清看着这傻小子没出息的样子便想揍他,奈何周围人数众多,有失她温文尔雅,知书达礼的身份。
  她只能这样提醒樊思远。
  更何况,她一点也不想与他同往,与他同往像是去地狱似的,她怕做噩梦。
  所以,她心中祈求着佛祖,他可千万别答应!
  第32章
  几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于王爷身上,眼巴巴地等着他的答案,有人眸中满是期盼,有人则是隐忍与慌张。
  可承垣王却不疾不徐,将手中的茶盏转了又转,盏中茶叶早就沉了底,他们等了又等也未听到他说话。
  他像是在认真考虑着。
  约莫一刻后,听他尾音音调微扬着,带着丝漫不经心的意味,说道:“好啊。”说完,他淡然一笑。
  听他这样说,闻彦之微挑眼尾,在他意料之中。
  樊思远掩盖不住雀跃,格外稳当的拎起水壶,给他‘心爱’的殿下添满了茶,眉梢眼角全是藏不住的喜色。
  樊玉溪娇羞的瞥了下身侧的闻彦之,也是满眼的喜悦。
  相反,樊玉清听到他说好的时候,感觉天都塌了,面如死灰。
  早知道就不求佛祖了,如今没有灵验,像是砸了佛祖的招牌似的。
  樊玉清木然地端起碗,用筷子又一下没一下地拨弄着饭粒,米粒一颗颗被碾开,又黏连成团,像是理不清的千千结。
  她的眼睛始终垂着,眸光涣散,嘴唇抿得发白,咀嚼的动作也僵硬缓慢,仿佛吞咽的不是饭,而是哽在喉头的苦楚。
  好像又想到了什么,她朝着面前的盘子里,猛猛地夹了一筷子菜,如同嚼蜡一般。
  终归是躲不掉,逃不过——
  在她没看到时,承垣王被她的举动给逗笑了。
  另外三人见着承垣王笑意满面,用膳时也格外高兴。
  这时,外面大堂传来了一阵议论声。
  路人甲一号:“你们听说了吗?刺史府被抄家查办了,好像是上面的大官知道马家公子欺压老百姓的事儿了。”
  路人甲二号:“真是苍天有眼啊,这样的贪官早该绳之以法了。”
  路人甲三号:“这算什么,听说刺史府闹出了人命,门前悬挂了两具尸体,将夜里过路的打更人吓破了魂儿那!”
  众人:“还有这等事?!”
  ……
  姓樊的三个人动筷的手一顿,面面相视,这才几个时辰啊,事情便办妥了?
  竟然传的大街小巷都知道了。
  贪污的数额,人口这么快就能查清楚吗?
  这承垣王的办事效率当真是快,还当真是权威,若换其他任何一个人来都不一定有他这样的速度。
  果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战神啊!讲究的就是又快又狠。
  樊玉清囫囵的将口中的饭咽下,心中极为后悔,早知道她便不惹上他了,寻个机会趁其不备,下药毒死他报仇得了。
  简直是太大意了。
  *
  一行人用膳过后离开了客栈,马蹄声与车轮声交织在黄土路上。
  承垣王的马队跟他们马车的后面,而前面三人并肩骑行着,樊思远那张嘴像是撒欢的雀儿似的,叽叽喳喳没个消停。
  他简直比红秀还能叽歪。
  她们在车里,与他们隔了一段距离都能听到。
  樊玉清实在没忍住,便喊他:"四弟弟!”樊思远闻声调头来到马车窗前,问道:“二姐姐,可是有事吩咐?”
