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崔令仪立刻道:“既然如此,死在这里的那个女孩子又是谁呢?”
管家此刻还没有走,闻言道:“听说是以前燕家的哪一位小姐,具体我们就不清楚了,总之自我们搬进来后,这院子便频频有异动。前几年最厉害的时候,会从这个院子里传来丝竹之音。”
崔令仪道:“那是弄碧园的客人正在宴饮的声音吧。”
“绝不是。”管家很笃定,“一定是从这里传出来的。也有胆大的下人前来探过,真的见到了一个穿着素色衣服的长发女人,虽然没有看到脸,但那一定是鬼魅没错。”
“为什么这么说?”崔令仪问。
“她披头散发的,也没有影子。”管家道,“见过的那下人回去便一病不起,没几天就死了,之后便再也没人敢靠近这园子,久而久之,这园子就彻底荒废了。”
“多谢您告知。”崔令仪道。
“你们快点看,最好在太阳下山之前就离开这里吧。否则恐怕会发生不好的事情。”管家嘱咐道。
崔令仪应道:“好。”
管家走后,谢珩问她:“管家说的话,你相信吗?”
崔令仪道:“他说的话不似作伪,比如猝然病死的下人、夜半传来的
歌声、莫名其妙的女子。但我想并非鬼魅,而是人为。”
“我也以为如此。”谢珩笑了笑,道:“这世上哪有什么鬼魅,不过是人心作祟罢了。”
说罢,他抬腿便往园子里走去,崔令仪紧随其后。院子里静谧得有些可怕,只有人踩在落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响。崔令仪跟在他身后,轻声道:“如今我也有些猜测。你知道在这里死的那位盐商小姐是谁吗?”
谢珩摇摇头:“据我所知,那位盐商只有一个女儿,其他生的都是儿子,因此宠爱她,才把这园子拨给她一个人赏玩。可燕知音满打满算,也才死了一年。”
崔令仪道:“果然如此,就是穆三不想让人住他心上人的院子,蓄意放出的谣言了。”
谢珩应道:“那时候他十五岁,个子不高,又有些武艺,扮成个女鬼还不是手到擒来?他本身也懂些丝竹,这点到无甚可怀疑的。”
“还有一事。”崔令仪道,“突然病死的下人。”
“确实有可能是被吓病了。”谢珩轻声道,“只是如此举动,更像灭口。”
说着,两人走到庭院中心的六角梅花楼。谢珩道:“上去看看,这梅花楼小的时候我曾经上去过一回,风景极美,每扇花窗所映出的景色皆不相同,透过一盏五瓣梅花,四时景色便尽在眼前了。”
崔令仪道:“好啊。”
两人沿着木质楼梯拾级而上,楼梯发出轻微的嘎吱声。梅花楼已经数载没有人打扫,灰尘扑面而来,崔令仪忍不住用手捂住口鼻,轻咳了几声。
谢珩走到一扇窗前,轻轻拂去窗棂上厚厚的灰尘,向外望去,昔日的美景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书桌上昔日燕知音曾读过的书还散在那里,崔令仪缓步踏过去,将书本提起,意外的是,摊开的书简没有落灰。
崔令仪立刻道:“不要动!”
谢珩一愣。
“慢慢向我走过来。”崔令仪轻声道。
谢珩听她的话,一步一步轻慢地靠近她。直到他能够摸到她的衣袂。
“怎么了?”他问。
“这里没有人啊,我们先走吧。”崔令仪高声道。
“啊?”
崔令仪指了指桌子上那张纸,口中却说:“这里实在没有什么线索,灰尘又大,实在是太难受了,我们走吧,想必在这里一定查不出什么眉目的。”
说罢她就拉着谢珩发出极大的响声,说要离开。
谢珩仍不明所以,低声凑在她耳边问:“发生什么了吗?”
崔令仪向他做出一个“有人”的口型。
“为何这样说?”
“他铺纸是为了写字。”崔令仪凑近他的耳朵,声音放得极轻极轻道,“可是你瞧,这里有笔墨,都是新的,却没有人。那人一定已经发现了我们,所以故意藏了起来。”
谢珩想了想,轻声道:“我想他当务之急,应该是要弄清楚我们有没有危险,是什么人吧?如今我们在梅花楼中,他想要困死我们,只有火烧梅花楼。但这样的风险太大,我们躲起来等一会儿,若是他发现了我们,那等天黑了,我们就破窗出去。倘若没发现,我们就能见到他了。”
崔令仪想了想,点头应了一声。
“那我们藏到哪里比较安全?”