  “渴不渴?"樊玉清掀开帘子递出水囊,直接抵到他的唇边。
  他本打算说不渴,可他看到樊玉清幽怨的眼神,下意识咕咚咕咚地灌了几口,刚要道谢,她却闭上了窗帘,只听到里面传出淡淡声音:“省点力气,前头的路还长着呢。”
  “哦。”他被噎住,委屈巴巴地回应,不过,他也就蔫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小声地嘀咕:“殿下也得喝水……”
  马车里又传出:“没有了。”
  他渴不渴管她什么事,这里可没有银针,若是喝出什么事,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她。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她却被樊玉溪打脸:“二姐姐,这两个水囊中都有水啊。”
  樊玉清对上她那清澈且懵懂的眼神,心中一阵唏嘘,她这五妹妹白读了那么多书,养在大伯母身边连人情世故,眼力劲儿都没学到。
  一个两个的都向着外人,胳膊肘子往外拐,悲哀啊。
  “噗。”闻彦之听到樊玉清斩钉截铁的说没有了时,禁不住笑出了声:“伯涔,这丫头还不如哑着老实呢,要不,你再吓吓她?”
  承垣王淡淡地扫了他一眼,眼神非常冷漠,虽一言未发,但无声胜似有声。
  “你瞧瞧,以前,那些小姑娘都拜倒你的战袍下,如今那,连媳妇都说不上,还不改改这臭脾气,瞪什么瞪。”
  闻彦之最讨厌他一副冷淡的样子了,对待敌人如此甚好,对他们也是这样,那就有点不近人情了,还不如小时候讨人喜欢。
  他若不是打不过他,非得给他长点记性罢了。
  承垣王的声音沉戾:“多嘴。”
  闻彦之缴械投降似的,撇嘴道:“行行行,我闭嘴,我当哑巴可以了吧。”他还真是臭脾气,话都不让人说了。
  因闻彦之的话,空气一度安静下来,樊思远也不再叽叽喳喳的吵个没完了。
  樊玉清也识趣的不再说话,省得哪句话不好听,惹怒某人。
  她轻喘一声,闭上眼睛养神,因是昨夜睡得晚的缘故,不一会儿,她便睡着了,却不知不觉地深陷梦中。
  在梦里,她好像回到了小时候。
  她看到花园亭子里坐着一位夫人,身着一袭淡青色荷花绣样的衣裳,身量纤细,温婉可人。
  夫人眼眸低垂,望着手中正在一来一往的针线,任凭它穿梭在丝绸中,她胸前的衣扣上还挂着一块雪白的葫芦玉佩,尤其是那穗子,被轻风抚着,好生祥和,头上的东珠钗子也随着夫人的动作摇曳着。
  樊玉清一眼便认出那是自己的母亲,她大叫道:“母亲!”
  只见陆氏缓缓抬额看向她,面露笑意,温柔的声音响起:“小裳,快来,看看母亲绣的帕子你可喜欢?”
  樊玉清跑过去无视那帕子,哭着道:“母亲为何抛下小裳,为何不要小裳了?”
  陆氏依旧温柔的笑着说:“这孩子说什么胡话呢,母亲怎舍得抛下小裳?你父亲就要下朝了,快去把手上的泥巴洗洗,免得弄脏朝服,惹得你父亲不快。”
  随后,陆氏便喊来了青黛姑姑,她是陆氏的陪嫁丫头。
  青黛道:“二姑娘,快跟奴婢去洗洗吧,大人爱干净,免得又被说一顿。”
  樊玉清看向青黛伸过来的手,一把拍开,跑到陆氏身前,拉着她的衣袖道:“母亲,我不要父亲,我不要父亲,母亲别走。”
  然而,下一幕,樊保澜便穿着紫色禽鸟图案官袍,头戴进贤冠,腰间佩戴着金色鱼袋,单手持笏板朝着她们走来。
  樊玉清恍惚了神,明明樊保澜满脸笑意,在她眼中竟是凶神恶煞的样子朝她们走来,欲要伸手抱她,她一个劲儿的喊着:“不要过来,不要过来,救命……”
  马车上,樊玉溪正偷偷地掀开窗帘一角看着前面骑着枣红色汗血宝马的闻彦之,听到樊玉清喊救命,她瞬间放下帘子,转过头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