谢珩将她拦腰抱起,不过眨眼的工夫,已经抱着她登上梁柱。他耳根微红,面上却不显:“冒犯了。”
“这就是轻功吗?”崔令仪倒很惊喜,“世界上原来真的有轻功啊?”
“不过是小伎俩罢了。”谢珩自谦道。
二人蛰伏在梁柱之上静待。梁柱上满是蛛网灰尘,呛人的紧。崔令仪说着就要打喷嚏,只好把头埋进谢珩怀中,闷声打了个喷嚏。谢珩也不嫌弃她,从怀中掏出一个手帕教她蒙住口鼻。
崔令仪道:“对不起,我灰尘过敏。”
谢珩轻声道:“委屈你了,我们就等一会儿,否则让你一个人在外头我实在不能放心。”
崔令仪摇摇头:“真相重要。”
两人在这里大约又埋伏了一盏茶的时间,谢珩耳朵灵,很快他便听见下方有什么声音传来,向崔令仪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崔令仪连忙抿起嘴巴,静心细听,只见那椅子旋开,有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从椅子底下爬了出来。他后背微微佝偻,肩胛骨在粗布麻衣下凸起嶙峋的轮廓,络腮胡里藏着细碎的腐木屑,沾着青苔,散发着潮湿的腥气。
此人左右环视一周,确定四周无人,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
崔令仪和谢珩对视一眼,继续蛰伏不动。那男人匆匆下笔在纸上写了字,随后在等墨迹晾干的间隙,又从椅子下拿出一个小包裹,紧紧抱在胸前。
等墨迹晾干以后,他将纸折叠起来,藏进怀里,随后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朝楼梯口走去。
这人形迹如此可疑,莫非与那闹鬼之事,甚至燕知音的死都有关联?她用眼神示意谢珩,是否现在就动手将此人拿下。
谢珩微微摇头,示意再等等,看看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那男人一步一步缓缓走上楼梯,每走一步,楼梯便发出一声细微的嘎吱声,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崔令仪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不断加速,她紧紧握住拳头,全神贯注地盯着那男人的一举一动。
终于,那男人快要走到楼梯顶端了,就在他即将完全现身的那一刻,谢珩突然大喝一声:“什么人!”同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想要抓住那男人。
那男人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惊惶失措之下,他将手中的包裹朝着谢珩奋力扔去,趁着谢珩躲避的间隙,转身就往楼下跑去。
谢珩怎会让他轻易逃脱,他一个闪身跃至另一侧再次拦住那男人的去路,只见自己不是他的对手,那男人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情,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这么近距离地去打量,谢珩才发觉,他是一个约莫六十岁的老年男子,须发霜白,身形却佝偻的异常,皮肤却又呈现出青白色,仿佛常年不见天日一般。
“你是什么人?”谢珩喝问,“为何要潜伏在此装神弄鬼!”
那人的身形肉眼可见又佝偻了几分。
崔令仪在梁柱上看见这一幕,立刻大喊:“你快拴住他,他要逃走了!”
谢珩一怔,立刻解开外袍徒手撕成绳索拴在他身上。那人受制于他,拼命挣扎,身形明显比刚才更加矮小。
谢珩呼出一口气,仰头问:“你怎么知道他要跑?”
崔令仪道:“因为我知道他是谁。”
第70章 第70章梅花古墓
“你怎么知道他是谁?”谢珩问。
“他是管文珠的父亲。”崔令仪道。
谢珩端详了他一阵,只见他听见管文珠的名字以后冷汗津津,形状更加可疑,因此道:“此人确实跟管文珠相貌有些相似。”
“是这样的。”崔令仪道,“管文珠眉骨高隆,鼻梁挺拔,长着一双丹凤眼。这些都属于显性遗传,你在此人的面部是能够看出相似的特征的。另外,他还是个盗墓贼。”
盗墓贼总是身怀奇技,甚为寻常,结合他场面不见天日的面色、肮脏蓬松的鬓发、身上的泥土和青苔,这还是比较容易推断的。
谢珩将她从房梁之上抱了下来。崔令仪略微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随后捡起那个布包,解开之后发现是一本前朝古书。她翻开以后,虽然不认识篆字,但没翻两页便从里头看见了鸳鸯壶的插图。
“管老爷子。”崔令仪笑吟吟地走过来,“你女儿是不是让你把这书抓紧时间销毁了,你为什么没销毁呢?”
那人先是眼神闪烁,而后瞧见她目光淡漠地从他面上转向书本,不知道要对书本做出什么事情,神情高深莫测,让人不由自主地为那本古书感到担忧。
管家此刻还没有走,闻言道:“听说是以前燕家的哪一位小姐,具体我们就不清楚了,总之自我们搬进来后,这院子便频频有异动。前几年最厉害的时候,会从这个院子里传来丝竹之音。”
崔令仪道:“那是弄碧园的客人正在宴饮的声音吧。”
“绝不是。”管家很笃定,“一定是从这里传出来的。也有胆大的下人前来探过,真的见到了一个穿着素色衣服的长发女人,虽然没有看到脸,但那一定是鬼魅没错。”
“为什么这么说?”崔令仪问。
“她披头散发的,也没有影子。”管家道,“见过的那下人回去便一病不起,没几天就死了,之后便再也没人敢靠近这园子,久而久之,这园子就彻底荒废了。”
“多谢您告知。”崔令仪道。
“你们快点看,最好在太阳下山之前就离开这里吧。否则恐怕会发生不好的事情。”管家嘱咐道。
崔令仪应道:“好。”
管家走后,谢珩问她:“管家说的话,你相信吗?”
崔令仪道:“他说的话不似作伪,比如猝然病死的下人、夜半传来的
歌声、莫名其妙的女子。但我想并非鬼魅,而是人为。”
“我也以为如此。”谢珩笑了笑,道:“这世上哪有什么鬼魅,不过是人心作祟罢了。”
说罢,他抬腿便往园子里走去,崔令仪紧随其后。院子里静谧得有些可怕,只有人踩在落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响。崔令仪跟在他身后,轻声道:“如今我也有些猜测。你知道在这里死的那位盐商小姐是谁吗?”
谢珩摇摇头:“据我所知,那位盐商只有一个女儿,其他生的都是儿子,因此宠爱她,才把这园子拨给她一个人赏玩。可燕知音满打满算,也才死了一年。”
崔令仪道:“果然如此,就是穆三不想让人住他心上人的院子,蓄意放出的谣言了。”
谢珩应道:“那时候他十五岁,个子不高,又有些武艺,扮成个女鬼还不是手到擒来?他本身也懂些丝竹,这点到无甚可怀疑的。”
“还有一事。”崔令仪道,“突然病死的下人。”
“确实有可能是被吓病了。”谢珩轻声道,“只是如此举动,更像灭口。”
说着,两人走到庭院中心的六角梅花楼。谢珩道:“上去看看,这梅花楼小的时候我曾经上去过一回,风景极美,每扇花窗所映出的景色皆不相同,透过一盏五瓣梅花,四时景色便尽在眼前了。”
崔令仪道:“好啊。”
两人沿着木质楼梯拾级而上,楼梯发出轻微的嘎吱声。梅花楼已经数载没有人打扫,灰尘扑面而来,崔令仪忍不住用手捂住口鼻,轻咳了几声。
谢珩走到一扇窗前,轻轻拂去窗棂上厚厚的灰尘,向外望去,昔日的美景早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书桌上昔日燕知音曾读过的书还散在那里,崔令仪缓步踏过去,将书本提起,意外的是,摊开的书简没有落灰。
崔令仪立刻道:“不要动!”
谢珩一愣。
“慢慢向我走过来。”崔令仪轻声道。
谢珩听她的话,一步一步轻慢地靠近她。直到他能够摸到她的衣袂。
“怎么了?”他问。
“这里没有人啊,我们先走吧。”崔令仪高声道。
“啊?”
崔令仪指了指桌子上那张纸,口中却说:“这里实在没有什么线索,灰尘又大,实在是太难受了,我们走吧,想必在这里一定查不出什么眉目的。”
说罢她就拉着谢珩发出极大的响声,说要离开。
谢珩仍不明所以,低声凑在她耳边问:“发生什么了吗?”
崔令仪向他做出一个“有人”的口型。
“为何这样说?”
“他铺纸是为了写字。”崔令仪凑近他的耳朵,声音放得极轻极轻道,“可是你瞧,这里有笔墨,都是新的,却没有人。那人一定已经发现了我们,所以故意藏了起来。”
谢珩想了想,轻声道:“我想他当务之急,应该是要弄清楚我们有没有危险,是什么人吧?如今我们在梅花楼中,他想要困死我们,只有火烧梅花楼。但这样的风险太大,我们躲起来等一会儿,若是他发现了我们,那等天黑了,我们就破窗出去。倘若没发现,我们就能见到他了。”
崔令仪想了想,点头应了一声。
“那我们藏到哪里比较安全?”
谢珩将她拦腰抱起,不过眨眼的工夫,已经抱着她登上梁柱。他耳根微红,面上却不显:“冒犯了。”
“这就是轻功吗?”崔令仪倒很惊喜,“世界上原来真的有轻功啊?”
“不过是小伎俩罢了。”谢珩自谦道。
二人蛰伏在梁柱之上静待。梁柱上满是蛛网灰尘,呛人的紧。崔令仪说着就要打喷嚏,只好把头埋进谢珩怀中,闷声打了个喷嚏。谢珩也不嫌弃她,从怀中掏出一个手帕教她蒙住口鼻。
崔令仪道:“对不起,我灰尘过敏。”
谢珩轻声道:“委屈你了,我们就等一会儿,否则让你一个人在外头我实在不能放心。”
崔令仪摇摇头:“真相重要。”
两人在这里大约又埋伏了一盏茶的时间,谢珩耳朵灵,很快他便听见下方有什么声音传来,向崔令仪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崔令仪连忙抿起嘴巴,静心细听,只见那椅子旋开,有一个身材矮小的男人从椅子底下爬了出来。他后背微微佝偻,肩胛骨在粗布麻衣下凸起嶙峋的轮廓,络腮胡里藏着细碎的腐木屑,沾着青苔,散发着潮湿的腥气。
此人左右环视一周,确定四周无人,才小心翼翼地站起身来。
崔令仪和谢珩对视一眼,继续蛰伏不动。那男人匆匆下笔在纸上写了字,随后在等墨迹晾干的间隙,又从椅子下拿出一个小包裹,紧紧抱在胸前。
等墨迹晾干以后,他将纸折叠起来,藏进怀里,随后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朝楼梯口走去。
这人形迹如此可疑,莫非与那闹鬼之事,甚至燕知音的死都有关联?她用眼神示意谢珩,是否现在就动手将此人拿下。
谢珩微微摇头,示意再等等,看看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那男人一步一步缓缓走上楼梯,每走一步,楼梯便发出一声细微的嘎吱声,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崔令仪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不断加速,她紧紧握住拳头,全神贯注地盯着那男人的一举一动。
终于,那男人快要走到楼梯顶端了,就在他即将完全现身的那一刻,谢珩突然大喝一声:“什么人!”同时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想要抓住那男人。
那男人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吓了一跳,惊惶失措之下,他将手中的包裹朝着谢珩奋力扔去,趁着谢珩躲避的间隙,转身就往楼下跑去。
谢珩怎会让他轻易逃脱,他一个闪身跃至另一侧再次拦住那男人的去路,只见自己不是他的对手,那男人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情,身体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这么近距离地去打量,谢珩才发觉,他是一个约莫六十岁的老年男子,须发霜白,身形却佝偻的异常,皮肤却又呈现出青白色,仿佛常年不见天日一般。
“你是什么人?”谢珩喝问,“为何要潜伏在此装神弄鬼!”
那人的身形肉眼可见又佝偻了几分。
崔令仪在梁柱上看见这一幕,立刻大喊:“你快拴住他,他要逃走了!”
谢珩一怔,立刻解开外袍徒手撕成绳索拴在他身上。那人受制于他,拼命挣扎,身形明显比刚才更加矮小。
谢珩呼出一口气,仰头问:“你怎么知道他要跑?”
崔令仪道:“因为我知道他是谁。”
第70章 第70章梅花古墓
“你怎么知道他是谁?”谢珩问。
“他是管文珠的父亲。”崔令仪道。
谢珩端详了他一阵,只见他听见管文珠的名字以后冷汗津津,形状更加可疑,因此道:“此人确实跟管文珠相貌有些相似。”
“是这样的。”崔令仪道,“管文珠眉骨高隆,鼻梁挺拔,长着一双丹凤眼。这些都属于显性遗传,你在此人的面部是能够看出相似的特征的。另外,他还是个盗墓贼。”
盗墓贼总是身怀奇技,甚为寻常,结合他场面不见天日的面色、肮脏蓬松的鬓发、身上的泥土和青苔,这还是比较容易推断的。
谢珩将她从房梁之上抱了下来。崔令仪略微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随后捡起那个布包,解开之后发现是一本前朝古书。她翻开以后,虽然不认识篆字,但没翻两页便从里头看见了鸳鸯壶的插图。
“管老爷子。”崔令仪笑吟吟地走过来,“你女儿是不是让你把这书抓紧时间销毁了,你为什么没销毁呢?”
那人先是眼神闪烁,而后瞧见她目光淡漠地从他面上转向书本,不知道要对书本做出什么事情,神情高深莫测,让人不由自主地为那本古书感到担忧。